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学科资料 > 物理 >

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

若水分享 1147

复习不能贪多而不注重质量。复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复习的数量贪多,就会导致复习的效果不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

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1

初中物理可分为:声、光、热、电、力、五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关键性的概念、规律、实验原理、具体应用。

很多知识点的出现看似凌乱,同学们对各个物理量和综合性、对比性较强的章节常常觉得复杂,而且同一种概括方式不能完美地梳理各个知识点。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内容,寻找不同的复习方式。

在初中物理学习内容中,最难的就是“电(与磁)”相关内容的学习。下面就以这一部分内容为例,简单阐述几种较有普遍适用性的知识网络构建方法。

方法一:列图表

集中基本概念、公式、规律等

电学中出现的基本物理量较多,有电压、电流、电阻、电能、电功率,它们的定义、表示字母、单位、公式、部分测量工具等等。

概念一多,整体把握上就出现混乱,甚至望而却步。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列图表的方式囊括所有概念是相当有效的。

举例如下:

在自行复习完课本知识后,可以列出表格进行归类

在此过程中,这些基本概念有了整体的认识,而且条理清晰,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把知识点重新理清了一边。

类似这种必要将概念进行列图表对比复习的内容还有很多,例如:

光的三种传播(直线、反射、折射);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

三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三能(动能、势能、内能)等等。

方法二:情景分类

构建物理模型

这种方法在计算题中应用得较多,对于某些概念的计算,它出现的具体情景很多,这是有必要让学生针对不同情景的题目进行分类比较,找出每一种情景的一般规律。

例如求“机械效率”的题型中,可以分类四种物理模型:

1.“桶装沙”子模型

当然,这里的“桶”只是一个代表,它可以是用来装物体的任何东西以及附加的某些工具,如绳子(常忽略不计)。

而“沙子”代表为达到目的必须要拉动的物体,在这个情景中,对“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对“沙子”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它们所用的力不同,而桶和沙子所经过的路程必然是相同的。

2.“杠杆”模型

在拉动物体时,有时要利用杠杆,此时拉动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实际施加在杠杆上的力所做的功是总功,简化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两个力相应的做功距离之比等于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之比,也等于它们沿着杆到支点的距离之比。

3.“滑轮”模型

这类题型的简化关键在于找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因为它决定了公式中H与S的倍数关系,假设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

(1)若滑轮是竖放的,G为挂钩上被拉物体的重量。

(2)若滑轮是横放的,f表示挂钩上物理需要克服的摩擦力,F表示绳子自由端实际所用的力。

4.“斜面”模型

这种模型求机械效率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套公式。

这些模型归纳,都需要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比较,才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其它可以用构建模型方法复习的知识点还有很多,比如密度的测量,可以构建成两种常见的模型:“不规则形状固体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

方法三:对比法

有些知识点之间存在较强的对比性,分别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困难都不会太大,但是一旦学到后面就会把前面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

比如说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对比,我们应该充分比较它们各个方面的区别,包括原理、作用(能量转化)、实验装置、应用等等。

方法四:专题复习法

对于部分内容,很多同学常觉得复杂混乱,比如说电学,往往会感到抽象难懂。电路图看起来纵横交错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

在初中阶段,电学的物理概念、定律及相应的计算公式是最多的。

为了突出各知识点的联系,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在学生对电学进行全面的知识归纳的基础上,分专题来进行复习。在电学复习中按各知识点的联系,可分五个专题。

1.分析电路: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许多电学题往往一开头就有一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把电路图辨认错了,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随之而错,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学好电学的第一步。

2.欧姆定律的运用: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3.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公式的运用:

初中生在学完欧姆定律时,还觉得电学不是很难。因只需一个公式I=U/R或它的变形就可以解决问题。

但学到电功(W=UIt)、电功率(P=UI)和焦耳定律(Q=I方Rt)时,对于这三个十分接近而又联系紧密的概念,容易混淆。

有同学反映,这部分内容的大小公式加起来共有十几个,经常会用错公式。学好电学,突破电学的难点,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这十几个公式。

4.电路变化:

不少同学反映“变化的电路难,不只从何下手”。这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路涉及的内容广,考虑问题深。

对电阻、电流强度、电压及电功率相互关系的分析,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反应,得出错误的结论。电路的变化,关键是分析电阻的变化。分析电路变化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四步:

(1)从变化电阻入手。

(2)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看电阻的变化情况。

(3)由总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得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4)根据电路特点以及题意,判断部分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变化。

方法五:实例归类法

物理是一门注重应用的学科,特别是初中物理,几乎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强调实际应用,对实例分析有一定的要求。

而部分知识点的实例分析特别多,学生容易混淆,不如说物态变化和光的传播这些章节,对于这些内容,进行实例归类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

比如说,对“水”的各种物态变化区分不了,可以把它进行状态分类:

水:

固态:冰、雪、冰雹、霜;

液态:雾、露、雨、云、“白气”;

气态:水蒸气等等。

还有光的传播这一章,可以将光的具体实例进行归类为:

光的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湖中倒影、照镜子、自行车尾灯;

光的折射:钢笔错位、水中筷子弯折、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等。

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2

声现象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3

力学部分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kg/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

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F2=l2/l1

五、动滑_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

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1m2=102dm2=104cm2=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液体压力公式F=PS=ρ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F(压力差法)

(2)F浮=G-F(视重法)

(3)F浮=G(漂浮、悬浮法)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排水法)

十、功的公式

W=FS

把物体举高时W=GhW=Pt

十一、功率公式

P=W/t

P=W/t=Fs/t=Fv(v=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

水平W有=Fs

W有=W总-W额

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nh)

W总=W有/η

W总=W有+W额

W总=P总t


2021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2021初三中考物理重点复习资料大全

2021初三物理中考复习资料大全

2021初中物理期末复习资料初二

关于九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资料备战2021年中考

2021物理期末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

2021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2021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2021历史中考复习资料梳理

2021初三中考数学复习资料整理

初中物理期末复习资料初二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65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