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风俗文化礼仪
台州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是江南“水”乡,水穿城过。台州有着大量的府城古迹,其中的千年古城墙被称为“江南长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台州风俗文化,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年俗活动
仙居针刺无骨花灯
仙居县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除了清山秀水造就的仙地风骨之外,无骨花灯这项堪称民族瑰宝的绝艺正在逐渐成为仙居为人熟知的金名片,而仙居皤滩的针刺无骨花灯,更被人们誉为灯海明珠。 仙居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针刺无骨花灯),民间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鲤鱼灯”、“跳马灯”、“龙灯”、“长旗灯”、“走马灯”等民间灯彩品类繁多,技艺精湛,长盛不衰,有“中华第一灯”的美誉。
临海黄沙狮子
“黄沙狮子”始创于北宋年间,主要活动于浙江临海市西北山区白水洋镇的黄沙洋一带,此地民风剽悍,朴茂近古,崇尚习武,且舞狮风俗由来已久。当时,临海双港黄沙洋拳狮杨显枪等人在黄沙成立狮子会,号“黄沙狮子”,逢年过节活动于城乡,远至苏州、杭州一带。 在临海,"黄沙狮子"风格独特,名闻遐迩。
温岭大奏鼓
大奏鼓相传始于清初,现传承于温岭石塘里箬村。“大奏鼓”舞是里箬渔民的祖先、从台湾高山族那里传过来的。渔民们男扮女妆,脸上涂脂抹粉,头上扎着蓝花布条、羊角,耳朵上挂着“黄金”耳环,手上套上手镯,脚上套上脚镯,很是风光。
临海上盘花鼓
上盘花鼓是临海沿海一带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歌舞形式。明清两代,沿海一带的演唱艺人受前来卖唱乞食的凤阳灾民表演的凤阳花鼓的启发,创作了二人舞《上盘花鼓》。其中花鼓婆头戴凤冠,身穿大红襟衣,大脚口绮裤,脚穿平底圆口鞋,左手持圆柱形小鼓,右手持双鼓楗击鼓;花鼓公头戴红缨帽,左手提蝶形小锣,右手执小锣笺打击,边舞边唱。
过年习俗
祭灶,即祭拜灶王爷,台州人称“拜灶司菩萨”。因传说玉皇大帝命灶王爷管理人间各家灶火,故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受到崇拜。因灶王爷腊月廿四要上天禀奏人间一年的善恶事,故在廿三举行祭灶。祭品主要是“祭灶糖”(用一种黏性很强的糖制成),还有其它糕点水果。人们用祭灶糖的目的,是讨好灶王爷,糊住他的嘴,让他在禀奏时多说好话;免得在玉帝面前瞎汇报。如今家家用上煤气灶,“祭灶”习俗,也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和老屋灶的消失而成为历史。
“廿五送长工”或“廿五赶囡”旧时,有一些专门靠给富有人家长年干活为生的贫苦老百姓,称为“长工”,也称“长年”,他们一年到头生活在东家家中,除农副业劳动外,还兼做杂务。工资以年计,供食宿。腊月廿五这一天,长工领取一年的工钱,也回家过年。本地习俗,已经出嫁的女儿,腊月廿五必须回到婆家,不能呆在娘家。这一说法,与“廿五赶长工”异曲同工。
旧时,邻家互见相问:“你家麻糍捣了几臼?”“我家麻糍捣了五臼。”以此来炫耀本身的富有。与捣麻糍相类的则是捣水浸糕(年糕),所不同的是原料为晚米,俗话有“糯米麻糍晚米糕”之说。捣好后则放在桌板上用手揉,直至圆柱状。心灵手巧的在这个时候还可以利用糕头来制作各种形状的小动物之类。用糕头做成元宝,是每年必做的,用于正月初一的摆三界。
捱粽廿九窝冻”谓之“谢年”。贯穿整个正月拜岁的食俗是馒头或粽。年前做好馒头或粽,是老百姓的普遍共识,一般选择在除夕的前一二天。廿八日中堂设案,以三牲福礼祈求降福,谓之“谢年”。窝冻,就是烧猪头肉。
“除夕夜”即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年已止,即将迎来新年,人们俗称过年。所以,过大年三十夜很讲究。一早先还福,在堂前摆上桌案,供上茶水等丰收果实,点香插烛。书写春联、门神,贴在家门两侧,家家户户都要请老太公,摆上供品,点香插烛,敬酒烧纸钱,求老太公们照顾家门吉庆,合家老少平安。祭祀祖宗后,是最热闹愉快的时候,丰盛的饭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吃团圆饭,俗称“年夜饭”,共享天伦之乐。此前,外出的人一般都要纷纷赶回家,与亲人团聚,欢度佳节。 除夕,家中小孩须向长辈跪拜,谓“辞岁”。长辈用红纸包封“压岁钱”分赠小孩。深夜放鞭炮,谓之“关门炮”。
结婚风俗
小定,男家去女家“踏亲”时,女家备点待客,男家认为满意,即欣然就食,并放下银元或戒指饰物馈赠女方,以为定婚之证据,名为“小定”。即所谓“纳彩”。至此,表示已订婚。
大定,(又名送日子)小定以后,再定日期,由煤人把女方命纸送与男家,表示愿意许配。男家即以聘金、首饰、衣料及红柬二快,上写“恳吉”工字,与女方命纸,选择黄道吉日送到女家。女家答柬写“允吉”二字,此为“送定头”或叫“纳聘”、“纳吉”。
聚头盒,男家于婚期前三日,送花粉、彩线、各种食物至女家,为新娘开面竖头打扮用,谓“竖头盒”。
嫁妆,女家预备四季衣服、被铺、家庭用具、首饰等作嫁妆,于婚前一日开具清单,请媒人送男方派人搬运。当夜男家款宴媒人及亲戚执事等人,谓“暖房”,俗称“闹房”。
迎娶,男家迎亲。女家中午设宴送女,下午迎至男家。新娘由伴姑二人相送(或四人)一道至男家。
结婚,新娘花轿进门时,炮仗齐鸣,由送位少妇及伴姑扶出新娘,伴郎扶出新郎行结婚礼。礼毕,摆宴,叫“正场酒”,由伴姑引新娘进入洞房。新婚之夜,亲朋可潜将洞房物取出向新郎新娘索取烟、糖、红蛋,谓之“闹洞房”。
回门,婚后三日,新郎新娘同回娘家拜见。
送节,婚后遇年节、端午、中秋,男家均须送节礼。以除夕最丰,谓“送年夜”,女家亦有回礼。送礼之年份,俗有“一年扛、二年担,三年挈,四年息”之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