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大学生励志 >

适合大学生晨读的成长励志文章

若水分享 1147

  生命不是苦中醇蜜,烦中取乐,不是看花绣花,不能雾中看花,游戏生命;生命是由铁到钢的锻造过程,生命是走向人生辉煌的风帆;生命需要道路如高天,智者如流云。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适合大学生晨读的成长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学会面对迷茫,是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课

  1

  一位异常焦虑的母亲曾跟我说,她总是担心如果孩子在困难时没人帮忙,会自暴自弃。她想给儿子提供更多的帮助,但又总是被儿子拒绝。她感谢苦难给了她坚强刚毅的人格和成熟睿智的思考,却不希望孩子再经历这种苦。

  为什么母亲可以在迷茫中走过一条自我找寻的路,而孩子却不可以这样成长呢?母亲的初衷甚好,只是她千辛万苦才收获的幸福生活,对于一个没经历多少历练的年轻人来说,又哪能轻易珍惜和懂得?她的帮忙不仅不被感激,还被儿子视作成长的束缚。

  每个人都有天生的叛逆精神,常常反对他人给自己的建议,却唯独相信自己经历千苦万难之后琢磨出来的道理。

  关于成长的苦,谁都无法替你扛,只有当你自己任性过、失望过、迷茫过,再一点点变得清醒时,才会明白什么对于自己的人生最重要。

  张爱玲在《不得不走的弯路》中写到: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母亲拦着我说,那条路走不得,我不信。上路后,我发现母亲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弯路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自我成长之路,不管曾有多少人给过你经验和教训,你终归要把那些心存侥幸的路通通走过一次,才会愿意相信那些原本就一直在你眼前的挺好的路。

  2

  在法国作家马克·吕维的小说《偷影子的人》中,面包店老板的儿子吕克中学毕业就留在面包店帮忙,而他最大的理想却是上医学院。

  他知道父亲老了,家里还有妹妹需要照顾,他不得已挑起照顾家庭的担子,可这样的生活只剩下责任,毫无快乐可言。

  他父亲知道了他的梦想,把他从面包店解雇,将他送到了理想中的医学院,对他说:这才是你应该在的地方。你要是发现你当医生跟当面包师傅一样蹩脚,那就回家来,我会好好把手艺传给你。

  从这时起,吕克的人生才真正开始活过来,他一改往日睡眼惺忪的样子,对未来充满了激情。直到他通过医生的专业考试,直到他感觉生活越来越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时,他迷茫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为大家烤面包,再一次体验到那份久违的满足,他决定回到父亲的面包店。

  当吕克无限地接近自己的梦想,他才明白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做一个普通的面包师傅。哪怕那些追逐梦想的过程,到最后看起来就仿佛是一场虚无,可正是因为走过这样一条弯路,他才明白自己并非为那些缥缈的梦想而活,而是可以把眼前的生活过得踏实而满足。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好的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是一个方向,而不是终点。

  你或许会暂时迷茫,但不会停下,你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走上那条最适合你的路。

  3

  在我身边总会看到很多乐观豁达的人,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平静面对;也会看到许多生活在抱怨中的人,点滴小事,也可以闹得天翻地覆。

  那些能活到更踏实安定的人,并非是更幸运,而是他们早就接受了生活中更多不同的可能。而那些活在惶恐不安中的人,并非就是现状糟糕透顶,而是生活中的任何变化都会让他们措手不及。

  很大程度上,一个人生活得是否幸福,取决于是否具备面对迷茫的能力。

  在每个人生命的早年,都会有一种天生的全能感,觉得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任何东西;只要你对人好,别人就会对你好;只要你一直不放弃,成功总有一天会属于你。

  可是,当越长大,就会发现人生哪有那么多的确定。并非努力,就有收获;并非善良,就被善待;并非坚持,就能成功……这些不确定才是生活的真相,这些真相也常常让人迷茫。而顺着迷茫往下走,你又会看见更多,再次更新内心的真相。

  在这个于变化里寻找自己的过程中,许多的已知被抛在身后,经历这一层层的蜕变,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勇气面对未来。这就是面对迷茫的能力。

  没有迷茫的人生是不真实的,不会面对迷茫的人生是痛苦无助的。自我成长的路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走,勇敢地面对迷失,才会一点点琢磨清楚自己,对未来无所畏惧。

  励志文章2:看不惯的事越少,证明你进步越大

  01

  上学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同学。当时学校管理比较严格,对宿舍卫生包括个人内务要求都较高。那个年纪的男生,大多数不怎么喜欢整理和清洁个人物品。但他的床铺永远是最干净、最平整的,就连床下的鞋子、洗漱用品都摆放得像是列队集合一样。

  每次负责宿管的老师去检查,总是指着他的床铺让我们学习,以他为标准,如果做不到就虚心向他请教。

  我和别的舍友当时忿忿不平,打心里看不惯这个“异类”,同在一个屋檐下,何必总是抢着出风头呢?觉得他是一心想讨好老师,在综合评定上给他加点分数,势必也很享受夸赞所带来的虚荣心的满足感。

  毕业后上班了,也总觉得身边同事奇葩的太多。个别同事,明明是同一职位,总是把自己放在领导的地位上,不但自己每天勤勤恳恳,该吃饭不立即去吃饭,该下班不立即下班,好像废寝忘食似的忙起来没完。

  更有甚者,还总关心别人有没有完成任务,如若看到别人不认真工作,他就会发挥主人翁精神,苦口婆心地劝告:时间是金贵的,最好还是利用好时间努力赚钱。

  这实在令人看不惯,这么做还不是为了拍领导马屁,还不是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对方还美其名曰:要把自己当成公司领导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份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多的看不惯:

  看不惯别人用苹果手机装腔;看不惯别人穿名牌显摆;看不惯别人整天嘚嘚瑟瑟;看不惯别人经常扣扣索索;看不惯别人整天意气风发;看不惯别人时常我行我素;看不惯别人出尽风头;看不惯别人八面玲珑……

  02

  当看不惯别人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其实无非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了他人。认为自己是怎样看待事物的,别人也就该通过这个标准看待。

  殊不知每个人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生长环境都大相径庭,做事风格当然也不尽相同。除了大是大非的问题,其实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习惯之别。

  看不惯别人,对于自身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当你产生看不惯的情绪时,自己的状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有句话说:看不惯别人,是自己修养不够。我个人比较认同。真正有修养的人眼中不会有这么多看不惯的事情,他们懂得求同存异,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知世故而不世故,历世事而存天真 ,这世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事风格,做好自己实属不易,又何必因为别人的所作所为深受困扰。

  当你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不喜欢的人和事物上,产生的也势必是负面的情绪和作用。如果豁达一些,学会接受,那么一切也就变得通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格了,就没有伙伴。所以,我们做人也不要太苛刻,看问题不要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你打交道。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有勤奋懒惰,勇敢懦弱都是正常现象。遇到比自己优秀的就去向他学习。遇到德行欠缺的人,要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才是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

  当你看不惯别人,潜移默化中你就会把这个点扩大化,随着时间推移,觉得对方果不其然是自己心中想象的那样,越来越不可理喻。

  有句话说: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而当你恨一个人,则需要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行。其实这就是掉进了自己思维的陷阱,自己给自己挖坑。逐渐积累的怨气只能是自己生气又伤身,而别人依旧我行我素,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甚至我们会发现,那些我们总是看不惯的、做事极具个人风格的人,反而现在都混得比较好。这是因为对方不会因为别人的举动而影响到自己,目标导向性比较强,也很具有包容性,故容易成事。哪哪看不惯的人,实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著名作家去世时,有人给另一位作家写了封信,痛骂去世的人。这位作家回信说:他固然批评过我,但是我对你这个态度,深表遗憾。“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能万美集于一身;不喜欢一个人,我们不能万恶集于一身,我们要就事论事,方有持平之论。”

  信念不同的自由激辩也该有底线,比如: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陷在看不惯别人的泥潭里,只能让我们蒙蔽双眼。挣脱开杂念的束缚,试着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事物。当你看不惯的事情越来越少,也就证明你在逐渐进步了。

  励志文章3:不读书的年轻人,你将“死”于35岁

  1

  几年前,表妹去相亲,对方是一只优质股。帅气,在政府部门上班,工作稳定,所有人都看好这门亲事。虽然只见过一次面,表妹却坚决不同意。

  我们问原因,表妹答,没文化。和他聊天,他努力想表现幽默,讲的却是微博上被传烂了的段子;点菜时,简单的几道菜,他还念错了菜名;单位的情况,一问三不知。

  学企业管理的表妹,想和在商务局工作的他交流下专业问题,说到市场营销的相关理论,他一脸惊愕。

  表妹总结陈词,这样不读书的人,再光鲜,也不能要。

  亲戚们为这门亲事可惜了很久。去年国庆,我回老家,却偶然听到这位男士的消息:因为一次竞聘失败,他被调到了冷门科室。虽然愤愤不平,却没有能力也没有气魄,不敢辞职出去闯。

  35岁的人了,白天在单位混日子,晚上在家以酒浇愁。

  2

  和硕士生导师做调研时,曾经认识一个湘菜馆的年轻老总。这家饭店规模不小,晚餐的高峰期,门口的迎宾小姐就有八个。

  一周的调研结束后,导师却对我说,不看好这家湘菜馆的发展。

  我不解。导师解释,虽然现在饭店生意红火,但主要是老总父亲多年的功劳。现在的年轻老总,只有30几岁,既没有辛劳打拼过,也不精通管理知识,饭店的生意只会每况愈下。

  导师举例说,他和这个年轻老总交流过几次,但对方最感兴趣的,是如何辨识巴西咖啡的正宗度,是最新的电影大片。导师好几次提醒,要他去大学里读读专业的管理课程,他都不屑一顾。

  再次见到这家饭店,已经是两年后。打的偶然经过,看到的却是紧密的大门,大门上是鲜红的门面转让告示。

  眼看他锦绣繁华,眼看他昨日黄花,不读书,30多岁的老总,竟然只做了两年。

  3

  就连读书和不读书的双胞胎,过的也是不一样的30几岁。最近看新闻,一对双胞胎兄弟的遭际,让人感怀。

  他们家境窘迫,弟弟从小热爱读书,哥哥却对上学兴趣不大。高中毕业后,弟弟考上大学,哥哥因为成绩不理想,16岁就去了工厂打工。

  十年后,弟弟成了大学副教授。因为科研成绩突出,马上要去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他工作的学院,所有人都认定他前途无量。

  哥哥早早结了婚,生了小孩,每天忙碌的体力劳动后,买彩票是他唯一的爱好。儿子的教育,他漠不关心;心情不好时,就打老婆。虽然只有30几岁,人生却一眼可以看到尽头。

  同样是亲兄弟,为什么一个人有着无限可能,一个人却在30岁时,鲜活的人生就已经定型?原因无他,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4

  我不否定,有些人,一辈子不读书也活得很好。但读书一定有一种作用,那就是让人生具有更多的可能性。这在35岁后,会看得更清楚。

  看过一篇演讲叫《听说,绝大部分人死于36岁》,说:12年一个轮回,到36岁,家庭、工作、生活都趋于稳定。但36岁以后,又会截然分成两种人生:一种是重复着36岁;另一种就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一个人读书越多,自身能力就会越强,专业底蕴就会越深厚,就能够看到更大的世界。通过读书获得了更大的后劲,他们的人生,自然就会开挂。

  这在20几岁时,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更拼“内功”的30多岁,便会暴露无遗。

  所以,有些人,三十五六岁就已经“死”了;有些人,三十五六岁才刚刚出发。

  5

  当然,我所说的读书,并不是指非得读一个好的大学,甚至也不指一个高的学历。它指的,更是不放弃学习,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网上有一个问题是:你上那么多年的学、读那么多的书,最终不还是要回到一座二三线城市,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或为人父,或嫁作人妻,劳累奔波,洗衣煮饭,何苦折腾?

  当然要折腾啊。

  因为只有不停学习,不停折腾,谈吐才会自信,举手投足才会大方得体。

  因为只有折腾,才能看到深层次的内心,你终究会知道,一切努力,最终不过是为了取悦自己。

  因为只有折腾,只有不停学习,才能把自己的素养与见识打赏给下一代。

  因为只有不停折腾,不停学习,你的30多岁才会热气腾腾。


相关文章:

1.大学生励志文章励志青春美文

2.适合大学生看的青春励志文章

3.关于大学生校园励志文章5篇

4.大学青春励志美文分享三篇(推荐)

5.大学生励志文章精选5篇优秀鸡汤文

6.清华大学生励志文章

7.大学生励志文章,大学学长的忠告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8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