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心得体会2020最新5篇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开始了。硝烟散尽,精神长存。中华民族的日益强大,让我们享受着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但越是如此,我们越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越不能忘记伟大的抗战精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观后感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观后感
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遍中华大地,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而作为抗战期间广为流传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以激越昂扬、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唤醒了民众团结一心、共御外侮的无畏精神,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在高唱国歌的同时,要传承抗战精神、精诚团结,坚定信念、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新时代的我们精诚团结,万众一心。“人心齐,泰山移。”在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各爱国党派、各社会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大地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步入新时代,眼前的机遇更多、挑战更大,党员干部更要牢固树立“万众一心”的团结意识,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创辉煌。要践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明确角色意识,当好人民公仆,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新时代凝聚发展力量,共谋发展伟业。
新时代的我们坚定信念,无惧炮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埃德加·斯诺曾采访一名在日占区的红军指战员,问他在战争结束后准备干什么。他露齿微笑着,十分泰然地说道:“那时我已经死了,我们大半都将死在这场战争中。”革命先烈正是怀着必胜的理想信念,在漫漫长夜中坚守黎明的到来。步入新时代,面临的选择更多、诱惑更大,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钙质。要学习科学理论特别是党的创新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做到政治坚定、理论扎实。要磨砺党性意志,扎根乡村沃土,不断学习先进做法,不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发展思路。
新时代的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在东北沦陷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险阻,在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当前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要弘扬“奋勇前进”的攻坚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坚决打赢新时代三大攻坚战。要持续巩固脱贫战果,筑牢保障民生底线,扎实践行“两山理论”,切实守护绿水青山,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心得体会
在抗战时期,我们中华儿女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被我们称之为民族精神,就因为有这种精神激励才有我们今天的胜利。
在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老师总教育我们要爱国,要发扬民族精神。但是爱国是什么意义?民族精神又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爱国,是民族脊梁的支柱,复兴民族大业的基石。一洗百年屈辱的抗战胜利,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品格,高贵的民族气节和不灭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中华有着巨大的精神宝库和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这民族精神里,爱国就是这光荣精神的核心精髓。我们有这么伟大的民族精神,就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我们中华儿女世世代代记住当年抗战英雄的丰功伟绩,让我们为他们自豪。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到: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不畏险阻,不言败北的民族品格,支撑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维系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我们一定发扬民族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繁华,让老一辈以我们为荣,以我们为豪!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学习心得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冲破艰难险阻,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展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目标,正昂首阔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过程中,我们遇到过困难,碰到过坎坷,尝试过失败,接受过教训,但我们从未停下过脚步,从未向它们妥协,因为有一种力量一直激励着我们,那就是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
什么是抗战精神?抗战精神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是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虽然现在已不是战火硝烟的战争年代,不是百废待兴的创业初期,但国际形势愈发复杂,反华、敌对势力愈发抬头。从诋毁中国抗疫成果到干涉涉港内政,从打压中国5G技术到关闭驻外总领馆,外部势力想方设法试图拖住中国发展的脚步,打压前进的势头。然而,他们严重低估了中华民族的磅礴伟力,国内新冠疫情有效控制,疫苗研发快速推进,5G技术持续突破,合作国家数量与日俱增,北斗导航全球组网完毕……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这就是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抗战精神的激励下,我们必将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观看心得
今天,又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迎来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去,缅怀英烈的脚步我们却从未停歇。今天,我们以最高的国家礼遇,去缅怀那些为了争取国家独立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只为了告诉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有国才有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因为昨天的苦,我们方知今天的甜。时光回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三省随后沦陷,成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更是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巨大的民族灾难接连不断,南京大屠杀、生化实验、“三光政策”……多少无辜的中华儿女在惨绝人寰的摧残中饱受煎熬。但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从黄浦江边的硝烟四起,到吴淞口的血色弥漫,再到平型关重挫日军……经过14年的抗战,在付出了3500万军民伤亡、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的惨痛代价,终于迎来了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今天,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国度,不再为了生死存亡而疲于奔命,是因为有了伟大的祖国,有了强大的人民军队。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去挑起仇恨,而是要通过不断重温这段历史,让历史的钟声时刻去敲响我们的灵魂,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多做和平的传播者、维护者、践行者。
因为今天的甜,我们方知明天的美。也许有人会讲,那段历史离我们有好长好长的距离,今天的我们,既不愁吃、也不愁穿,还怀念那段历史干嘛。正所谓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前,我们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百年梦想奋勇前进,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前行的道路上并不平坦,脱贫攻坚战虽然取得了举目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深度贫困和持续巩固都需要我们花费更大的功夫;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也给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挑战,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尤其需要更细更实;还有中美的贸易之争,核心技术的短板掣肘,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基础研究等等。时势造英雄,平凡也伟大。生活在幸福的国度,我们能做的不应该是思考如何奢华地去享受,而应该是立足自己的岗位,学习先烈们的英勇献身精神,把祖国的召唤放在首位,时刻讲奉献,把每件细小的事情做得更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愧对这个国家,不愧对这个时代。
每当深情的《献花曲》响起,望着那些浮雕上坚毅的面孔,我的泪水情不自禁地就流下来,因为内心珍藏着一个深沉的爱,那叫我和我的祖国。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想每个中国人,都能如《八佰》电影中所说: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个人感悟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在中国等9个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投降。
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
回顾那段峥嵘岁月,今天的和平更加显得珍贵,更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我辈当自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不甘屈辱的中华儿女共赴国难,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中,在一个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在国难当头挺起民族的脊梁,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新的长城,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战凯歌。
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在学校门口立起校训: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不只是口号,而是在风华正茂时就写下的遗嘱,他们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3岁。
无数将士前仆后继、为国捐躯。8年全面抗战,在中国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以伤亡3500余万人的惨痛代价,歼灭日军154万余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
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我们要纪念胜利,但也不能忘却那段耻辱的历史。
纪念,是为了永不忘却!铭记,是为了新的出发!
中华精神自立自强
中国人民在学习自然、收获自然的过程中,经过千锤百炼,精神不断升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
自然灾害的频发、战乱的影响,没有阻挠历史前进的步伐,没有影响中华人民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携手前行的可贵品质,反而以乐观主义态度和大无畏精神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75年,硝烟已经散去,但中华民族面对强敌时的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始终是民族复兴伟大事业中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请允许我们用最崇高的敬意,来致敬这段不屈的抗战史,来铭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
灯塔大课堂第十三课心得体会2020最新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