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正能量的职场励志文章

若水分享 1147

  人发展的历程就象爬山,每登上一个高度都能看到更远更美的风景!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与大家分享正能量的职场励志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励志文章1:工作和成长才是对青春最大的不辜负

  我在香港的金融理财业务外,今年深圳开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组建了自己的“S工作室”,目前全职人员不到十人,90后为主,都是我精心挑选和带出来的团队,我司文化九个字:不要脸,不害怕,不要命。

  不要脸:我们团队一起工作,尤其做项目的时候,如果成员间意见产生分歧,在直接交流的过程中,语气激烈是可以允许的,因为我的性格就是要骂直接骂,本着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如果讨论的效率不高,那就吵嘛。在职场打拼,得有不要脸的觉悟。

  不害怕:新媒体行业算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这导致很多事情,没有前车之鉴可以参考,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踩着西瓜皮。而且新媒体属于典型的互联网行业,变化快,红利周期短,早进场吃肉,晚几步喝汤。比如感觉今年上半年还在讲知识付费呢,过了半年,这个词就被说烂了。

  所以对于雾气腾腾,完全没啥方向的未来,只有两眼一抹黑,提着胆子走夜路;走对了,有幸尝到一波红利;走慢或走偏了,那就乖乖交学费。尽管今年我们做出了一些不错的品类,比如新媒体写作课程,算是树立了行业的认知标杆,但我们也确是干了一些傻逼的事,比如......就不方便透露了。

  不要命:他们说创始人的性格会奠定一个企业的文化基调,的确是这样的。反正我在面试新人和团队开会的时候,都让他们明白,既然选择来我们这里工作,就不要想着平衡工作和生活,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上班时间固定,下班时间不固定;虽然有良好的办公室环境,但也要随时移动办公;做足浴的时候我们在讨论工作,参加线下活动的时候,一边喝香槟,或者一边听着课,一边打开了电脑;经常晚上十点还在开当天的总结会和第二天的计划会。

  简单点说,我们员工的时间,都是卖给公司的。不过呢,这种独裁的工作氛围没有你想得那么糟,而且队友们都已经慢慢接受习惯了。

  和我们团队合作过的人,经常对我们这种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氛围感到不解,质疑这是一帮什么样的人,然后问说你们不休息的么?结果团队成员哼哼一声冷笑:“老板不要脸,我们不要命。”

  而这套系统能执行的前提,是每个在这里工作的成员,都能收获很刺激,很充实的经验,尽管过程很辛苦;而且每个人的能力和职场素养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撕裂般成长。有成就感,才会有归属感。

  目前看,新媒体部门运营得还算不错,手上有好几个项目在运作,忙完这一阵子,还后续有项目跟上。大家的工作量负荷都很高,都被压榨得很过瘾。

  有一次和我一起做项目的朋友,我们深夜11点还在办公室打磨课程,他问我说:“我特别想问你一个严肃的问题。”

  “嗯,你说。”

  “讲真,你幸福么?”

  我正在喝水,差点喷出——这特么是什么问题,你又不是白岩松。

  “真的”,他神情严肃,“你每天都安排这么满,你怎么平衡工作和生活。你都没有时间谈恋爱,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只有工作,品牌方请你免费欧洲游,你都不去。你不觉得你这样的人生,没有什么乐趣么?”

  以前他看我的目光,是有些羡慕;这一刻,我竟然看到了一丝同情。

  我擦,我认真工作,居然被同情了,扎心了。

  但问题是,我不觉得辛苦呀,我还觉得挺好的,没觉着很苦逼呀。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这个逻辑不是这样的。

  如果你把工作放在生活的对立面,你当然希望工作生活平衡啦。但是对于现在的我和团队来说,工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哪怕就是全部,这两者就是融为一体的呀。

  虽然我不去旅游,没什么时间去看电影,但是,这是我主动做出的选择。你所认为的看电影,旅游才是生活;而我觉得工作的乐趣,比旅游和看电影更多,更加有生活的感觉,这样不可以么?

  看电影,旅游让人快乐,就是生活;工作也让我快乐,这也是生活。

  所以,问题就出在,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不一样。

  当然,我的工作也不完全是被生活填满的。我去到另一座城市出差,在万米高空无人打扰的情况下看一部电影,享受其中,这是生活。

  在另一座城市,虽然忙碌,但晚上和合作伙伴或朋友搓一顿当地不错的晚餐,这也是生活吧。

  如果生活和工作非得要分开的话,忙里偷闲,才是最好的状态。

  就像川久保玲说的那样:她从来没见过一个休息过很长时间的人再回来工作,能比之前的状态好很多的。

  工作和成长才是对青春最大的不辜负

  当然,能够像我们这样ALL IN在工作上,其实是有两个大前提的。

  第一个前提是要深刻理解,工作和成长才是对青春最大的不辜负。

  虽然职场上的确有弯道超车的可能性,但那只是属于少数人的逆袭话剧;职场更多的现实是,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所以步入职场的新人或者小兵,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最开始的几年,埋头苦干,实现职场能力的迅速提升。接下来的职场路,就会越来越顺了,也会少一些焦虑。

  所以,我一直相信,职场上的年轻人,只有用工作换来自己快速的成长,才算是不辜负自己初入职场的那头几年。

  第二个前提是:目前的你还没有太多牵绊。

  如果一个人成家,有妻子有小孩,上有老下有小,那么TA确实是应该分一些精力和时间给家人的,如果此时撇下家人不管,一心全部投入在工作上,那就真的显得有些可怜,值得同情了,因为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嘛。

  那位同情我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朋友,他自己有老婆有孩子,第二个小孩马上要出生了,在我看来,算是人生赢家了。我现在的生活工作方式,当然不适合他的处境啦,但确实是我目前自己最好的状态。

  但是如果你没有成家,你就真不应该把大好的青春赌在生活上,而是赌在工作上。

  还有一点,我这么努力工作的原因,就是我希望在我成家有小孩的时候,我可以有能力选择有钱有闲的相对easy生活方式,那是我喜欢的。

  所以,现在暂时选择HARD模式,怎么就不对了?

  我觉得好的工作就是这样,一边玩命虐你,一边给你高级的满足感。

  如果一个人不能享受工作,那么TA就不能真正享受生活。

  你同情我的辛苦,因为你看不懂我的幸福。

  励志文章2:有多少人,一辈子在单位里挣扎

  犹记得,此文最初写毕,投给报刊,居然大多数不敢登。或许,它过太残酷,穷尽了世相人生。后来,此文选入《允许自己虚度时光》一书。再后来,有太多的公众号转发过此文,反响强烈。

  也尚记得,一位外地的朋友读完后,给我发来几个字,说:你这篇文章,看得我惊心动魄。

  单位,就是这么一个方正的盒子。一辈子的悲喜,一辈子的荣辱,一辈子的平淡与激荡,写满四壁:楷体的付出,草书的纠结,以及,宋体的庸常。

  没有谁,是为单位而生的,但多少人,却要在单位里终老。是的,一辈子的光阴,实实在在地扔在了单位里头。无论来的时候曾经多么光鲜亮丽,单位最终还给你的,不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就是一个皱纹纵横的老太太。

  没办法,还是那句话: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在一个单位里待久了,时不时会陷入到一种情绪之中:痛苦不堪。痛,是因为一眼看不到头;苦,是因为一眼又看到了头;不堪,是明知痛苦,却无处可逃。

  看不到头,是生活除了重复就是重复,不咸不淡,毫无新鲜可言。看到了头,是一辈子的光阴就这样了,不死不活,再无改变可言。无处可逃的意思是,明明知道这个地方不是自己最好的归属,却还得死皮赖脸地待下去,把它待成最后的归属。

  就这样,枯燥,跌进了重复的深渊;熬煎,跌进了光阴的深渊;自己,跌进了单位的深渊。

  多少人,在单位里挣扎着。

  他们在得与失之间进退两难,在荣与辱之间忍气吞声,在脸色与角色之间委曲求全。这样的人,一般都正直善良,眼里容不下沙子,看不惯小人,见不得卑鄙之事,却也容易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最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挣扎成了挣扎者的墓志铭。

  挣扎,成全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苟且。本欲主动出击,利弊权衡过后,退让了。想要据理力争,忖度形势过后,放手了。然而,心中又分明不甘,于是,一次次关涉单位的斗争,沉到心里,成了一场场自我折磨。

  多少挣扎,最后都演变成了自我折磨。骂一阵,笑一阵,爆发一阵,冷静一阵,怨愤一阵,宽慰一阵,一阵在胸腔,一阵在九霄,一阵英雄气长,一阵英雄气短,但长阵更短阵,无处觅归程。

  这样的挣扎,是对一个人尊严和信念的巨大摧残。

  然而,更苦的地方还在于,无论挣扎到多累多痛,始终不愿让别人看出来。表面上,还得装作强大,迎来送往,欢声笑语,泰然自若。只等喧闹散后,暗夜里,惟一颗破碎的心,惟一个悲怆的自己,彼此形影相吊。

  单位,是一棵枝柯纵横的大树。每个人,都是为利益而飞进飞出的雀子。

  最肥美的单位,是油水足;最舒心的单位,是人事简单。会不会有这样一家单位,两全其美,既油水足,又人事简单呢?答案是:没有。因为,它违背了两个原则:一、有利益必纷争原则;二、人性贪婪原则。大凡油水肥美的地方,周围总会埋伏着无数的欲望,而欲望丛生的地方,不会有优雅和谦让。

  其实,待在一个清贫的单位,是美的。至少,你会活得简单。此间,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争名夺利,没有得宠失宠,没有欺侮霸占,什么都没有,除了几个干巴工资,几个干巴人,一缕清风,几轮朗月,没有大风光,却有大自在。

  有的人,喜欢窝在清贫的单位过生活,要的就是这个清净和轻松。这个世界上,有一批这样清风朗月的人,他们心底是朴素的,只要能养家糊口,绝不多生一丝贪婪。他们有诗一样的内心,养个花,种个草,侍弄一只蛐蛐儿,便也觉得得到了人生的全部。

  不可否认,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天生喜欢在利益之间周旋,在上司面前献媚,然后玩阴的,耍横的,左右逢源,两面三刀。哪个单位里,都会有几个得志的小人。当然了,阴暗的东西在成全他们的同时,也终会毁了他们。

  道理很简单,在利益那里,总会有一种阴暗吃掉另一种阴暗。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双赢,只有你成我败,或两败俱伤。

  在一些单位里,上司决定的,往往不是单位的命运,而是单位里人的命运。上司的一句话,有多少人得意,有多少人落魄,又有多少人,一脚天堂,一脚地狱。

  上司的阴晴,左右着天底下多少单位人的寒暖。

  上司并不强大,是上司的权力强大。一个上司走了,还会有另一个人带着权力来管着你。所以,你永远赢不了上司,要想在一个单位顺利地待下去,你所要做的,只能是战胜自己:要么强大到你不可或缺,要么弱小到凡事都逆来顺受——当然了,这是一种最悲怆的战胜。人世间,多少人,以这种泣血的方式,换取着单位里的一点点日月天光。

  最倒霉的命运大概是,有一个与你势不两立的领导,他管着你,你一辈子待在这里,他也一辈子待在这里,永远没有离开的迹象。于是,生活就真的成了一场看不见尽头的挣扎和煎熬。

  不过,领导一定也够累的。那么多年,他的心里要一直装着你,朝也盯着,暮也盯着,时刻不敢放下,久盯成恨,久恨成伤。无论起初是多轻多小的一个你,到后来,也会成了他生命里的重荷。

  励志文章3:没有一份工作能如你想象一般的圆满

  我记得有一个午后,和朋友们走在大街上,我们讨论过一个问题。

  彼时的我们,被出差压得喘不过气来,有写不完的稿子,剪不完的片子。吃完饭,走在大街上,我们说,如果财务自由,那么你会想要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行业?

  想到财务自由的瞬间,你可能会觉得,那太简单了,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啊。可当时,好长时间,我们都陷入沉默。

  那个时候,在巴西圣保罗读研的姑娘问我们,硕士毕业找什么工作比较好。

  她问我们,我们说,千万别来电视台;她问驻外的小伙伴,他们说,千万别长时间驻外;她问跨国公司的男生们,他们说,千万别去企业。然后,她就懵了。她说,为什么你们都这么负面,难道不应该是干一行爱一行吗?难道现在的工作不是你们自己选的吗?

  路,确实都是我们自己选的。我身边大部分人都是“求仁得仁”,工作在自己梦寐以求的行业里。

  做国际销售的男生说,以前最羡慕的就是拿着公文包,带着简单行李全世界飞的国际精英。后来,他真的去了跨国公司做销售。

  驻外的姑娘说,以前看电视直播的记者招待会,最羡慕那些高翻姐姐们。后来,她也驻外了,天天用外语跟外国人打交道。

  有同事说,以前最羡慕战地记者。后来,她也做了记者,去了战地,变成了理想中的那个她。

  但是,我们没有料想到的是再后来。

  再后来,那个做国际销售的男生常年和家人分居两地,第一年在国内的时间是12天,第二年是23天,第三年只有8天。他匆匆回去结婚,又匆匆离开。在每一个南半球的夜晚,加班到深夜,打开冰箱,喝一罐亚马孙果子做的汽水,继续写下一个报告。

  有一次家人生病住院,他出差去了一个偏僻的镇子,没有信号,失联好几天。

  他说,那些深夜喝汽水的时刻,那些没有手机信号的时刻,他想过两百遍,要不要辞职。

  再后来,那个驻外的姑娘又被外派非洲,在战乱和疾病并存的国度里工作。

  她说,自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每每看到朋友圈哪个姑娘又去了马尔代夫度假,同宿舍的姑娘又生了二胎,这些时刻,她问了自己两百遍,要不要辞职。

  再后来,那个去过战地的女记者,对比了自己微薄的薪水和已经高不可攀的房价,她犹豫了两百遍,要不要辞职,要不要转行。

  所以你看,再好的工作都有令人崩溃的时刻。没有一种工作是不想辞职的。

  我们都一样。我们有一大堆想要辞职的理由:老板不近人情,加班比上班还多,同事勾心斗角。我们在每一个委屈的时刻,难过地哭了。我们也不管职场相不相信眼泪了,先哭了再说。

  为什么要让我们背那个黑锅?为什么总是我们做最吃力不讨好的项目?

  我深刻地记得第一年上班,为了一个根本是别的部门的老师犯的错误,我被骂得狗血淋头。我委屈得在办公室哭了,暗暗下决心再也不要在这里工作了。我打开电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理了自己的简历。心里想的是,和这样的队友一起工作,怎么可能会有未来呢?我要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那是“愚蠢”的新人第一年。多做了事,觉得委屈;被错怪了,觉得委屈;自己加班别人没加班,觉得委屈;自己的成绩被别人拿去邀功,觉得委屈。头脑风暴,自己的提案不知道比老人们好多少,但就是被唱衰,委屈得六月都要下雪了。

  新人第一年,我们每一份付出,都想要立刻看到回报。那是一面雪白的绸缎,我们见不得一点瑕疵。只要有一点不对,我们就默念两百遍,我要辞职我要辞职。

  你是不是也是这样?

  但,如果真的再也不回来,那么后来,拉丁美洲的故事我也就没机会讲给你们听了。如果当时真的辞职了,那么我心心念念的诗和远方,也许在其他的工作和行业里就更不容易实现了。

  所以你看,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批评过,被误解过,也都背过黑锅,受过嘲笑。人在职场,你不是例外。这些时刻,所有人都是咬牙坚持下来的。

  而所有人都必须趟过这些河,内心才会越来越强大,才能不执着于眼下的困境。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有更远的地方要去。

  要赶路的人,没时间停下来围观、琢磨、埋怨、仇恨。心里憋着大事儿,就容易淡定。

  好多职场新人小朋友会说,是因为这份工作怎样怎样,所以我想辞职。

  其实,没有一份工作是如你想象一般圆满的。就像刘若英说,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就能少去那些纠结、迷茫、徘徊的时刻,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少想两百遍要不要辞职,然后花时间去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5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