立春的寓意是什么意思
立春是中华民族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四立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立春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岁旦等。你们知道立春节气有什么寓意吗?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立春的寓意介绍,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1、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预示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3、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意为早春,如果要播种不要过早也不要过迟。
4、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5、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6、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以后便会风调雨顺。
7、立春是睛天,说明以后的天气风雨相宜,适合耕田。
8、如果立春这一天下雨,很容易断断续续下到清明。
9、立春之日下雨,将持续很多天,影响种庄稼。
10、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援和起来。
11、如果立春降霜,这一年的整个春天农作物都长不好。
12、立春开始打雷,惊蛰时会连续下雨。
13、如果在腊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早;如果是在正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晚一些。
14、立春之后天气仍然很冷,但是温度都在0度以上,水已不结冰。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正是阳气初生之时,万物复苏,万物随阳气上升而萌芽生长。时至立春,在我国,北回归线及其附近一带,已风和日暖、万物开始生长,气温、日照、降雨等,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可明显感觉到早春的气息。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是季节类节气,标示着进入了春季,代表温暖、生长。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白天渐长,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交节时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位于黄赤交角上的南方岭南,早春的气息已扑面而来;而在北方,万物仍萧索,有的地方还在下雪,立春,更多只能说是春天的前奏,并没进入春天。在现代中国气候学(候平均气温)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至10℃以上的始日作为划分为春季开始。
立春象征着开始,寓意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春盘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主要是取生菜瓜果饼糖放盘中为春盘。同时人们还会制作春饼,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这些节令食俗都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关于立春还有许多的农谚,如立春落雨至清明,寓意立春那天如果下雨,预示着一直到清明节都会多雨。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寓意着立春这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1、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2、送春
立春这天,民间艺人会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各户,谓之“送春”。也有的地方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
3、贴宜春字画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
4、籍田礼
古代在立春日举行的籍田礼,籍田的内容包涵有对地母的祈求。在籍田仪式后聚饮,这是后世“团拜”和“贺年”的一种雏型的仪俗。
5、糊春牛
糊春牛这项风俗活动是在立春前开始进行的,按传统的作法,由县政府(县衙)聘请纸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县城聚会,精心制作春牛图像。一般用竹篾绑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纸,涂上颜料,一个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谓糊上红黄色的纸多,当年就“五谷丰收”;糊上黑色纸,当年收成不好。所以知县安排多用红黄纸,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即设立香案,顶礼朝拜。
6、鞭春牛
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7、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
8、咬春
立春这一日,中国民间讲究要买个萝卜来吃,叫做咬春。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老北京人讲究时令吃食,立春这天要吃春饼,吃春饼就是咬春,也有叫吃春盘的,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立春的寓意是什么意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