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最新五篇
如今梁家河不再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更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一种奋勇向前的力量,下面是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五篇,希望通过这些心得体会让大家更加直观的感受梁家河的魅力。
更多梁家河的相关内容推荐↓↓↓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1
20__年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前夕,我们人社局43名同志在王宏局长的带领下,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来到延安市延川县的梁家河村参观学习。
我们先后参观了梁家河村委会、村史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知青淤地坝、当年知青三处居住地等。每到一处,大家聚精会神,认真聆听讲解,现场感受了当年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场景,了解了当年习总书记和知青们在梁家河村住窑洞、睡土炕,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场景,大家深深被习总书记扎根基层、爱民为民的炽热情怀,敢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意志所感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源泉,进而获得了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他身上体现出的“三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一是“崇尚学习”的精神。“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总书记回忆道,“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在梁家河的7年,他 “痴迷”于读书,涉猎广泛,有古代的、现代的,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等等,也留下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我要学习总书记这种孜孜以求的尚学精神,向书本学,向实践学,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的本领。
二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总书记15岁从北京来到陕北的一个山沟农村里,举目无亲,面对艰难困苦,经受重重磨练,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使他逐步融入农村生活,学会了农活技术,学到农民的实事求是、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自强不息、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启示我们,经历就是财富,苦难也是锻炼,学会吃苦是人生的必修课。艰难困苦磨砺坚强意志,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三是“创新实干”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当梁家河当知青和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时候,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习,带领干部群众建淤地坝,增加粮食产量,挖水井,解决村里吃水的问题;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等,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推动梁家河贫困面貌发生变化,改善了村民生活。这体现出习总书记“要为人民做实事”的担当、毅力、勇气和决心。我要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体现责任担当。
参观学习结束后,我不断思索。梁家河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山沟农村的名字,更代表的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它是我党建党之初的信仰,是延安精神的传承,是不忘初心的体现,它忠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要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深厚养分,寻找力量源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在工作和学习中磨砺自己,为“助力西安追赶超越,建设幸福新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2
20__年6月30日,在熟读《梁家河》一书后,我有幸随着区人社局全体党员踏上梁家河这片神圣的土地,近距离参观《梁家河》书中讲述的一幕幕情景、一处处实物,详细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时光。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当年离开北京插队到梁家河,从一个15岁的少年成长到22岁的青年,从被动、抵触地适应这片土地到主动、用心地带领这片土地上生活贫困的乡亲们战天斗地、创造新生活,是这片宽厚包容的土地接纳了当年无依无靠的他,是这里朴实、厚道的乡亲们从自己嘴里省下粮食分给他吃,是这里的黄土地用7年时光磨练了他,让22岁离开梁家河的习近平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是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反复阅读《梁家河》一书后,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从陕北黄土高原上走出来的“人民公仆”——习近平,他身上所承载着的如黄土厚实般坚韧、沉稳的性格,以及透过这些所折射出优秀共产党员忘我、无私、永保初心的人格魅力。
这次走进梁家河实地参观,是一次精神洗礼,脑海中仿佛闪过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火热的劳动场景。年轻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妇们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欢欣笑容,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被岁月写下的沧桑,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用实干孕育出了中国梦新的希望。
通过阅读《梁家河》,又走进梁家河,,我对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梁家河有了新的解读。这次在梁家河实地参观学习,令我印象深刻,我最大的感受就是:40多年前,年轻的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做一名干部的重要遵循,他在梁家河谋事、创业、做人处处都透露了一个“实”字,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工作要结合实际,发扬实事求是精神。当年在梁家河村,习总书记因地制宜,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正是有了在梁家河的宝贵经验,让总书记能够“居高位而知基层,揽全局更懂细节”。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同样需要实事求是,要深化政务服务公开,了解人民群众对新形势下人社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搭建政务服务公开平台。要做好宣传工作,让企业、群众了解人社工作,做好服务,多走访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改进人社工作。
真心实干,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想当初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于是习总书记就带领村民打井,建沼气池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他也以“能吃苦,干实事”的党员干部良好形象,赢得广大群众的高度赞誉和真诚拥戴。今后,我们更应该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己任,以群众和企业满不满意来衡量和检验工作成效,全力当好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为他们提供五星级的服务。
实实在在,求真务实,树立人社铁军的良好形象。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因此,我们发扬梁家河精神,就要从点点滴滴的工作,从小事做起,从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企业的需求做起,全力打造阳光人社、高效人社、法治人社和活力人社,树立人社铁军的良好形象。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3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按照局党组的安排,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赴延安梁家河学习,深刻体会习总书记当年插队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深刻感悟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情怀!
当年,习近平等15名北京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延川县梁家河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打坝淤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梁家河村历届村“两委”会贯彻党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建设美丽乡村的艰难历程和巨大变化。习总书记在2015年2月13日重回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的感人细节更使我深受感动。
梁家河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励志的范本,我要在工作中努力践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以实际行动弘扬梁家河精神,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
一是坚定信念。排除思想杂念,作“追赶超越”的铁军,坚定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努力让个人奋斗与人社“追赶超越”“同频共振”。
二是不忘初心。作为党的干部,特别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才能开展的好,才能做出有利百姓的实事好事。
三是坚持学习。习总书记曾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梁家河时,他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常常看书到深夜,曾跑30里路去借书。这给我很大震撼。而这,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余做到的,对比今天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不勤于学习?因此我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养成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好习惯,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四是戒浮务实。从人社工作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干工作,着力发挥党员作用,成为“追赶超越”的最大动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自觉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岗位做奉献,勇于担当有作为,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这也是我学习梁家河精神的一些感悟,我要将这些感悟到的精神情怀融入思想认知,带入工作实践,努力为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4
通过领会梁家河精神,使我更加完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凡的成长历程,更加系统、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内涵,更加自觉、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今后要努力做到:
一是坚定信念。习近平同志以对党的崇高信仰和“为人民做实事”的执着追求,带领梁家河人矢志不移、艰苦创业,挥洒了忠诚与实干的火热青春。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进一步增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二是一心为民。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时刻不忘“什么叫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永葆“立根于群众”的情怀,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把群众视为亲人,与群众打成一片,真心为群众服务,扎扎实实为改善民生贡献力量。
三是艰苦奋斗。面对恶劣条件、重重困难,习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村民治沟治水、抗击灾害、发展生产,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之歌。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做好人社工作。
四是实干担当。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造田、修建公路,以实干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作风,讲实话、用实劲、干实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五是敢为人先。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梁家河的干部群众,建起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全省第一个沼气村和第一家代销店,把群众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去想的事情办成了。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开拓创新、奋发有为。
六是廉洁奉公。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一言一行留下了公道正派、克己奉公的佳话,赢得了群众发自内心的尊敬,也深深地影响了一届届梁家河村党支部班子。发扬梁家河精神,就是要恪守“三严三实”要求,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一碗水端平”,不搞任人唯亲,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守住底线,以公平公正取信于民。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梁家河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加坚定信念、服务群众、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5
今天我们学习和发扬“梁家河精神”,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就是说一个人做事情,只要始终如一的保持最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够成功。最初的美好梦想、伟大信念是很容易树立的,但实现梦想、坚守初心、善始善终却很难。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了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历史长河中,很多共产党员坚守初心,追求始终,即使付出宝贵的生命,依然昂头挺胸、奋勇就义,诠释了共产党员应具有的形象。
“梁家河精神”就是“延安精神”的发展和延续,是习近平同志和其他青年在梁家河生产、劳动所形成的生活态度、劳动观念、个人品质的凝练以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那一代青年在中国农村实现人生观转变、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而奋发努力的所有行动的总结,即“人民情怀,党性信仰,知识品格,吃苦奉献,责任担当,自强不息”。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根植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源于习仲勋红色革命传统严格的家教。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如饥似渴的学习,在艰苦繁重的劳作中历练,一方面在书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一方面进行着农民化实践。习近平在知青岁月中形成的开拓创新以及共产主义宏伟志向,与梁家河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挑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伟大事业。这不是一句口号,是坚韧不拔的真抓实干。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从一个北京娃蜕变为一个村里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向群众学习,以开阔的视野、无畏的胆识、有力的担当,带领群众在梁家河建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淤坝造田,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大队支书。
梁家河精神,在于他始终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青年习近平扎根人民、团结群众。既虚心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又担当起人民群众的领头人。为群众所谋、为群众所想、为群众所达,从群众中获得智慧,从实干中得到锻炼,从黄土高原里孕育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精神,就是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生活期间所展现出的胸怀境界、抱负担当、意志品质以及矢志不渝的信念、真挚为民的情怀、务实担当的品格、带头实干的作风。梁家河精神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是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情感基石,是补钙铸魂、锤炼党性的鲜活教材,是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励志范本。
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最新五篇相关文章:
★ 梁家河参观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