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1
茅于轼在该书的序言中说道:“思考教育的目的,事关我们下一代的成功与失败,他们将如何塑造我们这个世界。这绝不是小事。”“这本由一个英国人怀特海写的书,讨论教育的目的。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的中国人写的。书中讨论当然问题对中国人非常有针对性。”“我们不能不佩服,怀特海在英国这块土地上思考的结果,还能适用于千万公里之外的中国。可见世界的历史有其共同性。”“我国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的问题是把人当成工具来培养,要把人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人是为建设服务的,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
怀特海在前言中说道:“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老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的使人呆滞的思想”。
1 文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人类情感的感受。
1 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
1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
2 怀特海反对训练儿童思维活动时被“呆滞的思想”(inert idea)所束缚,即“那些仅仅被大脑所接受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因为,“就教育而言,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每一次对人类社会进步举足轻重的知识革命,都是一次对陈腐呆滞思想的一种反抗。但是,由于对人类心理的可悲的忽视,某些所谓的教育制度又重新用呆滞的思想来蒙蔽人们的眼睛。”
3 如果要避免思想上的僵化,就要特别注意两条戒律:(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
3 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的火花。
3 怀特海认为,“学习伊始,孩子就应该感受到发现世界的喜悦,他会发现,他所学到的东西,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的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27此时儿童处于“浪漫阶段”(romance),“浪漫的情感,主要表现为一种兴奋,这种兴奋是从从我们所接触的单纯的事实——由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而带来的。”(感悟:感受到所学知识能有助于他发现世界,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源泉。)
3-4 怀特海强调“具有实用性的教育”,“教育当然应该是有用的,不管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教育是有用的,因为去理解这个世界是有用的。”(感悟:教育局有帮助人理解这个世界的功能。)
3-4 怀特海强调教育要“能够帮助他理解在他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而这里的“理解”不是“逻辑上的认识”,不是“文学教育意义上的那种理解”,而是“对现在的理解”,因为“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现在包涵了一切。现在是一个神圣的所在,因为它既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
6 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所谓知识的利用,我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情感、情趣、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那才是我们的生活。(感悟:怀特海强调知识的有用性,没有局限于科学主义容易滑向的工具主义,而是关注精神生活的有用性。)
8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在教育这个领域,和其他人和领域一样,宽广的享乐之路,往往通往一个糟糕的结局。”(感悟:这充分说明教育具有专业性,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并有一定悟性和修养的人才能从事的,因此要敬畏教育,敬重教师。)
8 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知识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感悟:要让知识活泼起来,不仅仅是让知识展现形式和教学过程变得有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即帮助下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和世界。然而,“知识习题化,习题知识化”的教学让知识变得枯燥无趣,让教育成灌输和训练。)
9 最典型的教育取决于几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邻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是在与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与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
9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作出预见——所有这些能力的塑造,不是的单考几张考试科目表中所体现的几条既定规则就能传授的。
10 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像对待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
10 所有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都知道,教育是一种需要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学习无捷径。
10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困难是“见树不见林”,所以“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解决的方案就是“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12 我们希冀在孩子生动活泼的大脑中唤起美好品性,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对此品性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盲目地推行教育改革计划,结果是毫无用处的;如果你没有明确的教育的目的,你的一切教育方案都是徒劳。(感悟:目的正确而清晰,才有正确的行动和预期的结果。)
12 生活与所有智力或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征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成功地展示出这种存在着的关系,那么,你就不可能把生活嵌入到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感悟:生活教育需要找到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的生活意义)
15 首先,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是和所有的儿童。……其次,我不敢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出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这不是教育应该采取的方式。
15 人的天性各不相同,有很大的差异性。……我相信,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异化,那就是在毁灭生活。
17 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文化修养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仅仅传授专业知识。……不可能把这种浑然一体的学习过程进行分割。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知,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
19 英国现阶段的教育缺乏一种明确的目的,深受扼杀教育生命力的外部机构的力量的损害。……所有的学习都要承受这样的痛楚,为了学校的生存而不得不训练学生去应付一些考试。(感悟:学校教育目的不清晰,就会带来教育立场不坚定,教育行为不协调。)
20 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从一种形式主义走向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走向另一堆无用呆滞的思想。
21 当一个人全面考虑教育对一个国家民族年轻一代是如何重要的问题时,对那种处理教育问题时轻浮、迟钝的态度所造成的破碎的生活、受挫的希望、民族的失败,真是让人难抑心头强烈的愤概。
21 今天,我们尚能维持着现在的地位;明天,科学将会更进一步,那时,当命运之神对未受良好教育的人进行裁决时,将不会有人为他们提出上诉。(感悟:良好教育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1 怀特海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宗教性的教育是谆谆教导我们要有责任感和敬畏感。”(感悟:教育人要扣问自己,对教育有无宗教般的责任感和敬畏感?)
23-27 怀特海强调“教育的节奏”(rhythm of education),“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为此,他把智力发展过程分为:浪漫(romance)阶段、精确(precision)阶段和综合(generalisation)运用阶段。
29 我们应该坚决摈弃这样的观念:在教育中设定不切实际的遥远的目标。在学生的阶段性求知欲望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对他们的成功进行鼓励,学生就会为其阶段性的某种成功而感到欣喜,然后开始新的学习。
38 不管你向学生灌输什么细节,在他以后的生活中正好遇到这个细节的机会微乎其微;就算他真地遇到了,他可能早已忘记了你教给他的东西。真正有用的教育是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一些一般原理,这些原理能够运用到各自不同的具体细节中去。在随后的实践中,人们可能已经忘记具体的细节是什么,但是,他们潜意识里的判断力会帮助他们把这些原理用于当时的即时情况。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
39 一所大学的理想,不是知识,而是力量。大学的职责就是把一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
41 理想的逐渐消失悲哀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现代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标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神圣的智慧堕落为现代获取各个学科的教材知识,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42 当理想下降到实践的水平,就会造成教育停滞不前了。特别是当我们把智力教育仅仅看作是大脑机械化获取知识的能力、或者是对使用性原理的系统化阐述,那么教育就不会有任何进步。
43-44 怀特海认为,智力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有一个要素,模糊却伟大,而且更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智慧高于知识,“没有一些基础知识,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知识,但未必习得智慧。”“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所需要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这种对知识的掌握就是智慧。”“通往智慧的惟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路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面前的训练。”“知识的重要性在于它的应用,在于我们对它的能动的掌握——也就是说,在于智慧。”
43 自由和训练是教育的两个要素。……教育中的自由和训练的对立,并不像我们在对这两个词进行逻辑分析时所想象得那么尖锐。……在教育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主要的特征是自由,但是中间会有自幼居于次要地位的训练阶段。此外,我认为,并非只有一个唯一的由“自由—训练—自由”所构成的三重循环周期,在全部的认知力发展的过程中,有多个这样的循环周期以及周期中的周期所组成。
44 没有兴趣就没有进步。激发生命有机体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最自然的方式就是快乐。
45 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不加区别的严格的训练使心智迟钝,反而实现不了自身的目标。(感悟:题海训练就是“不加区别的严格的训练”,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45 再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中,人的心智的第一个过程是在一堆概念和经验中从事一种有点散漫的活动。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个习惯于奇特想法的过程,一个提出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一个设计新体验的过程,一个注意到新的探险活动会引起什么后果的过程。
45 怀特海认为,“心智活动的环境必须经过仔细的挑选”,即“必须适合儿童的成长阶段,必须适合个人的需要”,也就是说,“它顺应孩子内心需求的召唤”。
46 教育绝不是往行李箱里塞满物品的过程。这样的比喻不完全恰当。当然,教育是一个完全具有自身特点的过程。与这个过程最相似的是生物有机体吸收食物的过程。众所周知,在适当的环境下,美味可口的食物对健康是多么地必要。当你把你的靴子放进行李箱,它们会一直在那里,直到你把他们拿出来的那一刻;但是,当你给孩子喂错了食物的话,情形就完全不同了。(感悟: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把食物给需要的人,并且让他自己选择和吸收。)
46 在教育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没有训练——或没有自由;但是在浪漫阶段,重点必须放在自由方面,允许儿童自己观察,自己行动。
49 在生活中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愉快地完成必须做的工作。
49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
50-51 教育应该在研究中开始,在研究中结束。
51 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用相关的思想和适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发生的情况。
51 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51 在某种意义上,随着智慧增长,知识将会减少:因为知识的细节消失在原理之中。在生活的每一个哪怕是业余的爱好中,你可以学到很多重要的知识细节;养成习惯去积极地利用已经透彻理解的原理,才是真正拥有智慧。
52 在最近的三十年里,英国的中学一直向大学输送大批令人失望年轻人,这些人就像是被接种了预防智力热情蔓延的疫苗,拒绝任何智慧火花的迸发。大学的教育进一步强化了中学的教育,更加剧了这种失败。结果,年轻人的热情转向了其他方面,于是,有教养的英国不再容易接受新概念了。
53 心智发展的创造性冲动来自内部,而且完全为个体所持有。
53 教育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这里我所说的生活的艺术,是指人的各种活动的最完美的实现,它表现了充满活力的个体在面对现实环境时所具备的潜能。
53 伟大的宗教文明在它们最初的教义中都包含了一个内容:反对把道德作为一组孤立的戒律来进行反复的灌输。
54 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
54 对价值的认可会给生命增添难以置信的力量;没有它,生活将回复到较低层次的被动状态中。(感悟:价值感给人以力量,是人生活在更高层次)
55 在教育中要享受自由的权利,必然包含了这样一个结果:必须注重健全的个性发展。(感悟:自由是个性的基础,个性是自由的表现。没有自由的环境就没有个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条件,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自由。)
57-58 怀特海借用萧伯纳(Bernard Shaw)的剧作《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中的“那是这样一个国家,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来描述技术教育的理想状态。(感悟: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理想状态,“学习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教育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
58 无论在传说中还是在现实中,都有一个诅咒落在人类的身上:如果想生活下去,就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但是,理性和道德的直觉——觉察到了——在这苦难中——蕴含了人类进步的基础。(感悟:幸福与苦难、辛勤、磨砺等并不是绝对的冲突的,而幸福往往蕴含在苦难之中。)
63 创造力不是单一的,它包括思想上的创造力,行动上的创造力,艺术想象上的创造力,而且这三种类型还有更多的分支。
63 学习领域如此宽广,而个人的时光转瞬即逝,人生亦不堪完全,所以,古典学者、科学家和校长,都同样是无知之人。
64 文化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为了行动,应该是工人从盲目的辛苦劳顿中解脱出来。
64 艺术的存在使我们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它丰富着我们的心灵。
64 科学工作者学习知识是为了满足他们发现世界的愿望。他不是为了了解而去发现,而是为了发现而去了解。
64-65 艺术和科学给辛苦劳作带来愉悦,这是实现目标所带来的快乐。同样,艺术家和科学家也享受着这种快乐。
67 我始终信封这样一条原则: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了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
71 如果我们用数学仅仅是牢记一般原理,我们就会毁了数学教育。
77 有两种形式的智力享受:创造的享受和休闲的享受。它们不是严格分离的。
78 正常的休息是变换活动方式,满足天性的需要。游戏可以提供这样的活动。这种休闲方式的效果很好,因为它和工作无关;但是,游戏过度就会使我们感到空虚。(感悟:精神追求赋予人真正的幸福。)
107 人类社会智力观的任何根本性的重要变革,必然伴随一场教育的革命。
107 教育必须是现代的,否则,会像所有有机体一样,难逃消亡的命运。(感悟:与时俱进、不断变革是教育的生命所在,也是其生存之道。)
125 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把年轻人和老年人联合在一起,对学术展开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生命热情之间架起桥梁。
125 事实不再是赤裸裸的事实,它被赋予了各种可能性;也不再是记忆的负担:它像诗人一样活跃我们的梦想,像建筑师一样构筑我们的目标。
126 笨人凭想象力做事但缺乏知识,书呆子凭知识做事但缺乏想象力。大学的责任就是——把想象力和经验完美的结合起来。
129 大学的恰当作用就是——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获取知识。……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否则,它就什么也不是——至少毫无用处。
129-130 想象力是一种传染病。它不能用码尺或磅秤称量后,再由老师传授给学生。它只能由那些用想象力装点自己学问的教师来进行传播。
131 学者的作用使唤起生活中的智慧和美,如果没有这些学者的神奇魔力,这些智慧和美可能就被遗失在往日的岁月里。
131 一个前进中的社会需要依靠这三类人:学者、发现者和发明者。它的进步也依赖这样一个事实,即,社会中的受教育人群由同时具有些许学识、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人组成。
133 怀特海认为,大学“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根据署名发表的作品来衡量一位教师的价值。但是,目前就出现了陷入这种错误泥淖的趋势;有必要坚决反对主管当局有损效率又对无私热情不公正的态度。”
135 在教育方面,大学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把年轻人置于一帮富有想象力的学者的智力影响之下。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2
今日,我们正式开启《教育的目的》这本书的班主任共读。
很多人都说太深奥,读不懂!但是,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还是要读这本书呢?不仅仅是因为很多大咖推荐,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们找到初心!
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其实是他的演讲记录。所以语言风格娓娓道来,如同对话。
怀特海不仅仅是一个教育家,他更多的是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教育这个命题,当站在另一个维度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发现有不一样的收获。
怀特海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深度,与他的成长履历有很大的关系。
他出生于一个教育世家,祖父曾是一个私立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个有名望的教育家。他的父亲也是一直从事教育宗教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怀特海想必是从小思考教育这个话题,所以才能在他68岁高龄达到这样的一个高度。
孔子说,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怀特海在七十的时候,想必已经洞察生命,对教育也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吧。
怀特海10岁开始学习拉丁文,12岁开始学习希腊文,而且就开始了翻译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学习路程。
19岁在剑桥大学求学,读了研究生,之后留校任教。直到49岁搬迁至伦敦,写了《数学导论》,50岁的时候在伦敦大学担任多个职位,直到55岁,任肯辛顿帝国科技学院的教授。
这十四年的经历,让他深入研究,思考教育,逐渐形成了他对教育最清晰的思想。
63岁的时候,他任职于哈佛大学哲学系,直到76岁退休,成为荣誉退休教授。1947年12月30日,怀特海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逝世,享年86岁
1890年12月,怀特海29岁的时候,娶了伊芙琳.威洛比.韦德。韦德有过军事和外交的经历,也对他的世界观影响很大!
怀特海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家庭的熏陶,妻子的影响,时代的背景,不断的思考产生了这本书《教育的目的》。
茅于轼为此书做中文版推荐序,他觉得这简直就是为当代中国人而写的。
教育是为了什么?怀特海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
我觉得,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都能够更好。
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的世界也是日新月异,我们都要更好的生存于这个星球上,去适应这个社会的变化。而要适应,就不能一成不变,就不能把思维固化。要随机应变,要有智慧。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其实就是智慧,就是授之以渔。最好的智慧是什么来的,经历过,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再一次认识这个时间,经历过探索的过程,去总结,归纳,分析,研究,然后作用,应变,适应。
创造是适应时代的,探索是永恒的过程。
我们如何让学生学会呢?带着孩子去发现,发明,创造,探索就够了。
这个过程最主要的是保护孩子探索的欲望。每个孩子生来就会对这个社会充满好奇心,充满着探索的渴望。我们的评价会导致他们走向哪一个结果?
批评会使孩子不再尝试,不再探索。不是因为孩子不愿意,而是孩子不敢。孩子生来就会讨好父母,大人。只有大人高兴了,他们才能获得相应的食物,才能不会被外界伤害,才能有足够的安全感。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发掘孩子的潜力,帮助孩子成长,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带着问题去探索这个世界。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3
最近阅读了《教师人文读本》中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几乎每个段落都有精辟、深刻的论述,联系和启迪着今天的教育实践,让我深有感触,以至我必须写一篇学习读后感的文章。 艾尔弗雷德·诺恩·怀特海(1861—1947),英国数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大声提出“两条教育的戒律”:其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其二,“所教科目务虚透彻”。这一重要思想至今被人们广泛关注而产生着重大影响。它的实质是反对学校里传授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反对学习中刻板地接受而不予运用、检验或重新组合知识概念,认为一切教育的中心应该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说得何等好啊!这些20世纪前期的论述,仍是今天的学校实践中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大量复现式的枯燥教学,知识同实际脱节,是今天的学校突出而严重的问题。 同杜威“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几乎一样,怀特海“极力主张的解决方法,是要消除扼杀我们现代课程活力的各学科之间相互不联系的严重现象。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消除学科同生活的隔离,消除学科之间的互不联系,一直是20世纪教育革新家极力解决的问题,也是今天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怀特海反对灌输式教学,他向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呼吁:不要认为“只要学生纪律好,总能把一定分量的无活力的知识灌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他举例说,教儿童解一元二次方程可以掌握,但目的何在呢?传统回答是:锻炼心智。怀特海指出:“这个回答虽有部分真理,但有一个根本的错误,就是很可能窒息现代世界的才华。”把儿童的心智比做死的工具,不管其创始人的权威和影响有多大,怀特海谴责这是“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最危险的概念之一”,并且极富意义地指出:“心智决不是被动的;它是一种永不休止的活动,灵敏、富于接受性、对刺激反应快。”这或许是后现代课程家们最感兴趣的思想之一。只有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动地位,才能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浪费和厌倦现象。 怀特海反对教学中指向不明的大量考试:“每一所学校,要是训练男孩子们准备小小的一套考试,一定要受到毁灭的痛苦。”他尤其反对脱离学校具体需要的校外统一考试:“一个以考察学生个人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试制度,除了造成教育上的浪费以外,不可能有任何结果”,只能是“扼杀文化的精华”。那些沉迷于考试和分数排队(学生排队、教师排队、学校排队),反复组织统考、不断印制试题的人们,是否求实地细想一下,这种工作的实际意义到底有多大呢?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除了广泛接触和评析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外,还深刻揭示了儿童成长的阶段和学习道路。他认为儿童的心灵是成长着的有机体,而成长和智慧发生在自由所给予的创造机会与学生学习知识之间达成平衡之际。他提出“教育韵律”——渲染(游戏)、精确(掌握)和概括化(抽象),认为这三者不断统合而非序列地排列。他提倡在小学和初中以观点的渲染和游戏为主,精确和掌握的发展始于高中,而抽象和概括则为大学时期的焦点,学校若脱离这一大致的计划,将违背学习的自然韵律。显然,这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延伸,它有益于教师认识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值得我们深深体悟。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地《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2010—2020)》,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4
当我们埋头去课程,教学,乃至于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很少有人抬着望一望教育的星空,认真想一想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这些教育最本原的问题,人类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教育家)始终在思考,卓越的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思考,尤其应该给予敬意。 怀特海是机械死板的考试制度的坚决的反对者,他认为,支离破碎的知识、信息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毫不相干,教育不是传授僵死的知识,而是教人们如何掌握知识的艺术,让知识充满活力,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在与人的大脑而不是与僵死的物质打交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因此他主张,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盲人作比来嘲笑当时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的所谓智者们。这就是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们总是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出人头地等等,压着孩子朝这类目的努力,否则仿佛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这位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一,“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时,是抱有置疑的态度的。他认为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会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闪烁。由此可见,教育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淡化的,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从人本化角度来考虑,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反对让“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 事实上,以往的应试教育正被这只“校外考试”的无形的手操纵着,师生们为了丝毫的分数之争全心全意地死记硬背着那些“无活力的概念”,真是可悲至极。教育全力做的.事,竟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来塑造学生。蒙田说过,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同时,也正是独立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对改变现实起到伟大的作用。如果只是为了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又靠什么去完成呢?怀特海反对教育中无活力的概念,其实就是反对为应试而去学习的做法。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学习是不可能真正学“好”的。记得有次在课上和孩子们提到那个岛问题,对这个当前的热点,孩子们也知道一二。但大多数只知道,为了领土主权,所以我们必须收复那个岛,而且到时可能会干涉我们的,无非就是美国这个世界好事者。这让我想起了曾看过的一篇文章,在采访的日本中学生中,大多数学生认为中日战争还会再次爆发,而时间,很可能是在大陆收回那个岛以后。因为海峡是日本的运输生命线,一旦失去,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且不从中来谈什么日本的侵略性,就看日本学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真正地把地理、历史及当前的国家经济等问题都联系在了一起。不禁感慨,我们的中学生还是单纯地把知识当成一门课程,当作一个分数来学习,完全忽略了各个科学领域之间的相关性,更别提用它们来认识所处的世界,并极力地去改变它了。 所以,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如果教育工作者没有办法从思维上更新观念,不能从根本上革新教育,那会如怀特海所说“从一种形式主义陷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从一团陈腐呆滞的思想陷入另一团同样没有生命的思想中。”新课改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而是通过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判断学生的需要,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推动和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索。教育的目的也许无法简单地明示,但作为教师,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对于生活的灵感、感悟和创造,“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 “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5
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还指出在生活和劳动中,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而教育的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有五彩缤纷的生活。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目的和课堂的模式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大量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所谓的“差生”和“坏生”。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挤压教给他们。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12年中等教育的现状比作压缩饼干。他说,“学生的天赋和能力参差不齐,传统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压下提。即成绩好的学生会被限制,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会被逼迫去学习,出现了伺候分数的现象”,而分数变成为了划分“优秀学生”同“差学生”之间的唯一衡量尺。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解题的方法和问题的答案,并没有传授其思想。只是单纯得为了解题而解题,为了考试而考试。郑也夫教授精辟的论述,已经把我们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全部揭露出来。我们认真去想想,这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真能让学生们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多少问题吗? 在美国,小学教育便设置了这样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决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划并行动、学会享受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如何将想法明确地告诉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品格教育的课程。如同理心、尊重、勇气、幽默、责任感、毅力、忠诚、诚实、合作、宽容、公民意识和原谅等等,以上这些课程在我们的教材中是看不到的,甚至连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还需修炼。在生活中,种.种行为规范其实就是从很小就开始潜移默化了,并不是像我们只是喊喊口号,或者只是关注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多用的“琴棋书画”。事实上,中国家长很多年前已经意识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怎么样才算不输在起跑线上,只有培养孩子好的习惯、自信和健康的体魄,以及兴趣、独立思维和健全的人格,才算真正的不输在起跑线上。而当今中国却是歪曲其本意,拔苗助长。做了很多完全是违背孩子兴趣与意愿的东西,他们从小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只要他们认为是对的,就会不惜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去努力实现他们自身的愿望,而不是孩子的愿望。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思想、精神和文化的传递,即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在一个课堂纪律良好的班级,学生们聚精会神得在学习二次方程的解法,也顺利掌握了方法。但是教师教会他们解法的意义是什么?这是否就是教育的结果?掌握解二次方程式的方法,只是磨练大脑的过程,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变成为了学习知识而学习知识,为了考试而考试。这个观点,北大教授郑也夫已强烈地呼吁过,不要把孩子变成“考试的机器”。 当然中国的教育在这几年里也正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中。从以前由全国统一命题发展到现在由各省市自主命题,很多重点大学还开始了自主招生的项目。就像今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还向全省人民开放征求意见。这所有的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教育的“进步”。 但是相比国外教育,我们还是相差得较远。几年前,美国一支研究小组特意派队来中国,调查中国的教育现状。回去之后,交出了一篇3万字的论文——中国还不足为惧,因为中国式的教育都是填鸭式的。所有的教育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转,彻头彻尾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完全偏离了育人的目标。那种超前教育和额外教育把天真烂漫,充满活力的孩子培养成呆若木鸡的考试机器。而最终被认为判断“教育”成功与否的高考,考得却是他们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知识,而这些一辈子都不用的知识却可能决定了他们一辈子。但最基本的与人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基础兴趣爱好,这些影响人一生的东西却在教育过程中严重缺失。最后美国研究小组得出结论: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严重抑制了其发展,所以现阶段无需畏惧中国。 前段时间,央视一台节目提出了,对“中国式过马路说不”。为什么义务教育普及了那么多年,大学教育开放了那么多年,却连最基本的行为规则都没有掌握好。而越来越多的国人踏出国门之后,发现国外的人们是那么谦让、有礼、包容。再对比国内,反而只有几百年历史的西方国家看上去比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更像是有文化底蕴。就像在英国,可以微笑地接受陌生人和你拥抱、和你击掌;在那里,坐公车不要排队,因为大家都谦让地让彼此先上;在那里,你可以对英国人说:你们的食物是垃圾(English food is rubbish),英国人却很有风度地笑笑回复到:我喜欢中国食物(I love Chinese food)。 国外教育从幼儿到中学的培养重点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本能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反而把知识的传授放在次要。同时在知识的传授上,他们更注重对学生的激发和引导,引导学生去自己寻找答案,发现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培训学生的一种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看国内的教育,却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知识,但是这种单纯靠记的方式只能用来应付考试,对学生来说,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靠记忆能够掌握的,没有用于实践的知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而高中和大学更是对学生培养的关键时刻。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还是处于对自我比较懵懂的一个阶段,自我认识还不是很清,到了高中阶段,自我个性和意识的快速萌发,使得学生的自主性越来越强。这个时候老师的作用更是要从激发引导中下手,而不是去强压给学生。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要让他们愿学、想学、要学。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不可获缺的。呼吁家长们在百忙之中,抽出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打打球,玩玩耍或当孩子忠实的倾听者,这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正能量。在这里,我呼吁各位家长,在觉得孩子是全家人的希望和未来时,能够调转过来,思考一下自己其实是孩子的未来,家长的行为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现在的“你们”可能就是“孩子”未来成长后的样子。 现在整个教育界都已经意识到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人受教育的曲线上,就传授专业知识这一点上是由疏到密。而在能力思维和人格培养上,是由密到成功。 俗话说,成功者总是奋力去找方法,失败者总是奋力去找借口;成功者将想法立即付诸于行动,失败者总是在犹豫不决。所有的成功来自于勤奋。在哈佛的夜晚,最耀眼的不是舞会的欢声笑语,也不是LV的名包和豪华的跑车,而是100座图书馆的温暖灯光。座无虚席的图书馆,四处可以看到奋笔疾书的学生,半夜2点的哈佛校园,才是夜晚的开始;哈佛早晨的草坪上、走廊里、长椅上躺着疲惫的学生,可以看出昨晚整夜奋战的痕迹,路人们都轻轻而过,从不会有人去打扰他们的休息。 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更加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要努力去回归教育的本源,还需我们不断地向各行各业宣传、呼吁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教育一定会赶上和超越西方各国,传承我们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