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职场人感兴趣的励志文章

若水分享 1147

  时间的磨洗,会让真正有成就的种子从莠草中脱颖而出。请相信,时间桥头,香花满径。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职场人感兴趣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只要人不懒,人生就不赖

  你为什么挣不到钱?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太懒了。

  我知道,一个人挣不到钱的原因是很多的,有时也不是因为不努力,就是底子薄,运气差,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我并不是说一个人挣不到钱,就一定是因为懒。

  但是,很多人事业没有起色,人生不能金光闪闪,确实是因为输给了一个「懒」字。

  这一点,我相信没多少人会否认吧。

  毕竟,挣不到钱的人,混得不好的人,心里多多少少还是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出在哪里的。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就来聊一聊「懒」。

  1

  懒,是不幸人生的罪魁祸首

  在《奇葩说》第三季的决赛上,当时给出的辩题就是:懒是不是人类之光?

  什么是懒?

  黄执中给出了一个定义:懒,是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

  什么叫该做却没做?

  他举了一个很真实的例子:

  老师让学生下周交一份6000字的报告上来。

  正常的计划安排是这样的:一天1000字,周末还能再校对一遍,漂漂亮亮地交上去。

  但实际上的情况是,很多人会拖到最后一天的晚上,连夜赶出一篇5000多字的报告出来。

  本该有计划、有质量地完成,但却拖延到了最后一刻慌忙完成,这就是该做的不做,这就是懒。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你并不迷茫,而是太懒了》,时至今日,我仍然坚持这样的观点。

  很多人总是喊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是知道如何走出迷茫的。

  在年初的时候,在被打了鸡血的时候,我们能洋洋洒洒列出好多条目标,能做出很清晰、精准的规划。

  但是,最终往往都无法执行到位,自然也就没办法变得更好,罪魁祸首就是一个字:懒。

  你也许有这样的经历:除了做正事(该干的事)没时间,做其他事(吃喝玩乐)好像都有充足的时间。

  这就是懒,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没办法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就没办法拥有光芒万丈的人生。

  月薪过万难不难?

  对于很多人来讲,是比较难的。

  我认识一个27岁的小哥,他月薪2万,值得一提的是,这收入不是在一二线城市,而是三四线城市。

  他不是学霸,颜值也不高,总之没有我帅,也没有过硬的家庭背景,就是比较能吃苦,人很勤快。

  用他的话讲:只要人不懒,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你现在过得不如意,混得不太好,你扪心自问:是不是因为自己比较懒,是不是该干的事没有干,不该干的事,干了一大堆?

  请认真思考。

  2

  我们为什么会懒?

  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懒人,一个都没有。

  当有人拿枪抵着你的头,让你完成一件事时,你肯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麻利、迅速,因为想活命。

  当有人告诉你,只要一周看完十本书,就能得到一个亿,不用怀疑,你肯定是能看完的,因为想得到这笔钱。

  当喜欢的姑娘让你去帮她买瓶水时,哪怕是需要跑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你肯定也会屁颠屁颠地去,因为你喜欢她,你愿意去。

  ……

  所以说,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懒人,而我们之所以犯懒,之所以有严重的拖延症,都是有原因的,通常有两种原因。

  一是,所需要做的事,内在驱动力不足,也就是欲望不大。

  刚举例的一周看完10本书,帮喜欢的姑娘去买水,我们之所以在这些事情上不会犯懒,那是因为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驱使着我们去做。

  而在平日里,我们本该看书却不看,本该学习却不学,本该健身却不动,本该工作却偷懒,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内在驱动力,提不起兴致。

  二是,认知受限而导致行动不自律、拖延。

  我们之所以该做的事不做,之所以内在驱动力不足,问题通常出在认知水平不高上。

  当你没有认知到成年人的健康是一种责任,你是不会爱惜身体的;当你没有认知到熬夜真的会死人,你是不会早睡的。

  当你没有认知到阅读是自我成长最有效的途径,你是不会主动去看书的;当你没有认知到先让自己值钱才能真正挣到钱,你是不会主动去学习、提升自己的……

  但是,当你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执行力就会随之加强,认识的程度越深,执行力就越强。

  我们懒于行动,懒于吃苦,急于求成,问题的本质,是因为我们认知水平低,而这也往往是一个人最致命的短板。

  3

  懒癌晚期,如何抢救?

  懒,阻止了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我们的人生变得黯然无光,如何让自己变得勤奋、努力呢?

  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战胜懒惰呢?

  有三点总结。

  提高认知水平,多听、多看、多读、多思

  刚已经分析过,我们之所以懒,之所以执行力不高,不懂得坚持,往往是因为认知水平低。

  所以,提高认知水平是很有必要去做的,只有对该干的事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才可能主动去做。

  想要提高认知水平,需要做到多听、多看、多读、多思。

  多听取各方的声音,接纳不同的意见;多看看世界,见见世面;多看看书,多思考,让自己变得睿智,博学,让自己成为一个通透的人。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但很值得去做。

  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需要行动了,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往往是惊人的,这也是为什么优秀的人却很努力的一个原因。

  想方设法,提高内在驱动力

  前面同样分析过,该干的事不干,往往是没兴致干,没有欲望去干,那么如何让自己有欲望,有内在驱动力呢?

  解决这个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我们犯懒的毛病。

  近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是6点多起床,然后和朋友一起去晨跑,变得很勤快。

  之所以没有犯懒,是因为不敢懒,我们晨跑三人组有个约定,没有特殊原因,谁缺席一次,就罚1000。

  通过罚款来提高做这件事的内在驱动力,就是我们克服懒散的方法之一,这其实是一种思维,可以运用到很多的环节中。

  比如你计划看书,但是懒得看,你就可以和朋友约定,如果这周不看完就罚1000。

  说白了,就是通过各种方法来督促自己,鞭笞自己去做一些向上、该做的事。

  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只要人不懒,你的人生就肯定不赖,不会差!

  励志文章2:对不起,公司不需要这种“高情商”员工

  前两天刷文的时候,看到有人发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你觉得情商很重要,那是因为你能力太差。”

  话虽极端,但和目前国内职场上过分强调“情商”一词相比,反倒有些清流的感觉。

  随着近几年各种说话类综艺节目的流行,“高情商”、“会说话”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仿佛只要会说话了,就能在职场上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对此,我是坚决反对的。

  一味只强调情商,在职场上肯定走不长远,最后还容易变成“投机倒把”,“拉帮结派”,“做事没有原则”。今天的文章,我就来聊聊对此的看法。

  下面进入正文。

  1

  职场上取胜靠的不是情绪,而是行动

  工作中大多数问题的解决,靠的不是情商,而是智商。

  说话好听,让人舒服,考虑对方的感受,确实很重要,但光有这些远远不够。尤其在职场上,光有情商的人永远做不了核心人物,智商+情商才能所向披靡。

  如果只能取其一,宁可先提升自己的智商,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去研究如何好好说话。

  这个顺序千万不要搞反。

  一天到晚去琢磨如何说话让领导开心,让同事舒服,很容易变成浮于表面的“情商”。最后演变成搞人际关系,为了取悦他人而变得没有原则和道理。

  这是非常误事的。

  举个例子。

  我工作中遇过的客户,所谓“情商高”的人说话都喜欢打圆场。比如有一次开会,我向对方展示自己修改的方案,说:

  “基于上次的反馈,我们做了相应的修改,不知道这样可不可以。。。”

  这时“情商高”的客户会怎么说呢?首先他会把你表扬一番,让你听了心里舒服:

  “嗯,这个做法很好,你们确实理解了我们的需求和问题。PPT的格式和排版也做得很漂亮。。。”

  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这些夸奖后面一定会接一个“但是”:

  “但是,你们写的还是不够清楚,流程中有很多细节比较模糊。还有上次说的和XX的合作也可以提。。。。。。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再微调一下?”

  怎么样,是不是礼貌温馨充满了善意?

  可这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的说法,会给人造成误解,以为回去真的只用“微调”就好了。

  但实际情况是,这份方案需要全部推翻重写。

  后来还是一个经验老到的同事察觉出了问题,拉着大家回去通宵两天把方案重整了一遍。

  善意温馨的话语,让人听起来舒服,但同时也会让人麻痹,从而低估了事情的严重性,最终引发剧烈的后果。

  比起这样,我宁愿客户跟我说:

  “这写的什么破玩意儿,有没有用脑子!?细节依旧不清不楚,让你们分步骤写也没写,上次说的和XX的合作也没放进去。你有没有记会议纪要?后天我们就要和大老板过方案了,把你这东西交出去我脸往哪里搁?”

  话虽不好听,但犀利的言辞反而会让人引起重视。

  并且如果你剥离开情绪化的语言,这里面其实是有解决问题的干货的,比如“分步骤写”,“记会议纪要”等等。

  千万不要让“情商”成为掩盖问题本质的遮羞布。职场上最后只会看你能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你会不会说话。

  所以该严重的时候严重说,该不留情面的时候别温柔。不要一味为了考虑对方的感受,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

  职场沟通不是和知心姐姐谈心聊天,而是推进工作进程。这靠的不是情绪,而是行动。

  有策略,有方法,有计划,有结果的行动。

  2

  过分强调情商,会降低你的工作效率。

  很多公众号教人提高情商,都提到说话要婉转,思虑再三。总之,翻来覆去琢磨一阵再想怎么开口,才是正确的表现。

  可惜,现实职场并不是这样。

  我工作这么多年,遇到厉害的人,全都是快人快语,不留情面的。上到CEO、CMO,下到知名公司的大部门总监,如果用世俗的这套“情商”标准去衡量,他们每一个人大概都会被扣上“情商低”的帽子。

  我曾遇过一家知名快消企业的CMO让人印象深刻。

  他听广告公司的提案从来不会全部听完。因为一旦看到PPT里不合理的内容,他就会粗暴地打断你,然后噼里啪啦甩过来一堆问题质问你。

  不留情面,直戳要害,让人无所遁形。那真的就是“质问”:

  “你凭什么这么说?”

  “你的这个结论依据哪儿来的?”

  “胡说八道,你知道XX(竞品公司)每年的投放预算是多少吗?不知道就瞎编?”

  后来有个说法一直在他们公司流传:

  如果有人能在CMO面前把PPT讲到第五页,那就是相当厉害了。

  怎么样?这种人的情商不能说高吧。但奇怪的是,职场上走到最高点的往往就是这群人。他们没那么顾及别人的感受,反而坚定自己的想法毫不妥协,如同偏执狂一样让身边的人抓狂。

  比如苹果的乔布斯,工作时就是个暴君。

  他会因为下属没有做出自己想要的产品而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一旦员工犯错,他会喋喋不休痛斥个没完,丝毫不留情面;当看到不行的产品,他会直接蹦出来一句:

  "This is bullshit!"(这就是一坨屎)

  华为的任正非,出了名的脾气大。

  他在评价下面一个财务总监有进步的时候说:“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

  还有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

  美国《彭博商业周刊》的记者曾这样评价他:“马斯克是个连上帝都不愿意等待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精神领空,在他的世界中,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配合他,拖慢节奏的都是他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必除之而后快。”

  你觉得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会不知道情商的好处吗?

  当然不是。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知道,与其花时间在揣摩如何说话让对方觉得好听上,还不如花在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上,花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规避问题上。只有这样,才是对工作负责。

  哪怕很多时候需要扮演坏人,但这也是值得的。

  日剧《Legal High》里有一集让我印象深刻。年近花甲的天才漫画家,因为对下属过分苛刻,说话太伤人导致员工承受不了压力,从而被告上法庭。

  结尾律师请他向下属道歉,可他却说:

  “我最讨厌优哉游哉长大的慢性子。比我有时间、有精力、感情丰富的人,为什么比我懒惰?”

  残酷的职场不是温室中的花园。不能做实事,不能解决问题,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价值收益,再会说话都无济于事。

  有这功夫,不如赶紧回去修正错误,改进工作,用结果啪啪啪打领导的脸。而不是整天琢磨怎么说话让大家开心。

  3

  真正的高情商是绵里藏针

  这个“针”不是伤人的意思,而是直戳要害。

  职场上的沟通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迅速让对方了解你的目的。没有目的的沟通,讲得再好听都是浪费时间。

  如何做到呢?3个小建议,分别来说:

  1)明确核心目的

  任何沟通都要围绕一个核心目的来讲,它们大致可以分为4类:

  说服:让对方接受你的说法,或者相信你的观点;

  推进:驱使大家共同把事情向前做一步,而不是原地踏步;

  改变:否定过去的做法,或者建立新的方法;

  协商:讨论尚不明晰的议题,得出一致明确的结论;

  在沟通之前,想明白你要pick 哪个核心目的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来构建你的沟通话术,让它形成条理和逻辑。

  2)找到充足论据

  一旦找到了核心目的,那么接下来你需要考虑如何用充足丰富的内容,来让你的话听起来有道理,这样才能让人信服。

  比如此时你的核心目的是“说服”,那么通过一系列反向关联问题,来构建你的思考和沟通话术。

  什么是反向关联问题呢?

  就是与核心目的反着来的问题。比如你想说服对方,那就想想为什么现在说服不了对方,从而开启一系列子问题(如下图):

  看不清的朋友,我用文字再写一遍。可以想到的反向关联问题有:

  1、对方为什么不相信我的观点?

  2、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

  3、他的想法有哪些漏洞?

  由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出一系列论据来支持你的观点:

  比如从“对方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问题,可以推断出对方的立场,再结合你自己的立场,找到核心矛盾所在;

  再比如从“对方的想法有哪些漏洞”这个问题,可以找到击破矛盾的关键所在,从而增强你的说服力。

  这样一步步推导下来,就能构建出一个“说服提纲”。这可比费劲心思琢磨怎么说话好听要高效得多。

  3)挑选适当措辞

  上面两点说的是“针”。最后这条说的是“绵”。

  这时你才真正要去考虑如何让对方听了自己的话感到舒服,不会皱眉头。

  第一,把措辞中的“我”替换成“你”。

  比如,“我”想要,“我”觉得,“我”认为,替换成“你”可以,“你”也许,“你”试试。

  减少自我主张式的表达,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这么做的好处,从而婉转达到目的。

  电影《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当你要说“No”的时候,请让它听起来像“Yes”一样好听。

  开口前,想象一下对方听了你的话会有什么反应。这是最简单的将心比心。

  第二,不到万不得已,避免使用命令式语句。

  比如,“听我的,这个事情必须这么做。”

  “听我的”和“必须”就是命令式语气,这几个字说出来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如果你是在和同事讲话,尽量把命令式改为建议式。例如:“我们不妨这么去做。”

  命令式语气只有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发挥作用,例如最后一次机会,或者千钧一发之际。

  另外,不要做老好人。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和善的时候和善,这些日常的沟通习惯最后都会变成你做人的原则。

  以上才是正确高效的沟通方法。这绝不是单靠情商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情商+智商。

  励志文章3:这世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轻松

  1

  前同事珊珊,是我们圈子里最让人羡慕的白领。

  因为突出的销售业绩,老板不限制她的上班时间,可以随来随走,几乎没什么压力。

  而她利用这些随机的时间,约客户喝喝茶、谈谈公司项目,以此掌握了客户更多的信息,跟客户的关系也更加牢固,营销一个公司大单轻而易举。

  这种电视剧里的职场生活,竟然真实地发生在珊珊身上。

  之前,珊珊在我们公司做了两年的临时工,因为身上背着临时工的标签,有些滑头的同事时常把自己的工作交给她,而珊珊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只能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做这些附加的工作。

  很多个夜晚,珊珊独自在空荡的单位上加班加点,甚至推掉了我们的所有聚餐。

  后来,珊珊的变化开始慢慢显现出来,业务越来越精通,方案策划的越来越精准,就连客户维护都做的毫无疏漏。

  半年前,她跳槽去了一家外贸公司,用专业的销售阅历和丰富的客户资源赢得领导青睐,加之工作能力突出,很快升职加薪,混得风生水起。

  珊珊常说,两年前那些附加的工作没有白干,正是接触了不同岗位的工作,才有了学习的机会,不曾想,那两年的加班加点竟成了现在优秀的资本。

  很多人悠闲的工作状态,让我们羡慕不已,但是,少有人知道,我们所羡慕的轻松,都是别人付出了高强度的努力换来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轻松。

  2

  去年,在家休产假的表妹考上了研究生,产假过后的她,潇洒地回归校园上学去了。

  这让很多考研的小伙伴羡慕不已,好像表妹的考研之路特别顺遂,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如果不是跟表妹一起生活了几天,我也认为她是因为学习能力强,脑子灵活,才这么容易通过考试的。

  表妹在月子期间就没间断过学习,婆婆说看书伤眼睛,不让她看,她就用听的,不是听英语,就是听专业课,手机上的学习软件从来没摁过暂停键。

  出了月子,她就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哄娃的时候听讲座,等娃睡了赶紧做习题,就连给孩子喂奶的时间,都用来默背提纲,所有的碎片时间,都没有放过。

  表妹说,自己的考研是咬着牙扛过来的。中间很多次想过撂挑子不考了,可是想想,放弃了还要重复之前的不甘,就继续下来了。

  煎熬是痛苦的,可是熬过去,就会一身轻松,实现人生自由;放弃的那一刻也是轻松的,但是此后也只能羡慕着别人的成功。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那些看似随随便便的成功里,都带着深深浅浅的艰难。

  3

  最近,我调整了工作岗位,开始接触枯燥无味的会议材料。

  看着那20页左右的工作汇报,我总是唉声叹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下笔有神的境界。

  我的主管轻描淡写的说,写不出来就一个字一个字憋,总会憋出一份材料的。看着他2个小时出一份材料的速度,我越来越相信“天赋”这个东西。

  我不停地抱怨,主管没解释,搬过几本厚厚的笔记本放在我的桌前说:“这是我之前做的材料笔记,你有空看看吧。”

  我才翻了一半,就看不下去了,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材料的写法和要点。

  原来,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成绩,都是别人暗自下过苦功夫的。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飞轮效应”:

  为了让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使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重复地推。

  每转一圈都会很费劲,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越转越快。

  当达到某一临界点后,飞轮的重力和冲力会成为推动力的一部分,这时,你不用再费更大力气,飞轮依旧会快速转动,只要偶尔稍加助力就能让它不停转动。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像推飞轮一样,开始都是艰难的,只要摒除外力,全身心投入在推轮的煎熬中,成功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很多成功的人,之所以异于常人,不过是懂得沉淀,熬得住寂寞。

  没有谁天生就过得容易。只有全力以赴,风雨兼程,才能早日迎接苦尽甘来的那天。

  熬过艰辛,越过险阻,我们的人生才会越走越轻松。

  励志文章4:所有的工作,其实你都不会喜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金三银四”招聘季,不少职场人在过完年后开始蠢蠢欲动,计划跳槽。

  尤其是这几天,有无数的粉丝和朋友跑来问我,自己到底应不应该离职?

  和这些职场人聊完之后,我发现有很多人离职的原因,都是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我年轻时和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总觉得做一份工作,首先要自己够喜欢,才会更有动力一直做下去。

  可是后来,我才明白,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其实很不靠谱。

  1

  我曾经面试过一个毕业4年左右的年轻小伙,4年的时间里他跳槽了6次,在上一家公司才待了2个月左右。

  我询问他离职的原因,小伙很真诚的告诉我:

  “我不喜欢上一份工作,我觉得很是无趣。”

  我仔细翻阅他的简历,才发现6份工作之间也都毫无联系,从餐厅服务员,到文案策划再到销售。

  他解释道: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所以想要多多尝试。”

  我很理解他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的心情,但我也必须也要抱着对公司负责的态度,将他拒之门外。

  首先,任何公司都不愿意留下一个频繁跳槽的人;

  其次,我个人认为职场上最蠢的做法,就是用喜不喜欢来衡量工作。

  刚毕业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能够理解。

  可是都毕业4年了,当同龄人都在行业里做到中层的时候,你还在底层飘着,寻找喜欢的工作实在太不靠谱。

  如果一直找不到喜欢的,难道要一直跳下去吗?

  2

  这个小伙儿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还有些人呢,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做着做着就不喜欢了。

  朋友吴月一直很喜欢写文章,从上一家公司跳槽后,找到了一份公众号编辑的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兴致勃勃,可是还没有到一个月,就和我吐槽说她不想干了。

  细问下来,不过是觉得太麻烦了,刚开始灵感很多,可是后来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愈加减少。

  有时候一篇文章憋一天也写不出来,除此之外她还要考虑排版,图文搭配等等,大批量的输出以及琐碎的细节,把吴月弄得焦头烂额。

  现在她觉得自己好像不那么喜欢这份工作了。

  吴月来找我的时候,我只对她说了一句话:所有的工作,其实你都不会喜欢。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任何事情一旦被重复、被考核,你都不会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常常让我们误解,以为只要喜欢就能做好,其实并不。

  她是喜欢写文章,但文章是需要给用户看的,阅读量、用户体验都将影响着选题、风格等等。

  以前自己写文章是宣泄情绪,有灵感了才会去写。

  而现在被束缚、被禁锢,就算没有灵感了也需要硬找出灵感来写,又怎么能够坚持喜欢下去呢?

  3

  很多人喜欢某个职业,不一定是真正的喜欢,更多的是因为不了解。

  蔡康永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很难知道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

  你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我觉得,用喜欢不喜欢来选择工作,对90%的人来讲,挺危险的。

  因为恐怕,你以为你喜欢的事情,你去做了以后会发现,你没那么喜欢。

  其实,找工作就和找男友是一样的。

  刚开始的时候你对一个男性有好感,产生喜欢的情愫,或许只是因为对方和一句话,一个动作,觉得他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是你最喜欢的人。

  和对方在一起久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他身上也有很多你不喜欢的地方。

  比如不爱干净,比如唠唠叨叨,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就会有严重的落差感。

  你刚开始对他的喜欢,只预测了你们在一起的快乐幸福,这种喜欢却没有办法让你提前预知和他在一起的过程中将会遇到的挫折和挑战。

  你不可能靠着初识的荷尔蒙迸发就能够和一个人结婚生子相爱一辈子,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无缘无故的爱。

  白头到老的爱情需要你的付出。

  你必须要投入耐心,去忍受他的缺点,去投入时间,经营你们的感情,爱情带给你的幸福感,会让你愿意去投入。

  工作也是一样,“喜欢”只是一种初始感觉。

  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挑战会让你对它的喜欢,逐渐减少。

  而长久地去做一份工作,恰恰也需要你的投入,你需要静下心来去处理问题,去分析利弊。

  工作带给你的,不论是挣钱的快感,还是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抑或是名气带来的荣誉感,都会让你真正的爱上它。

  反之,如果你做这份工作的成就感,远远无法抵消挫败感的话,最爱可能会变成不爱,最喜欢也会变成不喜欢。

  自己越是投入,就会越喜欢,越喜欢,就会越投入。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但是开启这个循环的第一步就是先无条件投入,而不是还没有怎么投入就急着想要得到结果。

  4

  人生大多都是因为坚持而热爱,而不是因为热爱而坚持。

  今年年初黄渤成为了首个票房突破百亿的影帝。

  但一开始,黄渤喜欢的并不是演戏,而是唱歌。

  他说自己最疯狂的时候,一天都在练唱歌练跳舞。只要是休息放假的时候,他就能一天呆在屋里不出来,就是喜欢。

  后来想去和好的唱片公司签约,可是没人愿意捧他。

  最后他只能选择了放弃,回到青岛办工厂了,经历了不少波折,也没取得什么成绩。

  机缘巧合下,他跑去演了戏,虽然演戏没有唱歌让他那么喜欢,但他还是全身心的投入。

  越演戏越发现,表演给自己带来了一种兴奋感和满足感。

  这时候,他才慢慢觉得表演是他喜欢的一件事,好像这个事他能干而且能干得不差。

  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在著作《干法》中说:

  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

  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几率,恐怕不足几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

  命运其实很爱和我们开玩笑,有时候你喜欢做的事情,未必都能做好,可当你坚持去做一件事情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喜欢上了它。

  工作和爱情一样,动心很容易,坚持却很难,但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将是你今后不可撤销的选项。

  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生活的模样,除了你自己。

  励志文章5:你能走多远,你的专业素养说了算

  1

  前两天,我去参加朋友婚礼。司仪是本地电台一位知名主持人,年轻帅气风度翩翩。我到婚宴大厅时还早,主持人一直在和几名认出他的粉丝聊天。

  二十分钟后婚礼开始,主持人刚上台就碰到了囧事。话筒发不出声音,嘶哑作响,一脸尴尬的他“喂喂”了好几声才恢复正常。

  幸好他口才不错,扭转了冷场局面,开始了仪式主持。在他的带动下,婚礼气氛温馨感人、节奏恰好、掌声不断。

  不料表演节目环节,他又出了纰漏。他在台上说要演唱自己新出的单曲,宾客热烈鼓掌,结果他带来的U盘插在音响上半天没放出伴奏声音。有点狼狈的他只好清唱,演唱效果大打折扣。

  站在我座位旁的摄影师大哥摇头直叹:他资质很好,可惜做司仪真的不专业。我好奇地问原因,大哥说:专业的司仪会提前到场熟悉流程摸底情况,肯定要和音响师一起调试话筒、设备,排除意外情况,他漏了这关键的步骤!

  诚然,天生好资质能帮助人很快学会某项技能,但仅靠资质无法将你带往更高的高度。

  资质,比不过日复一日专注下的积累。注重细节的专业态度,才能成就真正的内行。

  2

  判断一个人是否专业,不仅仅要看他的资历,更要看他对行业客观规律是否有深入了解。有些人天资聪颖,刚入行时顺风顺水,可遇到技术难度高的问题时就一筹莫展。

  有位朋友,本科专业是古筝,成绩优秀,也上过钢琴大组课,大学毕业后去当了高中音乐教师。她很喜欢钢琴,平时常去网上找些钢琴演奏视频或曲子照着练习,自我感觉不错。

  区里组织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分为主专业、声乐、钢琴三门。她前两项分数很好,可每次都在钢琴比赛中败北。

  她仔细观察了钢琴专业老师的弹奏,发现同样的曲子人家弹奏技巧就是和她不一样。她特地去请教,对方告诉她,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有时就是对演奏的理解和处理方式不同。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琴键的触键方式不同,音色就会不同,很多业余爱好者并不知道这点,他们只追求弹奏流畅和完整,其实弹出来音色一盘散沙,不知道也没有能力赋予演奏生命和情感。而专业人士除了更加了解钢琴演奏的客观规律,还会不断去学习最新的演奏技巧。

  朋友恍然大悟,后来去上了钢琴专业辅导课,演奏理解力和水平突飞猛进。

  璞玉般的资质,未经雕琢也难以生辉;而资质平平的人,只要肯足够长久专注地练习,也可能脱颖而出。

  3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几乎所有职业都有其专业技能和奥秘。看似简单的工作,都未必简单。

  有位美食节目导演曾讲过一个他拍纪录片时遇到的故事。

  有家餐厅是当地餐饮界的翘楚,几位外地厨师慕名而来学习餐厅大师傅的手艺。学习结束,大师傅请学员们吃饭,带着大家找了个煎饼摊。大师傅在煎饼摊亲自上阵,结果连续三张煎饼都不是很完美,有的甚至破了洞。

  大师傅停下来,语重心长地对学员们说:在你们看来,我已经是非常好的厨师,但你们看到了,我连煎饼都摊不好。餐饮这一行,太博大精深,只要你专注一门技艺,就能有自己的饭碗。

  最好的厨师,未经长久的练习,也不能圆熟地摊出好煎饼。而能摊出好煎饼,就能有自己的饭碗。

  你拥有好资质,当然很好,但还得细细打磨某个领域专业的能力素养。

  你能走多远,你的专业素养说了算。


相关文章:

1.关于感悟工作的励志文章5篇

2.职场励志文章精选短文

3.工作坚持励志文章

4.3篇职场励志文章推荐

5.3篇初入职场必读的励志文章

6.励志本职工作的经典文章

7.短篇励志文章职场篇

8.工作励志短篇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6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