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的励志文章
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像灿烂的太阳一样明丽,像天空翱翔的年轻的鹰一样豁达,像大海一样包罗万象,而在一旦需要的时候,会毅然奋起,如疾风怒涛般与邪恶战斗——这就是青年。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关于高考的励志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励志文章1:我用三年的时间,来成就一个失败的自己
2016年的那个夏天,天气很燥热,尤其是六月,积累在枯燥课堂里的腻湿空气,即便是偷偷地从校外小卖铺里买的冰棒也不能压下这股想要解脱的冲动。
初二那年,因为表哥的一句话,我被父母从生活了12年的城市——东莞送回到了老家读书,第一次真正的离开父母,带给我的不是叛逆的解脱,而是一种茫然,一种莫名其妙的慌张。
回到家乡后我参加了当地的一所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以并不优秀的成绩进入了这所学费高昂的全日制寄宿、军事化管理的民办学校。
从初二开始,这所学校每年的高考季都会高喊着“奋斗一百天”、“扬帆起航,铸就辉煌”、“用汗水给明天一个交代”等等的口号,这似乎是每一所中学乐忠于的用来激励学生上进努力,提高升学率的“良药”。
五年的时间,天天朝五晚十。在这所学校里,每一个学生都已经被制度所驯服:每天5点起床参加晨跑;一周只有星期天下午才能出校,一个月2天假;每天晚上11点才回寝室;不允许从校外买零食,抓到违规回家教育……这所有竭尽全力榨干学生学习时间的制度已经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了。
从初二到高一,由于是中途转入,没有资格进入清华班(重点班),只能留在普通班,而且因为学校普遍的学习进程十分快速(初二结束时已经学完初中知识了,初三就开始学习高一的课本了),所以我们转校生一直都被赶着追上清华班和科技班(重点班和普通班之间的等级)的进度。
对于我们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说,没有中考的概念,因为学校也有高中部,本校的学生基本都是能够直升的,所以我们在中考的前一天,还在学习函数和集合。我们一进学校就被教育“你们的所有的月考都只为了高考”,所有的努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就是2016年的高考。
高一的时候,教室在一栋四楼,走廊对面就是二栋四楼的高三部,每天我们从操场晨练回来后都会看到高三的每个教室都是亮着灯的,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走廊上挤满了捧着英语、政治、历史书本背诵的学长学姐,那时候我们都特别羡慕高三的学生,一是因为他们可以不用晨练,你知道夏天早上在湿热的空气下跑步,早上刚洗的澡又出一身汗,冬天裹着三件厚衣服在寒风里逆跑的滋味吗?这应该就是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的学生都经历过的日子。二是因为他们马上就可以从枯燥的中学课堂解脱了,马上就可以进入轻松自由的大学了。
那个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我们也会经历这些,而这些竟然会让我们在未来无比的怀恋。
高一下学期,进行了文理分科,作为一个物化生勉强及格,数学还凑乎能够计算1+1=2的情况下,我选择理科明显是不明智简直可以说是愚蠢的行为,没有悬念,我进入了传说中的“娘子军”——文科班。
在分班后的第一堂班会里,班主任就高度褒扬了我,说以我这个分班成绩继续保持,高考的时候肯定能上一个很好的大学。
整个高二,我充分演绎了一个“好学生”的角色,认真听课,努力学习,一直位列班级榜首,在年纪也是前茅。
但是我不快乐。
我一直被推着在行走,像是一副傀儡,没有灵魂的木偶,被一股不明所以的力量操控着,唯一的执行程序就是学习和做题。有一段时间,我的成绩忽高忽低,班主任多次找我谈话,说“你是班级的领头羊,你要起模仿作用”诸如此类的。但是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我最能任性的时候了。
我乐意了就好,不乐意就罢了。
高三的生活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有人说高三是地狱,有人说高三就是漫天的试卷,考不完的模拟考试,和做不完的题。
但是对于我来说,高三是我最惬意的时候。那一年,你会感觉到整个班级都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样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不乏对未来担忧的,但回头就能为未来拨开云雾付出努力;那一年,我们总能在烦躁的学习里找到一点点残存的乐趣,上课总是闷闷的,下课就是一群开挂的小学生;那一年,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懦弱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为流泪找到一个看的过去的理由。
那一年,我们过得最自我。
2016年的那个六月,参加了高考。在乎我所料出乎所有人预料,我没有落榜但是却等同落榜。一个勉强二本的成绩成了我3年中学的交代。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还在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名列前茅的我会在高考一落千丈。
其实说不想考好是虚伪的谦逊,我也想上一个好的一本大学,但是没办法。在高考场上,面对着这些陌生的题目,我无法下手,乃至影响了后面的考试。我一直以为这种情况只能是在教育评测的杂志里夸张的出现,没想到会真实发生在我身上。
有过一段颓靡期,每天都懊恼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认真,食不知味。那一段时期,有过轻微的抑郁,脾气变得变幻莫测,现在回想,那时候简直就是黑暗的死水灌满耳鼻。
有人劝我回去复读,但是我不想再把一年的时间花费在已经学过的知识却只为一场考试上,我想要去接触更多的东西,我渴望飞出这片林子,我不想把一个成功的高考看成是一个人生的“必需品”。
后来,出去打了暑假工,才体会到每个人在这个社会里都是一个失败的存在。正是因为失败,才有考不上大学才来打工的基础工人,有家境贫穷不得已小小年纪就出来工作的人……
但是他们仍在努力。
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一个卑微而浅显的存在,都是一个个失败的例子。他们经历过比我更加痛苦的失败,但他们还在努力,他们还在憧憬,他们还有希望。
这么看起来,我似乎没有继续颓废的理由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二本类的大学,来了武汉。
经历过高考,我似乎开始对一切不顺的事情看的淡了些,心性都收敛了许多,不会再追求固定的成功,而是注重内在的过程。要说那三年给了我什么,那就是习惯。不可置否,高中三年使我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并且我相信,还会使未来收益。
励志文章2:一个高考失败者的逆袭
又是一年高考时。我复读过,经历过两次高考。
壹
第一次我过了一本,但家里完全没有经验,填了一个外省211学校,并且报的是只招很少人的专业。结果那个学校那年的分数特别高。而我爸坚持认为,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那上大学就失去了大半的意义,我听他的,乖乖的重读一年高三。
当时,在我们那里,复读班是不被体制内认可的,我们只能在原学校对面的一栋小楼里,200人挤在一个平时只装60人的教室里,陷身题海战术,日复一日地做着答题机器。
我是那年复读班的班长。我对试卷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对自己的熟悉程度。所有人都认为,我会是这一届毫无疑问的高考成功者。但结果却是,成绩还不如第一年。虽然,依然可以读一本,可离所有人期望的名校相去甚远。
我在家痛哭了三天,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些丢书丢试卷的疯狂场面,我全无印象,我害怕和任何同学通电话,我不想和任何人谈到考试或者学校。我在命运面前丢盔弃甲了。
我妈,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她去当地香火最旺的庙里求签占卜,庙里的和尚对她说,我考试失败,原因是因为我们家族里有一个早逝的哥哥,阴魂不散地跟着我。她急急地问我,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头晕,是不是感觉很不舒服。我只好说,是有一点。
高考对我唯一并且最大的影响,并不是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而是它深深地挫败了我对命运的信心,并且这种自卑感,经久不退。
但是多年后,我的朋友都很惊讶的说,在你身上完全看不到挫败感的痕迹,也看不到太多不善言辞、不自信的印迹。你到底是怎样从中脱离出来的?
我坦诚说:恰恰因为我是一个高考失败者。
贰
我相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两面——有听话的一面,也有叛逆的另一面。有负责的一面,也有放任的一面。有妥协的一面,也有自我的一面。
这场失败,反倒让我彻底放弃走学霸路线,放弃了做一个乖孩子,敢于不走寻常路。
首先,大学的课程,除了我真正喜欢的,其它我都只求及格就好。剩下的时间,我在图书馆,在校外租书的小店,去借各种书看,历史的经济的哲学的心理学的,还有各种老师家长不允许看的闲书。(羡慕现在的学生,可以在网上买到各类型的书,而且还有很多打折!)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超级爱美的室友,我们俩逛遍武汉的各大商场,穷学生,买不起很多,但我们也敢于去试,她的名言是:试又不要钱,要想提高品位,就得多逛!在她的带领下,我还减掉了两年宵夜积累出的十几斤肥肉。
但更重要的是,我敢于做一个不乖的孩子了!既然反正不再是父母心中的优等生,那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去生活。
背着父母,和同学去旅行。
拒绝了父母考公务员的建议。
在博客上,丢掉应试作文强调,重新学习如何写出自己风格的文字。
拒绝任何体制内的工作,拒绝去传统媒体,跑到深圳成为苦逼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假如当年我高考成功,我上了名牌大学,我自诩自己是天子骄子,父母依然认定他们的教育路线多么正确,那么,我就可能和现在的很多乖乖女一样,做着一份安稳的工作,不敢突破自己,不敢叛逆,不敢和大多数人活的不一样。
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上天给你关上了一扇窗,却给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古人说的,祸兮福所倚。
有一个好朋友曾跟我说,她人生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读过大学,所以每次遇到那些博士、教授,那些高学历的人,心中都很自卑,不敢多说话,尽管她是很多人心中都女神。
我对她说:当你在羡慕他们学识丰富的时候,他们其实更羡慕你的灵动风趣呢!学问这回事,不是只有在大学里才能得到的。更重要的是,20几岁,当你脱离学校之后,你是怎样度过你的人生的。
在我眼里,很多大学生,进了校门之后,几乎很少摸书。毕业之后,更是甚少。像我这样文学院毕业出来的,现在还能写出东西的人,非常之少。
这世上按照轨迹生活的人太多了,他们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一直到身心俱疲无力挣脱的时候,才开始思考:
到底错在了哪里,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错的呢?
只有早早脱离过轨道的人,才有幸更早去思考:
我是谁?我应该怎样生活?我希望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对我来说,后来的人生,一切轨迹,都没有按照我父母想的那样去发展,可大概也远远超出了他们的发展。
叁
很奇怪的是,自我以后,我们家族的女孩子,似乎都没有考试运。堂妹高考600多分,也是第一志愿那年的录取分数太高,因为我的前车之鉴,她报了一所二本,后来自己努力考到美国读研究生。
后来另一个妹妹也是这样,过了一本线,读了二本。当时她问我,我对她说: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就好,读什么大学,的确会影响你未来几年的就业,但并不会真的决定你一辈子。
我想,我并不是一个足够好的榜样。但至少证明,真考砸了,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依然认为,如果有可能,尽量去读更好的大学,因为那里会有更好的氛围,更好的老师。名校并非一定出人才,只是概率更高,因为读名校的人本身就已是小概率。普通学校照样有优秀的人,只是概率更小。
假若高考失败,那也并不代表一个人真的不幸,更不代表你是那个不值得被上天宠爱的人。你依然可以通过努力,成为那个小概率中的某一位。
很多朋友说,迄今,压力大的时候,还是会做关于考试的梦,那种记忆太刻骨铭心了。
可作为一个高考失败者,我真的很少会梦到考试。在我的记忆里,关于青春,更多的是骑着自行车披星戴月的充实,还有对老师对知识无尽的感激,早已没有那些孤独、压抑、悲痛的记忆。
因为失败,让做了十几年乖乖女的我,真实发现自己的内心就是一个倔强、骄傲、理性,有点叛逆,有点仗义,能吃苦,不服输的女汉子,我并不想活的像大多数人那样。
十几年后,我翻开那本毕业纪念册,那些陌生的名字里是这么写我的:很惊讶你作为文科生,数学成绩那么好,你真的很厉害。
那些熟悉的名字是这么写我的:其实你可以和大家更亲近一点,不要假装很高傲的样子,让人不敢接近。
我翻开它,我知道,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变过。
最后真正解救自己、释放自己的,仍然是我自己。
虽然我还是那样会感觉孤独,会讨厌自己的软弱,但我花了十几年的时间,跋山涉水,摸索、碰壁,终于敢活的更像我自己。
因为心里总会有一句话:反正都那样失败过,还怕什么失败呢?这句话听起来悲观,但却令我一直活得很勇敢。
我觉得,我应该为我自己骄傲。你们说呢?
励志文章3:人生是一场持久战,高考只是其中一页
去年今天闷热的让人受不了,不像今天凉快,同学们在网上聚的最全。我们也都焦急的等着12点。
接着,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欣慰有人不想活了。但那些不想活的人现在都好端端的活着,那些笑着的人到现在却不一定笑着。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十二年的苦读不单是为了一场考试,只是一场高考决定不了太多,去了大学也会面临着挂科,宿醉,堕落,不想活,这些远比高考可怕。
过了今天,就和高考有了彻底的了结,今后的路怎么走人怎么活,都是全新的。没谁会拿高考的结果在自己身上卖弄一辈子,它只是一个小逗号,无论怎样的经历都会留下传奇。
每年高考出分的时候,哭一批笑一批,惨淡一批灿烂一批,那些难过的人以为自己下了地狱,那批高兴的人也以为自己真的到了天堂。只有上过大学的才知道,再SB的大学一样可以努力,再NB的大学也充斥着堕落。谁也别哭闹,四年后的风骚,谁的天下,都别说得太早。 其实文凭不过是一张火车票,清华的软卧,本科的硬卧,专科的硬座,民办的站票,成教的在厕所挤着。火车到站都下车找工作,才发现老板不关心你怎么来的,只关心你会干什么。
无论你高考打了多少分,能不能去你想去的学校,都不用担心,你能去的地方,一定会带给你你预想不到的惊喜。你会遇见一些人,觉得相见恨晚,或者遇到一个人觉得在哪里值得,这是命,遇见你该遇见的,接受你所不能改变的。那时无数次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什么样子,自己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现在再回来看看,其实不错。如果那年,我们多对或者多错两道题,那么现在会不会在不同的地方,认识完全不同的人,做着完全不同的事,错过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
阴差阳错也许比如愿以偿更让人成长!或许,一所不算知名的大学不会给你带来很多荣耀,但它永远不会限制你的发展。而今天你的选择,只不过是决定以后和什么人相遇,和什么人生活,在哪座城市工作,在哪个角落留下风景。只要你够优秀,只要你够努力,无论在哪,一样可以成就自己!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持久战!
毕业了,有些人失望了,有些人失恋了,有些人失踪了。有些人发财,有些人发福,有些人发喜帖。这些事,还会陆续发生,默契的生活轨迹将划下休止,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不奢他日再次聚首,但求不忘各自最初的容颜,毕竟,我们都曾闯入对方生命三四年。
励志文章4:高考毁不了我——献给即将高考的同学们
1980年,参加高考的人似乎很多,因此搞了个预考,要筛掉大半。
以我的实力,预考不成问题,所以就在开考前一天,我还在太阳下打蓝球,满场撒欢。对于我来说,预考实在是小菜一碟,我的要求不高,上线就行了。考下来结果却出人意料,总分全片区(文科)第一,那可是由川西南几个地、市、县组成的片区啊,这个成绩被全市的文科考生引以为豪。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我被灿烂的光环所簇拥。校长看见我,笑容格外慈祥,间或还会拍拍我的肩膀,鼓励几句;远近的邻居也把孩子带到我家来取经;就连走在路上,都会有人指点着说:“她就是鲁稚!”
这一切我哪里消受得了,毕竟只有16岁,自己也开始飘飘然了。在一篇作文里,我写出了这样的句子:“到北大去过年!”为了北大,我球也不打了,小说也不看了,成天埋头奋战,一个月时间飞逝而过。
终于到了正式高考的前一天,我莫明其妙兴奋异常,脑子里一直在飞快地做题。到了晚上熄灯的时候,兴奋还在继续,我有点担心了。
人就是怪,越怕睡不着,越是睡不着,夜越来越深,我渐渐焦躁起来。从1数到100,又倒着数回来,都不起作用,只好爬起来,走一阵,又做俯卧撑,企图把自己整累。但是累了以后还是睡不着,脑子里全是考题。
有一阵,突然冒出个作文题《号角》,而且鬼迷心窍地认为说不定明天的作文题就是它。念头一旦产生,便迅速进入角色,开始在心里写这篇《号角》,一时间激情澎湃,妙语连珠,有些句子直到今天都还回忆得起。作文写完了,又是假想的评卷老师给予我高度评价。这一来更是睡不着,只好又走,又做俯卧撑,如此反反复复,终于有了点睡意,猛然间发现天已经大亮了。
心情说不出的沮丧烦躁,泡一杯浓茶,喝下,惴惴不安走进考场。卷子发下来,第一件事就是翻到作文,一看傻了眼,哪是什么《号角》,是达芬奇画蛋!
昏沉沉考下来,感觉更不好,到了晚上,又担心睡不着,就向父亲要安眠药,我们一家人都从来没吃过这玩艺儿,父亲说,万一吃了药白天也不清醒呢?想想也是,只好坚持着睡。接下来的情形与头天一模一样,如此整整三天,人都快疯了。直到全部考完,天一黑我就倒在床上,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但已经无试可考了。
分数下来,勉强上线,北大是去不成了,老师们劝我第二年再考,但我觉得实在无脸回去复读,再加上痛恨数学,不想再上数学课,就填报了个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不久接到录取通知书,我的中学时代就这样彻底结束了。
现在事情已经过了三十多年,为了当年的三天失眠,我比那些考上重点大学的同学,多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更多艰辛,学业、分配、工作、待遇等等,在很多事情上,我无法和他们公平竞争。但我还是一步步走出来了,我在为当年的幼稚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
人生没有什么绝对好或者绝对坏的事,一次考试可以改变人生的进程,却不能改变人生的方向,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没有什么能够毁掉我,除非我自我毁灭。从这种意义来说,人生犹如马拉松,哪一步快点慢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向前,坚持!
励志文章5:伴着歌声起航
高三的岁月兵荒马乱,在那段“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总会有一些信念支撑着我们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而在那些最艰难的日子里,在压力大到自己快要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我会在音乐中一点点沉淀自己。伴着那些音符,我踽踽而行,亦驻足亦疾趋,最后终于到达了繁花似锦的梦的彼岸。
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
刚升入高三的时候,其实是我们最容易迷茫和困惑的日子。站在人生第一个意义重大的节点上,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课程,越摞越厚的复习资料,日子也仿佛越过越充实……但举目四望,周围是雾茫茫的一片,好像不论选择哪个方向都会有路可走,但却彷徨不知如何选择那条属于自己的路。可幸,我身边有三两个志若鸿鹄的益友,我们会在偷得浮生闲暇的课间或是体育课上聊一聊对未来的憧憬,也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谈谈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在我们只言片语的描述中,一个北大梦在我脑海渐至成形,我开始迷恋燕园的一草一木,迷恋那里顾盼生姿的绿树红花以及波光粼粼的未名碧水。我似乎明白了自己应该朝哪里奔跑前行,我想让自己的梦想真真切切地实现,而不仅仅是一个虚无缥渺的燕园幻梦,于是下定决心为了自己的未来放手一搏。
我开始发疯似的认真过着6月6号之前的每一分钟,那种疯狂的冲劲甚至让自己都为之诧异。熬夜奋战,一张一张做着数学真题测试卷,一页一页不知厌烦地重复着历史政治书上的词句,一幅一幅背着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亦或是农业区位分布图……困倦这个词似乎永远离我而去,不管睡得多晚,第二天出现在课堂上的我也永远是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然后朋友问我:“兄弟,你每天睡那么少为什么看起来还这么精神?有什么秘诀赶紧传授一下!”这个时候,我总是浅浅地一笑,然后在心底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对自己说:“因为我的未名还在等着我呢!”是啊,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总会和我的未名邂逅。
走在不同的路上会有不同的方式
在高三,除了抓紧每一分钟之外,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必不可少。在文科学习方面,我略有心得。比如地理,在平时要多积累一些地理学科的知识模板,“工业的区位因素”“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及差异”等,这些都是做题时可以套用的公式,但往往在考前很难突击背诵,所以就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积累。而在历史学科方面,则更需要回归课本和笔记,不要一味地沉溺在各种教参为你构筑的海市蜃楼中,而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根据历史时间轴以及某一国家某一历史事件的具体发展过程,构筑个人的历史总体格局,进行一种有选择性的、提纲挈领式的概括。而政治学科则有一种专门的学习方法——联系记忆法,即在掌握政治原理的基础上,及时关注时事政治,将某一具体事件跟以前学习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记忆,以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至于说到语文,则更注重平时的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特别是古诗文,有很多不同的类型,要做到具体掌握的话需要花很多工夫。而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我针对古诗文的题也有一些个人秘诀。首先,拿到诗文一定要多朗诵几遍,最好能够蕴含着个人的感情色彩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很轻松地把握到作者感情的扬抑。如果还是无法弄清感情基调的话,可以具体观察古诗中的意象和修饰类形容词,从而直截了当地了解作者的写作基调。其次就是要认真研读题干,区分清楚题目的具体要求,看具体针对的是写作方法还是意图、感情,有针对性地去研读题目。
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过浩瀚的书海
其实,不管是多么坚强的人都很难独自度过高三这段异常艰苦孤单的时光,在高中生涯的最后阶段,你会愈发体会到一个好朋友对你的影响和帮助有多大。高考的确很残酷,需要靠你的排名和分数说话,但即便如此,也永远不要把你的同学当做你的敌人。你或许可以通过彼此提防隐藏来打败整个班的人,但若想在高考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你唯一能做的只有携起手来,互相借鉴学习,以一个团队的姿态战胜横亘在你前方的困难和挑战。就我而言,我当时关系最好的两位朋友,一个已经经历过高考洗礼,另一个则一直与我不分伯仲。我们总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坐在一起讨论,那位复读的同学经常用他自己惨痛的经历告诫我们,也会在我们心态失衡的时候和我们促膝长谈,帮助我们重振旗鼓。另一位则正好和我互补,我会经常用我强大的文史资料记忆库辩到他心悦诚服,他则会时常向我传授行之有效的地理学习记忆法。就这样,我们一路走来,互相扶持,我到了我心驰神往的燕园,他们也各自寻找到了南大、山大这样的好归宿。突然就想起来了最近很火的林志炫的一首歌《没离开过》:蓦然回首,你在我背后,推着我走。
当然,除了好朋友的一双智慧之眼外,一直陪着我们奋斗的老师们也是我们可以放心依靠的另一面墙。面对考试的失利,家长的责备,甚至是自己的不知所措,老师们总可以用他们睿智的语言开导我们,让我们从暂时的阴霾和迷惘中走出来。所以,在高三这段岁月中,与老师保持沟通其实也是保持心态、调整学习方法的不二法门。永远不需要对自己看似幼稚的问题感到顾虑,觉得它们会让老师轻视甚至责备自己。其实,老师们都是很愿意为你答疑解惑的,所以,大胆提出你的问题吧,老师永远是你最好的朋友。
只是没了你的画面我们回不到那天
现在偶尔想起毕业那天的场景,一幕幕画面在我眼前流转,总会有一种想要哭泣的错觉。在经历错过之前,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高三的日子会有多么美好。在网上有一段浒语:“我多么希望自己只是做了长长的一个梦啊,梦醒了还能看见讲台上老师凌乱抑或工整的板书,还会有同桌在你这身旁笑着提醒你该好好学习了……只是真的就那么过去了,再也回不去了。”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珍惜这一段岁月,珍惜自己有过的所有青春记忆。看似暗无天日的高三年华,其实真的蕴藏了许多的欢乐与美好。珍惜眼前人吧,亲爱的你们,珍惜你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若干年过去了,你们再次回忆起这段时光时,可以微笑着昂首挺胸地对自己说:“我经历过,我奋斗过,所以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论有多么理想的学习方法亦或是学习条件,最重要的还是个人持之以恒的刻苦钻研。在高考来临之际,希望你们坚守住自己的信念,辅之坚持不懈的付出,以课堂上的认真投入作舟,努力思考为浆,在高考前的大洋上扬帆起航,最终一帆风顺,划过高考的门槛,勇敢地飞翔到更高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