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分享人生正能量励志文章:认清你的天性,过最好的生活

若水分享 1147

  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人生正能量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认清你的天性,过最好的生活

  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

  名声、财产、知识等等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感受人生。

  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人生意义的独特领悟和坚守,从而使你的自我闪放出个性的光华。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

  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

  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自爱者才能爱人,富裕者才能馈赠。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

  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加人以损伤。受惠于一个自怨自艾的人,还有比这更不舒服的事吗?

  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

  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侠。

  但是,每一个人终究是一个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的个体,最切己的痛痒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世上最关心他的也还是他自己。

  要别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要别人比关心每人自己更关心他,都是违背作为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立。

  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

  你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自己在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

  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变故,每一变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却依然故我。毋宁说,我愈益是我了。

  我不相信生活环境的变化能彻底改变一个人,改变的只是外部形态,核心部分是难变的。

  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励志文章2: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

  一个刚刚走出校门,工作了两个月的小姑娘跟我抱怨:现在的工作不喜欢,公司福利待遇太差,上司同事太难相处……觉得自己实在没必要在这里受委屈,准备辞职了。听完她的抱怨,我不禁苦笑,我们每个人都曾被这种想法主导,只是被生活过肩摔几次,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

  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早上闹钟没响,起床的时候已经七点半,于是简单洗漱一下就奔跑着出了门;在别人诧异的目光中穿着高跟鞋追赶公交车,紧赶慢赶还是迟到了;早会上被批评工作态度不认真,加班几天做出来的策划被要求重做;晚上回到家里随便吃点东西就开始抱着电脑工作;晚上十二点,爬上床准备休息,却发现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早上七点准时起床,又开始新的一天。忙碌、疲惫、委屈,这些都不算什么,此时的我只知道,明天,会有人敲门收房租。

  被领导批评,被下属咒骂,拿着一份不高不低的工资,坐着一个不高不低的位子。妻子说我只注重工作不关心家庭,老板说我三心二意,没有全身心投入工作……此时的我在事业和家庭间摇摆,努力又艰难地寻找平衡点。

  竞争对手又发布了一款新产品;公司还有没有必要在现行的项目上加大投资;这个季度我们所占的市场份额又下降了;现在公司转型面临着哪些风险……此时的我坐在办公室里为公司的去向而焦虑。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烦恼,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焦虑点,有时候你的羡慕只是因为不熟悉。在成年人的生活里,永远没有“容易”两个字。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职场上不信这一套!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是指“处世之中,以弱示人,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别人的同情心,从而让人对你格外恩惠。”归根结底,是把自己有没有奶喝寄托在别人身上。

  当今时代,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已经不是同情弱者的时代了,而是崇拜强者。有没有“奶”喝,最主要的是凭借自己的实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手腕,而不是一味地“哭”。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在职场中遇到委屈是常态。受了一点委屈就哇哇大叫,大吵大闹,不仅不会让人报以同情,还会反感。长此以往,不仅不会要到“奶”喝,还会失去“哭”的资格。

  聪明人的懂得吞下委屈,用实力说话

  人生中总有一段日子需要你一个人熬过。熬得过,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熬不过,就只能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聪明的人会吞下委屈,铸成自己的实力。

  有一个英语专业的同学,在一次工作中需要P一张图,她请人帮忙,却被嘲笑“现在的大学生连PS都不会用?”同学默默地回去开始在各种浏览器上搜教程,后来终于花了两个小时把图片P好了。晚上回到宿舍,她开始在网上买书准备自学PS,又花钱买了网课,每天晚上下班后看视频学习。一个多月后,她已经是标准的PS大神了。

  面对别人的嘲笑,与其黯然神伤,不如审视自己。收起自己的“玻璃心”,默默修炼,当你羽翼渐丰,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一定会感谢今天吞下委屈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在工作中是最委屈的那一个。我们总爱和身边的人作比较。朋友A工资待遇比我高了一倍,朋友B每周都很清闲……殊不知,朋友A几乎天天加班全月无休,朋友B工资还养活不了自己。

  职场即道场,工作即修行。忍得下小委屈,慢慢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委屈,也不过如此。

  励志文章3:自律的人生,才有可能开挂

  在这个以秒计时的时代里,太多人囿于焦虑和疲惫之中。

  日复一日重复着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的琐碎。

  下班回到家中,瘫躺到沙发里,刷刷手机,再提不起劲做其他事情,感觉像是被生活拖着走。

  的确,一旦匆忙起来,我们很容易陷入疲倦的状态中。

  但也有另一种人,越是艰难,就越是严格要求自己,用极致的自律和努力,去应对人生。

  演员彭于晏就属于这样一种人。

  即使是身处高节奏、日夜颠倒的演员行业,他依然会抽出时间到健身房锻炼。

  每拍一部戏,他就学会一样技能。

  体操、综合格斗、巴西柔术、泰拳……只要能更完美演绎角色,他就会拼了命去学去练。

  从140斤的小胖墩到肌肉满满的完美身材,从七年的低谷里翻滚重生到如今大红大紫的实力派演员。

  彭于晏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开挂,全凭自律和努力。

  最近,十点君也采访了彭于晏,听他讲述电影《邪不压正》的拍摄故事,以及大红大紫背后的励志人生。

  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有句话说,每份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一份你不知道的苦。

  再光鲜亮丽的人生背后,也有过一次次的至暗时刻。

  对于彭于晏而言,这样的时刻持续了长达7年的时间。

  七年事业低谷,回忆起那段时光,彭于晏曾说:

  “我当时好迷茫,为什么别人会有那么多的戏演,有那么多粉丝,赚那么多钱,拍那么多广告,而我没有?”

  后来彭于晏想明白了:“其实,就是自己不够好。”

  最困难的时候,他想过放弃,想过退出这一行,但母亲的一席话,让他豁然开朗。

  母亲对他说:“现在拥有的不会是一切,现在失去的也不会永远失去,人生的路很长,要同时学会执着和放下。”

  再难的时候,也会过去的,执着于不如意,不如把低谷看成一个脱变过程,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带着这种信念,彭于晏开始了《翻滚吧!阿信》的拍摄。

  当时的彭于晏就像影片中的阿信一样,追求梦想,也在寻求着一个翻身的机会。不管这部电影是不是这个机会,但彭于晏知道自己一定要演好他。

  为了演好这部影片,他把自己当成专业体操运动员,八个月的魔鬼式训练,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十多个小时的训练,为了塑形,只吃水煮的不加任何调料的食物。

  就像影片中说的:“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

  凭借着剧中的表演,他入围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角逐名单,那一年入围的有葛优、王千源、刘德华等他尊敬的前辈,可以说,是他的“小巅峰时刻”。

  他证明了自己,也证明了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全力以赴,才是对生命的最大敬意。

  加倍努力,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事实上,《翻滚吧!阿信》只是彭于晏“折磨”自己的开始。

  角色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一方面是演技的增长,还有对人性的理解。另一方面是跟导演、工作人员,从不认识到成为朋友,一起花费心血和时间创作一个作品,这个东西是foreverlasting(永恒)的,让我觉得我有做一些东西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留下好的作品,让彭于晏觉得,演员这个职业值得做一辈子。

  所以为了拍《激战》,他找教练学习了武术和格斗,魔鬼训练加节食长达三个月之久。

  三个月里,他学会了泰拳、巴西柔术、锁技等技能,最后影片入围金马奖和金像奖,林超贤导演直言“没看错人”。

  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半年的时间,他又学会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

  拍自行车赛手题材电影《破风》之前,他每天骑行6、7个小时,用超过导演规定的任务量去提升自己,几乎把香港的山全部骑遍了,除了每天十公里的实地骑行外,回到酒店还要进健身房继续练习。

  拍《湄公河行动》,他接受了枪械训练,学习与缉毒犬相处,还学习了泰文及缅甸语,甚至还接受了泰国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训。

  拍摄爱情电影《听说》的时候,涉及到聋哑人的交流镜头,他专门去学了三个月手语。

  偶尔心里犯怵的时候,他清醒地告诉自己:

  你东西不够,你准备够了,你透彻了,一个月不够就两个月,两个月不够三个月,实在不行半年准备,你就一定能自信了。

  在这个什么戏都可以用替身的年代,他坚持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做,洪家班武行的兄弟们甚至跟他开玩笑说“要是你不干演员了可以来干武行。”

  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拼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生活里,本就没有容易二字。

  不管是年少见过了母亲为生活而奔波,还是那段低迷日子的经历,彭于晏深知,只有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越自律,越幸运

  不管是生活,还是事业,彭于晏都始终是保持着自律的。

  他很明白清楚自己要走的路,也很愿意为了精进自己去尝试新的东西。

  就像在荷尔蒙飞溅的《邪不压正》里,彭于晏是侠,也是隐,在“北平”屋顶飞檐走壁,让彭于晏觉得“每一天都很刺激”。

  姜文导演的不按常理出牌,也带给了彭于晏新的挑战。

  导演常常会给你不一样的东西,以前拍戏可能是台词背好,准备好ABCD,到现场就那么演。拍姜导的戏是没有台词的,到现场拿台词,然后开始背,背下来之后,准备上场的时候又一张完全不一样的台词,再背背背。这种感觉其实是很过瘾的。

  李天然这个角色需要一个会打的,有动作戏经验的年轻演员。

  16年前“小鲜肉”彭于晏是无法胜任的,好在这些年来格斗、枪战、武打,各种动作戏累积了不少经验。

  追梦是这个时代不少年轻人都在做的事情,面对未知的恐惧,现实的残酷,有人选择放弃,但彭于晏却十分乐意尝试付出。

  彭于晏在演员这条路上绝对称不上是天赋异禀,所以他更追求随遇而安:

  “假设骑单车,你知道这条路很难走,很多车子在前面坏掉了,恐惧在这里,但这个恐惧会让你更加集中。不要想太多,想太多没用,就像姜文导演说的,说干就干。”

  勇敢要求自己,是追梦路上的必需品。足够自律,才能足够幸运。

  如今的彭于晏早已不复当年的青涩,但自律、勇敢、知足,让他依旧能够塑造好少年感十足的李天然。

  演员这条路并不好走,彭于晏一路上就如同他最爱的热血漫画里的主人公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很逊,一直很努力,慢慢累积,克服挫折,才成为一个很厉害的高手。”

  如果说,篮球少年樱木花道目标是打败所有对手,忍者少年鸣人目标是成为火影,那么演员这条路上,彭于晏的目标是不计代价攻克下各种角色。

  彭于晏曾说:“我没有才华,所以用命去拼。我不怕苦,就怕学不到东西。”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本就是平凡的芸芸众生之一。才华、运气都是虚无缥缈的,唯有努力是最真实的。

  而要想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就必须像彭于晏一样先养成自律的习惯。

  自律不仅仅可以让我们克服困难,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收获好身材和健康。

  比如保持早睡和运动。

  早睡可以解决80%的问题。睡眠好了,问题就少了;运动多了,身体就健康了。没有什么比精力满满的自己更让人欣喜。

  我很喜欢一句话:“没事早点睡,有空多挣钱。”

  既然来人间一趟,就要不负好时光,把握能握在手中的美好,追求心之所向的生活。

  就像彭于晏那样,认真对待自己,更认真对待生活和工作。

  或许人生难熬,但只要你坚持有所付出,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的。

  励志文章4:日子再忙,不要心慌

  前一阵子,陈数做客董卿主持的节目《朗读者》,二美同时从幕后款款走出,优雅大方且明媚动人,瞬间点亮了整个舞台。这美好的一幕,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并且登上微博热搜,在网上引起了一波不小的关注。

  她们又一次完美地证明了,女人的美丽与优雅,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黯淡,相反地,随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是那份气质、淡定与从容。

  我们往往会将这些“不老女神”与悠闲自在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不用为衣食奔波,无需为琐事烦恼,才能保持那份动人的绰约风姿。

  可事实上,董卿与陈数,均是两个不折不扣的“大忙人”。

  董卿在《朗读者》同名图书发布会上,讲述了自己作为节目制作人兼总导演的日常:

  为了做节目,无休止地熬夜、策划、录像、后期,见过北京城后半夜各个时段的样子,并因为这样而白发横生。她不得不准备一把小镊子,专门用来拔掉这些白头发。

  而陈数,同样也不轻松,在工作十分忙碌之余,还要兼顾家庭。拍戏期间感冒,医生劝她多喝开水,多休息,她直接说道:“我没有时间休息。”

  她们都在拼尽全力,为了梦想、为了事业而打拼,如此忙碌辛苦的生活,不但没有损耗掉她们的美貌与灵动,反而将她们打造成了与岁月握手言和的气质美人。

  而这背后的秘密,或许可以在陈数在《朗读者》上朗诵的文章里窥见一斑:“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是的,生活可以忙碌,甚至可以辛苦,但只要背后有强大的头脑与心灵做支撑,看得见前途,看得见光明,这样的生活同样可以美好而从容。

  正如日本时尚界艺术大师加藤惠美子在《气质最好的样子》里所写的那样:

  面对忙碌的日常,要有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势,不急不躁,思考怎样才能把这些琐事愉快、麻利地处理好。优雅并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创造的。你不能坐等上天恩赐你完美的一天,而是要在处理日常琐事的过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日子再忙,不要心慌。静下心来,努力去完成便是。

  一切辛苦都值得,一切付出都可以当成一种别样的充实享受。

  我们老家隔壁的邻居,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医生。因为工作出色,业务能力突出,退休后一直被医院返聘至今。

  老人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每天清晨在公园打完太极之后就去医院坐诊。由于声名远播,前来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

  基本上从早到晚,他都没有休息的时间。面对病人的各种疑虑,他从来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而是用平和亲切的语气,耐心解答。

  家人怕他辛苦,想让他回家休息,享享清福。老人家却说,这样的生活才有生机,病人再多,不要着急,一个个慢慢看过来,不仅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帮到了别人,自己也觉得活得有价值。

  这位医生是自己主动选择了忙碌,而在当下这个社会,许多人背负着各种沉重的压力,不得不过着紧张劳碌的生活。此时,我们不妨向这位老人家学习,生活可以忙碌,但心里千万不能急躁。既然工作、琐事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那我们就静下心来,耐心处理。

  日子已经如此劳累,就不要再让焦躁的坏情绪毁掉你的生活。

  表面上再烈火烹油风风火火,内心世界却宁静得如同那最温柔而又深沉的湖泊。

  这,才是我们面对繁忙快节奏生活的最佳打开方式。

  在经典语录世集《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稍停;日月尽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这段话主要是说,君子应效法大自然的变化,闲暇时要有紧迫感,作一番打算,忙碌时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悠闲的乐趣。

  闲时吃紧是未雨绸缪,而忙里悠闲则是一种了不起的处世智慧。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去寻找一些乐趣来平衡自己的身心,这样才能保持一个清醒而积极的状态。

  我之前工作过的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Nancy,可以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大忙人。

  每天的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会议与工作占满,经常需要加班,更何况,她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女儿需要照顾。

  但Nancy每天都神采奕奕,脸上带着明媚的微笑,很少露出倦容,工作效率也很高。

  后来,我发现Nancy其实是一个很会“忙里偷闲”的人。

  每天中午吃过午饭,短暂的休息后,Nancy都会去公司楼上的瑜伽室做半个小时的瑜伽,不管工作再忙,常年如此坚持。

  周末送孩子去兴趣班学习舞蹈时,自己就在隔壁的钢琴教室里学习弹钢琴。

  Nancy说,钢琴是自己从小到大的梦想,但一直没有时间和机会去练习,如今总算是沾上女儿的光,过足了瘾。

  Nancy还告诉我们,自己的最佳保养方式就是晚上睡觉前一边敷面膜,一边进行瑜伽中的“仰卧休息术”。

  短短的十几分钟下来,劳累紧张了一天的身心就会得到放松,收获宁静。

  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忙碌生活中,聪明的Nancy就这样为自己“偷”来了一段又一段美妙的独处时光。

  周国平先生曾经在《人与永恒》中这样写到:“心灵和胃一样,需要休息和复原。独处和沉思便是心灵的休养方式。”

  每天不妨在你日程满满的时间表里腾出一小段空白,在职场的腾挪跌宕,家庭的柴米油盐之外,留出这么一段独处的时间。

  哪怕只有短短的数十分钟,同样可以让你的心灵获得补给与滋养,最终收获一个平静的、健康的心态。

  日子越忙,心越要静,这是你能否在繁忙中产生幸福感的关键。

  来自美国的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告诉我们:“追梦的意义要比逃避不适对于你的身体更有好处。”

  因此,我们不要惧怕压力与忙碌,它们并不能与负能量直接画上等号。

  每一座灯火辉煌的城市背后,都是无数背负着责任与梦想的打拼者的身影,为了更好地活着,为了心中的理想,多少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奔波劳碌、负重前行。

  此时,你要相信,只要正确面对繁忙与压力,始终保持内心的柔软与宁静,你依然可以过得优雅而从容。并且,可以时时品尝到一些美好的“小确幸”。

  在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之中,还可以用心感觉风的温度,看云在空中怎样飘过,倾听雨声,闻闻叶子的味道,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热爱生活的英雄。

  励志文章5:聪明人,从不吵架

  别把人生搞得太复杂,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吵架是怎么产生的?一切吵架都源于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互相把对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由于双方有不同的立场、环境、背景、经验、文化,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难免出现“误读”。

  误读的时候就会为自己的失误去解释和圆场,于是又会产生新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读,难免就会着急。

  这时你的情绪就会出来火上加油,让你脸红脖子粗,于是双方干脆互相攻击和谩骂,沟通升级成了争吵。

  我们总是在潜意识当中防止别人对自己进行贬低和否定的,每个人都期待外界对自己的认可,这也是我们积极和努力的源动力。

  而当我们彼此发生争吵时,为了迅速挫败对方,一定会从一个人的道德和人品上去攻击对方。那就不再是“双方谁对谁错的”的问题了,而是直接升级成一场“人格攻击战”和“人格保卫战”。

  所以,吵架吵到一定程度,我们就不再为争对错,而是为了争一口气。也就是说我们是被自己的情绪牵着走的,于是吵架变成了同自己情绪斗争的过程。

  因此吵架时真正的敌人不是吵架的对手,而是自己的情绪。

  藏在我们身体里的“情绪”,才是我们每个人的最大敌人。

  最可怕的是:人一旦被情绪左右,心魔就会趁机而出,很多冲动行为就是这样导致的。一时的冲动造成终身后悔的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在被激怒的时刻,千万不要当即回击,不妨先在内心里从1数到10,然后再去交流和沟通,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世界上真的没有吵赢的架。

  吵架的双方一定都会输掉,只是看谁输的更惨。

  所以吵架的本质,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何苦呢?

  切记: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要随意出口伤人,争执的时候就事论事,围绕事情本身去探讨,不要把自己放在和对方同一个低层次,轻易的上升到人身攻击。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每一个让你痛苦的人,必定会让你强大,每痛苦一次,你内心就强大一次。它们都是来度你的。

  虽然我们都是凡人,但是我们却能够读懂这个基本道理。

  关于沟通,网上有篇文章写的很好: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穿越心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喊。但是在喊的同时,人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更大声地喊……

  而当两个人在相恋时,情况刚好相反,不但不用喊,而且说话都很轻声细语,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很接近,心与心之间几乎没有距离,所以相恋中的两个人,通常是耳语式的说话。

  但是心中的爱,却因此更深了,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言语,只用眼神就可以传情,而那时,心与心之间,早已没有所谓的距离了……

  因此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

  有的人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有的人远在天边,却近在眼前。

  一切只取决于心的距离。

  所以,如果你遇到一个不愿意跟你吵架的人,请淡定一下。她不是不会吵,而是不想把自己降到一个发怒者的姿态。

  而我们唯一杜绝吵架的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会包容,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

  在这个戾气遍地的社会,当你遇到那些胡搅蛮缠、动不动就去辱骂别人的人,千万不要搭理。只要微笑,挥挥手,祝他们好运,然后继续走你的路,相信我,这样做你会更快乐。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7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