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下水文的几点看法
若水分享
1147
从去年开始至本学期,镇教委办连续举办了两届教师下水文比赛,组织活动的领导还表示,今后每年都将举办这样的活动,这充分说明其对活动的重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兼学校行政,我用自己的行动——连续两次报名参加比赛,以表示支持。我之所以愿意参加比赛,不是想证明自己能写,更主要的是,我认为能写一篇像样的下水文,应该是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的语文素质,而愿意尝试这样的一种体验,也能让自己保持一颗童心。我相信并希望,来参加的老师也有这样的想法。我还认为,有这种认识和心态,这比比赛本身要重要得多。这应该也是活动组织者重视并举办这种活动的用意所在。此外,作为学校行政人员,我认为,如果真的重视,并愿意鼓励教师参加类一些活动,以身作则,带头报名参加其实是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很多时候,做比说更有效。然而,相信并能做到这点的人又极少。更多的领导、行政人员却更愿意相信说教、强制的力量。
应该说,报名参加这样的比赛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有暴露自己“不会写”或“写得差”的危险,尤其是对于某些爱面子的老师而言。因此,据我所知,有很多老师,不太愿意或不敢参加这样的比赛。也许正因为如此,本次活动还有一个要求:任教本年级的语文老师必须参加。说实话,我向来不支持以行政强制或利诱的方式来要求老师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但对于本次活动的要求,我是不反对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一个游泳教练说他不会游泳,我们一定会认为他在开玩笑或故作谦虚,因为如果他说的是事实,那么大多数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样的比喻也许不太恰当,但在我看来,下水文之于语文老师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游泳。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如果一个语文老师都无法写出一篇文从字顺的作文,你能指望他教学生写好作文吗?
如果有人问我两次“下水”的经历和体验,我会用一句话概括——写下水文难,写考场限时下水文更难。先比赛的准备说起,虽报起名来较为积极,实际上却因为又忙又懒,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准备。只是会在比赛前的一两天的空闲时间时,我会在头脑里打开记忆的闸门,努力地回想自己的童年、小学时代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值得写,当然,让我失望得很,大部分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接着谈现场比赛,说来惭愧,两次比赛,写得都不是很顺畅,状态都不太好。首先是时间不够用(规定时间为一个小时),两次比赛,都是在监考老师的一再催促下草草收尾才交卷。为此,我很佩服其它同行们的精心准备和才思敏捷。比赛之前的二十分钟,绝对算得上是最煎熬的一段时间,先是如何选材的问题,然后是如何用儿童的视角、语言来表达,甚至如何写下开头的第一句话,都算得上是费尽心神,时间不知不觉“溜”了过去,心里不免又急又忧。不怕同行朋友们笑话,也绝无一点谦虚地说,虽然是一篇看起来题目较为简单的小学生作文,真正写起来却实在吃力。说实话,这种艰难的写作状态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看来我有些“高估”自己的实力了。
在如何选材的问题上,我觉得有必要多谈几句。两次下水文比赛的内容选择都是选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第一次是读小学时自己经历过的事。第二次写的是今年暑假的一件小事,由于需要,我将习作中的主人公由实际中的“我”改为表哥。在第一次下水文比赛中,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在第一次比赛的时候,在是否选择作文的内容上,我犹豫了约有十分钟之久。毫无疑问,如果将事先精心准备的作文选上的好材料写下来,无疑既省事又更容易得个好成绩。反之,如果将自己经历过的有限的几个材料拿来发挥,写起来既费力又缺乏创意。短暂的几分钟犹豫后,我仍然坚持选择后者,虽然这样的选择会让我得不到一个好成绩,但我想到了自己平时在作文教学上一贯坚持的主张:我口写我心,说真话,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想象类等作文另当别论)。那么,既然我平日指导学生怎么写好作文,那我不是也应该首先做到吗?这也是言行一致的一种表现。同理,如果我们直接将事先从作文书中记好的优秀作文写下来,并且因此还侥幸地得到一个好成绩,那我们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如法炮制呢?
虽然这两次下水都让我尝到了一些有趣的“苦头”,但是却能因此得到了一些实在的收获,让我们对学生习作的整个过程、心理状态等,有了更加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而这将有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比如,如何在作文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应如何快速审题、选材构思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限时作文等。
除了我自己的经验,我想请大家耐心再看两个例子。几年前,去福州听课,听了一节比较有趣的课——某一省内知名的教育专家,给小学生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在我看来,这位习惯了给大学生上课的大学教授,课上得极其一般——其实这也是事先可以预想得到的,但他敢于下水的勇气仍然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著名特级教师吴非在书中写了这样一件小事:一次期末家长会后,一位学生的母亲,拿给他一本某集团的内部刊物,并告诉他,她看了女儿的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后很感动,于是也动手写了一篇,发表在那刊物上,所以想请作为女儿语文老师的他多多指教。作者因为此事受了感动并写下一篇文章,他认为,虽然这位母亲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职工,而且整日奔波于工作和家务之间,作文写得也不如女儿的好,但却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在文中不无感慨地写道:和孩子一同成长,一同学习——今天,有多少做父母的能有这样的认识呢?无须多言,我想,作为作者的教师同行们,只要稍有一点反思的意识,一定不难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一点有益的启发:要树立和孩子一同成长、学习的意识,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最后,我希望今后教育主管部门能继续重视并举办这样的活动,我将继续支持并参加,也希望更多的同行朋友们继续用这样的理念,行动来支持这样的活动。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空话,让我们拿出行动,从认真写好一篇下水文开始。
应该说,报名参加这样的比赛是需要一点勇气的,因为有暴露自己“不会写”或“写得差”的危险,尤其是对于某些爱面子的老师而言。因此,据我所知,有很多老师,不太愿意或不敢参加这样的比赛。也许正因为如此,本次活动还有一个要求:任教本年级的语文老师必须参加。说实话,我向来不支持以行政强制或利诱的方式来要求老师参加一些活动或比赛,但对于本次活动的要求,我是不反对的。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一个游泳教练说他不会游泳,我们一定会认为他在开玩笑或故作谦虚,因为如果他说的是事实,那么大多数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样的比喻也许不太恰当,但在我看来,下水文之于语文老师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游泳。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如果一个语文老师都无法写出一篇文从字顺的作文,你能指望他教学生写好作文吗?
如果有人问我两次“下水”的经历和体验,我会用一句话概括——写下水文难,写考场限时下水文更难。先比赛的准备说起,虽报起名来较为积极,实际上却因为又忙又懒,基本谈不上有什么准备。只是会在比赛前的一两天的空闲时间时,我会在头脑里打开记忆的闸门,努力地回想自己的童年、小学时代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值得写,当然,让我失望得很,大部分都忘得一干二净了。接着谈现场比赛,说来惭愧,两次比赛,写得都不是很顺畅,状态都不太好。首先是时间不够用(规定时间为一个小时),两次比赛,都是在监考老师的一再催促下草草收尾才交卷。为此,我很佩服其它同行们的精心准备和才思敏捷。比赛之前的二十分钟,绝对算得上是最煎熬的一段时间,先是如何选材的问题,然后是如何用儿童的视角、语言来表达,甚至如何写下开头的第一句话,都算得上是费尽心神,时间不知不觉“溜”了过去,心里不免又急又忧。不怕同行朋友们笑话,也绝无一点谦虚地说,虽然是一篇看起来题目较为简单的小学生作文,真正写起来却实在吃力。说实话,这种艰难的写作状态是出乎我的意料的,看来我有些“高估”自己的实力了。
在如何选材的问题上,我觉得有必要多谈几句。两次下水文比赛的内容选择都是选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第一次是读小学时自己经历过的事。第二次写的是今年暑假的一件小事,由于需要,我将习作中的主人公由实际中的“我”改为表哥。在第一次下水文比赛中,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在第一次比赛的时候,在是否选择作文的内容上,我犹豫了约有十分钟之久。毫无疑问,如果将事先精心准备的作文选上的好材料写下来,无疑既省事又更容易得个好成绩。反之,如果将自己经历过的有限的几个材料拿来发挥,写起来既费力又缺乏创意。短暂的几分钟犹豫后,我仍然坚持选择后者,虽然这样的选择会让我得不到一个好成绩,但我想到了自己平时在作文教学上一贯坚持的主张:我口写我心,说真话,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想象类等作文另当别论)。那么,既然我平日指导学生怎么写好作文,那我不是也应该首先做到吗?这也是言行一致的一种表现。同理,如果我们直接将事先从作文书中记好的优秀作文写下来,并且因此还侥幸地得到一个好成绩,那我们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如法炮制呢?
虽然这两次下水都让我尝到了一些有趣的“苦头”,但是却能因此得到了一些实在的收获,让我们对学生习作的整个过程、心理状态等,有了更加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而这将有利于指导我们今后的作文教学。比如,如何在作文比赛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考试时应如何快速审题、选材构思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好限时作文等。
除了我自己的经验,我想请大家耐心再看两个例子。几年前,去福州听课,听了一节比较有趣的课——某一省内知名的教育专家,给小学生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在我看来,这位习惯了给大学生上课的大学教授,课上得极其一般——其实这也是事先可以预想得到的,但他敢于下水的勇气仍然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著名特级教师吴非在书中写了这样一件小事:一次期末家长会后,一位学生的母亲,拿给他一本某集团的内部刊物,并告诉他,她看了女儿的一篇关于母亲的作文后很感动,于是也动手写了一篇,发表在那刊物上,所以想请作为女儿语文老师的他多多指教。作者因为此事受了感动并写下一篇文章,他认为,虽然这位母亲是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职工,而且整日奔波于工作和家务之间,作文写得也不如女儿的好,但却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他在文中不无感慨地写道:和孩子一同成长,一同学习——今天,有多少做父母的能有这样的认识呢?无须多言,我想,作为作者的教师同行们,只要稍有一点反思的意识,一定不难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一点有益的启发:要树立和孩子一同成长、学习的意识,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最后,我希望今后教育主管部门能继续重视并举办这样的活动,我将继续支持并参加,也希望更多的同行朋友们继续用这样的理念,行动来支持这样的活动。与孩子一起成长不是挂在嘴上的一句空话,让我们拿出行动,从认真写好一篇下水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