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学反思 >

怎么写《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若水分享 1147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 是六年制语文 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通过青蛙 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入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过错还自以为是。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教学反思吧。

  怎么写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写了青蛙和小鸟为了天的大小而进行了几次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我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做到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课文,我在教学上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 趣字当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分为四个步骤进行: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如何让学生乐于识字写字,进而轻松地走入文本呢?因此我主抓“趣”字,全课以游戏贯穿,点燃孩子学习的火花。开课伊始,以生动有趣的谜语引入,让孩子一下子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在进行认识会认会读的生字的过程中,我以主人公小青蛙为切入点,设计了闯关游戏。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方式:开火车顺读,小老师带读,男生女生赛读,齐读等方式,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又关注了全体学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识字的快乐。

  二、 分层阅读,进行有针对性指导

  从第一关的生字关到第二关词语关,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盎然。课文中的知识点不仅仅是读一读就能落实的,还需要方法的指导。因此,在通过自由读、听范读以后,让学生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小鸟和小青蛙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了降低难度,我设计了句式:课文主要讲了青蛙和小鸟为( )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 ),小鸟认为天( )。让孩子自由和同桌交流一下,进行思考后的再整理。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在进行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我引导孩子们抓住两个小动物在不同的位置,进而理解“井沿”一词。同时,关注了两个动词“坐”和“落”,通过指名读、评读,指导读出感情。而后面的对话通过分角色师生合作朗读,让孩子们弄明白什么是对话。

  三、 尊重个性理解,关注写字教学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除了之前对于音形的掌握以外,如何识记呢?教学中主要教学四个生字“沿、信、抬、际”。在全班指导“沿”字以后,给予孩子自主识字的空间,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想要教学是生字,当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怎么写的好看?一则训练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训练了孩子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虽然整堂课孩子们上的还是比较有兴趣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但是还是有不少遗憾。例如课时内容可以更丰富些,教学“井沿”时,应该进行更多的联系实际,进行迁移练习,进一步理解“沿”的意思。还有在生字指导中,可以加入展示环节,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书写。

  如何写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一做———动手实验解难释疑

  课文中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通过圆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说说与平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看一看———利用图画明白寓意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出示课件,让学生看一组画,自己根据画面进行解说。这样学生终于明白了:小鸟见识广,青蛙所见有限,目光狭小。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学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说一说———拓展延伸培养想象

  课文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会弄错。它错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让学生动脑想办法,同时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东瞧瞧,西望望。它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四演一演———扮演角色再现情景

  课文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特别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表现演出来。学生通过表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维,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

  总之,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

  怎么写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以浅显易懂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有多大的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读自悟,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知识点。品悟语言,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在品读中感悟道理。

  一、 从重点词句入手,

  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将“大话”、“无边无际”、“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串起整个教学流程,在理解中读,在读中感悟,比较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学生学起来也比较积极有效。在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说话训练,让学生说说除了无边无际的天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学生分别说出了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坪、无边无际的森林……,然后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通过对课文中两次“笑”的揣摩以及联系身边的实例使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二、朗读指导,拓展想象

  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思考什么问题,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向学生交代清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营造了书声琅琅的教学氛围,教给了学生读书方法。

  进行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的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我们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态度积极认真,有的为了读好角色,练习读了好几次,课堂气氛活跃热烈。在本环节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我还体会到要有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我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练习,但我发现孩子们练习时,往往就练习喜欢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因为怕读不好角色,就单挑旁白来读。积极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远”旁白,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我就创设情景,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要求孩子再研究时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这样利于孩子们整体综合发展.

  三、从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来反思

  在本节课堂教学过程,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和思考,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学习的兴致浓厚,学生和老师都很轻松。但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朗读量偏少,为了怕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进度,我在课堂教学中减少了朗读的分量。课后,我才意识到分角色朗读才是这课的关键所在。因为只有在学生分角色的朗读中才能体会人物的特点,才能更加透切地明白人物对话的,进而理解寓意、想清道理。

  2、课堂教学环节偏多,使学生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一点,造成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够,自觉主动地去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真正的主人才是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6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