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
当前,在历史课上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这种情况并不是孤立的。不少教学理论的专家都在说要以学生为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所以教师不能够在课上多讲,讲多了就会使学生被动。由此有的学校领导也就规定了这种以时间为量化标准的限制,越线即判为不当,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1
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重点,学生画横线。要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当中的引导作用,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个历史教师的共识。以下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点经验:
历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比如对“中华文化的勃兴”这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先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孔子,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学习了很多《论语》当中的句子,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后让学生先看书准备,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对比看看书中的孔子和我们了解的有何不同,在激烈的各抒已见中就将几位大思想家学活了,理解透了。由此可见,课堂是活生生的,是学生的乐园,只要教师耐心引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讲故事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把呆板的书本知识通过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他们会容易接受。“用故事激趣导入”这是历史课的一大特色,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教师可以先讲讲“荆柯刺秦王的故事”,既而提问“荆柯应不应该刺杀秦始皇呢?秦始皇在历史上到底有何作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极高,会迫不及待地啃起书本。整节课,学生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本课的重点——秦始皇巩固国家的措施就会很自然地掌握了。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看书找重点内容,会让本就枯燥的历史课堂更显得索然无味。
历史课堂上也可以编排课本剧。也许按老规矩这样做是不合要求的,可现在是新教法了,完全合乎情理。如学习“奴隶的悲惨生活”,就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奴隶的一天”来体现奴隶牛马不如的生活,学生也会很感兴趣。这种打破常规式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使这部分知识在表演中得到落实,岂不两全其美?
历史课程的改革给所有的历史教师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只要善于探索和积累,经常学习新的方法,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找到一条有效学习历史的路子,并且是各具特色的。
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2
一、世界近代史的涵义
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p.112)这句话应理解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国、印度、欧洲、伊斯兰世界,还有美洲等地区自成文化圈,只是到资本主义发展到足以成为体系,各地区都受到它的控制,同时全球各地的联系空前加强,才有了整体的世界史。人类向美好的共产主义迈进,是世界历史的完善化。古代史即原始社会及奴隶制、封建制社会的历史,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产生以来的历史,而且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因为资本主义比起封建主义来,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它的逐渐成长壮大,才使地球上各个分散的文化圈联系了起来。 要科学地反映这一进程,必须把握纵向和横向发展的脉络,即要以时间的延续为经,以地区的分布为纬。首先从西方优势的奠基以及向周围的扩张描述起,然后展现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的全貌,同时要体现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对政治文化等精神因素的决定作用,以及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作为人类文化的两个主要载体──宗教和国家的变迁过程,更需要进行纵横交错的整体描述。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各种事件的性质获得明确的认识。
西方史学家也反对把世界史写成各民族、各国家和地区或各种文化的拼盘。《剑桥近代史》的主编阿克顿曾说:‚世界史截然不同于 1
所有国家的历史合并而成的历史。它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不断的发展;它不会成为记忆的负担,相反,将照亮人们的心灵。虽然它将根据诸民族对人类的共同命运做出贡献的不同时间和不同程度讲述他们的故事,但不是为了诸民族本身,而是与一个高级的系统有关,且服从于这一系统。‛[2](p.2)
要使世界近代史能说明人类社会整体性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就应力求从纵向发展与横向联系上来描绘这一客观规律,而且能让人们感到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联系的规模和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改革开放政策必要性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例如,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海上商业扩张和殖民活动导致世界各地区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密切交往,而这种世界性的密切交往,又转过来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资本势力对封建农业体系的瓦解,乃至后来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出现。如果一个地区缺少与其他地区的横向联系,其纵向发展必然迟滞‛[3](总序p.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大工业出现后社会阶级的急剧分化有关,资产阶级政府的社会立法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无产阶级与其斗争推动的结果。另外,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对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斗争等,都应在世界近代史中纵横编织,才能有声有色。 可见,资本主义发展史不等同于世界近代史,后者在范围上更大程度着眼于全球,在时间界定上趋向资本主义优势形成以后,阐明一些影响全局的事件、矛盾冲突的变化过程及人类文明距今不久前的步伐;然而资本主义史则可上溯到该种生产方式的最初萌芽,直到现今的发展,例如,可以去‚证明在12世纪资本主义就已存在‛[4](p.146)。 吴于廑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历史》的条目中指出:世界史学科在分期方法上,不能以‚政治兴替或重大事件‛为标准[3](p.13),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提示。这次高教版的教材改变了世界近代史是 2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走向崩溃‛这一过时的定义,认为‚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西方上升、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和反响的历史‛[3](前言p.1)。这无疑是客观的。但笔者认为它仍未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特别未体现资本主义只是发展到确定的优势阶段才有了整体的世界史,未指出世界近代史就是距今不久前的全球史。
我非常欣赏国内一位学者的话:‚一部好的教材,是作者根据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博采众长,把各家稳定性的研究成果综合成一个符合教学原则的学科知识体系。教材编写的功夫,是一种‘揉’的功夫。反复地、来回地、长年累月地实践,思考和修改,把教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为规律性的科学体系。‛[5](序言p.1)一本优秀的世界近代史教科书,首先应体现该学科名称的涵义。
二、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过去,全国统编教材把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索。尼德兰革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等事件先后被提出作为开端的标志;1992年高教出版社推出《世界史〃近代史编》(建议大学本科用)、1999年6月推出《世界近代史》(全国师专文科系列教材),都采用1500年左右开端说。
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3
伴随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新课程理念全面推行。作为基础学科的历史学科,逐步走出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取得一定成效。那么,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下面,谨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重视学情分析,是上好历史课的着眼点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于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由于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处,学生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学优生虽然比较积极,上课气氛活跃,但是数量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基础不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我选择最为适合学生的教法,弱化知识点的强硬输灌,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各项能力,因材施教,“备教法的同时备学生”。
二、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点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利用Internet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
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在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探索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如将PPT制作的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可谓声色并茂、图文并举。目前我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型课件制作,使校园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网络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可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是很必要的。此外,学生课堂活动也是我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历史辩论、历史小短剧等。总之,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学生活动,都需要教师甚至是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详实的备课,才能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善于课后反思,是上好历史课的落实点
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这一点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
在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时,说到当时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让他们展示课前搜集的粮票、布票、钱币等。这项活动一开始备课时并未考虑到,是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时才设计的,再次试教后效果非常好。通过课后反思活动,我由此而悟到一点:拓展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设计好拓展练习,如何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多元的思维训练,是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值得关注的。可见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反馈改进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有时学生的一个简单提问、课堂的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喜欢突发奇想妙想,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这个遗憾。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节课做出正确的评价,可以找到反馈的信息,思考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使下一步教学设计更科学、更合理,从而更积极、更有效地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同时,我还把理性教学思考和感性教学过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融合成更加完美的方案,使师生双向完成理念的更新和更高层次的飞跃,而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问题,从而帮助自己总结教训和积累经验,在不断的反思中扬长避短,形成一套能准确判断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由一名“经验型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一名让自己教的轻松愉快、学生学的轻松愉快的好教师。
四、注重专业素养,是上好历史课的支撑点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而教师素养的高低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新课程对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融入新教材中。所以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不断完善,才能与时俱进,成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
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教育教学为指导,在学校教学部门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 突出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四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45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
本教学材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课文个性鲜明、异彩纷呈。克服了注重教法轻视学法的弊病。注意了学生活动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饶有趣味。 教材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统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任务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相信孩子们的历史成绩会提高。
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5
一个一丈多宽的讲台,教师人生梦想的舞台。曾经怀疑这个小小的讲台,这个双手伸开足以怀抱在胸的讲台,能创造出多少灿烂的人生?在脑海里总是存着无边无际的浩瀚的理想,想着未来的前程是有着丰富多彩的景色。学校生活转眼而过,带着朦胧的追求,带着满腔的热情,我开始在为人师的道路上跋涉前进。当我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踏进中心小学时,我的内心充盈着难以言表的激动和自豪。在适应中,我努力寻找着讲台的奥秘。在讲台上与学生对视的刹那,我才终于明白:原来,个人的这种压力不是讲台本身而是讲台下那几十双热情而期盼的眼睛。讲台的魅力就在于讲台上与讲台下那段距离所产生的巨大荣耀。被孩子的眼神所震慑的那刻起,终于感觉教师的伟大。教师,不是自己能创造出多少的贡献和财富,而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所创造出贡献和财富。这是一种最坦荡与最无私的精神。
然而,俗话说的好:“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方知为师难”。
对于这群懵懂的孩子,你的大声呵斥只能制止孩子们不规矩的举动。要使孩子真正改正坏习惯,你必须循循善诱。你得找他一次次地谈心,在孩子们的泪水中你也感受到辛酸,但为了使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你必须狠下心来。我相信年长的教师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与方法,但我们年轻的教师有着与孩子沟通和互动的空间。与孩子们相处,我们可以如朋友一般倾诉。在这个默默无闻的职业里,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所具备的内涵与精神。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谈话,无不倾注着老师自己的心血。这是一种潜藏在人内心所不愿表达的情绪。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你无时不用心,你无时不用情,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是你产自内心的一种表露。
历史教学随笔七年级相关文章:
★ 历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