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青春励志文章
人只要有坚定的不断成长的信念,即使每天成长得很慢,终会实现他成功的梦想。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青春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两句话成就一位奥运冠军
人生如棋,关键处只有几步,走对了,满盘皆活;走错了,前功尽弃。有位女孩在人生关键处,她父亲的两句话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终帮助她走向人生辉煌。
第一句话是女孩14岁那年听到的。
女孩是湖南人,出生于1989年,生性活波,大胆外向,像个假小子。上了小学,别的女孩都喜“静”,而她偏偏好“动”,在学校里参加了田径兴趣小组,不久,又报名参加了舞蹈兴趣小组。爱好人人有,然而,要把爱好转化成能力却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练了几年的跑步和舞蹈,女孩的长进虽然明显,但是,一直停留在玩玩闹闹的水平,距离出类拔萃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练,还是不练?女孩已经14岁,她有些茫然。恰在此时,父亲的一句话,就像一瓢冷水,浇得她透心凉。父亲说:“你这么瘦小,跑步能赢得了别人?舞蹈即使跳得再好,也只能给人伴舞,又不能走到舞台中央去。”
听到父亲这样的冷语,女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伤心地大哭。别人的老爸都是鼓励孩子去学这学那,他可倒好,不但不鼓励,还这样泼冷水,真是气死人啦!但是,冷静下来之后,女孩似有所悟,老爸的话虽然很“冷”,但是不得不承认,他的确说出了问题的本质啊!他也许是在暗示我:“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女孩越琢磨越觉得父亲的话是这个意思,终于破涕为笑。从此,“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这个理念就深深地在女孩的心里扎下了根。
第二句话是女孩23岁时听到的。
一次,有位射击教练到女孩所在的学校挑选射击“苗子”。女孩和其他几个同学一起接受测试,被要求左手托着一块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垒叠子弹壳,目的是为了测试身体稳定机能。几个参试的同学都只能垒起3个子弹壳,可是,女孩则表现出了过人天分,竟然稳稳地垒起了7个。结果,射击教练把她当作宝贝似的带上了射击训练之路。在此后的几年里,女孩常常回味父亲那句“泼冷水”的话,时刻激励自己努力去做一名最好的射击运动员。经过刻苦训练,她的射击水平突飞猛进,从地方队,到省队,再到国家队;从对射击一窍不通,到在各种大赛中屡获桂冠,女孩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
然而,世上没有永远一帆风顺的事情。在射击事业一片光明的时候,女孩遭遇了一次不小的打击。伦敦奥运会前夕,国家射击队举行资格选拔赛,由于太想进军伦敦,女孩思想压力巨大,结果在资格选拔赛首场较量中仅列第四,晋级形势无比严峻。女孩就像掉进了冰窖里,感到极度寒冷而无助。这时,父亲打来了长途,说了一句再朴素不过的话:“咱没什么输不起的,最重要是追求目标的过程。”
就是这一句话,一下子温暖了女孩的心,帮助她放下了心理包袱。在接下来的选拔赛中,女孩心无旁骛,无比淡定,全神贯注地打好每一枪,终于成功晋级,出征伦敦奥运会。而且,在首日的比赛中,她牢记父亲的这句话,“咱没什么输不起的,最重要是追求目标的过程”。那天,她心态从容,发挥稳定,枪枪精准,最终以502。9环的总成绩,成功逆转对手,为中国队夺取了伦敦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是的,这个女孩就是易思玲,她的父亲叫易泽军。一路走来,有人说易思玲是十足的幸运儿,首次出征奥运即获金牌。然而,易思玲的心里最清楚,自己的路其实并不平坦,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登顶人生的高峰,完全得益于父亲的那“一冷一热”的两句话,在人生关键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冷”的那句话,让她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卓越”;而“热”的那句话,又让她明白人生的意义更在于享受“追求卓越的过程”。尽管父亲只是一名开小饭馆的下岗工人,但是,易思玲一直认为他更像一位哲人,是她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心灵导师。
励志文章2:成功缘于热爱
对于一个女孩而言,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实力和外表二选一的情况下,多数女孩会选择外表。在日渐浮躁、渴求速成的现代,漂亮的容貌对于事业,尤其是情感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极力追捧,几乎成了万能的通行证。但是,没有美丽的外表并不意味着就不能获得成功,只要不放弃对于梦想的那份热爱,你也会像著名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一样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20世纪40年代末,斯特里普出生于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普通的长相注定她与美丽无缘。但她的家庭之中充满了艺术氛围,母亲喜欢唱歌,父亲擅长弹钢琴,斯特里普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当她大着胆子唱出人生第一句歌词时,母亲冲她竖起了大拇指,并耐心地指导她演唱。于是,当一名歌剧演员成为她童年时期最大的梦想。中学毕业后,斯特里普选择了耶鲁大学戏剧系,并积极参加各种演出,频繁尝试各种角色,为梦想而战。一次和电影的偶然接触,斯特里普发现自己热爱电影胜于戏剧,经过一番思考后,她改变了人生梦想,毅然投入到了自己热爱的电影梦想之中。
斯特里普虽然有着卓尔不群的艺术气质和扎实的表演功底,但长相平平的她在电影界这个“美丽圈”中并不被看好。过高的颧骨、不窈窕的体形曾经受到电影界一些人士的嘲笑,最落魄时,她不得不去一家餐厅当服务员,她的电影梦似乎变得遥不可及。
28岁那年,心有不甘的斯特里普终于等来了一个机会,在影片《茱莉娅》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她自然清新的表演赋予角色特殊的魅力,虽然外表不漂亮,同样令无数观众为之着迷、倾倒。随之,她与众不同的表演方式引起美国影坛的广泛关注,她身上隐藏的巨大表演潜力也让许多导演瞩目。斯特里普一炮走红后,并没有喜形于色,依旧保持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在随后参演的《猎鹿人》中,斯特里普首次获得奥斯卡提名。随后的几年时间里,斯特里普接演了多部影片,成绩斐然。在《克莱默夫妇》中,她扮演了一位与丈夫离异的妻子,这一形象使她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在《苏菲的选择》中,她饰演了一位在纳粹集中营受尽种.种磨难的母亲,其冷静、朴实无华的真情演出让她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由此奠定了她当时在世界影坛“一姐”的地位,电影史从此进入了“梅丽尔·斯特里普时代”。在荣誉面前,斯特里普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继续接拍了《走出非洲》等一系列日后被影评人奉为经典的影片,成为好莱坞的传奇明星。
随着年龄增长、铅华渐褪,青春靓丽的新人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斯特里普参演的影片明显减少。但只要有她演出的电影都是叫好又叫座,并不比拥有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当红女明星逊色,反而取得了别人无法取代的影坛地位。她在《狂野之河》、《廊桥遗梦》中的惊艳表现,更让人们感受到了她的睿智、柔情与坚强,也再次证明扎实的表演功底不是美貌所能取代的。从影30年,斯特里普创下2次奥斯卡封后、15次获得提名的记录,迄今无人超越。
斯特里普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淡定地说:“一切都缘于热爱,我喜欢在电影院里看我欣赏的那些出色演员的表演,并从中获得灵感!是的,我从别人那里‘偷’了东西,并从中吸取了无穷力量。观众是喜欢看电影,而我是狂爱电影。”
热爱是一位“魔法师”,把一位外表并不出众的女孩塑造成为电影史上的女王,让一个华发渐生的女人成为银幕上的不老传奇。
励志文章3:成功靠什么
埃德沃·波克被称为“美国杂志界奇才”,但他的童年生活却很凄惨。埃德沃·波克父母都是波兰难民,6岁时,他随父母移民到了美国,从小在美国的贫民窟长大,一生中仅上过6年学。13岁时,他就辍学到一家电信公司工作。
可当时贫困的生活和悲惨的境遇并没有压倒小埃德沃·波克,他一直在工作之余坚持自学。当年的小波克周薪只有6元2角5分,他用节省下的工钱和午餐费,买了一套《全美名流人物传记大成》。接着,他做出了一个让任何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直接写信给书中的人物,询问他们书中没有记载的童年趣事及轶闻。他曾写信给当时的总统候选人哥菲德将军,问他是否真的在拖船上工作过;也给格兰特将军写过信,向他探询有关南北战争的事。
通过这种独特的方法,他结识了许多美国当时最有名望的诗人、哲学家、作家、大商贾、军政要员等。那些名人也都乐意接见这位充满好奇心的波兰小难民,他因此获得了多位名人的接见。埃德沃·波克把这一广泛的人脉资源视同一笔难得的财富,并决定利用这些非同寻常的关系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开始努力学习写作,然后向结识的这些上流人士毛遂自荐,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写传记。
不久之后,他便收到了像雪片一样的订单,以至于他需要雇用6名助手帮他写简历,而这时的埃德沃·波克还不到20岁。很快,这个擅长交际的年轻人,就被《家庭妇女杂志》邀请做编辑。他在那一干就是30年,将这份杂志办成了全美最畅销的杂志之一。
埃德沃·波克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了人脉的重要性,想方设法结交各个阶层的“贵人”,为自己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机遇。在众多“贵人”的帮助下,他完成了职业道路上的一次次飞跃。
好莱坞流行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成功,在很多时候是因为获得了所谓的“贵人”的提携。但这种机遇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不断努力经营人脉的结果。为了获得机遇,我们除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提高个人专业技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一项,那就是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从而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遇。
励志文章4:没有努力,就没有奇迹
1986年8月,她出生在吉林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她非常顽皮,经常像男孩子一样爬墙、上房。因为贪玩,10岁那年,她被父母送到体校练习滑冰,本想这样可以让她的玩心收敛一些。可没想到的是,她依然视滑冰为游戏,不仅教练为她操尽了心,也致使她没有在体育生涯的初期出成绩。
看着队友们出成绩,她心里是黯淡的,退役的想法随时会冲破她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心里迸发出一股不服输的气焰。她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性格内向了许多,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研究技术动作,研究如何提高速度,当然也梦想着有一天能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通过不懈努力,2008年,她入选了国家队。离梦想更近了一步,她告诉自己,要坚持、要努力。果然,在同年的亚锦赛上,她击败了韩国夺冠呼声最高的选手赵海丽,一举夺得了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比赛的金牌。这是她练习滑冰12年以来,收入的第一枚沉甸甸的金牌。她一下子成为那届亚锦赛的明星,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认为她已经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她也在期许下一枚金牌,甚至是冬奥会的金牌。但让所有人失望的是,她的稳定性不够,不能承受国家队的训练强度,又被退回了省队。
从国家队回到省队,这样的心里落差很容易打败一个人。她为此伤心不已,但她不相信自己的职业生涯会如烟花一般散去,心中有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告诉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再次证明自己。她重新整理心情,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
2011年,她以最佳的竞技状态被主教练李琰重新召入国家队。此时,她没有欣喜若狂,而是脚踏实地练好每个动作。她暗暗告诫自己,重回国家队是对自己付出的努力的回报,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绝对不能重蹈覆辙。此后两年,她先后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获得女子1500米季军、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1000米季军、世界杯俄罗斯站女子1000米第一次计时赛季军。2012年的短道速滑世锦赛上,她拿到了1500米冠军、个人全能冠军和1000米亚军,凭借这一系列的出色表现,她稳坐中国队主力的位置。
2014年,距索契冬奥会开幕不到一个月时,肩负夺金重任的队友王濛在训练时不慎摔伤,她临危受命。但作为一名中长距离的选手,参加500米短道速滑的比赛,也仅仅是为队友范可新和刘秋宏保驾护航。即使是个替补,她也毫不轻视。接到通知后,她一直苦练500米,并不停地回想着王濛反复叮嘱她比赛中要注意的细节。
预赛和1/4决赛,她都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成功晋级。半决赛时,她与队友范可新和刘秋宏同组。没想到范可新意外失误,刘秋宏又遇冲刺不利,她利用后程发力的自身优势,一个人挺进了决赛。这个结果让中国队的夺金前景一下子暗淡下来,可在她的心里,却有一个声音不断地在告诉自己,一定要战胜自我,赢了自己也就赢了全世界。
决赛开始前,没有人对她抱有希望。依照半决赛的成绩,她被排在最外道。比赛第一枪,韩国选手抢跑。重新开始后,选手们像离弦的箭一样,个个冲在了她的前面,她按照教练的安排,只是跟滑,当时在4名选手中排在最后。按照计划,她应该在后半程发力,可还没等她发力,奇迹出现了,两位外国选手意外摔出跑道,又连带干扰了另一位选手,一瞬间,原本领先的三名选手接连倒地,而紧随其后的她,愣是凭借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平稳地从她们身边滑过,确立了绝对领先的优势。
她就像一朵绚丽的花,瞬间绽放。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却将女子500米短道速滑的金牌收入囊中,她不仅获得了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冬奥会上的首枚金牌,同时也实现了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冬奥会的“四连冠”。她的名字叫李坚柔,在温柔中坚持,在坚持中绽放。赛后,质疑这场“一个人的比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记者采访时,李坚柔说:“这种奇迹并不是纯粹的运气,假如不具备实力被中国队委以重任,以顶替王濛退赛空下的位置;假如不是从预赛、复赛到半决赛一路闯关成功,这个奇迹也不可能在自己身上出现。没有努力,就没有奇迹。”
天道酬勤,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奥运赛场上风云变幻,有意外也有奇迹,唯一不变的是曾经付出的努力。这就像人生一样,没有谁能一帆风顺,没有哪个奇迹是凭空而来的,只要坚持和努力地把事情做到极致,也许奇迹就会出现在下一个转身处。
励志文章5:目标刻在岩石上
她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之后成功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村人眼里,这无异于化蛹成蝶,足以光宗耀祖。对她个人而言,这份工作也足够体面和舒适。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过了一年,她就辞职了。
这倒不是因为她不喜欢教书,而是她突然看到了一片蓝海,那里涌动着她的梦想。她从小就喜欢时装,但考上大学之后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因为在她的想象中,做服装的人一定得是学时装设计的,她一个学法学的人不可能做这一行。可是,在一次课题调研中,带学生一口气走了沿海地区十几家服装企业之后,彻底颠覆了她的理念,她发现有些服装企业的老板们连大学都没上过,有的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但是他们有勇气去做了,而且成功了。这一偶然事件触动了她的心弦,她想,他们都行,我也能行。甚至她连服装品牌的名字都想好了——依文,“依”即衣服,“文”就是文化,她要做有文化内涵的服装。
当她把辞职信交到校长手里时,校长深为惋惜,继而又盛情地挽留:“你可不可以不走,条条大道通罗马,你看我们学校,你将来努力下去的结果是什么,一定会有一个年轻的女副校长,你在这儿很有希望。”她说:“我还是想走,飞机一定比汽车快,你还是让我去感受我自己的世界吧。”对于她的辞职,最不理解的还是她的父亲。她14岁丧母,是父亲含辛茹苦把她养大,供她读书,好不容易端上的铁饭碗,怎么说扔就扔了呢?伤心至极,父亲断绝了与她的联系。
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已经没有退路。为了积累必要的经验,她选择到商场里面当了一名售货员。从大学教师到售货员,这落差就像从喜马拉雅一下子到了四川盆地。抢眼的地位没了,稳定的收入没了,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了,那可是每个女孩子都需要的安全底线呢!她舍不得用手里仅有的一点钱去租房子,她把自己的家缩小到一个皮箱,拎来拎去地在同学宿舍串房檐。
物质上的困顿还不算什么,最令她难堪的是熟人的眼光,她越想逃避,可他们越想靠近她看个仔细。在别人眼中,她成了异类,那种把死刑犯关进单间的孤独,时时侵袭着她的灵魂。此时,她穷得只剩下坚持下去的激情,因为她清楚,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既然选择了,就要倾情投入。很快,她调整好心态。她和每位顾客交朋友,了解他们的身份,倾听他们的感受,为什么买,为什么不买,喜欢穿什么,希望穿什么。
男士服装清一色的灰、蓝、黑让人厌倦,这让她发现商机,她决定自己设计,自己生产服装,她要做彩色亮丽的格子休闲西装。当她拿出所有的积蓄都用于订购一批格子面料时,好心的销售经理告诉她:“小姑娘,这在中国是卖不了的。”当时她不信,就想豪赌一把,要么火了,要么死了。结果,她火了。仅仅几个平方米的摊位,一天一百多件的销量,忙得她连过年都忘了。
大胆的创新带给了她转机,也让她淘到了第一桶金,她事业渐入佳境,她由销售别人的服装,到创建自己的品牌;由一个人一条枪,到开始带队伍,从十几个人,几百人,到几千人;由名不见经传,到为2008年奥运会、国庆60周年华诞这样重大的盛事设计制作服装,到伦敦国际时装周上展示开场秀……如今,曾经的梦想都变成了现实,而她脚下的路还在无限地伸展。
她,就是依文集团的董事长夏华。夏华经常喜欢对她的员工说一句话:“梦想写在沙滩上,目标刻在岩石上。”只有敢于追求梦想,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虽然,每一次追求,都必然会面临脱离已有舒适生活的阵痛,开创崭新天地的艰难,然而只有不断经历这种涅槃,才能化蛹成蝶,给世间一片色彩斑斓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