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
2021年5月12日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我们要加强对地震预防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篇一
通过今天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和实际演练,我明白了如何防震和如何防火等一些措施,更主要的是懂得了,当地震和火灾发生时如何带领学生安全的逃离。
现把学习心得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地震来了怎么办
1.是跑是躲不要犹豫
一次地震,从人们感觉震动到房屋开始倒塌,通常有十几秒钟的时间间隔。经验告诉我们:震是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中的好办法,这处办法尤其适合处在楼房内或人多场所的人。如果你住在平房,迅速跑到室外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一定要迅速采取措施,不要犹豫,以免在犹豫中丧失生存的机遇。
2.采取正确的姿势
躲避地震时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蹲下或会下时,要尽量蜷曲身体;趴下时要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条件时,可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条件允许最好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寻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在室内,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比如:楼房中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卫生间;家中牢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内承重墙角;教室的讲台、书桌下;商场书店的结实柜台、室内立柱附近;影剧院的排椅下;工厂车间内的机床、大型设备附近等。
4.震后迅速撤离
地震发生之后,受损的房屋是最危险的场所,一旦震动停止,要马上撤离。如果是在家中遇到地震,在撤离前要灭掉明火,关掉煤气,切断电源,防止火灾发生。
5.要点
•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扼住掩住口鼻;
•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人多的地方;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高门等。
二、火灾来了怎么办
1、沉着冷静: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千成不要慌乱。凡火灾幸存者大多方寸,不大呼大叫,而是根据火势、房型冷静而又迅速地选择最佳自救方案,争取到了最好的结果。
2、防烟堵火:这是非常关键的,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间内时,紧闭门窗、堵塞孔隙,防止烟火窜入。若发现门、墙发热,说明大火逼近,这时千万不要开窗、开门,可以用浸湿的棉被等堵封,并不断浇水,同时用折成8层的湿毛巾捂住嘴、鼻,一时找不到湿毛巾可以用其他棉织物替代,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一氧化碳。另外,应低首俯身,贴近地面,设法离开火场,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
3、设法脱离险境:底层的居民自然应夺门而出。楼上的住户若楼道火势不大或没有坍塌危险时,可裹上浸湿了的毯子、非塑制的雨衣等,快速冲下楼梯。若楼道被大火封住而无法通过,可顺墙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绳子缘阳台逐层跳下。
4、尽快显示求救信号:发生火灾,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鲜明衣物,不断摇晃,红色最好,黄色、白色也可以,或打手电或不断向窗外掷不易伤人的衣服等软物品,或敲击面盆、锅、碗等。
5、切不可因贪恋钱财而贻误脱险时机。
总之,虽然这次培训只有一天的时间,但感觉收获很是很多。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篇二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自己防震演习的一些体会,总结了一下几点防震自救常识。
一、室内应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出不去,应立即关闭煤气和电闸,将炉火扑灭[参见备注1],躲到结实的床、桌下,或躲进跨度较小的房间,如卫生间或厨房,要注意保护头部,以防异物砸伤;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体取低位;注意千万不要跳楼,俗语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因为跳窗时人在地震过程中站立行走不稳,跳楼危险性极大;不要下楼梯,不要到处跑,不要随人流拥挤,这些地方容易崩塌垮掉、发生挤压踩伤。根据唐山地震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因跳楼或逃跑而伤亡的人数在六种主要伤亡形式(直接伤亡、闷压致死、跳楼或逃跑、躲避地点不当、重返危房、抢救或护理不正当等)中占第三位。
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就地蹲在课桌、柜台、排椅下或柱子边、内墙角处,注意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决不可乱跑,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1970年我国通海大地震现场抢救时发现,大部分死亡者都在屋门口附近,表明地震时人们在外逃,来不及到达安全地点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挣扎出来,其它震例也基本如此。
二、室外应急
在行驶的车上时,要抓牢扶手,低头,以免摔倒或碰伤;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耐心等待停车脱险。
正在室外的人员,用合适的物件罩在头上(双手也行),跑到空旷的地方。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的,还有像烟囱、水塔、广告牌、路灯、大吊车、立交桥、过街天桥等。在楼群中躲不开可以进入路旁大楼里,底层不容易塌掉,但有被埋的危险性。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河岸及高压线、电线杆,以防滑坡、涨水等突发事件。
三、自救常识
如果被埋在废墟里,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移动身边可动之物,扩大空间。用砖块、木头等加固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以防余震。若在室内要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防止有天然气煤气泄漏或烟尘呛闷窒息。要保存体力,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要相信自己,相信党!保持乐观自信!
撤退时,要把上衣脱掉,把带有皮带扣的皮带解下来,以免中途被阻碍物挂祝
四、互救常识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此种做法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要先救青壮年,救出一个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另外还要注意先救有呼声的,先救容易救的人。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的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不可用利器刨挖挖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要造成粉尘碎物飞扬,以致误伤和窒息被营救者,必要时可采取洒水息尘的办法。
五、家庭防震准备
政府发布地震预报后,居民须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检查并及时消除家里不利防震的隐患。
1、合理放置家具、物品
固定好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墙上的悬挂物要取下来,防止掉下来伤人;清理好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阳台护墙要清理,拿掉花盆、杂物;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要放在安全的地方;
2、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
准备一个包括食品、水、应急灯、简单药品、绳索、收音机等在内的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
[备注]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很危险,大的晃动停息后去关火更加合理。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篇三
发生地震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但至于怎么科学逃生自救,还得听专家的。地震局官员介绍说,万一地震,身处不同场所就得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夺门而逃是最不明智的选择,除非你住在平房里,在短短几秒钟内能跑到安全地带。否则,最好就地避震,等首震过后,再迅速撤离。
如果你在家里,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滞留在床上或站在房间中央,更不能躲在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体,不要破窗而逃。应该飞速跑到承重墙墙角、卫生间等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或躲在低矮牢固的家具处。住在平房可躲在炕沿下,但要避开大梁。住楼房者,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能到阳台、楼梯、或去乘电梯,更不能跳楼。因为阳台、楼梯是楼房建筑中拉力最弱的部位,而电梯在地震时则会卡死、变形,跳楼无论怎样,最后的结局都会一样恐怖。
如果在学校或公共场所,一旦发生地震,首先要做到听从老师或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应就地蹲在桌子或其他支撑物下面,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尽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待地震过后,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撤离。
如果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发生地震时,还应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玻璃柜台以及高大、摆放不稳定的重物或易碎的货架。
再次,如果在户外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可以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如果在野外,就要飞速避开水边,如河边、湖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还应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如山脚下,陡崖边,以防山崩。不要在陡峭的山坡,山崖上,以防地裂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室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篇四
安全是每个人生命的保障,没有了安全,再多的钱财又有什么用?没有了安全,再幸福的生活又有什么用?……无论你拥有什么?都要先拥有安全。
这一天,我们有幸参加防爆演练,听到这个消息,我们欣喜若狂。刚进大门,我们一眼就看到了那像青松一样挺立在操场上的消防员,一个个英姿飒爽,他们满脸严肃,神情专注,动作整齐划一,每一个踢腿,每一次出拳都虎虎生威,口号声响彻云霄,让人听了热血沸腾。
演练结束后,我们观看了现场灭火表演。火盆里燃烧着熊熊大火,刚走进,一股热浪就迎面扑来,消防叔叔手里提着灭火器,站在距烈火一米处,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里面的干粉松动,然后,让喷嘴对准火点,拔去保险栓,压下压把,灭火器就喷出了干粉灭火。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让我想到了“天津溏沽”大爆炸案,爆炸案中牺牲了十几名消防员,死亡名单里年龄最小的消防员只有十九岁。真是哪里有火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消防员叔叔的身影。
操场上的一个庞然大物——“云梯”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只见一名叔叔坐进驾驶室里,另一位站在云梯上,云梯越升越高,足有十几层楼那么高,消防叔叔的身影也越来越小,渐渐模糊了。一阵风吹过,仿佛云梯正在摇摆着,让我们看的人都心惊胆颤,为消防叔叔捏一把冷汗,我不由在心里为他点了一个"赞"。
操场的地面上摆放着几套不同颜色的服装,叔叔一 一为我们介绍,这些服装颜色不同,功能也各不相同:隔热服,能耐热一千多摄氏度;防化服,免遭化学物品的侵害;防蜂服,阻挡了毒蜂的叮咬……,我试穿了一件,好不容易穿好了,却已经满头大汗了,像一只笨重的企鹅,连路都走不了几步,可是消防叔叔还要穿着如此沉重的衣服在火场上救援。
通过这次演练,我不但增长了见识,还提高了自我防范意识,“隐患险于明火中,防范胜于救灾”。防灾减灾是安全的保障。
全国防灾减灾日学习体会和收获篇五
时间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索然无味;而生命失去了时间,万物必然停滞不前。生命往往就是一瞬之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的谚语了。但时至今日随着高科技逐渐渗透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诸多便捷时,我们对于灾害的认识也逐渐淡薄、遗忘。为了更好地享受生命,我们更应提高安全意识,民防知识务必牢记在心。关注民防,就等同于关爱生命。树立民防意识,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有人会问民防是什么?它就是人民防范危害,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生命可贵,在社会生活中,有可能仅仅因为一个不小心,生命就在一瞬之间殒灭了。天灾我们不可避免,因它具有不可抗拒的因素,谁也不可阻止。但人为的灾害的避免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这让我想起妈妈给我讲关于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的情况!虽然我是那一年才出生的,但我的妈妈在临产前怀着我在距离地震灾区相邻省市的重庆也感受到了强烈的余震。在那次8.0级的强震中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有多少的家庭承受了不可言说的痛苦。一座美丽的城市就在一瞬间土崩瓦解、变为废墟!时隔十年,这座城市也有了新的面貌与活力。但10年前的灾难在大家心里仍是一个无法抹去的伤疤。
鉴于那次的惨痛经历,我从入学以来,学校定期都会有一次防灾及消防的演练。演练中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迅速、镇静、有序地从教学楼的安全出口撤离到操场上。也有专门的老师在维持秩序,预防踩踏事故的出现。老师们还会给我们讲述很多防灾减灾的知识,比如说: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如果在家中,就要立刻跑到坚固的桌子或床下等地方躲藏,同时拿起枕头放在自己头上。如时间允许还应尽量找一些毛巾弄湿后放在口鼻上,以防止灰尘和烟雾吸入体内。情况紧急时,应抱着枕头往墙角、卫生间等地方躲,以利用建筑三角原理来保护自己。说到这儿我还想起了老一辈常说的顺囗溜: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叫。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着小鼠跑。
兔子竖耳碰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话:“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团结起来,提高自我的保护能力,提高防范意识,保护我们自己及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