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
《蝉》这篇课文算是一篇科普文,因为现在城市的孩子普遍缺乏亲近大自然的直观生活体验,所以讲起来易陷于抽象和枯燥。可以让学生找到法布尔《昆虫记》的原文,相比较学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蝉》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蝉》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2、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蝉非常喜欢音乐和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教学难点:
了解科普散文与一般说明文的区别,体会把蝉人格化向我们介绍的好处。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蝉》。
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蝉这种动物的?
(课文是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和蝉是没有听觉的两方面介绍蝉的。)
二、自主学习第二部分,了解蝉的发声器官和叫的时间长的知识,感受它对音乐的喜爱。
1、作者通过哪些内容向我们说明蝉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2、讨论交流。
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从哪儿感受到蝉非常喜欢音乐?
预设第三自然段。
1、出示: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可是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蝉牺牲了很多——为了他所热爱的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的部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2、师引导:从这些话你读出了什么?
3、师引导:把大家的理解可以归纳成这样一段话,
出示: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装有响板。发声器官占了身体的大部分。
师引导:请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原文,看看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4、师引导:你发现这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
①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装有响板。发声器官占了身体的大部分。
②蝉翼后面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可是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的确,为了满足对音乐的嗜好,蝉牺牲了很多——为了他所热爱的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引导学生体会第一段是客观地介绍,第二段用了拟人的方法。
5、(比较点)在这篇课文中,你更喜欢哪种描写?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拟人手法的好处。
预设
(1)让读者更爱看,吸引读者。
(2)感觉蝉像人一样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情感,为了音乐,把自己的内部器官都缩小了,更能说明它太爱音乐了。
师引导:也就是说这样写突出了蝉喜爱音乐的特点。
(3)感受到作者对蝉充满喜爱。
6、总结:拟人手法的运用有哪些好处呢?进行归纳整理。
7、让我们体会着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练习——评读——练习——指名读
师引导:你还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蝉非常喜爱音乐呢?
第四至七自然段。
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1、学生抓两个月之久和不离耳畔体会蝉在夏天无时无刻不在唱歌,叫的时间很长。
2、你很会抓重点词语体会,那么长的时间,蝉的歌声却不离我的耳畔,它可真喜欢音乐啊!
3、请大家带着体会,有感情地读读这一段。
4、其他同学,你从哪儿感受到蝉喜欢音乐呢?
出示。
我通常都看见它们扒在柔枝上,……无论在饮水和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蝉在行动和饮水的时候都在唱歌,一般的动物在喝水时是不会发出叫声的,可是蝉无时无刻不在唱歌,足以看出它多么爱音乐。——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个句子。
5、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蝉对音乐的喜爱?
出示:所以我想,蝉这样兴高采烈地不停地歌唱,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他人去听而已。
预设:它喜欢音乐,也想让别人欣赏它唱歌,从强硬和*可以感受到它爱音乐,别人不听也不成。
6、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蝉》是一篇科普散文,科普散文就是:通过各种拟人(板书:拟人)化手段赋予无生命意义的物或无人性价值的动物植物以人性、人情(板书:人性、人情),从而将原本深奥的科学(板书:科学)生动(板书:生动)的表现出来。你愿意试试吗?
虽然这对大家来说是个挑战,但老师相信学习了这篇课文,开动你们的脑筋,一定会写得精彩。
四、以读代讲,自主学习蝉是没有听觉的。
1、师引导:蝉非常喜欢音乐,可是它却没有听觉。这个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来说明的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2、全班交流。
师引导:作者是怎样知道蝉是没有听觉的呢?
预设:第十自然段: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扔石子,而蝉却仍然镇静地继续发声,好像没事人儿一样。
1、一般的昆虫,你只要靠近它或发出声响,它就很快飞走了,可是你在蝉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扔石子它一点反应也没有,和原来一样。
2、师引导:谁来读一读,让大家听出蝉什么也听不到。
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师引导:作者还用方法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呢?
学生回答:做试验。
1、谁来读一读那次试验,其他同学注意听: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
我听出土铳的声音特别大,像霹雷一样,但是蝉却没有任何的变化。并且还做了两次,足以说明蝉是没有听觉的。
2、师引导:土铳的声音那么大,而蝉却没有丝毫改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3、既然拍手吹哨子这么大的声音蝉都没什么反应,还有必要用土铳做两次实验吗?为什么?
4、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者对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五、法布尔简介。
1、通过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了解了?
2、教师可补充介绍: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昆虫,由于家境贫困,读中学的法布尔辍学了,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为了研究昆虫,他放弃了做大学老师,即使食不果腹,法布尔依然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昆虫。在他57岁时,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实验室——一个土地贫瘠,乱石成堆的地方,法布尔给他取名为荒石园。经过法布尔的精心种植,荒石园变成了有鲜花、野草和各种各样昆虫的美丽家园。他在实验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把劳动成果一卷又一卷地写进了《昆虫记》。法布尔曾说:我希望等我死了以后能够埋葬在荒石园,也希望我的灵魂能够继续研究我的昆虫朋友们。
语文《蝉》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古代咏物诗,学会诵读欣赏咏物诗的方法。
2.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熟记诗歌。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一般咏物诗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读准字音、节奏。
2.对照注释理解诗意。
3.品析鉴赏、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导言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代诗歌了,这些诗歌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给人享受,使人陶醉。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欣赏古诗。
诵读欣赏(一)蝉
蝉
虞世南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一、诵读
1.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要正确读音、断句。
3.识别诗体。
二、诵读
1.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3.提出质疑,师生互助解答疑问。
4.提出问题。
(1)这首诗写了蝉哪些特点?
(2)作者针对“蝉”的特点发表了什么样的议论?
三、诵读
1.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诵读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下提示,然后提出问题。
(1)你从“蝉”的哪些特点中可以看出它是指“品德高洁的人”?
(学生各抒己见)
(2)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吗?
(即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又体会了诗歌的深层含义。)
四、诵读
1.采用各种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情感的把握,朗读比赛。
2.让学生归纳咏物诗的一般特点。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教师小结:诵读欣赏咏物诗关键是要仔细推敲诗句背后深藏的寓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和志,知人论诗,这样才能达到诵读的目的。
语文《蝉》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散文温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
3、 体会生命的意义,无论生命多么短暂,我们也要尊重和爱惜生命。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找关键词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手段:
学生充分预习,教师PPT课件展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导入语:(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亲爱的同学们,生命对于芸芸众生来说都只有一次,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增加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我们可以让我们短暂的生命,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硕果 ,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同学们,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思的《蝉》,他会告诉你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们学习课文之前,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一肚子没学问,开口闭口知道, 瞧瞧这小家伙,实在真是骄傲。有翅没有毛,飞得没多高;一到大热天,多在树上叫。”说出你猜的依据。(蝉)
我们接着再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点。
(二) 明确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散文温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 了解本文的写作手法。(重点)
3、 体会蝉生命意义,。
请同学们带着我们的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用笔勾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三)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思路
1、 朗读课文,注意文中的字音、字形。(零落、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知知不休)(学生读完课文,教师展示PPT课件,让学生齐读。)
2、 听读课文。(在注意字音字形的基础上。)
(文章中的蝉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请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可以从文章中找,也可以自己提炼总结。)——( )的蝉
(学生独立思考,抽学生回答。4-5人)
预设答案: (烦人、知知不休、小小、叫声响亮、聒噪、生命力顽强、执着)的蝉
(四) 再读课文,深入探究(采用抓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方法理解课文。)
1、 抓关键句:“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宽恕”一词是什么意思?——宽容饶恕。作者宽恕了谁?——蝉。作者对蝉一直都是以宽恕的态度来对待的吗?不是,那么,作者之前对蝉的态度是怎样的?
(请同学们先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对蝉的态度的词。用笔勾画出来——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为何对蝉是这样一种态度。)
预设答案:烦字体现了作者对蝉的态度。原因:因为蝉——知知不休,它的声音听了让人觉得烦。知知不休:形容蝉的鸣叫声无休无止,很是恼人。
2、作者在第二自然段写到了一只病蝉,这只病蝉是什么样的?作者为何要写病蝉?作者对病蝉的态度是怎样的?
病蝉:翅收敛了;微微颤动;没有声响;那么小
原因:写病蝉的微小、病弱,是为了刻意表现蝉的微不足道。
轻视、厌烦。
3、作者那么讨厌、那么轻视蝉,是什么促使作者改变了对蝉的态度呢?
朋友的话。
文中的哪些话体现出作者对蝉有了新的认识?请同学们勾画出来,分享一下。
“它等了十七年,才等到一个夏天。”
十七年说明了什么?等待的时间长。十七年就为等一个夏天说明了蝉的什么精神。顽强和执着的精神。而“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体现出作者对蝉的什么情感?怜爱和崇敬。
4、听了朋友的话,作者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最终他明白了,蝉等待十七年只为一个夏天是因为“那就是蝉的生命意义。”同学们,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
“那”指示代词(远指)“它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着。”
不管生命多么短暂,都应该积极面对,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好好地生活。
5、文章仅仅是在写蝉吗?蝉即使生命如此短暂,他都能好好的活,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作者是通过写蝉对生命的执着来写人。揭示主题:告诉我们,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要积极地面对,热情地投入,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精彩。)
(五)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
作者之前对蝉的态度是烦,后来是宽恕了蝉。从作者态度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他是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写蝉的?
先扬后抑(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
是指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是先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
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六) 小结
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作者从夏天聒噪的蝉这样细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索:生命究竟是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暂、脆弱的,该怎样做,才能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通过学习这篇短文,我们懂得了。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都应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活。
(七) 作业布置
1、完成《状元导练》相关练习。
2、积累三句有关“生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