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观后感精选29篇(6)

若水分享 1147

  “焊”出精彩

  作者:太重集团电焊工人 樊志勤

  2011年“神舟八号”飞船发射,这座发射塔架上就有我的心血。

  那是2011年10月的一天,我接到通知,塔架翻板突然开裂,如不及时抢修飞船将无法正常发射。而此时距离“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的窗口期只剩下十几天,为此,要求我必须在3天内找到问题并处理好。

  为了抢时间,那几天我每天要连续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也就是说,每天要蹲下,保持一个姿势十五六个小时。我记得,当时戈壁滩的最低温度已到0℃左右,塔架上的风速有六七级。3天后,当我走下塔架的那一刻,看到的是无数双赞许的眼神,而我想要笑的时候才发现,脸已经僵了。

  当年19岁的我第一次拿起送丝机和焊枪的时候,才发现和想象差距太大了。首先这套工具太沉了,而要焊的东西又太庞大了。为了保持操作的“稳定性”,我在家里练习“蹲”功,双腿保持不动,右手拿一个盛满水的杯子,模仿焊接时焊枪的动作,还不能让一滴水洒出来;为了送丝流畅自如,就连吃饭的时候我都拿着筷子练习送丝的手法……在单位,我一有空,就拿起焊枪,在废钢板上练习焊接技巧,一练又是好几个小时,几乎每天眼睛都是红的。飞溅的火星钻进衣服里,前胸后背、脖子手臂烫起了一个个的水泡,即使这样,我强忍着疼痛,继续埋头练习。

  没有哪一滴汗水会白流,2012年,樊志勤工作室正式成立,那一刻,我知道这意味着将迎接新的挑战,攻克更多的难关。

  太重研发生产的中国名牌产品,其中有一个部件,原生产工艺材料消耗严重,成本居高不下。为了这个瓶颈,我们工作室主动请缨,经过钻研探索,另辟蹊径创造了一套新的连接工艺法,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而且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使成本降低了56%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300余万元。大家特别自豪,说我们焊出了自己的精彩,为民族工业争了一口气!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观后感范文:身边的故事——纪念建国70周年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悦虹

  回顾历史,那是一条长河,那是一个传说;回顾历史,是秦兵马俑的高大雄伟,是前所未有的名胜古迹;回顾历史,是儒家思想的舍己为人,是善意懂礼的道德之志。历史的时空隧道,正在慢慢打开。回到过去,回到历史,一起见证那奇迹的一刻。

  从1949年10月1日中国建国开始,到如今已有七十周年。这七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凭票购买到任意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单调朴素到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衣服,从“蜗居”到“广厦”,从“自行车王国”到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老式“四大件”到新式“四大件”的改变,无一不说明着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落后挨打的中国了,如今的中国富起来了,如今的中国强起来了。

  今天,当年轻人在超市选购琳琅满目的商品时,很少有人知道,20世纪90年代以前,存在过一个特殊的“票证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和民生带来的巨大变化,1992年,中国告别了长达40年之久的票证时代。听爸爸讲他们小时候,平时吃啥买啥都要按照“票”来购买,“票”通常分为吃、穿、用三类,这些票涉及方方面面,五花八门,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想要什么样的商品就要用什么票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一些贵重的物品更是一票难求。由于食品物资的匮乏,爸爸说那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可以吃肉、穿新衣服,而家里的大人也往往会把肉票布票留到过年才用,食品物资的匮乏导致食品供应的时间仅有几天,每逢年关,食品供应点就会簇拥着大量凭票购物的人们,购物长队成为那个年代的一大街景。在冬天,奶奶把白菜、土豆、萝卜储存腌制,以备过冬。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粮食和其他日用商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商品市场逐渐活跃起来。1984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老百姓的餐桌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品种渐渐丰富,蔬菜、瓜果、蛋、禽、肉类摆上了货架,粗粮食品逐渐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80年代后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之后,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到1992年,随着中国最后的一种票证——粮票被取消后,票证最终结束了它长达40年之久的特殊身份,老百姓从此告别了票证所代表的物质匮乏时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穿的衣服色彩和样式单调,引入眼帘的千篇一律的是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象的形容为“蓝色的海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的格言。稍微颜色亮丽一点的衣服根本没人敢穿,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指责。当时百姓生活水平有限,衣服的数量也很少。用当时的话讲,叫“艰苦朴素”。听爸爸说那时候只有过新年的时候家里才会给买新衣服,平时的衣服都是家里较大的孩子穿小了给下一个孩子,然后下一个孩子穿小了,在给下一个,衣服也是破了在缝缝补补继续穿。那时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可以买新衣服,买了新衣服的小孩子们都可以高兴到晚上睡不着觉。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服饰迎来春天。一些西方的服饰开始进入中国,并且形成了一种社会潮流。20世纪80年代穿着“的确良”白衬衫的女青年显得那么单纯,和那个时代一样。到80年代中期,城市里开始流行红裙子,女孩子们脱去了暗淡的外衣,穿着色彩鲜艳的编织毛衣,留住美丽,一场时装的革命正在悄然而来。时髦的男青年一边跳着霹雳舞,一边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喇叭裤,包紧了臀部,裤脚管很大,像喇叭,兼具扫地功能。随后,连体裤、哈伦裤、健美裤、蕾丝裙、中性套装、露脐装……各领风骚几个月。时尚,就是一阵风,是一个时代的印记。90年代以后,中国服装至少在高端人群中已经实现了与世界的同步。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也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

  刚建国时,人们最普遍的出行方式就是走路,那时候物资缺乏,自行车更是少之又少,在靠票购物的时代,就算是有票也难求一辆自行车。人们出去要走很久的路,去亲戚家上午出发往往下午才到,交通工具的缺乏和发展落后,更是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因而大多数的人往往选择不出去。到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从“”中走出来的老百姓,绝不会梦想有一天会开上私家车。40年前,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开始风靡中国。那时,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不亚于现在有辆轿车,骑“永久” 就像开奔驰一样有面子,而一辆“凤凰”就像现在有一辆宝马一样。

  而如今,汽车已经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汽车不仅可以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今天的我们,外出可以用共享单车低碳出行,可以坐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复兴号”高铁,可以坐豪华轮船周游列国。据《宁夏日报》报道,即使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甘肃固原,从固原启程,乘飞机飞至银川出差、飞至西安购物、飞至福州旅游,当地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习惯于打“飞的”。交通方式翻天覆地的变化正体现了中国的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富起来了,中国强起来了。

  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出现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这几乎是一个家境非常好的人才能够拥有的奢侈品。这“四大件”会让上了年岁的人如数家珍,在其头脑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一块手表曾经就是她的嫁妆,而一辆崭新的“飞鸽”或“永久”也许使他当上了新郎。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凭票供应时代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子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每个家庭的家居生活。

  新“四大件”走入家庭后没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没落。黑白电视的魅力哪里比得上彩色电视?录音机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显就相形见绌了。还有家用电话、空调、电脑、微波炉……改革开放进入20多年之后,家电逐步由奢侈品转变为日用消费品,国内家电进入到消费的黄金期。人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也懒得总结什么“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使人很难从中选择出哪种商品与你息息相关,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大件”。

  从1949到2019,七十年来的中国日新月异。这七十年中,中国经历过苦难,也汲取了教训,中国没有倒在挫折中,反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历练中不断强大不断完善。这七十年来的改变,人人皆可所见,这七十年来的中国,真正的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我相信往后的祖国会越来越好。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观后感征文:家乡的变迁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薛秋凤

  历史长河不断奔腾,一转眼,新中国已经快成立七十周年了。而我将从我的家乡的变迁展现着这条年龄尚轻的东方巨龙的成长。

  小时候的我,因为晕车的缘故而并不太愿意回家乡。而家乡的路却偏偏还是那种泥泞的小石子路,坐在车上,因为路的不平而跟着摇晃,晕车症状便更加深了。一下雨,走在路上,裤子便会在不经意之间沾上了不少的泥巴。而后渐渐的,平坦的沥青大路取代了小石子路,路平了,而我记忆中回家乡路上的颠簸感也慢慢的随之而消失不见了。

  我还记得曾经和朋友开过玩笑时说不要让我进厨房,因为我曾经差点把厨房烧了,其实事实是有,只不过略带了夸张成分罢了。记忆中差点烧厨房是在家乡,那时,家乡还是那种需要柴火来烧热大锅,而我一时兴起,想帮爷爷烧柴火,却不慎在柴火灶外点燃柴火,要不是爷爷在旁及时熄灭,说不定火势就慢慢烧起来了。现在,烧厨房已经不存在了,家家户户逐渐地放弃了这种做饭方式,用起了煤气灶。这体现了时代的进步,但虽如此,我还是怀念着和爷爷一起去捡柴火的日子,怀念着那会每到吃饭时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景象,怀念着真正用柴火烧出来的饭菜的味道。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进步是必然的,这也是我们朝着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这个进步是好的。

  记忆中深刻的还有家乡那让我又爱又恨的那一口水井,为什么会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呢?因为小时候调皮,每每回家乡过暑假时,每一次在外面瞎跑了一天,满头大汗,而水井里那冰冰凉的水正是解热神器,一回家,马上舀水往腿脚手臂那冲洗,也正因如此,总免不了被大人骂。可我总抵制不住那水井的诱惑,被骂了仍不长记性,下一次还是如此。而水井里的水也格外的香甜,能不烧熟直接喝,喝起来比自来水香甜,我也解释不来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盛水的过程带着漫长而又手累,不像是水龙头轻轻一开便有水来,也正因如此,才能格外感受到水资源的来之不易,更好的珍惜水。再到后来,我长大后再回家时发现这口水井后来已经不再使用了,而同时全村人都用上了自来水。

  记得小时父亲给我讲故事,说现在家乡的那套老房子是在他们小时候建起的,而父亲也参与着房子的建成。父亲和我说那会儿他一放学便就早早冲回家,帮着爷爷建,期待着房子能早日建成,当然父亲后来偷偷和我说,这么积极也是为了能早日拥有着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那套红砖绿瓦,充满着时代的气息的老房子至今仍然还在使用中,爷爷念旧,无论如何也不肯搬出去,可我们谁不念旧呢?因为每每回家过年,团圆饭仍是在那老房子里进行着,在那里过着年似乎更有年味,小小一间客厅挤满了人,挤满了欢声笑语。老房子仿佛是一个笔记本,上面记载着我们家的故事,记载着家乡的时代变迁。随着时代变迁,等我再次回家时,发现小住宅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一大遍,原来是家家户户逐渐装修起老房子,明亮的瓷砖代替了红砖,也渐渐从平房修筑起几层小住宅。

  小时候回家乡时,一到晚上便不再乐意出门,天黑了,而又没有路灯,伸手不见五指,恐惧感瞬间袭来,再加上哥哥老是吓唬我黑夜之中有鬼,便更加老老实实窝在家里。所以,在记忆中家乡的晚上都是看电视度过,极其无聊。现在,也大为不同了,有路灯了,而前些年还在大广场上搭建起了舞台。故逢年过节时都有节目看,节目的表演者也正是村里的人,自愿报名表演。而平常日子也能让人随意上台唱歌,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多了一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也算得上是一种进步。

  以前的休闲方式无非就是散散步,然后在树底下坐着聊聊天。小孩比较皮,就到处跑跑,你追我打,打闹之中度过零碎的时光。而如今,休闲方式也渐渐的增加了,在大广场上也修了在城镇上公园中常见的休闲器材,偶尔得得空,便会去那动一下身,也不失为强身健体的一种好方法。

  我认为,要想知道新中国的变化有多深,就应从农村的变化当中一看究竟。农村不同于城市,因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它滞后于城市的发展,从前的农村似乎只剩一个空村落,也因此感觉没了生气一样。现如今不同了,随着一项又一项扶持农村政策的颁布,农村也渐渐的恢复了生气。

  我的家乡便是一个缩影,第一便是从前的人们上街买东西还要挑日子,有我们所谓专门的“趁墟”日,因为与小镇隔了一条江,只有到“趁墟”日才会有船,才能过到江的对面买东西,可是还有时间限制,一旦时间一到,船便走了。现在,通了马路,家家户户有摩托车有小车,来去自如,甚至于,村口就已经建起了超市,买东西是越来越方便。

  第二便是互联网的福音也传来了农村,以前回到家乡,手机信号极其弱,打电话发短信都成问题,更别提上网了。而现如今,村里通网了,信号强,人手一台手机,我们家也教会了爷爷使用手机,也因此,我们能常和爷爷联系,开视频来聊聊天。

  第三便是交通,在从前,也就只有坐车才能回家,往往要花费七八给小时,现如今,小镇上有了动车站,高速公路也在增加,回家是越来越方便了,时间也在不断缩减,回家的次数也因此而慢慢增多。上述种.种也只有其中的一些变化。

  如今,人们似乎更乐意往农村跑,因为农村的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了,关键是环境还是一样的好,没有污染,没有雾霾,空气清新,晚上抬头还能看见点点星光。也的确是这样的,似乎为了响应国家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政策,农村的环境还是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我的家乡便是如此,从前,放眼望去是一片生机,如今仍然还是如此,一望无际的绿色植物。

  是的,我的家乡的变迁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正在不断向前发展,为着我们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断奋斗。诚然,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环境受到破坏,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生产出地沟油等等一系列恶性产品,造成食品安全,对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也有因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知识水平提高,不断折射出中国的法律不完善,人们的素养还不太高,还有就是丢失了我们的传统美德。也因为这些问题,有不少人甚至在背后诋毁国家,诋毁共产党,崇拜着欧美国家。

  可我认为正是有了问题才会有了前进的目的和方向,不得不承认,西方国家的确有的方面做得比我们优秀,那是因为西方国家已经花了几百年建国,而我们的新中国还很年轻,我们的党还很年轻,需要在路上不断摸索不断前进。也正因如此,我们新一代人的负担和使命更重,我们新一代人更不应随波逐流而去诋毁国家和党。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战争年代的人们是如何用鲜血为我们建筑出新中国的成立!永远也不该忘记我们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做我们的后!即使是和平年代的现在,每天也仍有人为了我们的安逸生活而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活!

  我身边的故事便是我家乡的故事,而我家乡变迁的故事便是祖国成长的故事。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大学生观后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际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革命年代,27岁的李大钊振臂高呼,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我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 19岁,物理只考了5分,却以语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进入清华大学的第二天,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他拍案而起:“我要学造飞机大炮,决定要转学物理系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他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100年前的中国留学生,有句最让人感动的话:“ 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

  新时代,我们的青春虽然没有如此艰难,我们的选择也不会有如此的悲壮,但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大有可为的。2007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我报名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做青年服务工作,绿皮火车一路向西,来到甘肃的一个小县城,放眼望去,满山的色调以灰色为主,而此时已是盛夏时节,古人语:“春风不度玉门关”,确实是太干旱了。一年的服务期,克服了气候的不适应,习惯了一日三餐的拉面,圆满完成了服务计划,把最青春最美好的记忆留在了西部。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这份工作让我更加懂得了奉献的价值,也让我了解到了这个社会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在我们志愿者当中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志愿服务西部结束后,考取了基层公务员,一路走来,初心不改。去年,我非常荣幸地调入市委办公厅,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办公厅是一个担当奋发的集体,是一个培养、造就、涌现时代新人的大舞台。 古人有“闻鸡起舞”的故事,综合处的同志们通宵达旦却是常有的事,正可谓: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会务处的工作精益求精,一次去古交观摩调研,行程安排用时70分钟,车到达目的地,分秒不差,同车的县区长,赞叹道:“这就是市委的高标准”,虽然这只是一个细节,但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之间显水平。其他处室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时间所限,不一而足。你们是我学习的榜样,更是我工作的标杆。

  此刻,我想起了《南方周末》一段非常温暖的1999年新年献词“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我,来自于我们中间的每一个人,这种力量就是时代新人的力量。

  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我愿做一个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有奋斗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做一个“一枝一叶总关情”,“位卑未敢忘忧国” 有宗旨有使命的时代新人,做一个“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有情怀有梦想的时代新人!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