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创新与创业心得体会
社会创新与创业可以理解为创业者为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模式、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对所拥有的社会和商业资源进行重组或优化配置,从而创造出更大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的过程。本文是关于社会创新与创业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社会创新与创业心得体会篇一
这一年中央国务院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部门、各地方也积极行动起来,一大批好的政策、好的举措在落地生根,应该说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年来政策环境大为优化,而且创新的主体在不断涌现,全社会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应该说2021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了开门红。 如果从效果来说,我想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
一,创业创新的热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特别是在稳增长、促就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大家也都关注到了前一段时间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新的市场主体大量涌现,平均每天有1.2万家市场主体诞生,这些主体具有很大的市场活力,为我们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很大的能量。在就业方面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大学生就业,现在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比例在不断增加,从去年看,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6.8%,同时海外的留学归国人员也大量投身到创业之中,包括很多农民工,在返乡之后也就地开展创业,这方面的人数也非常多,现在初步统计有240多万返乡农民工在创业。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实实在在起到了效果。
二是通过双创,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加快培育和壮大、建立新产业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些创业创新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在新的领域,促进新的成果在转化,在从事一些新的业态、新的模式。从数字来看,去年全年我们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比上一年同比增长了20%多,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同比增加的更多,增加了61.9%,这个数字应该说非常惊人。作为双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精准发展,这是双创重要的表现结果,去年保持非常好的势头,无论从销售收入还是从利润和工业相比,都是相差一个大的台阶。从现在的统计数字看,预计占GDP的比重达到8%,应该没有问题,这样的话可以顺利完成“十二五”的发展目标。从第二个方面看,双创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实实在在发挥了很大的效果。
三是创业投资,创业投资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晴雨表,去年是创业投资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不光是投资量上来了,而且创业投资的渠道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去年我们通过机构的调查数据来看,去年全年创业投资的募集资金用于中国内地投资资金的增长量超过80%,发生的投资案例数初步统计增长了1倍以上,天使投资增长更快,所以创业投资表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信贷支持显著增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4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达23.9%。创业融资渠道多元化,通过新三板融资1216.17亿元,同比增长821%;通过发行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的创新创业企业有30余家,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
四是创新创业平台遍地开花,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快速增长,截至2021年底,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2500余家。创新创业技术平台不断完善,培育和认定小企业创业创新基地4000多家。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创业导师达1.3万名,累计辅导企业3.4万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小微企业服务活动15.84万次,服务企业183.58万家(次)。
五是去年一年组织了各种双创的活动,亮点频现,而且活动效果掀起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创新创业热潮。去年10月份我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克强亲自出席,为创业者站台助威,其他国务院领导也纷纷到场做指导。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活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发现双创之星等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对全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而且也 得益于各位媒体的支持,双创在去年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总而言之,作为2021年,双创的启动之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开门红。从现在看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政策落地难的问题,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依然存在,还有很多创业人不了解国家的政策,创新创业还有很多堵点和难点,这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我想下一步我们还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际协调会议一起,包括完善环境,总结地方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快包括众创空间在内的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集聚创新人才,能够把创新创业这把火继续烧起来,而且持续升温,越来越热,希望媒体的朋友更多关注创新创业,因为作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来讲,既是需要有创业的投资,创业的平台,实实在在的支持,也更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要更多依赖于各位媒体的共同推动。
社会创新与创业心得体会篇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让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能力得到充分释放,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傅永春认为,必须加强校地合作,有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克服结构性调整受制于人才和科技的最大短板,实现资源共享,共赢发展。
自治区高校要扎根内蒙古,主动走出去
傅永春代表说,近日国务院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科技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高校科技人才汇集,是科技成果的蓄水池,但通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驱动地方创新发展的活力仍未得到足够释放。
傅永春代表认为,自治区高校要扎根内蒙古,主动走出去,找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立足点,在有效释放自身科技能力的同时,办学特色不鲜明、科研能力不强的问题。同时也要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服务社会汲取营养,获取社会资源,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形成高校科技能力服务社会的良性机制
傅永春建议,各级政府要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创新体系建设,在成果转化和现实需求之间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助推高校科技能力得到有效释放。尤其是相关部门要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的出台,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建设,落实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与高校建立“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技术共用”的合作科研运行机制,形成高校科技能力服务社会的良性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
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构建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创客多方协同的新型创业创新机制。建设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创业服务业,发展天使、创业、产业等投资。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缛节。实施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措施,完善股权期权税收优惠政策和分红奖励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创新。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厚植创新沃土,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汇聚成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社会创新与创业心得体会篇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勾画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宏伟发展蓝图,提出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各项重大举措,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以下,本文主要就人民主体地位、分享发展以及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阐述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和调动十三亿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议》在谈到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时,首要一条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指出:“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以说,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宗旨和主张,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力和根本保证。
过去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解决科学发展的核心问题,这就是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也就是发展的目的和动力的问题。从概念上来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两种涵义:即相对于发展中的物质要素来说,这里的“人”就是指一般的人,即人的要素。如果相对于发展中的动力要素,即相对于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来说,这里的“人”主要是指“民”,也就是广大人民群众。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议》中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也就是以民为本的原则,作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原则,同时这也是我们未来真正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首先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不管是以人为本还是以民为本思想的提出,在国内外都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历史。但是,长期以来,不同时期和不同阶级对于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的涵义都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含义,就是要做到人民当家作主
目前,在谈到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时,多数还只是停留在为人民办好事、为人民谋利益等层面上。所有这些认识和说法并不错,但这并不是以人为本或以民为本的最本质的含义所在。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谓以人为本最本质的含义就是人民当家作主,也就是要真正树立人民主体地位。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就不是真正坚持以人为本。而从历史的实践来看,一切统治者,尽管也大谈爱民、为民、利民、惠民等,如果最终做不到人民当家作主,而只是把他们当作维护统治的工具或怜悯施舍的对象,就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因此,我们可以说,能否真正树立人民主体地位,做到人民当家作主,是检验是否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标准,是区分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在发展上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动力,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用者
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也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实际上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动力似乎不是广大人民群众,而是各级政府。直至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还是靠政府推动、政府投资、政府立项、政府审批、政府操办,而广大人民群众则基本是参与者,处于“被调动”或“等靠要”的被动地位。可以说,这是目前我们的发展方式存在的最大弊病,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就告诉我们,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更应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一点2.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
现在,大家都讲以人为本。但是,如果深入思考,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与资本主义国家所讲的以人为本有无区别?以人为本到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还是目的?这就涉及对以人为本含义和目的的深入分析和全面理解。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中所说的“人”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人本观中所说的“人”是有所不同的。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在对人的本质分析时,只是把人看成是自然人、抽象人、一般人。因此,他们只是抽象地谈论人的“理性”、“意志”、“感情”、“需要”。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所说的“经济人”、“社会人”等都是建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的。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分析则不同,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马克思针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观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页)但是,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否认人的自然属性的存在。
恩格斯曾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110页)为此,马克思指出:研究人的本性“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本假设理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假设理论应当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我们不但要考虑人的自然本性和一般本性,而且还要考虑社会属性。其次,我们要明确: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手段,更重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仅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为了解放人、发展人。
资本主义的人本假设理论,主要是为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效率,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他们从这些理论出发所提出的诸如“泰罗制”、“福特制”等所谓科学管理方法,虽然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但与此同时也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我国古代也有丰富的爱民、为民的思想,但所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民本思想,充其量只能说是“重民思想”。这里的主要区别就是,封建统治者的所谓爱民、为民,不过是为了“得民心”,而“得民心”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得天下”;而一旦得了天下,又不过把“民”看成是“载舟”的“水”(即维护统治的工具),甚至不少是反过来压迫和剥削人民。因此,从理论上说,一切剥削阶级的统治者都不可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只有无产阶级政党才应当、而且必须真正做到。其检验的标准就是:不但把以人为本作为手段,而且作为目的;不但说在口头上,而且落实在行动上;不仅是为人民做好事,而且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树立人民的主体地位。
二、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力,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一个新的理念。《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共享经济或称分享经济一说,在国外早就有之。但开始主要是指通过一些新的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投入到经济活动与经济流通中,通过资源共享,产生一些新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
20世纪60年带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所谓“滞胀”状况,这使西方经济学出现了自50年前大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混乱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马丁·威茨曼于1984年出版了《分享经济》一书,认为产生“滞胀”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中现存工资结构的不合理,提出了采用分享制度以代替工资制度的主张。由此便意味着西方《分享经济学》的产生。
(一)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党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正式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与西方提出的分享经济和分享经济学既有一定联系,也有很大不同。
首先,我们所提出的共享发展观念不仅仅是表现在经济层面,也不仅仅是表现为某种商业模式,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按照邓小平的概括,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按照上述要求,所谓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享都是事关社会制度层面和发展的核心问题。如果这样理解,所谓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其含义就更加深刻,涉及面就更加广泛,意义也就更加重大。
其次,我们所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不仅仅要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经济“滞涨”问题,而是要充分体现人民主体地位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宗旨和目的,解决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这一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目前,在我国实现共享发展,不仅要牢固树立共享发展观念,还要进一步作出制度安排,在许多方面还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体制机制。《建议》在对于如何坚持和推进共享发展方面提出了许多制度性安排的意见和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下,仅就缩小收入差距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目前,我国存在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差距,二是区域差距,三是个人收入差距。
关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前20多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进入2000年代以后一直是1:3以上。近几年这一差距有下降趋势,到2014年首次降到多年来的三倍以下,为1:2.92。但仍然大大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至于区域差距,特别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我们认为:目前主要不是差在城市和城市之间,而主要是差在农村和农村之间,而农村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主要不是差在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而主要是差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例如,前几年评出的百强县,绝大多数分布在东部地区。县级财政收入,东部地区一个县一年财政收入在十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不在少数,而西部地区的有些县一年财政收入在千万元以上就算不错。如果我们再深入分析,目前东部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般都是民营经济占绝大比重并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所以也可以说,目前东西部县域经济之间发展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民营经济之间发展的差距。
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差距这些年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近些年,中央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十三五”规划《建议》也提出了许多制度性的方针和政策。这些政策措施都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但是,我们也应全面理解和贯彻。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和高速发展时期,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带有一定的必然性。用西方经济学的话来说,这是发展的代价。因此,我们在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时要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不能为了效率、而牺牲公平,也不能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
我们还应认识到,在我国收入分配上存在的不公平,不仅仅是收入数量上的差距,而主要是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和竞争规则的不公平等。因此,解决收入分配的差距不能只在数量上下功夫,应更注重解决机会的平等和规则的公平中的问题。如果机会平等了,规则公平了,那么收入上有一些差距,人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
三、培育发展新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建议》指出:要“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一)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要求
如前所述: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如果我们的党和政府能够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我创业、自主发展,真正成为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就不但能够使“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从而形成发展新动力,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而且还能使他们在创业或就业的劳动中不断增加收入,并得到更大限度的自我实现和自由全面地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理解,我们就更加能认识到中央所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明智之举所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从浙江近30多年的发展实例,看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途径
改革开放前,浙江号称是一个“资源小省”,缺铁少煤,人均耕地不到八分。到1978年,浙江经济总量在全国各省仅排在第12位,人均GDP仅列第16位。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来,浙江经济快速发展。到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已居全国各省第四位。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程度,均居全国各省第一位。
那么,浙江经济在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到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这不能不说与他们长期以来一直倡导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密切关系。2000年,我们到浙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当时对浙江经济的各种议论,提出浙江经济是民本经济的观点。所谓民本经济,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主体和基本动力的经济,是大众自我创业、万民自主创新的经济。当时,我们对浙江经济的运行模式概括了四句话:即“市场配置资源、民众创造财富、企业自主经营、政府搞好服务”。所谓市场配置资源,就是指浙江本来是一个“资源小省”,历来国家投资也很少。但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浙江创造了没有资源可以“无中生有”的奇迹,涌现出中外驰名的“鞋都”、“皮都”、“领带之乡”、“袜业之乡”、“童装之乡”等各种各样的块状经济。
现在看,所谓浙江经济无中生有的“无”,并不是无米之炊的“无”,而是无形之手的“无”,即他们主要是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的。所谓民众创造财富,就是指浙江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民众自我创业和自主创新,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既是财富的创造主体,又是财富的享用主体。这是浙江模式最核心的内容。正是因为做到了这一点,不但促进了浙江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也创造了另外一个奇迹,这就是使原本是一些教书的、打铁的、修鞋的、务农的、小学没毕业的,甚至是不识字的普通老百姓成了亿万富翁,成了中外知名的企业家,甚至世界首富。当时,浙江有4000多万人口,企业就有200多万个,用他们的话说,平均20个人就有一个老板。如果把这个指标称之为是创业指数,那么这个指数,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实践证明,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则是就业之本。
浙江正是有大量的民众创业,所以不但推动了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带动了更多人的就业。所谓企业自主经营,就是指浙江的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通过不断地改革和转型,一般都有一个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企业制度,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机制,都能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成为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这是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的微观基础。浙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微观基础,才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和政府的不断鼓励支持下,涌现出一大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所谓政府搞好服务,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建成服务型政府,其主要职责是搞好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在上述经济运行模式中,市场配置资源是调节机制,民众创造财富是动力源泉,企业自主经营是微观基础,政府搞好服务是基本保证。在这里,市场、民众、企业、政府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这就实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
(三)创造条件、放宽环境,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健康开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真正要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仅仅是一个鼓励和号召的问题,而是要从思想理念到体制机制、从发展方式到政策措施等方面解决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宽松良好的环境,是开展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本前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主的行动,它不但个人要具备一定的物力和智力条件,而且必须要有一个宽松良好的大环境。如果我们像过去的计划体制那样,国家高度集中、包揽一切、管理一切,在体制和政策上设置种.种障碍和门槛,老百姓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许干,只能服从上级的安排和指挥。在这种情况下,广大人民群众既不会有创业、创新的积极性,也不会有创业、创新的可能性。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义乌还不允许农民进城摆摊经商。当时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对进城摆地摊的人进行围追堵截。1982年,以时任县委书记谢高华为首的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冲破种.种禁令,率先发文件,提出“四个允许”,即: “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城市市场开放,允许多渠道竞争”的新政策。由此,经过多年发展,才有了义乌这个“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改革开放初,一直到1982年,温州市还在铲除“资本主义温床”,并以“投机倒把罪”打压一些个体创业者,甚至曾发生抓捕批斗“八大王”(其实是八个比较有名的创业者)的骇人事件。直到后来,省委及各级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采取“不争论”、不压制的态度,才有了后来中外闻名的“温州模式”。
2、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制度,是激励和保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保证
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但要形成宽松良好社会氛围,而且还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这样就可以从法制的高度有效地激励和保护民众的创业和创新的积极性。
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第一次产业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革命也是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过程。回顾这场革命之所以在英国发生,主要有四个条件: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建立,为产业革命提供了体制机制的保证;二是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和原始积累,为产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三是在此之前诸如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所推动的思想解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产业革命提供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基础;四是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和专利制度的建立,为产业革命,包括大众创业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以上四点,都可供我们在提倡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研究和参考。
3、培育和支持企业家脱颖而出,是推动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途径
20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曾对创新进行了系统而深刻地研究。他指出:经济发展实际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实现创新和生产要素的组织是企业,其组织者就是企业家。由此,熊彼特得出的结论是: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的灵魂。资本主义最终走向衰退,是由于企业家的创新职能逐渐衰退。熊彼特的这些结论,虽然不一定都正确,但综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凡是国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名牌产品;凡是有众多的名牌产品,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名牌企业;凡是有众多的名牌企业,都是因为有众多的名牌企业家;凡是有众多的名牌企业家,都是因为有能使企业家和其他各种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所以,我们不一定赞成企业家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发展“魂灵”的说法,却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企业家是一个国家或社会在经济发展中创业和创新的代名词和带头者。正是他们的不断地创业和创新,不但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同时也带动了更多人的创业和创新,由此也就推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为此,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大力培育和支持企业家队伍的不断壮大,是推动和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途径。
4、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是促进和保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坚实基础
要想使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广泛而持续地开展,必须要以教育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坚实基础和强大后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如果我们仅从适应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的角度来看,还须抓住一些要害问题,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向更高水平发展。仅从高校教育来说,目前至少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以下三个转变:
第一、在办学方针上,要实行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提高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成绩是主要的。但这种发展与我们的整个经济发展相类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学校等级的提升和招生数量的扩大,也即外延的大规模扩展。学校等级是升上去了,教学质量却不见得有太大的提高。近三十多年,各种院校的招生数量都在成倍甚至成十几倍的增长,但如果质量不保证,多数毕业生可能只会成为一般的就业者或待业者,而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创业者和创新者。
第二、在培养目标上,要实行由注重学分、学历教育向注重素质、能力教育转变。
诚然,作为一个学校,应当重视学分和学历教育,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衡量学生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重要标志。但是,如果走向极端,只注重学分、学历教育,而忽视实际的素质和能力教育,那就可能只培养一些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书呆子”。比如,现在正在实行的硕博连读,按照现在的学制,学生在完成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的学业,至少要在学校“关”上20多年。等他们走出校门后,都至少已经近30岁。而一旦走向社会,却对社会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很少,是可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谈不上创业、创新了。所以,比较好的办法是学生最多在学校读完本科或硕士,然后投入到社会实践去工作或闯荡一番,再根据需要和爱好读博士学位,这样就很可能成为真正博学博通的有用之才。
第三、在教学改革上,要实行由注重招生办法改革向注重教学方式改革转变。
这些年,我们的教育改革,在教育公平和招生办法上下了很多功夫,这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只注重在招生办法等方面的改革,而忽视在教学方式,包括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的改革,那么招进的学生再优秀,也很难培养成才。毋庸讳言,目前我们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陈旧、僵化、教条等弊端,这些弊端不革除,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为此,这才是教育改革应抓住的重点和要害,我们应当在这方面的改革上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