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优秀七篇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优秀【七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二地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外景区的景观特征,学会从地理角度分析其特点与成因。
2.理解景观与自然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景观的自然成因和人文成因的理解,学会从外观结构和形成原因两方面欣赏旅游景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景区的景观特征及形成原因
难点:各景区的形成原因
教具准备:风景图片、自制图片等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与启发教学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通过黄山景区示意图介绍黄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及其位置。
1.位置: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
2.景观特征: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集国内众多名山风光之大成。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决议,正式将黄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3.黄山自然景观的成因:黄山由花岗岩构成,其花岗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充分,是我国花岗岩地貌中的杰出代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塑造了黄山的地质地貌景观。
(1)奇松
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松和石相互依存而形成绝妙佳境。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松之奇与哪些生存环境特点有关?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以下知识:
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
(2)怪石
怪石成因:首先是黄山由花岗岩构成,花岗岩岩体坚硬,但垂直节理发育,表面易发生球状风化;其次是旅游者的观赏角度和站位的不同,使之步移景异,妙趣横生。
(3)云海
黄山云海的动态美、朦胧美,呈现出一种天地交融、浑然一体、虚无缥缈的景象。奇峰怪石和古松隐现在云海之中构成了一幅朦胧美的画卷,美在天边、美在眼前。
探究活动:分析黄山多云海的形成原因。
点拨:黄山云雾多的原因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黄山属于__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
(4)温泉
黄山温泉成因:黄山的花岗岩体庞大,深厚且断层发育,节理发育使地下热能沿断裂处释放,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
归纳:黄山四绝
现象成因奇松黄山松是黄山特有的树种,生长在黄山海拔800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遍布于山巅峰峦之间。黄山松依山势而长,形态有立、有卧、有仰,还有异体同干。正所谓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的松树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与奇异的姿态闻名于天下。黄山松生存于高峰悬崖之上,那里岩石坚硬,土壤贫瘠。然而,黄山松根部能释放酸性物质,溶解、侵蚀花岗岩体,使根系穿缝而植。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的特性,加之黄山山谷风大的影响,促使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怪石古人曾留下这样一副对联,极言黄山峰石的奇绝:“人间有石皆奴仆,天下无山可弟兄。”黄山群峰之间怪石星罗棋布,形态各异,名物状景,惟妙惟肖。前人谓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黄山石之怪还在于它往往有“移目换彩”“移步换形”之妙。
黄山的怪石是在奇峰的基础上,通过外力的风化和侵蚀作用而形成的。云海“黄山自古云成海”,黄山云海缥缈,瑰丽壮观,气象万千。黄山一年之中有250多天有云雾,有“十日九云烟”“山色去来云”之说。黄山云雾多是由特殊的自然条件造成的。黄山属于__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山高谷深,林木繁茂,日照时间短,湿度大,水汽多,容易成云致雾。此外,峰顶和谷底、向阳处和背阴处温差大,水分蒸发速度不同,以及受山谷风的影响,黄山的云雾变幻诡谲。温泉与诸多名山相比,黄山因有温泉而备受游人青睐,因此有“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之说。黄山温泉终年喷涌,水洁明净,可饮可浴。温泉的热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当地表水下渗受热,或是地下水与地下炽热的岩体相接触,就变成地下热水或蒸汽。地下热水沿着断层或裂隙上升到地表,就形成了温泉。
二、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
1.概况
大堡礁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外一系列珊瑚岛礁的总称。大堡礁纵向分布在离岸16~240千米的珊瑚海上,断续绵延2000余千米。礁区覆盖着澳大利亚大陆架大约35万平方千米的面积,是世界上的珊瑚礁。
2.大堡礁的位置、分布、成因
⑴位置、分布
①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外。
②大堡礁海域处于热带的纬度位置,温暖的浅海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⑵成因
形成条件海域环境水温高达2l℃~38℃,且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较小盐度平均3.5%海水清晰度高,水面较平静海水浅,阳光充足地质环境地壳缓慢沉积,珊瑚虫骨骼堆积
总结:大堡礁的成因:
①处于热带的纬度位置,温暖的浅海环境适合珊瑚虫繁衍。
②随岛屿下沉逐渐形成。
3.大堡礁丰富的旅游资源
(1)海底世界
①大堡礁海域是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②从大堡礁形成的水域环境和地质环境可知,大堡礁有的分布在水面以下,有的露出水面,但大多数是分布在水面以下很浅的部位。
③欣赏水下景观,只有近距离的观赏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
大堡礁海区水下有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鲜艳靓丽的色彩足以与珊瑚相媲美。
(2)热带风光的大陆岛屿和土著部落文化
思考我国海南岛附近的南海属于热带海区,海中也有珊瑚礁分布。如果有人想在那里建立一个珊瑚礁主题公园,你认为可行吗?
点拨:学生可以认为“可行”或“不可行”,只要学生能够说出理由就行。
背景材料:海南岛的三亚大东海——亚龙湾是海南的海滩之一,这里属典型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5.5℃,海水能见度10米以上,海底珊瑚礁保存十分完好,生活着众多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热带鱼种,属珊瑚礁重点保护区。在亚龙湾的西岛,建有我国第一个以贝壳为主题的展览馆,展厅中展出了世界四大洋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珍奇贝壳和珊瑚。
三、中国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
1.地理位置:
掌握:元阳县位于我国云南省南部,与云南省省会昆明相距290千米。
2.元阳梯田修建的地理背景
通过图片展示元阳的美丽和梯田的壮观,云南的元阳梯田景观是居住地风景文化的典型例子。这是近千年来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探究活动:根据图文资料,说明元阳修建梯田的地理背景。
(提示:元阳修建梯田与生存需要、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条件、水源条件等密切相关。)
说明:首先,地理条件使元阳建梯田成为可能,说明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次,根据地理条件修建梯田,说明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的一面,需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但改造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第三梯田景观是人地和谐发展的产物。
3.元阳的梯田景观——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
初春——流水飞溅,恰似一条条从天而降的银链;
三四月——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地毯不同的季节,景观不同要把握观赏时机
夏末初秋——一片金黄
冬天——如一面光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
思考云南元阳梯田四季景色怎样反映了水稻生产的过程?
点拨:反映了播种、生长、收割的生产过程。
高二地理教案篇2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2、分类:
(1)按形成和来源分类:
①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风能等。
②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地热、核能。
③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术状况分类:
①常规能源:被人类利用多年,现在仍大规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沼气;或过去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风能。
(3)按性质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后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生物能、风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地质作用在亿万年中形成的,开采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二、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
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三、世界能源问题
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存在地区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罗斯、中国、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为代表。南半球常规能源丰富的国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亚等。从总体上来说,发展中国家能源的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发达国家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以核能为例,美国发电总量,法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核能所占比例。我国核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核电设计建设和运营水平明显提高,核电工业基础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给的国家为数甚少,主要有俄罗斯、加拿大和英国。中东是世界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主要出口到西欧、美国和日本,其中绕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线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由于石油比煤炭更容易运输,更容易使用,发热量更高,而且基本是无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目前是以石油为主,将来还是以石油为主。中国现在是以煤炭为主,将来还是以煤炭为主,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广,储量大,开采和使用都比较方便。而石油储量有限,除了可作为燃料,更应作为化工原料。
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目前能源消费构成中都是以常规能源为主。但对于中国来说,除了继续保持和发挥煤炭的优势以外,还应大力开发水力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以能源结构的多样化促进经济的快速、良性发展。
四、关注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很快,2004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不仅1/3以上的石油消费需要进口,而且由于生产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过大,导致电力需求出现较大缺口,为弥补电力供给不足,缓解近两年的电荒,各地纷纷增加了发电机组和发电量,增加了对电煤的需求,从而使煤价不断上扬。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发能源、保护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一要坚决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二要抓紧制定专项规划;三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要加强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五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另外,还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从多渠道拓展我国的能源供应。
高二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有关图表资料,认识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利用有关图文资料,探究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
3.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全球气候变暖的适应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国首脑,聚焦全球目光,关注一个问题,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
2、教学过程
活动一:请同学们拿出学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动一。
活动二:完成了知识的准备,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
请大家完成活动二。
活动三: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幅图同学们能看懂么?
懂,那老师来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们一起来研究怎么读这一副图~
活动四:最后,我们来看一看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五:
是谁?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让乞力马扎罗山的帽子不翼而飞?
又是谁?让马尔代夫阵地不保,眼看着就要香消玉殒?
不仅仅是马尔代夫,世界各地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人类,下面,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一看气候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同学们拿好笔,一边观看视频,一边记录下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快速记录,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小组记得最多!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入了地球的第三极——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经历气候的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
监测和研究表明,过去半个世纪,西藏地表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31℃,极端高温频次显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年级退缩15%。
气温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长,增加了牧草产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变了农区种植制度,作物适宜种植区域扩大,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降水增多,冰川面积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泽湿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观视觉效果更好。
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也引发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灾害。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还导致冻土消融,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剧,许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归纳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同学们是否明白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呢?请同学们完成第3问,运用整体性的原理,将选项填入合适的空格。
从这两个关联图中,我们来归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据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高二地理教案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高二上学期的地理学习,基本掌握了高中地理必修三册和选修五的基本内容,对高中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与复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好在经过高二上学期后期的地球地图部分的复习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这也为今后的教学减轻了些难度。
二、教材分析:
由于高考改革特殊性,高二地理的学习主要由于高考的改革和高中地理学习与复习的自身特殊性,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包括初中区域地理知识在内的高中地理选修三和选修六的学习与复习,学习任务重。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着重讲空间分布和区域差异。
三、教学任务及总要求:
1、复习初中世界地理知识,重点使学生认识各大洲各国的地理位置及优势特点,并能分析认识形成特色的原因。
2、学习高中地理选修三和选修六,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学会分析区域形成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3、教会学生阅读和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事实材料去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主要措施:
1、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的自主取向表现得不明显。虽然学生能比较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但是基本上仍然是按照教师预先设定的路在走。同时过于周密的设计往往会导致过度的控制,不敢放手。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的处理仍然带有比较强的传统教学的痕迹。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研究。
2、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如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3、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高二地理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
(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
(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
(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4)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
(5)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
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
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5、课堂练习
高二地理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2.通过日常经历体验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关性,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析图理解地球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和表现;
三、情感目标:
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
正确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能够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地理学吗?
【学生回答】
学过,初高中都学过!
【教师讲解】
你们还没学过地理学!你们只学了第一章行星地球属于地球概论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属于气象气候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属于水文学,第四章地地表形态的塑造属于地质地貌学。今天要学的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才真正进入了地理学的殿堂。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大部分。
【教师总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板书】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92阅读材料“生物循环”,思考生物循环的概念、一般过程及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简单讲解】(一般了解即可)
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板书】1、生物循环
【过渡】我们既然知道了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到底发挥着哪些作用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92~93案例1对其作出回答?
【学生回答】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书】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活动
读图5.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讲解】(具体答案详见教参)
我们现在总结一下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面这幅示意图说明:
【板书】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教师分析、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大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气候与水文之间,我们常说,“天上下雨地下流”,降水多的地方,地表水资源丰富;反之,地表水资源则贫乏。而地面湿润、空气中水汽含量大,又会增加降水量。又如,水文与地貌之间,地表水流发育,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往往形成沟谷、冲积扇、冲积平原等地貌;地表水量短缺的干旱地区,往往风沙较大,一般形成沙丘、戈壁、风蚀洼地等。而不同的地貌对水文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如平原上的河流流速较慢,河道较宽,有利于航运,但泥沙较多;处在高原、峡谷地带的河流,河流的流速较快,河水较清(尤其上游段),由于落差较大,所以河流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再如,土壤与生物(植被)之间,一般肥沃的土壤植被丰富,贫瘠的土壤中植被稀少;而丰富的植被类型又可以给土壤中增加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强土壤的肥力。
例如:以本市陆地环境为例,说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表现于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转折】我们都知道10根筷子分开折能够折断,而放在一块却折不断的故事。这其中的道理说的就是集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这是一个道理具有普遍性。同样适合我们今天所讲的陆地环境的功能性。也就是说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到底具有哪些新功能呢?这就是我们要讲述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哪些新功能?并对其作一阐述。
【学生回答】1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阐述略)
【板书】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教师讲解】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光合作用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将生物、大气、水、土壤、岩石等地理要素统一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出有机物。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大气本身不具有减缓二氧化碳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二氧化碳的能力,既为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请大家阅读教材P94活动,利用平衡功能的原理,解释一定范围内各物种的数量基本恒定这一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略。(可参考教参)
【转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如我们熟知的气候变化、地貌变化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或者说,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板书】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介绍】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说明:
其一: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于距海较近,降水丰富,形成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大多为流入海洋的外流河;由于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所以在中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如三峡)、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一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土壤发育较好,为典型的红、黄壤地区。
【转折】不仅如此(其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如:黄土高原的环境变迁、局部小气候、水土流失、连年战争、大兴土木、森林被破坏。
由此可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使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板书】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这样的例子很多,再如,陆地表面的森林植被,特别是热带雨林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它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功能失调。相反,植树种草,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水文状况,保持水土,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思考】请学生阅读课本P96案例3,思考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
【课后作业】完成教材P97活动
【课堂小结】略。
板书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生物循环。
2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
3陆地环境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高二地理教案篇7
【课标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4、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RS、GPS、GI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应用已成为趋势,也给地理学科发展带来了一次好的机遇,同时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因此应该高度重视该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举例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资料分析问题和图表对比方法。
2、尝试小组合作进行资料、图像查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数字地球的含义。
2、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在区域的研究中不仅有定性的研究方法,还有定量的研究方法,其中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知识及其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板书】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广泛应用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
GPS汽车导航、空间信息网站、城市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等。获取管理分析应用RSGPSGIS区域地理
自然灾害防御检测国土开发规划
【板书】二、遥感(RS)
1.概念: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⑴作用: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上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⑵工作原理: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的不同,其反射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3.遥感技术的主要环节和功能
4、特点(优点):
①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
(讲解)在区域地理研究中,遥感已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工作方法经常是从点、线实地观测入手,逐渐过渡到面上的分析研究。运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首先从面上的区域分析研究入手,然后有重点地选择若干点、线进行野外验证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和质量,而且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②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模式的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讲解)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
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讲解)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案例介绍:
1998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飞机、卫星遥感影像对洪水监测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中科院遥感所等科研部门,利用飞机遥感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洞庭湖及荆江地区洪灾情况进行监测,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较全面的资料,给抗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夺取抗洪斗争立了大功。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前提是获取地理信息。例如,将多次或逐月、逐年的遥感影像图叠加,就可反映城市的扩张、海岸的侵蚀、湖泊的消长,等等。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凋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
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除了以上介绍的森林火灾、洪水监测外,还广泛应用于农业、地质、海洋研究、环境监测等许多方面。而且我国的遥感技术也已经在世界上具地位。
阅读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通过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遥感在农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上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病虫害和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以及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估产等方面。
2.遥感在土地资源与土壤调查中应用广泛。
3.作物估产是体现遥感在农业方面综合应用的例证。
思考
1.从监测的范围、速度,人力和财力的投入等方面看,遥感具有哪些特点?点拨:范围更广、速度更快、需要人力更少、财力投入少。
2.有人说:遥感是人的视力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