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化学教案 >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

若水分享 1147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一起看看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欢迎查阅!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1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变化的分类标准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 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研究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知识有密切关系。下面我们就讨论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新课推进

师: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情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变化。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知识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变化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哪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哪种物质发生还原反应?为什么?

[课堂小结]

上述[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

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一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板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2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而且金属的腐蚀及电化学部分是氧化还原的重要应用。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依存的,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系统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是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是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二)、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在初中化学一年的学习中只对化学知识有了初步了解,有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仍有待提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典型化学反应的分析,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对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

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的学习,初步形成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难点:用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五、教学流程图

思考与交流

分组讨论

思考、讨论

讨论、归纳

练习、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思考2】:这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思考3】: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

【思考与交流1】: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回忆所学知识;动手写方程式

【思考、回顾】H2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 复习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思考

标化合价,思考化合价口诀

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复习化合价知识,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与交流2】

请分析下列3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2CuO +C == 2Cu + CO2↑

H2O + C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与思考】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练习、思考、交流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从电子转移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本质原因是什么?(阅读教材36页)

教师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以NaCl、HCl为例,从微观的角度分析。

学生思考、做笔记

从微观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问题探究3】: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Cu+Cl2 === CuCl2

CaO + H2O === Ca(OH)2

CaCO3===CaO+CO2↑

2KClO3===2KCl+3O2↑

Fe+CuSO4 == Cu+FeSO4

NaOH+HCl==NaCl+H2O 思考、归纳、整理

以练习归纳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分层训练

1、必做题

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uO+2HCl=CuCl2+H2O

B.2Na2O2+2H2O=4NaOH+O2

C.Zn+CuSO4=ZnSO4+Cu

D.Ca(OH)2+CO2=CaCO3 + H2O

2、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选做题

1.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化合物)变为游离态(单质),则该元素( )A.一定被氧化B.一定被还原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Fe2O3 Fe B.Zn ZnCl2

C.Na2CO3 CO2 D.Al Al2O3

回忆所学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寻求答案;

回答问题,进行组间交流;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通过练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通过分层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小结与作业安排

本章小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本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

作业:1、教材P38,1、5、6

2、课外同步练习1

3、预习氧化剂和还原剂部分知识

实践活动:通过报纸、杂志、书籍或互联网等,查阅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的几个具体事例,讨论并交流你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整理记录知识点

规律:高、失、氧;降、得、还

记录

思考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与前面的学习目标相呼应

用顺口溜记忆更好

巩固本堂内容

为下节课学习打基础

为下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的应用打伏笔

七、板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

2、本质: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3

一、说教材

《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亚硝酸钠和食盐的鉴别”选自苏教版《实验化学》专题3课题2。本节课的主题是物质的鉴别,鉴别的对象是跟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盐(亚硝酸钠)和食盐,鉴别方法主要涉及被鉴物质的化学性质,且给学生从物理性质、组成与结构等角度探讨鉴别方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教材要求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根据物质的特性多角度设计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案,并开展实验探究,感悟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与归宿,对本课时教学我们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NaNO2和NaCl结构、组成与性质的差异,学会物质鉴别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NaNO2和NaCl的鉴别过程,培养学生设计、评价、操作、处理等实验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活中如何防止误食亚硝酸钠中毒为载体,建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述目标的设置,我们在充分体现性质差异决定鉴别方法差异的同时,很好地注意了预设与生成、主体与主导、独立与合作、收敛与发散、理论与实际等关系的处理。

三、说过程

按照情境引课,情理结合,分合相辅,师生互动,学用一致,不断升华的总原则,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组成与性质、不同组成与性质决定不同鉴别方法、不同鉴别方法呈现不同现象、不同鉴别方法需要作出合理选择为出发点,整节课的教学架构设置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呈现先行,寻找启迪”、“激发思维,拓展思路”、“搜索信息,明晰方向”、“设计方案,实验论证”、“创新优化,不断升华”等六个实施阶段。其主要教学内容与设计意图简述如下。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工业盐(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视频报道,提出“为何会出现这类严重的中毒事件?”的问题;通过NaNO2样品呈现和NaNO2用途说明,进一步提出“如何通过鉴别法来避免这类中毒现象发生?”的问题。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学习背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所应关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迅速进入一种有序、高效的教学状态。把学习与研究放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背景之中,这种“告知”学习者学习目标的预设,能有效激发学习者为快速获得学习结果而规划系列的预期行为,并逐步将预期行为转化为实践行为,使实践行为与正确的学习结果相匹配。

【教学过程】问题1: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与NH4Cl两种固体?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得出“焰色反应法、气体法(与NaOH固体反应)、显色法(与石蕊试液反应)、显色法(与pH试纸接触)”等四种方案。

【设计意图】奥苏伯尔认为,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可通过先给学习者呈现一个先行组织者而加以激活,其用意旨在为新呈现材料的学习提供一个观念的框架,这样有助于智慧技能的保持与迁移。

【教学过程】通过对NaCl与NH4Cl两种固体鉴别方法的研究,我们可以思考与整理出物质鉴别所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差异、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差异等三方面。

【设计意图】在分析固体NaCl与NH4Cl鉴别方法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物质鉴别的常用原理,完成学生认知结构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升华,为鉴别NaNO2与NaCl固体提供了上位概念与规则的支撑,同时也为学生如何选择所需信息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作好辅垫。

【教学过程】问题2:要合理鉴别NaNO2和NaCl,已具有哪些知识储备?(呈现已经完成的预习作业:搜索归纳NaNO2的性质、用途,展示所写的科普小论文),投影呈现NaNO2和NaCl的性质对照表。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资料、撰写科普小论文方式使学生了解NaNO2的性质,它既提高了学生搜索、接受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性质搜索结果与性质比较最终以表格形式展示,不但呈现了信息的高密度,同时凸现了NaNO2与NaCl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教学过程】问题3:怎样用实验方法鉴别NaNO2和NaCl两种固体?(学生分组讨论,初步形成简要实验方案)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出要完成物质鉴别的实验操作,必需综合考虑方案设计、方案评价、方案实践、方案反思等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评价信息、吸收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优化其思维的迁移、发散、收敛品质,最终形成有序的多个从理论角度得出的实验鉴别方案。

【教学过程】对学生设计的典型理论鉴别方案,师生共同进行从实践视角的可行性评价,并分组进入方案实践(四人一组,进行有明确任务的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设计意图】体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验中检验理论设计的合理性、简约性、安全性、可行性,凸显实验的“动”的功能,也彰显实验的“静”的功能(实践对理论的评价功能)。

【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归纳与整理进行物质鉴别,必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必需掌握一般的鉴别流程。在此基础上,思考物质鉴别在理论与实践中是否存在一定区别?

问题4:建筑工人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食盐和工业盐?

【设计意图】知识的达成,能力的获得需要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训练、不断的思索,并反璞归真,让理论知识、理论方法回归生活,再次调动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激情和才智,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成功与喜悦,较好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堂目标。

【教学过程】总结:验证与探究是物质鉴别的基本思想,定性、定量方法;传统、现代方法;局部、整体方法;基础、综合方法是沟通具体鉴别方法与物质组成、性质的桥梁,这些方法虽然在运用时一定存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现象,但其独立知识、能力的构建应及时融入化学学科的完整体系之中。

【设计意图】及时的归纳、总结与提升,能凸现对完整、系统知识的有序构建,也能强化对创新、综合能力的优化培养。


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教案模板

最新的高中化学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选修5《卤代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60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