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总复习知识点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互 1和任何自然数
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1、2、4是8和12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24、36是4和6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有6个面
(2)长方体有12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4)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5)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形相对的面
(6)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相对的棱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个面
正方体 12条棱
长方体 8个顶点
上下面:长×宽 左右面:高×宽 前后面:长×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m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V=s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立方:
1³=1 2³=8 3³=27 4³=64
5³=125 6³=216 7³=343
8³=512 9³=729 10³=1000
平方:
1²=1 2²=4 3²=9 4²=16 5²=25
6²=36 7²=49 8²=64 9²=81 10²=100
1方=1立方米=体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³=1000cm³ 1m³=1000dm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容积和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体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L=1000ML 1L=1dm³ 1ML=1cm³
探索图形
三面涂色:顶点(八个顶点) 两面:棱长(n-2)×12
一面:面(n-2)×(n-2)×6 没涂:(n-2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
a÷b=b分之a(b不等于0)
2、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所有题的答案都要是最简分数)
5、通分
把异分母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所有应用题(最简分数)(所有题)
图形的运动(三)
注意:旋转时(小旗等)是朝上朝下。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无论是简算,还是混合计算,结果都要是最简分数。
喝牛奶
全部喝完:喝了一杯牛奶,看到了多少次水。
没有喝完:计算喝了多少水和奶。
折线统计图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只有一根线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
有两根线或两根以上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学广角——找次品
2、3(1次)
4-9(2次)
10-27(3次)
28-81(4次)
82-243(5次)
…… ……
如果没说轻或者重,在基础上加1。
五年级下册必考题型注意点
一、 单位换算:
要想做对单位换算,必须记清单位之间的进率,记对方法(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
易错的进率有: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时=60分
二、 分数部分:
解题关键:
1、找对单位“1”
2、写好数量关系(单位“1”的量×分率=分率对应的量)
3、根据数量关系列式或方程易错题(必须掌握的题目类型)
三、长方体、正方体部分:
要正确解答有关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必须牢记棱长和、表面积、体积的公式;看清单位,单位不同,变相同再计算;解题时,先分析求什么,再动笔认真算。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长方体的棱长和 = (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 = 棱长×12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 = 棱长×棱长×6 S=a²×6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 = 底面积×高 V=abh=Sh
正方体的体积 =棱长×棱长×棱长=底面积×高 V=a³=Sh
四、列方程解应用题部分:
(一)解题关键:找对数量关系,根据关系式列出方程。
常用的数量关系式有:
1、周长、面积、体积、棱长和公式就是等量关系式。
2、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a倍(或)设:另一个量为x,一个量就是ax(或x)
3、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和(或差) 等量关系式:一个量+另一个量﹦和 , 一个量-另一个量﹦和
4、一个量比另一个量的a倍多b(或少b)
等量关系式: 另一个量×a+b﹦另一个量
5、在相遇问题中的常用的:
数量关系式:
甲行的路程 +乙行的路程﹦总路程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总路程
6、追击问题:甲后来行的路程-乙后来行的路程=甲乙原来的路程差
(二)解题注意事项:
1、看懂图(尤其是几倍多几的题目)、会画图(相遇问题的题目)
2、画图时要标明所有的条件和问题
3、解设要完整,有两个未知量的时候要用不同的字母。
(三)典型题:(列方程解答下面题目)
1、妈妈用长49cm的彩条装饰了长方形相框的四周。已知长方形相框的宽是长的,这个长方形相框的长是多少cm?
数量关系式是:
2、五年级有男生428人,比女生的2倍少180人,女生有多少人?
数量关系式是:
3、对比题:五年级有女生428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少180人,男生有多少人?
先画图,再写数量关系式,最后解答。
4、公园里柳树的棵树是杨树棵树的,杨树比柳树多40棵。柳树有多少棵?
5、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相遇时,甲车行了多少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
6、两车同时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5千米,车先行1小时,然后甲车出发,那么甲车行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7、李师傅和孙师傅合作加工一批零件。李师傅每小时加工12个零件,孙师傅每小时加工8个零件。孙师傅已经加工30个零件,李师傅已经加工22个零件。几小时后李师傅加工的零件数能赶上孙师傅?
五、确定位置部分:
注意事项:
1、在测量度数是,要注意0刻度线对准起始方。
例:南偏东——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准南;东偏南——量角器的0刻度线对准东;
2、画图时,要注意看清1cm代表实际多长。图上要写明画几厘米,标明度数、地点。
3、说明一个人的位置时,一定要先找准观测点。
4、说明一个人的位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数对、一种是用方位、度数、距离表示)
易错点:
两人互看,方向相反,度数不变,距离不变。
例:小芳在小东家的西偏北30度,距离小东家800m。
小东在小芳家的( ),距离小芳家( )
六、制作统计图,看清要求,做的时候一定要:画图例、标数据。
七、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易错点:
1、找相对面。
2、长方体展开图(一定要记得,6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围不成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