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分享工作中经典的励志文章

若水分享 1147

  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永远,人生难免会遇到挫折,遇到挫折其实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对待挫折的态度,是否吸取教训,只要你抱有好的学习态度,吸取教训就会成功。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工作中经典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怎么改掉间歇性踌躇满志

  1.

  小时候家长总会提醒我们:你不要常立志,而要立长志。

  意思是说:与其频频自我鼓励,再频频自我放弃,莫不如抱定一个大志向,咱一路自律到底。

  道理是懂了,也知道它是对的,可很多人就是做不到。

  现实往往是:你下了一个决心,拟定了个计划,再绘制一长卷宏伟蓝图,瞬间感觉动力爆棚,刀山火海也要上,天下都是朕的。

  可这股热乎劲顶多能持续个两三天。假以时日,你迎来的并不是改变,而是一次次的打回原貌与自我厌烦。

  故事还没有结束:过了一段懒汉日子后,你偶然间读到一篇励志文,看到案例里的主人公们一个个头悬梁锥刺股,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此时,你感到脱胎换骨,大彻大悟,势要东山再起,绝地逆袭。

  又是三五日过去,你再次丧失掉自控力。

  周而复始,心态再好的人也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绝望过后更多的是困惑:

  我怎么了?没有天赋也就罢了,难道说毅力也是天生的东西?

  好奇怪,为啥我一读鸡汤就来劲儿?是不是这种东西容易上瘾?

  难道“努努力”这种最低级的事儿也有门槛吗?我连这方面都不行?

  思来想去,也只好勉强得出个简单粗暴的结论:看来我呀,就是这么个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2.

  可俗话说:死也得死个明白不是?

  我们不妨来分析下这个普遍现象背后的原因。

  是什么导致了我们做完计划没两天就立马泄气呢?

  这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道德许可”。

  用《自控力》一书中作者的解释就是说:当人做了好事情之后,就容易放纵自己做坏事情。

  比如,在很多人潜意识里,拟定计划下决心,就相当于自己在做一件“好事情”。

  你可能疑惑:我只是刚刚拟定计划,还没“做”呢呀,我怎么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呢?

  这其实是一种被隐藏得很深的人性。

  你是没做任何实际的事,但计划给了你一个即将忍受痛苦、克制自己本性的预期。

  你心底里觉得自己本性是懒惰的,但未来的日子即将要“克服”懒惰,你就会提前放纵下自己。

  比如,你计划从明天或后天起,每天学习八小时。紧接着你心底里就会有个声音对你说:啊,你马上就要实施这么艰苦且违心的工程啦,快休息休息。

  或者是:想象下等把计划执行完,你会变成个很厉害的人呢。嗨,反正你注定成为很厉害的人了,早晚的事而已,那现在松一松没关系。

  于是:每次“踌躇满志”后,你都会掉进一个短期的懒散陷阱。并且特别心安理得,因为你把它当成了一种牺牲本我的应得奖励。

  3.

  那为什么过了段时间,你读到一篇励志文后,又能立马猛醒呢?

  原因就在于,励志文里的一些案例故事,无形间戳破了你的心理误区,让你发现:原来自己没做好事,只是在做应该的事。

  比如,某篇文章里写道:

  王健林每天早上4点起床。

  80多岁的李嘉诚,每天早上5点起床。

  百度总裁李彦宏说他每天早上5点会被机会叫醒。

  篮球运动员科比发出了灵魂拷问:你见没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

  这时你觉悟了,振奋了。

  为什么?

  因为以前做完计划就犒赏自己的你,一直是觉得:我即将做一些违背本性,需要用力,值得感动涕零的大好事。这种想法激发了你的“道德许可”心理;

  而当旁人真真正正的“努力案例“摆到你眼前时,你猛然发现:原来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事,全世界的成功者都在努力。且他们也跟我一样,都是正常人,那么由此推得:原来努力和懒惰一样,都是我的本性之一。

  如此,制定和执行计划于你而言就不意味着什么好事,而是你分内的事,顺着本性的事,自然而然的事。

  所以准确来说,读励志文而热血一阵子的你,其实不是受到了什么激励和迷惑,而是被拖拽回了正常心理。

  这个正常心理就是:懒惰,向往安逸的人,是你;但能自控,能自律,其实也是你。

  于是,你再次收拾心情,打马上前去。

  可由于被之前的心理误区影响得太深,你又是没能坚持几天,因为那种读完励志文而产生的正常心理不久就被你忘记。

  所以你才像中了魔咒一样:

  定计划——觉得自己即将”做好事“——觉得不是自己,预估自己即将逆本性、受委屈——开启道德许可,提前奖励——奖励过度,懒散麻痹——看到他人真实的努力故事——发现制定与执行计划只是正常的事——恢复清醒,努力——忘记——再次懒散麻痹。

  4.

  弄清楚原因,就方便对症下药了。

  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呢?针对问题成因,有两点建议:

  去道德化,发现自控的自己。

  你要充分意识到:我们人并不是只有冲动自我;我们还有自控自我。

  并不是嘴馋,吃了一块蛋糕的那个才是你;吃完蛋糕去跑步的那个,其实也是你。

  人性不全是坏的元素,除了一点懒惰外,想努力且真的会执行,这也是人性之一。

  所以,定计划没什么值得奖励的、跑步也没什么可奖励的、做题也没什么可奖励的。你只是即将要做或正在做你本性上就愿意的事,你只是在做你自己。

  如此一来,踌躇满志和立志时的兴奋完全可以打消了,更不必对执行阶段产生即将遭罪受苦的心理预期——要知道这是一种道德化的错觉,真相是:执行并不会让你受苦,反倒偷懒会让你痛苦不已,因为一味偷懒其实不是你的全部本性。

  二、恒久接触真实,利用镜像原理。

  在上文中我们提到:当你读到他人努力的事实时,你会恢复清醒,摆脱道德化的误区,进而发奋起来。

  但我们不可能每天都靠读励志文来激励自己吧?有没有什么恒久一些的办法呢?

  还真有,那就是:多跟勤奋的人在一起;多了解他们的真实信息。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它唯一的任务就是像照镜子一样反映他人的行为,然后让你不自觉地去模仿。

  比如看人打哈欠你也想打,跟体重飙升的人在一块生活你也渐渐变胖,都是镜像神经元在发挥威力。

  我们可以将这个原理应用到正面上来,慢慢你会发现:

  多去泡图书馆自习室,你好像真的会变得更努力;

  多让学霸带着你学习,你在他身边也会变得勤动笔;

  抱团前进、互相监督,且保证监督制度有效执行,你仿佛真的就”有了毅力“。

  以往我们都觉得这是所谓的”环境改变人“;其实更进一步讲:这是在帮你走出”道德化“的误区,让你的潜意识看到人除了懒的另一种本性;让你少了一点自我感动自我奖励和误判衍生出的矫情,进而收获到本身就存在于你身体里的,自控的自己。

  当然,如果条件不具备,你也可以在墙上贴张白纸。

  左边是一些作息时间表,右边贴上执行这些时间表的人名:科比马化腾李彦宏、马云韩大爷王健林。

  励志文章2:扛过最不起眼的那个阶段,你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

  我有一个特别好奇的问题想问一些年轻人:为什么你还不辞职?

  一位同事,她每天的工作,就是等着路演结束之后照片发回来,修照片、发微博、写文案、微博互动……每天都会搞到夜里一两点,她说这样的工作已经持续大半年了,她都不知道这样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我觉得这样的女孩好奇怪哦,我就翻了她的简历,她的毕业设计作品拿到了全校的最高分,别的同学设计的都是花园、高楼大厦,但是她设计的是墓地。她为了那个墓地设计,去了十几个墓地考察。因为她说,她就想自己做的东西和别人的不一样。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辞职?”

  她说:“因为我一直以来都希望自己和别人做的事不一样,所以我也相信,我能把这样一份枯燥的工作也做得很不一样,我还蛮喜欢现在的工作的。”

  第二位同事,他每天到公司,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他的领导端茶倒水,然后洗茶壶。

  我看了他的简历,他是拿过国奖的本科生,后来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的古汉语文学专业。

  我问他,他说:“别人看见我好像就只做了那些杂事,其实每一个新人一定都是从做杂事开始的,但最害怕的事情是,新人只会做这些杂事。而我,我还要开剧本会,搜集各种素材和资料,做杂事只是我生活中非常非常小的一个部分。我挺開心的,因为我每天都在进步。”

  第三位同事,她主要任务是负责和各个媒体、艺人还有客户对接。所以她的很多时间都是花在无止境的等待当中。我说,难道你不觉得在浪费生命吗?她跟我说了她自己的故事。

  她毕业旅行的最后一天,是在土耳其机场。排队的时候,正前方一颗人肉炸弹了,全是血。她非常害怕地躲在厕所里给自己的爸妈发了条短信,她说:爸爸妈妈,出了一点事,我可能回不去了。

  以至于她在后来的工作当中,不管是挨骂还是遇见什么难题,她都想:我连生死都经历过,这些还有什么好怕的。

  接下来这位同事,我们会经常在光线电影的活动中看到他,他的工作永远都是拍摄——剪辑——拍摄——剪辑,哪怕晚上熬夜到两三点钟,就好像是一个机器人,永远不知疲倦。

  我看了他的简历,他曾经参加过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拿了一等奖;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也是一等奖。

  我就问他:“你做机器人那么厉害,为什么现在想要来做这件事情?”

  他说:“我的业余爱好是做机器人,但我的梦想是做传媒,所以进了光线之后,自己每一天都在做喜欢的事情,觉得这件事情有可能会做成自己的事业。所以,虽然有一点点疲惫,但一点也不累。”

  分享了这些同事的经历,你会感到,好像很多年轻人的工作都是这样,枯燥、低调、无味、不起眼。但你也会发现,做这些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曾经都是那么厉害。

  这样比较起来,他们反而显得更厉害了。所以我希望,如果你们也处于这样的阶段,在做一份看起来不起眼的工作,希望你们能够扛过去。

  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厉害的人。

  励志文章3:当你觉得最坏时,美好可能已悄然而至

  1

  刚刚休产假那年,是我和先生觉得最困难的时候。

  因为休产假,我只能拿基本工资,先生那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工资也不高。每个月还要还房贷,给孩子买奶粉,根本不够用。

  当时,先生报名参加项目经理认证考试,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薪资待遇。为了考试能顺利通过,他用家里仅有的一点存款报了一个辅导班。每到周末,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坚持坐4个小时的公交车往返上课。

  虽然辛苦,但心中却充满希望。

  没想到,刚上了3个月的辅导课,先生的公司进行部门调整,整个部门被裁员。虽然拿到了1万元的补偿金,可是工作没了,这点钱也撑不了几天。

  顿时,我觉得生活怎么这么难!为什么所有的坏情况都被我们赶上了!

  先生一连投了两个月简历才找到一份工作,不仅工资比以前低,离家也远了很多。我不同意他去这个单位。先生说,先干着,能解决吃饭问题咱就能挺过去。

  终于,否极泰来。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先生通过了考试,并成功跳槽到一家大公司担任项目经理,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古话说,阴之至极,阳之所生。一个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另一个相反的事物就会萌发。

  当你觉得特别苦、特别难的时候,这或许就是人生要转折的时候了。处于人生低谷的你,接下来要迎接的可能就是上坡路。

  2

  我的同事小芳,本来是个大专生。她觉得学历是自己的短板,于是报考了中文专业的自学考试。用了几年时间,完成了考试,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大家都很佩服她的毅力。

  小芳说,其实自己也曾动摇过,外语她是考了五次才考过。

  第五次备考外语时,小芳正干着语文老师的工作,平时每天上两节课就可以,没想到后来她由科任老师变成了班主任,课时数也增加到每天六节。

  每天,查体温、做汇报、上课、备课、答疑,忙得焦头烂额。下了班,小芳累得就想躺床上什么也不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有一天下班后,小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躺在床上,心里非常痛苦。

  她想到,外语考试已经是最后一科了,如果自己坚持不下去的话,可能就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这些年无数挑灯夜战的苦读、无数顶风冒雨往返学习的努力就白费了。

  想到这些,她又不甘心,于是打起精神,坚持爬起来翻开书本学习。后来,小芳终于考过了外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有时候,所有难题会在猝不及防时扑来,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惊慌失措地应对。原有的一切计划,也会被无故打乱或搁置。

  可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美好在前,又何必因为一点障碍而放弃?

  咬牙坚持,才有看到胜利的可能。

  3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事情:

  做好了攻略,驱车千里不辞辛苦去看美景,没想到大雨滂沱,什么也没看成,你沮丧至极;

  精心准备了考前复习,却因为发烧而考得一塌糊涂,你觉得失望无奈;

  熬夜加班做出来的文案,却因为堵车、迟到被别人占了先机,你觉得运气简直差到极点。

  所有的问题,都像商量好了一样,一起对你不客气。

  但这时,身处逆境的你,如果失去了仰望星空的勇气,可能就会错过更美好的生活。

  最困难之时,可能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既然黑暗已经来临,曙光一定就在眼前。与其叹气,不如努力。与其放弃,不如笑着打它个措手不及。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跨越,没有一种困难可以成为羁绊。

  只要不停留,继续努力,一定可以看到春暖花开的美丽。当你觉得最坏时,可能,美好已悄然而至。

  励志文章4: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

  很多人说,人生总是有诸多无常,起伏波折是上天给每个人的考验。

  是啊,一帆风顺,大多数只是一种奢望。到了一定的年龄,岁月总是如期而来,磨难总是不请自到,孤独总是突如而至。

  有的时候,面对困难,有个可以寻求帮助的人都没有。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路过的多,留下的少,漠不关己多,感同身受少。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单枪匹马,没有人一直陪伴在我们身侧,就如没有一朵花会永远盛开。

  不由想起电影《阿甘正传》的男主阿甘:

  先天心智不足,饱受同龄人的歧视,幸亏有母亲的照顾,爱人的陪伴。

  可后来母亲去世,爱人出走,朋友牺牲,他们都只陪伴了他极为短暂的时光,更多的时候是他一个人在走、在跑、在闯荡、在前行。

  越年长越觉得,很多事都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心里的委屈,只能说给自己听,生活的困难,只能自己一个人过,人生的道路,只能自己一个人走。

  因为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没有人能永远被我们依赖,生我们养我们的人,会老,疼我们爱我们的人,会走。从始至终面对这个世界荣辱悲欢的,只有我们自己。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只能我们自己体会。

  因此我们必须一个人昂首挺胸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像那句话说的那样:

  “把自己当成一支队伍,对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

  只有学会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苦难,才能真正学会独立。

  当我们不再因为生活苦难抱怨命运,不再因为独处感到孤单,以微笑面对生活。

  相信此后无论是否有人陪伴,我们都已强大到能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考验。别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别被生活带来的失意打倒。

  有时候,我们以为一个人跨不过去的坎,一咬牙,可能就已经跨过去了,我们以为等不来的阳光,一回头,也已经驱散了漫漫长夜。

  回头发现,那些难熬的日子,其实是自己美好未来的奠基石,孤独带给我们的并不只是阴郁和失落,还有渐渐沉淀下来的沉稳与坚定。

  人活一辈子总要经历些坎坷,没有什么扛不过去的。你只需一路向前,披荆斩棘,总有一天,你会一个人熬过那些苦难。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相信命运不会辜负每一个用力奔跑的人,暴雨的终点,是一片草原。

  答应自己,余生,无论前行路上是否有人陪伴,都要学会一个人走,好吗?

  励志文章5:不够优秀,努力来凑

  1

  我上班的附近有几家早餐店, 但这些店通常做不了半年,就入不敷出,频繁更换店主。唯有一对夫妻的早餐店在这里开了近十年,价格实惠,收入却很可观。他们的秘诀却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因素。

  首先,这家店虽小,但打理得规整有序,即使是裸露在外的操作板也被擦得一尘不染,让人一看就卫生,吃着也放心。

  其次,这家店的夫妻俩非常能吃苦,每天早上5点半开门营业,到了中午12点才关门,节假日也不休息。

  而且,这家店的服务态度特别好,他们一脸和气,有时哪怕顾客催得急,他们也不会表现出丁点不耐烦。

  其实这家店,卖的东西跟别家差不多,甚至味道还不如别家的好。但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可以说他们是靠勤奋取胜。因为其他家经常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而这家店一直都在,他们也跟顾客培养起了感情。

  你不得不承认,有时一个人的成功并非必须要有多么耀眼的优势,只要你够坚持、够努力,发挥独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能拥有一席之地。

  2

  朋友的公司有个行政人员,能力并不出众,但每次公司裁员她都能化险为夷。

  这个员工其实比较笨拙,虽然尝试过提升自己,但效果并不明显。于是她就想,重要的事我干不好,那至少要把那些看起来不重要的事干得足够漂亮。

  比如她特别会做档案管理,虽然技术含量相对不高,但最考验细心和耐心,于是她就把整个公司的档案整理得井井有条。

  比如她特别会接待客人,虽然看起来只是端茶递水的活儿,但如何有礼有节,把握好尺度和分寸,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却需要下功夫去琢磨和思考。

  再比如,她点外卖也相当专业。全公司哪些人喜欢吃什么,忌吃什么,她都一清二楚。她还能兼顾营养的搭配,分量的把握,价格的选择。

  她身上的这些优点大多比较微小,但每件事都做得妥妥帖帖,让人挑不出毛病。

  也许很多时候,我们当不了主角,做不成大事,但我们至少要保证能把配角当好,能把小事干好。一旦你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也定不会被工作辜负。

  3

  认识一位作者,他曾一度自卑,因为总是写不好热点文。每当他还在收集材料、整理思路、取标题时,别人的文章已经快速出炉,并且质量也很高。

  他冷静下来反思,其实,他并不擅长写热点文,更适合去写人物文。后者一般不要求迅速出文,他可以静下心来,花时间和精力去打磨构思。

  他调整了心态,放弃写热点文,专攻人物文。他时常为了写好几千字的稿子,去翻阅十多本书,反复去了解这个人物的所有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因为执着和专注,他的人物文越写越好,找他约稿的人越来越多。他成为了写人物文的高手。

  其实并不是必须要去做很有难度的事,才叫做有前途。有时,你如果把看起来简单的事做得足够好,也能有所建树。

  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给自己做不好事找许多理由,但实际上,不够优秀的人还可以通过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冲破客观条件的束缚,打开另外一条出路。

  会做生意的人,不一定要有多么聪明的头脑,多么特别的秘方,如果能找准顾客的需求,努力做好产品、提升服务,也可能拥有稳定的客源。

  受到重用的员工,不一定是多么拔尖的人才,如果能认真对待所做的每一件事,也能赢得领导的信任。

  一位作者,不一定精通所有文体,但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就可能另辟蹊径,成为某个写作领域的佼佼者。

  其实,真正特别有能力、有才华、有天资的人并不多。如果你愿意努力,同样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

  不要为自己的懒散和懈怠找任何理由。许多时候,你过得好不好,跟你是否优秀没太大关系,但跟你是否努力密不可分。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8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