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个人学习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

若水分享 4058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仅供参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内容推荐↓↓↓

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感悟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感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心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1】

如同个体成员会不断追问自我生命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一般,一个国家和民族也需要时时省思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目标定位与理想追求。显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上述双重省思的产物,呈现出小我和大我的深刻关联。

一方面,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可以映射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缩影。也就是说,小我之个体的观念意识与行动取向,会深刻地影响大我之整体的形象、面貌与走向。另一方面,这滴水又会跟随大江大河汇入大海,流向远方。换言之,大我之整体的生存状况与未来愿景的构思,范文参考网又会直接关乎小我之个体的生命质量与期待。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就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双重视角加以审视。

与此同时,“铸牢”本身也具有双重性:既可以当动词用,意味着成员彼此间互动交往趋于紧密的过程;又可以当名词用,表示成员彼此间形成一种和合凝聚的状态。所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和意义的把握,还需要关照过程与状态的内在关联。

第一,铸牢意识是成员间关系交往互动的过程性存在。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诸种联系才会生发、意义才会生成、价值才会呈现。也就是说,当你真正地走出自我圈定的藩篱和边界,去接近自然、去触摸世界、去倾听他者的心灵召唤、去为他人作一份贡献时,你的感知体验、行动意向、存在价值才会慢慢变得饱满。在努力去构织关系网络的过程中,一个人才能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可靠的归属状态。

第二,意识铸牢表现为成员间关系凝聚与巩固的可靠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克服成员彼此之间的距离感,消解不确定性、不可靠性和不安全性,增强亲切友善团结等体验,并形成明朗乐观美好的愿景与期待。就像那句流行的话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会感受到,你的身后有你的同胞和朋友,有兴盛起来的国家和民族。当然,意识铸牢并不在于消解个体的独立自主,也不是放任群体性的盲从,而是需要你心存理性判断、知识经验和价值信仰,范文参考网并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观点,是新时代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大量关于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记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通过深入研究,生动地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认同层面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既尊重“多元”,更强调“一体”,以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之“一体”的认同。“多元”指的是多民族亦即56个民族,“一体”指的是由56个民族所构成的中华民族。我们既要尊重“多元”存在的客观事实,更要认识到强调“一体”对于维护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维护好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关系56个民族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把中华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只有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相一致,中华文化也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多样性指的是56个民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和活力;共同性指的是56个民族所共有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深刻认识其多样性,更要强调其共同性,多宣传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这有利于强化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当前,关键是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所孕育的,是各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财富。我们在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意识和观念,努力建设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歌里唱的真好。中国人民经历了多少苦难,还是那么团结。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团结奋战最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老话说的好“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团结就是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大地震。在阵阵的轰鸣声中一栋栋房屋高楼在转眼之间都崩塌。许多的人都在顷刻之间失去了家园和亲人。是团结让汶川站了起来,各大厂家纷纷捐出水和食物,许多明星和慈善家都捐出资金。为汶川人民建设医院、学校和家园就这样又让汶川人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云南发生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地里的庄稼完全绝收,甚至于很多地方就连人们正常饮水都出现了问题。当地的人们不论老少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不惜艰难跋山涉水到有水源的地方背水、挑水、驮水回家。这一情况后来被记者叔叔阿姨报道出来后,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群众捐款捐水,以解决灾区人民生存问题。这真是印证了一句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就这样靠大家和灾区人民的自救方式,旱灾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灾区人民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这么多的见证都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个团结的大家庭,谁有了困难大家都会向他伸出援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4】

通过三天的学习,自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认真聆听了朱书记、为民部长及赵丽华老师的讲解,使自己在思想深处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和震撼。现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向各位领导和同仁做一个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20__年6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时特别强调: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政治上的自觉来自于思想上的自觉。

这次教材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在民族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出现了偏差,而这一偏差出现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习和认识把握和理解的不够。但一个智慧和优秀的民族在某种意义上其智慧和优秀就体现在其纠错能力上。因此,纠正这种偏差,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更好地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地凝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就必须从根本上依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只有真正的对这一伟大的思想学深悟透,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从思想深处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才能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关系、“统一”和“自治”的关系。这一关系逻辑的体现在:“同”是 “必须同”,“异”是“可以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必须要做到“两个结合”,即团结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

只有在思想观念和理论起点上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从认识自觉到行动自觉,才能实现把理论自觉真正转化为政治自觉。

二、从“三个离不开”到“五个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立和巩固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引导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国民族关系史上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上大学时学的《民族理论》一课,“三个离不开”到现在一直记忆犹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当时很重要的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三个离不开”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今天,时代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也应与时俱进。“五个认同”在今天这个时代更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中国这块大地上,作为中华儿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公民,无论哪一个民族,都必须要有“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我们知道推动民族工作要依靠两种力量,一种是物质力量,一种是精神力量。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会自然而然带来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必须依靠一种精神和思想的东西,而“五个认同”为此提供了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为此构筑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必须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是民族团结之魂。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认同、对中华民族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才能得以真正的巩固。

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国文化宝库中的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既有大量反映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作品,也有大量少数民族作者的创造。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在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占到三分之一。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正如费孝通先生在看待民族关系时所推崇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华民族为什么几千年能够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纽带的民族精神,有一脉相承的价值追求。今天,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向。

三、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思想

通过在本次培训班的认真学习,特别是对总书记20__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表彰大会上讲话的学习,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总书记运用大量的史实阐述的:“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是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命运的共同体、是中华文化的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祖国观和民族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同时又是一名学院的党务工作者,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首先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同时把爱国主义、爱我中华的种子拨入年轻学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5】

通过3天集中培训,收获颇多,思想触动很大,在一些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在此不揣浅薄,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一、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关系

大家知道,民族形成、演变非常复杂,有激烈的方式也有温和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稳定下来的共同民族心理起到了重要的维系作用,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某些时候受内外部环境影响也会进一步变化。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面对共同的命运,空前团结,共御外侮,救亡图存,成功战胜外来侵略势力,凝聚成了一个民族共同体。我们从历史的高度更加理性地认识和看待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事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后,立足国情,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确定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实践证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是成功的。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树立起大国形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出来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可以理解这个“铸”字,经过高温熔铸,物质内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一个关系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有机组成的整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整体性、共同性、向心力,这是对民族团结更高水平的要求。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一体”就是指我国56个民族早已结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民族实体。这个民族实体就是中华民族。“多元”是指民族文化和民族个体的多元。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要求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尊重差异是为了包容多样性,却不能过分强化和固化这种差异。我们要通过学习“四史”、“五观”,增进“五个认同”。

二、关于民族区域自治中“两个结合”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针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而采取的重要政策,在内蒙古自治区已经经过__年的成功实践,为处理我国民族问题提供了可以复制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工作应该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地方,要注意处理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提出明确的意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同时,要在确保国家法律和政令实施的基础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给予自治地方特殊支持,解决好自治地方特殊问题。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区域因素。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这一点必须搞清楚,否则就会走到错误的方向上去。”统一与自治相结合,强调的是统一,民族与区域自治相结合,强调的是民族自治机关的责任,要保护和发展各民族共同的权利,有责任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进步、加强民族团结。

三、关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关系

本人认为,二者关系相辅相成,并不矛盾。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民族团结、增强国家意识,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 ”国家在宪法法律层面也进行了相关规定。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学校和专业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在就业上也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以到全国各地学习、生活、工作或观光旅游。而且语言文字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同一种语言文字就会无形中增加认同感。此外,育人是“铸魂”工程,关系到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培养,所以也有必要使用国家相关统编教材。我们知道,与此同时国家对少数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是予以保护的。事实证明,我们许多少数民族人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后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在各行各业、在自己人生舞台上出彩。

四、关于提高政治站位和履职尽责

今天,我国各民族团结的基础坚如磐石,各民族关系牢不可破,但是民族问题有新的表现。作为党的干部应该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提高政治能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民族地区工作,要主动加强民族团结意识,对党的民族政策不打折扣坚决执行,站在维护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高度,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心中既要有局部更要有全局,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思想认识上去了,更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

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才能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各民族取得的进步,举世瞩目,各族人民从心底里感到高兴、振奋。特别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中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令人鼓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爬坡过坎,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其次,坚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不仅在法律层面需要作出明确规定,更需要在现实中积极推动。我们每个中国人,不管是哪个民族,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中都要主动发挥作用。思想教育是先导,要深入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在校大学生是当代优秀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定要坚持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最后,坚持依法依规处理民族问题。民族问题长期存在,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对待民族问题,不能不作为,不能乱作为,防止极端做法。既不能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也不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都不合时宜,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比如,我们在学校工作中,发现学生发生矛盾,一定要认真分析,按照规章制度分清责任,对于其中出现的民族情绪要理性疏导。我们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法律规定,以法律约束自己的言行是我们的责任,坚决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情不做,大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团日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感悟5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个人感悟5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心得体会【5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心得感悟【5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个人学习心得与感悟5篇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76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