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

《信客》阅读随笔

若水分享 1147

  读着《信客》,仿佛读着许多中国人的人生,及他们在中国文化氛围下形成的人性;读到了人生的沉重,也读到了人性的美好;读到了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态度,也读到了中国文人的责任与良心。信客默默奉献的精神,永存。那大家阅读后,都怎么把感悟写成随笔的?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信客阅读随笔,希望你有所收获。

  信客阅读随笔篇一

  今天老师讲了《信客》这一篇文章,都后我感触很深。

  科技在日新月异的进步着,信客如同许许多多的职业一样,在今天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于是这个职业消失了。

  但是,曾经或者愿意成为信客那样的人却没有消失,他们仍然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科技是在进步,但作为人的一种思想,一种品质的象征的信客是永恒的,如同儒家的教育一样悠久,如雷锋的象征一样深远。他们这些人就是我们道德的最高境界,这种品质却永远不会想他们曾经的职业一样消逝,现在,他们仍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默默的奉献着。

  信客的苦是双方面的,他们赚的钱仅够糊口而已,但工作却异常艰辛,往往乡亲们的亲戚都不在一个城市,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运气不好,遇到坏天气,可能难以吃的上饭,这些苦就是来自肉体与物质的;然而收到了如此苦难后的信客们,回乡却难以受到乡亲们的安慰,如果有哪家人死了,还得主动去安慰他的家人,任凭别人打骂。更糟糕的是,信客们常常收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本身身体劳累的他们,心也累了。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你我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们都已默默承受,并没有丝毫怨言。

  信客的职业已经逝去,并不再回来,让我们目送这曾经承载过无数有信客精神的人的职业,但是,也不要忘记,这种精神却永远的被刻在了历史,现在,和将来,是你我都因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这是给信客职业的墓志铭,却不是给信客精神的墓志铭。

  信客阅读随笔篇二:解读《信客》的文化意蕴

  喜读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尤其是先生的《文化苦旅》,如先生在《吴江船》一文中认为“枫落吴江冷”写得浸肤冷丽,高妙得让人嫉恨。我常沉醉于先生时而深重苍凉,时而清丽委婉的叙述中,感受着新旧文化的信息在先生文字背后的奔腾冲突。《信客》便是这样的文章,它关注着中国农村丰富的文化现象。《信客》一文侧重抒写了一位年轻信客的生命流程。“信客”是“早年在乡间,对外的通信往来的主要依靠”,他们奔走于城乡之间,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他们谈论的话语是“中国近代城乡的变化史料”,他们的生命见证了城乡的变迁。在他们的生命中,我们清晰了文化在这变迁中所实现的传承与更新。

  一、文化的冲突

  “都市里的升沉荣辱,震颤着长期迟钝的农村神经系统。”

  “农民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作者寥寥数语向我们揭示了: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宏广的“农村力量”对“城市文明”的窥探,及对抗着农业文明而崛起的“城市文明”给予“农村力量”的冲击。

  在农村,这个相对封闭的结构体系里,生活相对静止。由于长期从事较简单且重复的物质劳动,人的思想容易守旧,对新生事物的认识相对迟缓,进而接受也就显得更复杂,过程冗长。他们固守着传统,又被新思潮所苦,如文中所提“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里总是人头济济”,而这些人多数“只是来看个热闹……”,“看看各家出门人出息如何,带来了什么稀罕物品”,他们的“眼光里,有羡慕,有嫉妒;比较得多了,也有轻蔑,有嘲笑”,可见城市出现的新事物对他们的神经的震颤。但缺乏竞争、冒险与向外扩张的意识,让他们对城市文明始终是一种“觊觎”的姿态。

  而繁荣喧嚣的城市,有着相对开放的社会形态,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信息的大量涌入、冲击,人们怀疑着旧有的传统、规则,改变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理习惯和生活方式。都市用新的观念去接纳、消化社会乃至世界发生的一切。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被认为是合理的,对个人的奋斗、冒险等也被认同,甚至被鼓励。她改变着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也改变着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人们。如文中写到一打工者到城市发财之后,只顾自己享乐,与时髦女郎同居。之后,他还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诬陷善良的信客为小偷……读到此处,我们可以想见其“生态环境与心理习惯”已发生了强烈的变化,亦能隐约的感受到都市于追逐、享受物质者的宽容,对违背传统道德者的忍耐。

  信客因奔走于城乡之间,感受着城乡的冲突、新旧文化的交战,因而是“农村的神经系统”“最敏感的神经末梢”,他们自身也体现着这种冲突、这种变化。

  二、文化的传承

  旧有的文化,千百年传袭下来的文化中,崇尚道德,关注人际与人伦关系多于关注物质文明的文化特质,在农村,被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

  1、担承

  对社会的担承,亦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意识。文章中,有一位年老的信客,因在一次帮人托带红绸时裁下了“窄窄”的一条留为己用,栽了跟头,失去了一生的信誉。他“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他是如此的痛苦悲愤,但“第二天,他掂着那只伤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刚从上海落魄回来的年轻人,进门便说:‘我名誉糟蹋了,可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他已不能承担了,但必须有人来承担。在他,对社会的担承似乎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即使自己是极卑微的。

  “从头至尾,年轻人都没答应过接班。可是听老人讲了这么多,讲得这么细,他也不再回绝。”这似乎是生活的挫败者对生命的挫败者的同情与理解,年轻人成为了信客。

  年轻信客的生命中也有着老信客所遭遇的艰辛与怀疑。他因通报外出谋生者客死他乡的噩耗而被大声呵斥、送去简陋的遗物被深深的怀疑时,“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这是一句极干脆的回答。“老信客说过,这乡间不能没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四乡的外出谋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泪,堆在他的肩上。”经历艰苦磨难时,他所坚持的何尝不是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担承?

  在叙述中,我们能体会到作者对他人、对社会的担承的肯定。人生活于社会中,于社会的价值、意义,也许正是他承担了社会的责任,在生命中演绎了他的社会角色吧。

  2、守信

  “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的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

  ——周国平

  失去了诚信,便失去了为人的根本,也失去了成为信客的最基本的条件。老信客因裁下了“窄窄”的一条红绸,引来了众人的怀疑与误解,“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虽然这些怀疑都无法证实,“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但这偶尔犯下的小错却毁了他一生的名誉,使他失去了做人的尊严。因而当老人将自己的职责托付于年轻信客时,他“最后的嘱咐是扬了扬这只扎伤了的手,说‘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千万别学我’”。

  年轻的信客接受了嘱托。一路风尘,半辈苦旅,他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信守着自己对老人的承诺,恪守着自己为人的诚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但后来,有一次,他送信却被诬陷为“私闯民宅的小偷,被扭送到了巡捕房”,被保出来后,他不想再做信客了。“这次回到家,他当即到老信客的坟头烧了香……他跪在坟头请老人原谅:从此不再做信客。他说:‘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即使如此,但他仍觉得自己有违老人的嘱托,是有愧的,必须求得原谅。

  诚信于我们的生命,仿如我们的血液。它的流动,让我们的生命因此鲜活。

  3、善良、宽容、厚道

  老人离开了村子,孤独地生活在山间的破草房里。然而,他“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他留恋着他原来的生活,留恋着他生命曾经的一切。“刮风下雨时,他会起身,手扶门框站一会,暗暗嘱咐年轻的信客一路小心。”他似乎忘却了自己生命的悲凉,而深深地关切着年轻信客的生命。

  “年轻人想到老人今后的生活,说自己赚了钱要接济他”,“关照家人抽空带点吃食到坟场去。他自己也去过几次,……一起感叹唏嘘”。他们如此接近,似乎已经感受到了对方的温暖。善良的他们相互关切着,让彼此暂时忘掉了生命的孤独。

  年轻信客听到外出谋生者客死他乡的消息,“就会匆匆赶去,代表家属乡亲料理后事、收拾遗物。……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噩耗通报。……他都不能离开,帮着安慰张罗。更会有一些农妇……连带也憎恨信客,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我们似乎已感受到了他的无奈,但他还是用他的宽容、忍耐表达着对死者的尊重,对生人的同情。

  年轻的信客给发了财的同乡送信,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侮辱,当别人问他事由时,“他只说自己一时糊涂,走错了人家,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蒙受阴影”。他的善良与厚道,让他忍受了他人的错误。他的以德报怨,更让他的那位同乡感动并改变。

  年老的与年轻的生命遭遇,让我们看到了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文化在生命的繁衍中被沉淀,被视为一种心灵习惯在传承着。

  三、文化的更新

  过于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忽视人的合理诉求,漠视人的正当权益,也会是一种片面。“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上海人》)“合乎人性的日常生活正有待重建。”(《江南小镇》)

  年轻的信客坚持着自己为人的道德准则,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但在生活中仍屡遭挫败。“这条路越来越凶险,我已经撑持不了了。”他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他已无法固守他的生活。

  他没有选择继续忍耐,“他向乡亲们推说自己腿脚有病,不能再出远门”,从而作出了新的人生的选择。而这一选择更接近人的自然本性,这一选择也成就了他的另一种人生:“开始以代写书信为生”,“教地理绘声绘色,效果奇佳”,“不久,他担任了小学校长”,“他死时,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我常猜想,如果他仍是信客,仍继续着他的信客生涯,他的生命及归宿是否是老信客的重复。

  如某些固有的观念已忽视和压抑人自身的合理要求,自然会被摒弃或修正。文化也许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更新的。

  读着《信客》,仿佛读着许多中国人的人生,及他们在中国文化氛围下形成的人性;读到了人生的沉重,也读到了人性的美好;读到了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态度,也读到了中国文人的责任与良心。

  信客阅读随笔篇三:《信客》的人文性色彩

  信客成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和乡村联系的纽带。余秋雨先生借信客这个狭小的舞台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缤纷的色彩。

  一、人性的美好

  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积劳成疾,却始终任劳任怨。每到一地,既要散发信、物,还要接受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许多额外的工作,经常帮助写信、读信。有时还要充当代理人,某个外出谋生者死了,代表家属料理后事,收拾遗物。回到家乡,又要通报噩耗,吊唁死者家属,交出遗物。信客从无怨言,把所有的一切都当着尽同乡之情。

  信客生活穷苦。老信客干了一辈子穷困潦倒,连一个家室也没有,家中一无所有。沿途投宿,总是拣最便宜的小旅馆,吃饭找那种“可以光买饭不买菜”的小店。终年奔波,劳累孤独,陪伴他的只有胃病和风湿病。

  最令信客无法忍受的是蒙受种.种怀疑、憎恨和诬陷。老信客仅仅“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就被人糟蹋了一生的信誉,从此流落乡外。年轻的信客通报噩耗,却被一些农妇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信客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此外,还要饱受种.种猜疑,直到他“流了几身汗,赔了许多罪,才满脸晦气走出死者的家”。

  更有甚者,耿直的信客因坏了同乡的“好事”,却被发了财而拈花惹草的同乡诬告为“私闯民宅的小偷”,将他扭送到巡捕房。但是社会总还是有良心的。信客虽然不再作信客,但人们并没有忘记他,而是常常想起他的好处“给失去了生活来源的他端来几碗食物点心”,连那位曾经打他的同乡也善心大发,十分感动,请他代办本乡邮政的事务。后来,乡里的学校缺一名地理老师,人们推举信客当老师。信客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高尚的人格,很快成为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不久就当上了校长。

  信客终于凭借自己美好的声誉、崇高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大家,赢得了社会的尊重,最终也得到了社会的回报。演绎了一幕人间喜剧。

  穷困艰辛的信客如今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可是几十年之后的今天,余秋雨先生为什么还要跟这些不知名的信客树碑立传呢?我想无非是想让信客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宽厚待人、善良正直的品质能够流传下来,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生活中,更需要大力提倡这些优秀品质。这就是文学作品所谓的教育功能吧。

  二、人生的严肃性

  可是,我认为《信客》所展现的人文性还不只这些。老信客和信客一样,饱受艰辛,任劳任怨,一生勤劳善良,但是他们的结局迥然不同:老信客最后被迫离开家乡去坟场看坟,他离开了纷繁复杂的人群,离开了他热爱的乡亲,踽踽独行,孤独穷困,陪伴他的只有孤魂野鬼,只有山风林涛,只有长长的寂寞,最后他悄无声息地死在远离乡村的坟场;而信客能够有幸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老师、校长,死后“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命运的差异?

  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村里一户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亲在上海,托老信客带来两匹红绸。老信客正好要给远亲送一份礼,就裁下窄窄的一条红绸捆扎礼品,图个好看……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斗,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证明了老信客的清白!可是老信客还是声辩不清,“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从此,信客再也不能做信客了,而是远离人群与鬼魂为伴。临走前,他没有埋怨乡亲,而是极力劝说新信客当信客,继续为乡亲们服务。多么善良、多么厚道,多么仁义的老信客!可是命运竟然如此薄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这些都是人性的宽容和大度。但是仅仅只是“一条窄窄的红绸”,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原谅曾经任劳任怨、饱受艰辛,而今用血淋淋的手来表明自己改过的老信客?人们为什么就不能够记住他曾经为他们带来过无数的喜悦和希望?难道这些乡亲都是铁石心肠吗?难道这些乡亲都愚顽无知吗?不,不是。正如老信客所言:“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

  读到这里,我的心猛然一颤,不禁头沉沉,汗涔涔:做人竟是如此的严肃!竟然容不得半点的差错!无论你曾经多么受人尊重、多么让人信任!其实人来到世界上,要犯很多错误,甚至可以说我们是在错误中不断前进。可是我们在做人上却容不得犯一丝一毫的差错,正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读罢《信客》,总是让人无法释怀——人性虽然很美好,但人生这个话题太沉重!我们在信奉“善有善报”的同时,信客悲惨的遭遇也总在时时提醒着我们“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一定要小心呀!我不知道余秋雨先生写这篇文章是不是刻意在警示我们。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16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