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 >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

若水分享 1147

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这需要创造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班主任节”借助于学生对一个最熟悉的人――班主任的聚焦,打造了相互关心、彼此尊重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与班主任、同伴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与悦纳,养成尊重、责任、关怀、感恩等品格;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大家!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1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杨霖老师首先说起“为什么要做品格教育”,她列举了当前社会种.种现状:安利的“无理由退货”;高速上应急道的变来变去等,这些都是小恶,难道做这些小恶的人都是坏人吗?杨霖老师指出,不是的,是因为我们自己并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因为,没人教过。整个社会陷入恶性循环,整个社会的现状,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也缺乏一种价值理念。这些都反映出全社会的道德在下滑,社会文明情况令人担忧;然后是中国目前的整个教育体系缺乏对孩子进行系统的价值观和社会公德的教育,以致于培养出很多高智商,但是漠视社会规则和公共秩序的自私者;最后就是学校缺乏系统的育人课程体系结构,德育没有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成长需要,转化为自觉行为来规范自我,导致学生知行脱节。由此可见,品格教育迫在眉睫,身为一名教育者,我们不管教什么学科,都应该把品格教育渗透其中,并且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表率。

杨霖老师提出,品格教育,一方面要通过和儿童讨论判断、选择和形成他的价值观,另外一方面还要教育和指导他们形成维护价值观的能力,也就是品格能力,它是人的核心素质之一。所以,品格教育要从小抓起,不仅老师要教育,家长,学校,社会都应该发挥它的作用。而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对孩子的品格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孩子从小就在你的班上,他的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基本的价值观还未形成,再加上老师具有的威信,只要正确引导,宣扬正确的价值观,以身作则,孩子很快就能受到影响,若一直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随着年龄的增大,心智的成熟,他的价值观就会自然而然形成并且付诸于实践。但是现实往往不会那么顺利,因为孩子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受到的影响不仅仅是你教师的,更多的还有来自家长,社会的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教师,家长,学校,社会合力教育。

在孩子品格形成的过程中,应该把行为训练、品格认知、品格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校园生活中不断运用实践并固化相关品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拥有品格能力。

杨霖老师还指出,学校缺乏一个系统的育人课程结构。很多学校仅仅是执行国家课程,也有学校课程,但没有具体的、系统的内容可以支撑。而西方国家几乎很少有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是公民道德课。由此可以推出为什么我们国人的素质要低一些。因此,需改革育人课程结构,强调生活与教育合在一起。

总之,品格教育应该贯穿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它不仅仅只停留于口号的表面,更重要的是应该落实于日常生活中。让每个孩子都具有品格能力。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2

5月21、22日我很荣幸和学校另外四名老师前往都江堰锦江丽景,学习由北京根基教育机构罗坚老师团队来蓉做的品格教育,在两天的学习当中,我们有所悟,有所感,也有所获。

21日,罗坚老师就品格教育,塑造美好人生展开了演讲,他把我们所有的人的行为风格表现分为DISC四种类型,D型人物有强烈的自信心,勇敢,有领导欲,如果用动物解释,那就是老虎,用职业来说,那就是导演,I型人物能言善道、乐观、贪玩喜欢跟着感觉走,动物解释:孔雀,职业解释:演员。S型人物忠诚、有团队精神、谦卑、以诚相待,动物解释:考拉,职业解释:观众。C型人物严谨、专注,自制,警惕、善于分析,动物解释:猫头鹰,职业解释:记录员。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行为风格,他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本来的自我,从而更好的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也让我们更好的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他教会我们一个密码:因爱而变,因为爱所以要改变,但改变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不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而是别人乐意接收的方式。表面上更多的立场是在认识自我,但我感觉更大的帮助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我们所教育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也是属于DISC类型中的一种,让我们根据孩子的行为因材施教。

在“全家学品格”环节中,罗老师以游戏开始,让我们慢慢的进入家庭环境中,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想要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品格,必须要做到三点:第一、真爱,第二、真管,第三、婚姻第一。

真爱:不需要你努力我也会给你(比如拥抱),会让孩子有自尊,安静,真实,有价值感。

真管:要走出假管,看似在管。真正的管教是走心的。

要让孩子懂得规则和权威,不能做孩子的朋友(特别是6岁以前)他用倒置的漏斗形象的告诉我们,0-6岁的孩子如果没有规则,自由空间太大,就会变得没有规矩,当你在他6-11岁时慢慢约束他的自由空间,他就会开始不适应,在12-18岁时,约束越多,空间越小,你们的沟通也就越来越困难,这孩子也就越来越难管教,所以这样倒置的漏斗我们作为老师,千万不能这样去做,相反的从小给孩子约定俗成,慢慢的增加他自由的空间,而不是慢慢的减少空间,他会很乐意和你沟通交流,那么良好的品格在无形中就自然形成了。但真管时必须要注意“切勿在怒气中管教孩子,不可使孩子失去自尊和人格。”

22日,惠之老师就“教导品格的艺术和方法”为我们分享了许多,特别在与家长沟通方面和品格传递方面让我印象颇深。她说与家长沟通要采取三明治方法。

第一层:不要一开始就读错误,要从描述孩子正确的事开始。

第二层:不能指出孩子没有做的事,而是讲述孩子需要做的事。

第三层:不要对孩子当着家长面批评,要共同制定计划,以积极的口气评论孩子的'行为,这样才能为孩子良好的品格做好铺垫。

公益短片《oneday》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爱是可以传递,品格也可以传递,所以教育孩子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上开始,她说,教育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纪律,一种生活。

让我们点燃爱心,传递良好的品格。22日下午汪源老师主要与我们谈及的是“如何与孩子谈性”,谈论的焦点更多是作为家长的我们如何教育孩子关于性,这当中的许多知识给我感觉只可意会。

第一,当孩子3岁左右,问你他是怎么来的?绝对不能回答他是洪水冲来的,垃圾堆捡来的,或者充话费送的等等,一定要明确的告诉他,你是妈妈生的。

第二,当孩子6、7岁了,问你他是怎么到妈妈的肚子里去的?你千万不要正经八百的,严肃的神秘的对他说,而是很轻松自如的告诉他,是爸爸妈妈的结合而来的。

由此,当他越来越大,他会知道,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汪老师告诉我们如何巧妙的回答孩子提出的性问题,第一、要有问有答,有问才答。第二,答案要符合年龄认知。

罗坚老师创立的根基教育,品格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重要的是能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中,通过传递,愿我们的孩子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长为有品格的人。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3

于我而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仿佛永远都只是书面用语,永远只在我的作文中出现。一边写着“学会向父母感恩”之类的话题作文,一边对父母颐指气使、大声吆喝。若不是这次的“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或许我仍然这般任性。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4

如何在教育教学一线深刻领会与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成了当前我们学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去进一步学习、领悟、践行。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为教育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裕多发一份光多发一份热。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精神,必须从学校的发展做起,从自己做起,只有无愧于职责,无愧于使命,才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要求。

作为党员教师,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紧扣教育发展,坚持与群众合辙,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二是多干平凡实事,坚持与群众合意,为了一切孩子。三是树立平民意识,坚持与群众合群,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中。

书记对党员提出要懂得照镜子是富含哲理的,古人照 “镜”修身,往往是个人的洁身自好。今天我们教师照镜子,则是为了饰面和修心、使教师做到内秀与外修的合一、使教师找到自己工作上的缺点、更可提高自身工作水平。作为教师党员的我,对自己更应有正确的定位。教师首先是教己,然后才是教人。如何在学生的心灵之中撒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给予学生鼓励、帮助,使他们充满自信、力量,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导航,这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作为党员教师应该拥有慈母般的爱心,做一名尽心尽责的护花使者。尽一切可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不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不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热爱,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使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5

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而良好品格的养成需要创造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以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即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础品格特质:尊重、责任、公平、值得信赖、关怀、公民责任。近几年来,南京市第一中学围绕“品格教育”,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一.缘起

一九年,杭州市天长小学老师周武受邀参加一次毕业学生的聚会。当时他暗自吃惊:那些已经担任副教授、经理的学生,在学校时的成绩并不十分出色。相反的,当年那些成绩突出的好学生,成就却平平。这个现象引发周武的好奇,他开始追踪毕业班学生,经过十年、针对151位学生的追踪调查,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2000年3月16日,《青年参考》刊登了美国作家Thomas Stanley对1500名美国大富豪的调查报告,这些富豪在学生时代的平均成绩,没有好到足以考上顶尖大学,而进入大学后,学业也不出类拔萃;一半以上的大富豪都说,他们并非才智过人,也没有聪明到轻而易举就出人头地的程度。他们认为成功的关键是为人诚实、工作勤奋、洁身自爱、平易近人、贤内助支持。

教育中的“第十名现象”怎么解释?考试所关注的主要是智力因素,而成功所需要的一些关键素质如热情、乐观、感恩、平等、关爱、宽容、忍耐、坚毅等品格却在考试中没有涉及。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会以为自己样样都应该出类拔萃,当危难突然降临时,便不知所措,因为成长的经历没有教给他应付危难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担任训育的人,……要树立德育的本真思想,也就是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真正的德育就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这是学校德育的指南针。”爱因斯坦也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使青年人在离开它时具有一个和谐的人格,而不是使他成为一个专家。”他还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还留下来的”那些教育元素中,爱因斯坦十分看重品格。他说:“大家以为造就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是智慧,你们都错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品格。”

二.品格教育

1.品格的构成要素:

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品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性格层次,二是品格层次,三是人格层次。性格是在遗传及环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它带有自然生成的意味,包括个体的性情、气质等方面。人格是个体个性的内在及行为表现,不含价值判断;而品格着重于个体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通常必须通过教育或学习的历程来陶冶,可以说品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部分。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即道德认知、道德体会和道德行为。好的品格包括知善、向善和行善。构成良好品格的基本要素①道德认知:道德意识、认知道德价值、设身处地、道德推理、道德决断、自知之明;②道德体会:良知、自重、同情、崇尚善、自我控制、谦虚;③道德行为: 愿望、能力、习惯。

2.品格教育目标:

品格教育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深思熟虑地努力帮助年轻人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道德价值观。”通过对道德和伦理的强调来减少道德混乱,确立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或者叫做“核心价值观”。这“核心价值观”也成为品格的六大支柱:尊重、责任、公平、值得信赖、关怀、公民责任,这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础品格特质。一些基本的品格包括诚实、真诚、正直、勇敢、公正、自律、善良、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坚忍不拔、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完善等。

3.品格教育的原则:

(1)品格教育应该积极促进核心道德价值观教学,以此奠定良好品格的基础;

(2)“品格”必须是包含思维、情感和行为在内的综合性概念;

(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的、积极的和综合的方法,在学校的

各个方面推进核心价值观;

(4)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的团体;

(5)要形成良好的品格,学生就要有实践道德行为的机会;

(6)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该包括一种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学术课程,这种课程

体现了对所有学习者的尊重并有助于他们的学业成功;

(7)品格教育应该尽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8)教职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的、道德的集体,所有成员都承担着品格教

育的责任,并努力遵守学生教育中倡导的核心价值观;

(9)品格教育要求有来自员工和学生的道德领袖;

(10)学校必须号召家长和社会成员,全员参与品格建构工作;

(11)品格教育评价应该把学校的品格、教职员工在品格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学

生在良好品格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

三.品格教育的实践

(一)创造充满爱的学校共同体,塑造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

人的品格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格,学校本身必须具有优良品格。要让学生具有关心和尊重他人、友善、责任感、公平等品质,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人的集体,必须朝着追求文明、关心和正义社会的方向发展。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学校道德共同体,学校关心教师,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种相互关心、帮助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善良人。  [案例1]创设“班主任节”-----让班主任体会幸福,让学生发现感动、传播感动、塑造感动

活动内容:

(1)班主任风采展板布展

通过展板展示班主任的风采与班集体的特色,让班级学生产生强烈的班级

荣誉感和自豪感,促进班集体进一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在收集班主任资料的同时也更加懂得了对班主任的理解、感恩、热爱。

展板内容主要有六项:

①班主任工作照或生活照、班级“全家福”、班级活动或成绩展示等照片

②我们眼中的班主任(通过凝练的文字、个性化的语言描绘出同学们眼中最美的班主任)

③班主任的贴心举动(讲述班主任对班级学生的关怀举动)

④班主任的特点(包括班主任的经典语录和经典动作等)

⑤我们的心声(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老师的寄语、祝福、建议等,抒发对

班主任的爱、感谢和关心)

⑥班主任之“最”推荐(通过了解班主任的个人情况,推荐班主任评选某项之“最”,比如最年长的班主任、最年轻的班主任)

(2)班主任之“最”评选

在认真、深入了解全体班主任之“最”推荐材料后,由全校学生投票评选

出班主任之“最”名单。

(3)“班主任节”庆祝仪式

全体班主任上台接受学生献花和学生用心、用情精心设计、制作的心愿卡片与礼物,把爱用言语、用行动勾兑成了班主任的最美好和难忘的回忆,带给班主任的是意外、惊喜、感动、 感激、激动、心慰。

(4)班主任家属慰问

班主任工作辛苦,离不开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学校也通过班主任节

向每位班主任的家属送上感谢信,表示慰问和感谢。

活动价值:

品格教育要求学校必须是一个关心的团体。“班主任节”营造了一种人与人

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教育的良好氛围,使得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更加相互理解与帮助,打造了相互关心、彼此尊重的校园文化。在这样关心的集体中,借助于学生对一个最熟悉的人――班主任的聚焦,引导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去发现他人优点的同时,学会在对照中审视自己的言行,在与班主任的交往中,学会理解与悦纳,从而主动调适自己,养成尊重、责任、关怀、感恩等品格;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沟通与欣赏,从而主动合作,提升自己。

(二)打造体育、文化与教育综合体,培养学生坚忍勇敢、团结合作的品格和创新精神

有效的品格教育应该包括一种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学术课程。近年来,我们将运动与文化、教育交织,打造品格教育综合体来引导学生自主挑战,培养创新素养;塑造进取的精神,提升协作意识,进而成就健全的人格。2011年青奥体育文化节,用青奥普世的价值理念、青奥的文化,以体育的方式教育、培养、成就学生。

[案例2]开展特色运动会――感受体育的创新与运动的乐趣,塑造进取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

实施过程

(1)入场式部分

入场式环节实施“一班一国”计划,进行青奥会国家文化展示活动。即在校的五个年级各代表一个大洲,而每个班代表其中一个国家,本班的入场队伍行进至主席台前时进行定点表演,在两分半钟的时间内通过音乐、舞蹈、服饰、肢体语言等形式立体呈现该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

(2)开幕式部分

开幕式的表演全程模拟青奥会开幕式,整个表演共分为五个篇章,每个篇章的表演既精彩又富有教育意义。

第一篇章:喜迎青奥 内容:武术操表演

第二篇章:活力青奥 内容:健美操表演

第三篇章:服务青奥 内容:志愿者表演

第四篇章:全民健身 内容:大型团体操,

第五篇章:追求卓越 内容:技巧表演

(3)田径竞技项目比赛及群众性、趣味性体育竞技活动。

活动价值:

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采取一种有意的、积极的和综合的方法,在学校的各个

方面推进核心价值观。特色运动会将体育、文化、教育交织,培养了学生勇于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开拓了学生多元的文化认识和国际视野,开阔了服务社会、承担责任的胸襟,这些都是未来杰出的世界公民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观。

德国教育家施特劳斯说:“教育是使人通过精神交流与灵魂转向的摄取,获得自我品格的转型,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达到灵与肉‘全面唤醒’的高度,成为多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通过品格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锻造学生独立的人格,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品格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收获范文5篇2020

幼儿园开设人生品格教育课程方案五篇

大学生实践工作总结五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20篇

德育导师工作总结内容1200字五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大全精选5篇

2019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交流发言5篇

2020网络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19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得体会,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大学社会实践总结心得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706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