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大学生励志 >

精选大学生励志文章,远大的目标是成功的磁石

若水分享 1147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大学生励志文章,希望能够帮助你们!

  励志文章1:远大的目标是成功的磁石

  上天对每个老实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一天都是二十四个小时,每个人的所有时间都是一生;同时上天对每个老实人又是不公平的,给每一个人的时间不都是二十四个小时,给每一个人的所有时间不都是一生。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有无远大目标。

  有大目标的人,生活永远是积极的,他们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没有大目标的老实人浑浑噩噩,不思进取,最后被生活淘汰。

  从前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爸爸就从兜里掏出五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四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五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在父亲的鼓励下,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十分优秀的船长。

  远大的目标是成功的磁石

  目标是与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的,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它往往和目前的行动不直接联系。但目标又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果符合了个人的需要,与个人的世界观一致,这些现实的因素就会以个人目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目标总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加工,舍弃其中某些成分,又对某些因素给予强调的过程,但它必须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符合客观规律。

  能实现自己目标的老实人,对他个人而言,他是一个成功者,也是个幸福者。目标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虽然仅仅拥有目标,你不一定能取得成功;但是如果没有目标,成功对你而言就无从谈起。

  远大的美好目标能吸引人努力为实现它而奋斗不止。

  励志文章2: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人是群居动物,怎么可能离开群居而独自生存?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

  对我们平常百姓来说,处世方式相近,三观较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个圈子,相互帮助,同进同退。

  如果我们一路同行,那便风雨同舟;如果我们只是彼此的过客,那便淡淡一笑,无需多言。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

  当然,志同道合指的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

  人生就像一列行驶的列车,中途陆陆续续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人只是擦肩而过,有人会短暂停留,也有人陪你一直到终点。

  当有人要下车的时候,你可以目送他的背影逐渐消失,但是不必追。因为,分别,不会让你们渐行渐远;而三观,才是你们之间最遥远的距离。

  励志文章3:如何才算大学没有白读

  前几天同学聚会,聊天中发现有的同学高中毕业之后就没有继续读书了,有的人拜师学艺学习理发技术,染发、烫发、理发样样精通,如今自己在老家开了一间理发店,生意兴隆月入数万。有的人跟着大厨学习烹饪技术,烧的一手好菜,如今自己开了一间小饭馆,虽然店面不大,倒也门庭若市,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我不禁思考,他们即使没有上大学,如今的收入相当于我大学毕业之后做到中层的待遇了。我应该在大学里收获什么,大学才算没有白读?

  想了很久,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精通专业知识

  据我所知,很多童鞋并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甚至有很大一部分童鞋是被调剂到如今的专业的。即使不喜欢自己所读的专业,也要精通专业知识,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掌握好理论知识,更要把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为每个专业所对应的的行业是一定的,企业在招聘时总希望能够招聘与岗位匹配度最高的员工,在专业满足岗位要求的前提下,只有精通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就像我那些从事理发、厨师的同学一样,他们正是由于对本行业的精通,才会有如此的成绩。

  还有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行业的前景。不同专业对应着不同的行业,有的行业处于上升期,有的行业在走下坡路。举个例子,在七八十年代,书记员是个不错的职业,字写得又好又快的书记员许多单位都抢着要;到了九十年代电脑刚出现的时候,打字员的就业前景很好,但是到了如今,这个几乎人人都会上网打字的时代,打字员这个职业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要尽早的了解自己所在专业的就业前景,或上网查询,或向学长学姐咨询,了解一下一些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就业情况如何,自己所在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如果如今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可以考虑辅修第二专业。我的一个机械专业的大学同学,凭着辅修的会计专业进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有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也凭借了第二专业参加公务员考试,如今获得了面试资格。所以呀,如果本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可以尝试着辅修第二专业。

  2、掌握自学能力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老师都会讲解得十分透彻,甚至相应的习题,举一反三反复练习。但是到了大学,掌握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就我所在的专业而言,每门专业课的大作业,都需要自己自学一个软件,或者自学一种编程语言,才能完成。如今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要想掌握更多的技能,到达一个更高的平台,自学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大四上学期为了参加某国企的招聘考试,考纲范围内的五门科目,我们学校只教了一门,其他四门科目我也只能硬着头皮自学,还好最后顺利通过了。我身边电气专业的同学,也凭借着自学顺利拿到了会计证。一个读汉语专业的同学,也凭借着自学顺利拿到了教师证。所以呀,要想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才算大学没有白读

  3、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大学毕业无非就三个选择,考研、出国、就业。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自己的判断力,听见别人说出国好,留学回来公司抢着要,于是他也想出国;听见别人说今年的就业形势非常好,有很多大企业来学校招聘,于是他也想就业;听见别人说考研好,虽然比别人多读了两三年,但是就业起点高,之后升迁机会大,于是他也想考研。

  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上大学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思维方面的提升。读了越多的书,看问题的角度就应该更多样化,分析问题就应该更全面。要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在做任何选择和任何决定的时候,要经过自己的一番分析与判断,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4、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上高中的时候,仿佛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唯一宗旨,大家只需要埋头学习、学习,不用考虑其他。而大学仿佛是个小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平时与同学、朋友的相处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身边有哪个同学人缘好,就想想他哪方面做得好,值得我学习。身边有哪个同学是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就想想他是哪方面做的不好,自己身上是否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且增强自己的时间观念,做事考虑他人的感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相信在大学收获了这四点,你的大学就算没有白读!

  励志文章4:铁肩担道义的“内参记者”

  升入大四,严峻的就业压力让陈海开始觉察到不寻常的危险讯号。因为当时文学期刊的不景气,一心想当作家的他逐渐认识到,根本没有文学期刊敢要应届大学毕业生。

  陈海转移了目标,开始发一些更加“现实”的文章。从作家到记者,这个转换并不困难。陈海很快就得到给当地最畅销的报纸-《武汉晚报》写稿的机会,并且一开始就写内参-这也许是陈海写作水平的体现。要知道,内参都是给领导看的,而且所反映的大多是社会的阴暗面,这更需要写作技巧与能力。

  “我天生对社会的阴暗面比较敏感,所以当时所写的内参主题常常涉及到大学生思想危机、大学生同居堕胎、校园暴力等问题。用小说家的眼光看大学这个小社会,其实很有意思。”鲜活的内容和犀利的文风使陈海得到了内参主编的赞许,并和他长期约稿。当时,陈海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只是刚刚开创出一片新天地的兴奋感令他投入了所有的激情。

  一个学生因被怀疑偷了同学钱包,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就被学校开除了。在了解到这样一个线索后,血气方刚的陈海马上收拾行囊,买了张车票直奔事情发生地-孝感。“怎么能够因为毫无证据的怀疑就随意处罚人呢!”陈海很气愤。

  当时他的身份还是在校大学生。有记者证,没有介绍信,陈海就这么硬生生地闯到了那所学校。在找到学校学生处处长后,他们一聊就是一下午。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采访完校方后,陈海觉得自己还应该找到那名已经被开除的学生。可是学校方面不提供该学生的任何信息,在人生地不熟的外乡找人谈何容易?

  铁肩担道义的“内参记者”

  陈海心里直犯嘀咕:虽然孝感只是个地级市,但要找一个只知道名字的学生,简直就是大海捞针。怎么办?难道就此宣告这篇报道泡汤?不服输的陈海静下心来,把手中的信息仔细地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只字片语中寻找着蛛丝马迹。果然,他发现这名学生曾经联系过一家律师事务所。陈海马上利用114查号台找到那家律师事务所的电话,费尽周折地联系到当事律师。在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并取得了律师的信任后,陈海最终和那个学生取得了联系,这次采访任务圆满告终。

  直到今天,陈海对自己的这次采访经历依然记忆犹新。“后来我每次在应聘记者时,都会把这件事说给招聘人员听。当时在那样的情况下我能找到那个学生,的确是觉得挺自豪的。”这篇报道后来被《法制日报》以头版头条刊登出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甚至惊动了湖北省教育厅以及那位学生所在学校的领导,他们亲自给陈海打电话询问此事。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放弃了文学梦的陈海更喜欢当记者写新闻报道的感觉-一针见血,每一个字都充满力度,令人血脉贲张。而这些视角独特的新闻报道也让他得到了作为大学生的最高荣誉-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一等奖。

  由于在校期间的“离经叛道”,学校中文系甚至学校的领导都知道了陈海这个人。一次,他在以特约记者的身份采访学校校长、著名大学者王庆生先生时,他将自己的经历绘声绘色地侃了一通。王庆生校长听罢后笑着说:“不错,我们学校还有这样的人才。”“其实这是我‘自我推销’的方式,否则全校有这么多学生,校长又那么忙,怎么可能认识你?那可是副部级干部呢!”陈海笑着解释自己的大胆行为。事实上,王校长后来也一直关注着陈海的成长,直到他离开武汉赶赴京城。在陈海的毕业纪念册上,王庆生先生写下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祝愿。

  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多数大学生似乎更愿意采取一种被动的方式来接受别人的注意、赏识和认同,最后往往落得“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境况。实际上,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人们更愿意与那些懂得表达、懂得表现自我的人接触。向目标对象有技巧地进行自我推销,这是无数大学生需要补的一堂课。

  励志文章5:上大学使人性格外向

  上大学不仅有助于增进学识,还可以改善性格。英国和澳大利亚一项联合研究发现,上大学使人们的性格趋于外向、随和,大学毕业生比不上大学的人更擅长人际交往。

  上大学使人性格外向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75名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澳大利亚青少年的生活进行了为期8年的跟蹤观察。通过分析,他们发现,读大学对受试者的非认知能力(如性格特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具体来说,每多上一年大学,学生们便会展现出更加外向、合群的特点。研究人员认为,并非专业学习让大学生的性格变好,而是大学生活本身所致。学生通过接触成百上千未曾谋面的同学,与教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以及参加课外俱乐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过程,学到交往技巧。

  首席研究人员索尼娅认为,上大学的年龄正好和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转变相重合,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这时进入大学学习,会促使随和、尽心尽责、情绪稳定等优良品格定型。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5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