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孩子的人生励志故事推荐
学习和自己比,忘记曾经拥有的分数,现在要关注的是,如何让今天过得比昨天好,用心去发现,能看到生命更宽广的蓝天。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感动孩子的人生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处处用心
因家境贫困,张立勇高中都没有能念完,就被迫辍学外出打工了。找工作过程中的频频碰壁,使他深深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没有知识,没有文凭是处处受制的。
一天,他找到了一个落脚的地方,在广州一家中外合资玩具厂打工。因厂里的产品销往国外,订单是英文的,包装箱上的说明、物品尺寸全是英文的。因弄不懂这些文字,他很被动,工作效率低下。这个时期,他得到的报酬较之他人要少得多。有一次,他打工的车间来了一批参观的外国客人,随行的翻译娴熟地同他们说笑,边走边介绍情况。在一旁忙碌的他,对他们之间的对话一句都没听懂。他一个激灵,心生羡慕的同时,也暗暗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全新的人生目标。
此后的日子,他捡起高中英语课本,买来英语词典,从包装箱上的英文说明开始,一步一步向自己的人生目标靠近。这期间,他养成了一大嗜好,那就是收集贴在酱油瓶、酒瓶上的商标以及各种调料的外包装袋,不了解他的人说他有毛病,而他只是付之一笑。其实别人哪里知道,他所掌握的很多商用英语句子都是从上面学来的。
为了拥有一个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经过几番周折,他来到北京,并在清华大学食堂找了个活,做起了帮厨。一天晚上,他看书看到很晚,感到肚子有些饿,随手从床头拿过一包方便面,打开包装袋将方便面掏出来放在碗里。在泡面的间隙,他顺手将那个不起眼的方便面袋子拿了起来,上面有调料、盐、糖、保质期、厂家,都是中英文对照的。方便面泡好了,上面的单词他也记牢了。学习过程中,他养成了随时随地、处处留心的习惯。在他眼里,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流动的英文教科书,只要留心观察,时时处处都能找到英文的影子。大量的英文词汇,他都是通过香皂、牙膏之类日常用品的中英文对照,旅游景点的中英文对照介绍中掌握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觉得,最好的记忆方式,就是将单词与生活广为联系,形成句子,变成文章。他一方面通过读文章、看报纸来记单词;另一方面通过口语练习的方式,将英文真正揉进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一天中午,因下课晚点,学生们在食堂窗口前显得拥挤嘈杂,见到这种情形,他脱口说了声“wouldyoupleasewaitforawhile?”(请等一下好吗?)声音不大,但清晰有力。听到这一声圆熟的英语,学生们混乱之中伸进窗内的手和碗缩回了:卖馒头的小师傅会说地道的英语?“thanksforyourpatience.”(谢谢你们的耐心)他笑着又加了一句。所有的清华学子全都望向了这个扎着白围裙的小师傅。他竟有些微微的脸红。
还 有一回,两个学生在窗口讨论英语单词中有面包,怎么就没有馒头呢?“有,是steam-bun”。他不假思索就接过了话茬。接下来,两个学生又在争bean能否指代豌豆。他在窗口里面说:“bean是豆类的总称,pea才是豌豆。”他们听了,佩服得连连点头。从此,他开始有意识地说英语,因为这个原因,他卖饭的窗口,总是排起一溜长队,清华学生们有些竟成了他的粉丝,就连不太爱吃馒头的学生也排上了,只为与他用英语交流。
因为锲而不舍的努力,他参加了托福考试,在总分为690分的托福考试中,他以630分的好成绩打破了自己一向平静的生活,引来了诸多媒体的关注。为此,清华大学生将他比作《天龙八部》中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扫地僧”——平时不为人知,却具备惊世骇俗的本领。
张立勇的成功证明:成功之路没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说成功真的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在琐碎平淡的生活中能时时留心,处处用心。
励志故事2:不要与成功擦肩而过
在一所拖车房屋中,住着一位以熨衣为生计的青年工人。他的周薪只有六十元。他的妻子上夜 班,不过即使夫妻俩拼命工作,赚到的钱也只能勉强糊口。由于他们的孩子耳朵发炎,他们只好连电话也拆掉,以省下钱去买抗生素为孩子治病。
这位熨衣工人希望成为作家,所以他在夜 间和周末不停地写作,拖车房中打字机的噼啪声经常不绝于耳。他的余钱几乎全部用来支付了邮费,人们时常看到他将厚厚的原稿寄给出版商或图书经纪人。
然而,他的作品一部又一部被退回了。退稿信往往很简短,非常公式化,这使他很愤怒,甚至怀疑出版商和经纪人究竟有没有真的看过他的作品。
有一天,他读到一部不错的小说,令他记起了自己的某件作品。于是,他把自己一部作品的原稿寄给那部小说的出版商。这位出版商很负责,他把原稿交给了著名出版人皮尔·汤姆森。
几个星期后,他收到了汤姆森的一封热诚亲切的回信,说原稿的瑕疵太多。不过汤姆森的确相信他有成为作家的希望,并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在此后的十八个月里,他又寄出去两部作品的原稿,但依然都被退还 了。
一次次的打击,加之生活上的窘迫逼人,终于使他开始放弃希望。一天夜 里,他把倾注自己无数心血的一沓沓原稿扔进了垃圾桶。
谁知在第二天,他的妻子把它们都捡了回来。“你不应该半途而废,”她告诉他,“特别在你快要成功的时候。”
他瞪着那些稿纸发愣。也许他已不再相信自己,但他妻子却相信他会成功,还 有那位他从未见过面的纽约编辑汤姆森也相信他会成功。于是,他开始试写第四部书稿,每天坚持写一千五百字。
将这部作品写完以后,他把小说原稿寄给了汤姆森。
他以为这次又准会失败,可是他错了。汤姆森的出版公司预付了两千五百美元给他,史蒂芬·金的经典恐怖小说《卡丽》于是诞生了。这本小说后来销了五百万册,并摄制成电影,成为1976年最卖座的电影之一。
这位出身贫寒又因工资菲薄走上写作之路的美国人在三十二岁时成为全世界作家中首屈一指的亿万富翁。今天,他的每部作品的版税,均逾千万美金之巨,而根据他的小说改编成的《危情十日》、《闪灵》等优秀电影让更多的观众记住和喜欢上了他。
励志故事3:跳出心理怪圈
1945年,冈德·哈格就创造了4分零1秒4跑完一英里(约合一点六千米)的成绩,但多数人认为,这超出了人类的生理极限,甚至连生物学家也纷纷提出假设,说明这确实是人类身体和心理的极限。渐渐地,四分钟一英里演变成了体育界著名的“四分钟障碍”理论。
在那之后的九年里,一英里跑的纪录始终徘徊在略微超过四分钟的位置。
然而1954年罗杰·班尼斯 特以3分59秒4的成绩打破了这个“不可逾越的极限”,奇迹终于出现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四分钟障碍”的神话被打破后的四十六天,又有一名运动员打破了班尼斯 特的纪录。从此四分钟极限一次又一次被超越,不到一年,就有二十六名运动员,六十六次突破了四分钟障碍。今天世界上能够在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人有数百名。
班尼斯 特比哈格仅仅快了两秒钟吗?不!班尼斯 特最重要的成就在于他突破了人类心理定势的束缚。他的两秒钟证明,长久以来制约运动员速度的不是生理极限,而是人类的心理压力。没有班尼斯 特的这两秒钟,就没有后来数百个突破四分钟极限的人。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四分钟障碍”,如果你敢于挑战自我,跳出心理怪圈,就会发现没有突破不了的极限。
励志故事4:锲而不舍的努力
班廷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阿列斯 镇的一个小农庄里,他是兄弟姐妹五人中最小的一个。班廷自小就很懂事,每天放学回家,总是先绕道给母亲买药,然后伏在母亲病榻前做功课。有时陪着母亲聊天或读报给她听。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星期天他还 得扶着母亲到教堂去做礼拜。
中学毕业后,班廷进入多伦多大学神学院。在第一学年快结束时,他听到母亲逝世的噩耗。他在悲痛中得出了结论:治病救人得靠医学。于是第二学年开学时他就到医学院改学医学。他把母亲的遗像放在案头,并在日记中写道:“我一看到她那忍着病痛的慈祥的微笑,心里好像一亮,医学上好些难记的名词,一下子就记住了。”
1916年,班廷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毕业,因为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急需医务人员,同年12月班廷应征入伍。1918年9月在卡姆勃雷战役中他冒着枪林弹雨,在抢救一位垂危的伤员时,右前臂挨了一颗开花弹。为了表彰他的英雄行为,1919年他被授予一枚军功十字勋章。
1920年10月底,为了准备给学生讲授胰腺的机能,他翻遍了相关的教科书,但收获甚少。10月30日,班廷从学院图书馆借到一本新到的杂志,其中第一篇文章题为《胰岛与糖尿病的关系,特别是关于胰结石的病例》。由于第二天就要讲胰腺生理,他挑灯夜 读,从作者引证的大量文献资料中,领会到尽管胰腺不再分泌消化液,但是并不生糖尿病。
班廷心里豁然一亮:既然萎缩的胰腺还 能防止糖尿病,那么这种胰腺的提取物,不经口服而经注射,必定能治疗糖尿病,口服之所以无效,很可能是由于胰腺提取物中的抗糖尿病激素被消化酶分解了;这种胰腺的提取物之所以可能有效,是因为其中不再有破坏抗糖尿病激素的胰酶。想到这里,他兴奋极了。
班廷和他的两位助手夜 以继日地研究,饿了在实验室里啃干面包,困了靠着实验台打个盹,有时甚至忙得什么也顾不上。
经过班廷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较纯胰岛素终于提取出来,为了沿用前人的命名,改称为胰岛素。
胰岛素的发现立即轰动了全世界,世界各地的糖尿病人纷纷来信求药或前来就医。由于这些迫切的需要,在酸性和冷冻条件下直接由牛胰腺提取胰岛素的方法,很快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为了使糖尿病人普遍得到医治,班廷没有把发明的专利权卖给出价最高的投标人,却以每单位胰岛素只卖三分钱为条件,把专利权让给一家制药公司。
励志故事5:曾被摔坏的乐器
1814年,安东尼生于比利时的迪南小镇,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平时也兼做些乐器。十一个兄弟姐妹中安东尼最热衷做木工活,天分也最高,很小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里帮忙。
安东尼一生中意外不断,能活下来确实是个奇迹。他小时候被砖块砸破过头,曾吞过缝衣针,从楼上跌落过,曾摔在点燃的炉火上,还 误食过硫酸,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在1835年二十一岁时发明一件奇特的乐器。这种乐器有类似木箫的吹气口,同时又有号角般的圆锥形筒,而金属圆筒竟带风琴那样的按键。
开始,安东尼想通过作曲家柏辽兹把这件新乐器介绍给巴黎音乐界。尽管安东尼煞费苦心,但法国乐器商根本没把一个来自比利时的无名小辈放在眼里。上层音乐家们也对新发明不屑一顾。一晃九年过去了,安东尼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他还 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木匠。
1844年,柏辽兹为安东尼争取到了一个在巴黎音乐会上演出的机会,并特意为他的节目写了曲子,希望能由此为新乐器求得生机。但就在去演出的路上,意外又一次降临,安东尼的乐器从马车上掉下来,摔成两瓣儿。你可以想象他当时懊恼的心情。
不过安东尼并没有打道回府,他最终还 是抱着破损的乐器登上了舞台,吹奏时他的双手一刻也不能离开乐器,否则铜管就有可能掉下来。因此安东尼没法儿翻乐谱,只能凭记忆演奏。有几次,由于过度紧张忘记了谱子,他就干脆持续吹一个长音,直到想起谱来再继续演奏。法国观众从来没听过这样的声音,顿时喜欢上了那些荡气回肠、委婉曼妙的长音。演出结束后,安东尼一连谢了五次幕,台下仍然掌声不绝。
不用说,能奏出这种特殊效果的乐器一下子成了巴黎音乐界的宠儿。不久,一支乐队在参加音乐大赛时采用了安东尼的乐器,轻而易举地赢得桂冠。接着,法国政府将他的发明列为军乐队必备的乐器之一。1846年安东尼申请专利时,根据自己的名字,安东尼·约瑟夫·萨克斯 ,将这件乐器命名为——萨克斯 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