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语文教案 >

必修五语文《物种起源》教案

若水分享 0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必修五语文《物种起源》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五语文《物种起源》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达尔文为科学而不懈努力,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训练学生筛选各种信息的能力,使筛选信息迅速、准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深刻领会一些词句在文章中的表意功能。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筛选局部信息。

教学难点:

分析长句,对长句中一些词语的作用进行挖掘、归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整体把握文章,筛选文章中重要信息,训练学生对相关信息的组合输出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就象是不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人们总在对生物如何产生这一问题做着不懈的探索。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起源,即生物怎样产生的。导言,即绪论,一种文体,一般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

二、明确学习重点,指导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1.用“跳读法”初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可以有不同理解。

(一)四方面:写作经过;提前发表的原因;书的性质;书的主要观点。

(二)两方面:书从写作到出版的一些说明;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三)三方面:写作经过;出版说明,书的基本观点。

2.解决需要注意的词语:

趋向:V,朝着某个方向发展;N,事物发展的方向。

札记: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

传布:广泛散布。

3.网页提示本文背景知识:8MU

三、师生共同讨论解决下列问题,完成对文中信息的筛选:

1.提问:作者认为“物种”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物种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自然选择是物种产生

的最重要的条件。(此题其实就是课后练习一的变换,训练对作者观点的把握)

2.胶片选择:第4段中,作者以啄木鸟、槲寄生为例是想证明以下哪一种看法?

A.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的,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 一般的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原因是不合理的。

C.要想了解“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就不能单凭一方面的条件。

明确:选C。因为作者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有明显区别。对于前者的例子,作者说“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对于后者的例子,作者说“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是不合理的”。而植物习性的影响,植物本身的倾向不属于外界条件(外部环境),因此可排除B,对于A,只要抓住作者举两例主要想否定不正确的作法即可排除。

3.提问:第五段开头的“因此”,“此”指代什么内容?

明确:代四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即“仅仅以单方面的条件来解释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

原因和方法”是不合理的。

4.阅读第五段,完成课后练习二。

明确:目的: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

意义: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

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两点认识: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

逐渐累积起来。

5.第六段开头,“根据上述理由”具体指什么理由?

明确:家养变异的意义,即为处理“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的问题和其他一

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6.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相应问题:

为什么某些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谁能解决这个问

题呢?然而这些关系,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

这些关系指的是(某种生物和邻种)的关系,它决定着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命运)和(变异趋向)。

四、 小结:

本节课涉及到以下几项筛选信息能力:

1. 对重要信息与一般信息的筛选把握能力。如本文中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即为重要信

息。

2. 对文中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的辨析与把握能力。如第4段中两个“不合理”的异同。

3. 对所筛选信息的全面理解和重新组合能力。筛选信息时,可以抓关键语句,捕捉重要

信息,也可联系上文,把握相关信息。

五、作业:同步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文中一些长句的分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

教学步骤:

一、 明确本课学习重点,检查作业情况:

课后二、三、四题。

二、 关于长句及长句的分析:

长句:容量大,信息丰富,显得庄重的句子,有时是单句,有时是复句。适用于详尽地

叙述事物或严密地阐述道理,多用于书面语,特别是科技文和政论文。

长句的分析:首先要注意寻找主干(主、谓、宾),剔除枝叶(定、状、补)或分清各分句间的层次关系(偏正、并列、转折等),以达到对句子大意的把握;其次要注意“枝叶”在句中的作用,它们往往在程序、时间、范围、条件、数量、位置等方面对句子主干进行限制,从而使长句严密而周到,很多时候,“枝叶”在句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去掉它们会使句意大变。

三、 从文中选出几个长句,分别运用找主干法和划分层次法进行分析:

1.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

地理分布和现在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

明确:一二句并列关系,二句是个单句,主语“关系”。

2.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

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明确:一个长单句,主语从开头到条件,是一个句子来充当一个成分。

3.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

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

明确:一个复句,第一层在“根据”后边,转折关系;第二层在“仍然”前面,假设关系。

教师归纳:用这两种方法,主要是从主体上把握句意,而对句中细微之处的分析则必须

注意句中关键词语的表意功能。

四、 从信息筛选、挖掘的角度对下列长句进行讨论分析:

1.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

可以得到一些结果。

引导学生筛选出相应的词语:写作前三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搜集、整理、研究;

搜集过程中的关键:耐心、全面(各种)

说明估计的谨慎:也许、一些

2.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

提问:作者既然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为什么还会有错误出现?

明确:“力求”二字不可忽视,它对后文起了限制作用,是“极力追求”的意思,它在句中一直修饰到“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所以会有错误出现。

3.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

是雌雄异化,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投影)对本句的四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槲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

B. 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生物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

C.若只以外部环境,植物习性的影响以及它本身的倾向来解释植物的槲寄生的构造和相互关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 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它和其他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明确:B正确。A中“又难以解释的”在原句中找不到对应点,原句主要是“仅仅以……来解释……,必然也是不合理的。”C与原文的不同是把原文中的“或”变成了顿号,使原有的选择关系变为并列关系。D的错误与A同,程度还甚于A,故不对。

4.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

到完善的结果,但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提问:句中“事实”与“证据”两词能否去掉一个?

明确: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料,而“证据”是指材料中足以反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问;“叙述”和“比较”两个词能否去掉一个?

明确:不能。前者能使人了解得比较全面、具体,但还不能表现本质;后者能使人鉴别感性材料,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以掌握事物的本质,体现了作者的严谨。

5.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

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提问:把本句中的“线索”换成“证据”会有什么不同效果?

明确:因为本句中有“还不够完备”的话,所以作者只说“提供线索”,说明作者是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换成“证据”,句意就变成了可以提供带规律性、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句话也鲜明体现了作者的严谨、周密。“一切”、“最”两词表现了对自己研究成果的自信。

五、 小结:

本节课,主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长句作了相应训练,理解长句,不能简单停留在懂得大意,而应深入挖掘句中关键词语的丰富信息,还要注意一些修饰性词语如“必须”“最”“应该”“可能”等,对于关键词语在程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作用

《物种起源》原文阅读

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②,在南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给了我很深刻的印象。回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搜集与这问题有关的各种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也许可以得到一些结果。这样,在五年的时间内,我专心思考这个问题,并且作了一些札记。1844年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我希望读者能原谅我作这些琐屑的陈述,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将近结束;但是全部完成还需要更多的岁月③,并且我的体力渐感不支,所以不得不先将这个摘要付印。现在在马来群岛研究博物的华莱斯④先生,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和参考资料,但是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略举少数事实,作为说明,希望读者不要嫌其过简。我极其盼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到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如果一位博物学家,对于生物相互间的亲缘关系⑤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地理的分布以及在地质期内出现的程序等等事实,加以思考,那么,我们可以推想得到,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⑥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仍然是难以令人满意。一般博物学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唯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以算是正确的,这点以后当再讨论到;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槲寄生⑦,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布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我们仅仅以外部环境,或植物习性的影响,或植物本身的倾向,来解释这种寄生植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几种生物的关系,必然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我从事本题研究的初期,就觉得要解决这个困难问题,应当从研究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着手;果然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动物因由家养而变异的知识,虽然还不够完备,但总可以为处理这个问题和其他一切复杂事件提供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所以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根据上述理由,我把家养变异的问题,放在本书的第一章。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同样的,或者更其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选种力量的伟大,能使微小的变异逐渐累积起来。然后,我们将讨论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异。但是很不幸,我在这里所讲的,不得不很简略,因为要使这个问题讨论得恰当,必须举出大量的事实。

如果认识到我们对于生活在我们四周的许多生物的相互关系还有很多不了解的,那么,关于物种或变种⑧的起源问题,我们即使有很多地方不能解释,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广泛而繁多,而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谁能解释这个问题呢?然而这些关系,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我相信,这是决定地球上每一生物的现在和将来的命运,以及变异的趋向的。对于生活在过去的地质时代的无数生物的相互关系,我们所知道的就更少了。虽然许多事实现在还是不清楚,而且在未来长期内也还弄不清楚,但是我们经过了精细的研究和冷静的判断,可以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⑨的错误。创造论这一观点,虽为近代许多博物学家所信奉,我自己以前也曾信奉过,但是事实上决不能成立。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所谓同属的种,都是其他大概已经灭亡的种所传下来的直系后代,而现在认为同种的各项变种,都是这同种的后代。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

注:

①选自中译本《物种起源》 (科学出版社出版),原题是“导言”,有删节。原著第一版于1859年刊行。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种是种类的意思,在生物的分类中采用几级分类单位,一般分为种、属、科、目、纲、门等。导言,绪论。

②[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环球远航]从1831年开始,达尔文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免费搭乘贝格尔号巡洋舰作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到1836年回国。博物学,旧时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③(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将近结束……更多的岁月)达尔文认为《物种起源》只是他的生物进化论的绪论部分,所以这样说。以后他更详细地论述了进化论的各个问题,进一步充实了进化论学说的内容。

④华莱斯(1823-1913)英国的自然科学家。1858年他写了一篇关于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的科学论文寄给达尔文。达尔文于当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在林奈学会的杂志上发表。

⑤[亲缘关系]指生物在种类方面互相接近的关系。⑥[变异]指同种生物世代之间或同代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⑦[槲(hú)寄生]一种寄生的小灌木,多寄生在槲、栗等树的树干上。

⑧〔变种〕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指变异比较显著的个体或个体群。变异比较显著的个体群就相当于亚种(例如东北虎和华南虎就是两个亚种)。

⑨〔创造论〕一种认为每一物种都由上帝创造的谬论

《物种起源》教学反思

今天上《<物种起源>绪论》。

这篇文章我从来没有读过,要上这篇文章,我怎么上,还真没有把握。因为读过特级教师曹勇军老师的那篇《略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一定不会敷衍地上这一课。我必须认真准备,教出自己的理解。

备课准备:

我读课文,一遍不行,就来第二遍,再来第三遍。这篇文章读了几遍?我自己记不得了。读着读着,我渐渐地有所理解,有所感悟。原来读懂文章不是想象的那么艰难,平时是因为没有多读多思,所以才惧怕阅读。

文章9节,它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写《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发表原因,表达谢意;另一部分是写书中的主要观点,各章内容和体例。第一部分是书外知识,第二部分是书内知识。每一节都有关键性句子。所以我给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筛选信息,找出每节关键性句子和阐发的主要观点;从文本里感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我制定好学习目标,找来教参对照,和教材编写者设定的目标不谋而合。我庆幸,我没有照抄别人的,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比较充分之后,上课。因为我有阅读的体会,所以不急着涉及文章内容,而让学生阅读。一遍不行就让学生再读。学生读过之后,我就问学生,有没有看懂内容?学生回答基本读懂了,我才开始上课。

课堂程序:

两个学生课前演讲,之后学生评价;

导入课文,出示两个字:胚和槲,让学生掌握这两个字的读音;

学生自读课文,读懂大意;

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结构,概括内容(学生回答,大家补充,完善);

学生分组找寻每节的关键句(三大组学生,每组概括三节,以节省时间);

学生个人回答,集体斟酌,关键句正确与否。(在学生找关键句之前,我做了适当的指导,怎么找关键句: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

由于学生读课文的时间比较长,还有部分内容没有上完,那只好下节课完成。

教后反思:

反思今天的课堂,我基本上满意,因为这篇课文的内容是我自己动脑思考挖掘出来的,按照我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的。我读懂了课文,理出了思路,把握了课文的重点,教起来心中有数,环节自然,也遵循渐进的原则。从学生的表现看,学生投入始终积极,不论个人解决问题,还是同位讨论,都能以较佳的状态进行。形式上有自学自读,有讨论回答纠错。我想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训练。

这节课我自己有所得,学生有所得。

怎么上好一节课?标准很多。从自己的课堂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自己必须钻研文本,读懂文本,读透文本,从自己的阅读感受中,体会学生的阅读体验,制定出学生能够跳一跳就能实现的教学目标。这是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以前没有这么深入地阅读文本,往往是粗糙地读一遍课文,然后复制粘贴别人的东西,走进课堂,自己都没有自信。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教师必须要有自己的能力,这种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而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一项基本功,一种基本能力。走过这么多年,我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认识到,解读文本是何等重要。没有深厚的解读文本的涵养,没有点石成金的功夫,成不了一个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上有突破,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就得把时间和功夫放在在钻研教材上,从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支撑点和突破口。

挑战自我,需要勇气,当别人把时间放在了业余爱好上,放在了休闲上,放在放松上,自己还在一丝不苟而执着地钻研上,能坚挺得住吗?为了自己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前辈期待的目光,我会努力,我会坚守,我会一如既往,因为我找到了打开教学大门的一把钥匙,找到了钥匙,我还愁找不到出路吗?抬头见天,周身有阳,心中存方,脚下是路。

这是这一节反思带给我的动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最新版5篇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四篇

最新优秀小学语文简短教案精选四篇

小学语文教案的模板范文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五篇

新课标一年级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初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五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93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