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鼓励高校毕业生就业基层长效机制
若水分享
114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4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保障措施。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24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聚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等问题,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
记者: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情况如何?
张义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就业率稳中向好。据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增长新常态和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仍面临人才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仍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记者:面对这些问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张义珍: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以服务基层发展为目标,以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作用为核心,加快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服务基层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的长效机制;三是坚持政策支持和完善服务相结合,把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择优招录高校毕业生
记者:新政策怎样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得去”?
张义珍: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渠道不畅问题,我们强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一是更好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作用,聚焦基层短缺人才,聚焦基层和艰苦贫困地区迫切需要的脱贫攻坚、现代农业、教科文卫等重点领域,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二是拓展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空间,编制政策、编制标准向基层适当倾斜,空缺岗位择优或拿出一定比例专门招录高校毕业生,同时适当放宽学历专业限制、降低开考比例或拿出一定数量面向本地生源;三是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四是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力军作用,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新创业;五是创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形式,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各种灵活方式为基层发展服务。
记者: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干得好”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张义珍:高校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在基层干不久、留不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空间受限。为此,《意见》把支持他们扎根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作为重点,提出了4条新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面向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创新创业培训等;二是拓宽晋升渠道,推行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鼓励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向基层一线倾斜,统筹做好特别艰苦一线工作高校毕业生交流工作;三是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健全符合基层实际和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对论文、科研、外语、计算机不做硬性要求,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作出重要贡献的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
更好保障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
记者: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留得住”?
张义珍: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条件较为艰苦,为增强这些地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一是更好保障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二是落实补助项目,更好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专项安家补助;三是注重精神激励,将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纳入国家表彰奖励范围,对在基层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毕业生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记者: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流得动”,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义珍:《意见》集成了近年来支持高校毕业生来去自由的户籍便利、社保转移接续、升学扶持、考录优先等政策,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长才干、有发展、流得动的良性机制。一是强化优先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选人用人导向,省以上机关招录公务员一律需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地市以上机关和省市所属事业单位均应拿出一定职位面向基层人员公开遴选,推广晋升高级职称须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做法,积极为基层高校毕业生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完善基层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优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推动政策互通、资格互认、信息共享,为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晋浩天)
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服务保障机制
记者: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情况如何?
张义珍: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就业率稳中向好。据统计,70%左右的高校毕业生到县及以下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基层单位就业。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经济增长新常态和就业总量压力、结构性矛盾持续存在的情况下,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发展仍面临人才匮乏的难题,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仍存在动力不足、渠道不畅、发挥作用不够、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保障不力等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记者:面对这些问题,将采取哪些有力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张义珍: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要以服务基层发展为目标,以更好发挥高校毕业生作用为核心,加快构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一是坚持服务基层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积极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立足基层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二是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向基层流动的长效机制;三是坚持政策支持和完善服务相结合,把转变政府职能和创新管理方式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空缺岗位择优招录高校毕业生
记者:新政策怎样引导高校毕业生“下得去”?
张义珍: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动力不足、渠道不畅问题,我们强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教育引导,多渠道开发基层岗位:一是更好发挥政府购买服务作用,聚焦基层短缺人才,聚焦基层和艰苦贫困地区迫切需要的脱贫攻坚、现代农业、教科文卫等重点领域,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二是拓展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空间,编制政策、编制标准向基层适当倾斜,空缺岗位择优或拿出一定比例专门招录高校毕业生,同时适当放宽学历专业限制、降低开考比例或拿出一定数量面向本地生源;三是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四是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力军作用,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新创业;五是创新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形式,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各种灵活方式为基层发展服务。
记者:在支持高校毕业生“干得好”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张义珍:高校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在基层干不久、留不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发展空间受限。为此,《意见》把支持他们扎根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作为重点,提出了4条新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面向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技术知识更新培训、创新创业培训等;二是拓宽晋升渠道,推行基层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适当提高基层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鼓励国有企业选人用人向基层一线倾斜,统筹做好特别艰苦一线工作高校毕业生交流工作;三是完善职称评审制度,健全符合基层实际和特点的职称评价标准,对论文、科研、外语、计算机不做硬性要求,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可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独确定通过率,作出重要贡献的可破格晋升职称等级。
更好保障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
记者:如何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留得住”?
张义珍: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条件较为艰苦,为增强这些地区基层单位的吸引力,激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建设,国家将进一步健全服务保障机制。一是更好保障到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的工资福利待遇,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全面落实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二是落实补助项目,更好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对农村基层急需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专项安家补助;三是注重精神激励,将基层工作高校毕业生纳入国家表彰奖励范围,对在基层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校毕业生加大表彰奖励力度。
记者: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流得动”,将采取哪些措施?
张义珍:《意见》集成了近年来支持高校毕业生来去自由的户籍便利、社保转移接续、升学扶持、考录优先等政策,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长才干、有发展、流得动的良性机制。一是强化优先从基层高校毕业生中选人用人导向,省以上机关招录公务员一律需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地市以上机关和省市所属事业单位均应拿出一定职位面向基层人员公开遴选,推广晋升高级职称须有1年以上农村基层工作经历做法,积极为基层高校毕业生拓展职业发展通道;二是完善基层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优化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推动政策互通、资格互认、信息共享,为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提供便利。
(本报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晋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