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

若水分享 0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1

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推动时代前行的脚步。在历届奥运盛典上,一批批优秀运动员展现着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的风采。在奥运赛场上,我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年轻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一亮丽与辉煌,展现着中国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奥运精神。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华国歌响彻云霄。每当奥运健儿身披五星红旗站在颁奖台上,我们都会为之骄傲。在人生的赛场上,我们每个人都要走出自己的风采,发扬奥运精神,以磅礴之力,燃气民族复兴的火焰。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2

“相信青春力量,共赴冰雪之约,奔向美好未来。”此次线上思政课,让我感受到学校对我们的关心与期待,我深深地意识到能参与进冬奥志愿服务中是一件伟大的事。我要以无上光荣的使命意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真诚奉献、无私奉献,唱响“一起向未来”冬奥主旋律,讲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中国故事,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冬奥志愿者岗位践行“螺丝钉精神”,听从安排、随时待命、全力以赴。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3

重压之下、逆势而上。2022年是冬奥筹备的最后一年,也是决胜之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在疫情防控中正在稳步推进,我们将在齐心协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同时,坚实有力地接好筹办冬奥盛会的接力棒,交出一份冬奥筹办的亮丽答卷。

“一起向未来!”这是北京冬奥会、冬残奧会的口号,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相信燃烧北京冬奥会的火种,将为奥林匹克运动和全世界点燃心中不灭的希望之火!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4

无论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还是首钢滑雪大跳台“水晶鞋”,或是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猎豹”轨道摄像机、“飞猫”索道摄像机,一项项令人惊叹的“冬奥工程”、惊艳世界的“中国速度”和高质量成果,都体现出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20_级学生小张表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冬奥会为主题,探索冬奥会中的尖端科技,领悟冬奥场馆建设者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及奥运健儿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很有意义。在新的学期,我也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在学习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学院积极推进党建聚合力工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理论武装,发动广大师生党员,及时将鲜活的思政元素和区域红色教育资源融入课堂,切实推动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把冬奥精神融入到思政课、专业课、基础课、实践课的教学活动中来,开展冬奥精神的宣传、讲解和科普,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推动协同育人。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传递冬奥精神心得体会5

在高考报志愿时就许愿到北京助阵冬奥会的北京体育大学00后学生强靖雯,终于“心愿达成”。2月19日晚,她在朋友圈晒出了“冰丝带”的夜景,告别20多天的冬奥会志愿者工作。不过,她有了新梦想——“成为一名体育新闻记者,讲述中国体育故事”。

让她坚定这个梦想的,是闭环里的一堂“云上”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冬奥重要论述的解读》。

“为什么举办冬奥会”“为什么我国如此重视冬奥会”……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阳在这堂课上一一作了解答。这堂思政课吸引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近300名志愿者。

闭环里的“云思政”是上岗前第一课

作为国家速滑馆媒体运行领域的新闻发布厅助理,强靖雯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各国运动员有序进入发布厅,保障赛后发布会顺利进行。她接触最多的是中外媒体记者。

“看到世界各国记者为报道奥林匹克运动作出努力,我也希望未来自己能以体育记者的身份,讲述体育故事,传播体育精神。”强靖雯坦言,在上“云上”思政课之前,她对职业发展规划“很迷茫”。上完课,她心里的“体育记者”的种子开始生长。在和学院辅导员丰华文的交流中,她还得到了新的建议,“也可以努力进入国际体育组织工作”。

90后辅导员丰华文在北体大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一名青年教师。这次作为国家速滑馆驻地带队教师,除志愿服务工作之外,他还承担了43名学生志愿者的思政和日常管理工作。这堂闭环内的思政课,就是他在学校指导下为志愿者精心准备的“上岗前第一课”。“在冬奥会期间做好思政延伸工作,用大思政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生动开展教育。”

在丰华文看来,经过层层选拔的学生志愿者,业务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十分优秀。“但从学生转换到冬奥志愿者身份,在思想政治上的认知高度、能否持之以恒等方面,对学生来说还存在挑战”。他希望帮助学生更深刻认识到举办冬奥会背后的意义和青年的使命担当。

这堂课得到了参与师生的一致好评。一名志愿者在课后和丰华文交流说,“之前觉得冬奥志愿服务就和日常的志愿服务差不多,做好‘奉献’和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上完课我们深刻了解到了冬奥志愿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陈世阳在学生发来的“冬奥日记”中也惊喜地发现,不少人最初把志愿服务“视为难得的增长人生阅历的经历”,比赛进行过半后,他们谈得更多的是“中国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学生开始有意识地把思政课上学到的知识转入行动了,从个人层面真正做到了思想提升,与国家共命运。”

最近,一名参与北京冬奥会转播培训项目(BTP)的志愿者朱家豪成了“志愿者里的小明星”。他与日本记者辻岗义堂交换冰墩墩,登上日本电视广播网公司,赠送俄罗斯塔斯社记者卡拉达绍夫符合规定的防疫口罩,被中外媒体相继报道。

在“冬奥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向外国朋友更多地介绍中国,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是我的责任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这句话在冬奥会上完美地体现出来。我深知,走上冬奥的我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当代中国的优秀青年,因此我更有责任、有义务向世界展示富强、开放、充满希望的中国形象”。

既要关注学生所思所想,也要讲究授课技巧

早在2019年年底,陈世阳联合学校竞技体育学院教师、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张昊,在新建成的冰上运动中心内,第一次尝试了“冰上思政课”——冰舞开场,冰上授课,学生热情响应。

此前,北京体育大学2016级冠军班还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新时代的中国,更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希望你们继续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这堂课后,他带着全体师生再次重温回信精神。

北体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已经开始了大思政课、思政课、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探索。在陈世阳看来,体育运动对增强民族认同、实现民族复兴具有很强的凝聚作用,其蕴含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从今年的冬奥会追溯到_的体育历史、体育精神,都是可以深挖的资源宝库。思政课不应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在体育场馆、训练场、企业、博物馆等场所中讲”。

学院教研团队从授课内容、场地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深挖体育资源,不仅推出了“冠军上思政课”“部长上思政课”“体育局长(司长)上思政课”等品牌课程,运用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实践课堂”,还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改革升级,成为国家级思政“金课”。

这两年,他们继续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让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步发展。陈世阳说,“虽然课程思政是专业课唱主角,但是也需要思政课的‘盐’,如果没有‘盐’,就没有了味道,就失去了方向引领”。

2021年年底,在北体大召开全校教学质量和思政课教学质量大会前,学校教务处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学生做了教学质量满意度调查,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满意度评价达到了93%。

“思政课既要让学生入脑又要入心,该怎样让00后喜欢上思政课?”陈世阳认为,既要关注学生所思所想,也要讲究授课技巧。“年轻学生对现实问题十分关心,比如中美关系、西方国家借助体育竞技进行政治炒作等,我们不能回避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为切口,也是打开学生思想、引导他们认清问题的重要方式。”

他举例说,在一次讲脱贫攻坚的课上,罗列的数据或许是冰冷的,但其实每个数据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去年一位中科院博士的论文致谢语在网上走红,我们用作者黄国平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感动学生的同时让他们体会到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在他看来,讲深刻的大道理不如通过这样的小故事切入,让学生在实例中得到价值引领。

作为思政教育队伍中年轻的一员,丰华文觉得,思政工作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穿针引线、贯穿在所有学生工作中,“最近两年我们共同经历的重大事件,抗击新冠疫情、脱贫攻坚、_和北京冬奥会等,其实都是鲜活的教材,其中很多例子可以让学生增进和提升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自信自豪感”。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053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