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范文

若水分享 1152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一些的内容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范文合集一

  设计理念

  阅读是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过程。解读文本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解剖文本表面意,二是解析文本语言文字负载的隐含意,三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观照后悟出的东西。所以,我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体现客体对文本的解读过程,这又恰好与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理论存在某些相似性,因此,我尝试把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象、意”理论与西方“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探索,对《赤壁赋》的教学正是我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总结情景交融、寓理于事的散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

  粤教版必修2的教材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第四单元文言文所选文章都至情至性之篇,因此在《赤壁赋》的教学中也应贯穿情感领悟。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赤壁赋》的特点及“言、象、意”理论,我按照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预习,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能大致读懂全文字面意(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要求)——“言”

  (2)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象”

  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本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赤壁赋》中的哲理…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它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宋文,其他三篇则是唐文——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唐代散文重在意境和情感,而宋代散文则重在情感和理趣。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鉴于以上的教材分析,确立如下的三个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以文为赋”——学习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2)“以意逆志”——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儒道兼济的思想

  3、教学重点:

  (1)欣赏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2)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4、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评价、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说教法: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中学生应诵读一定量的浅显的文言文,《赤壁赋》是骈散结合的文赋,声韵和美,节奏富于变化,第一课时应运用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多听、多看,同时让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重在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重在研究性的讨论学习,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写好发言稿,课堂上以交流、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

  2、教学课时: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和解题:

  1、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有助于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恰当的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三国时的赤壁和黄州的赤壁

  (2)赋的特点的演变:_赋—大赋—小赋—骈赋—律赋—文赋

  二、第一环节: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三、第二环节: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之后,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四、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默读)

  教师点拨: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五、第四环节: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文章的语言,探讨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板书:游景乐(以景动人)

  “水月”歌情悲(以情感人)

  问理喜(以理警人)

  六、第五环节: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第二课时

  本课时围绕上一节课的两个问题展开,以学生发言——讨论——总结的形式,教师适时的引导。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二、引申苏轼的山水意识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三、主客是否为两个人?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思想。

  答: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四、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

  五、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缘于诗人痛苦的人生际遇,畅达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种豁达的情怀。

  六、结语: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七、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2)比较《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的异同。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范文合集二

  教学目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什么是“一苇”――“纵”、“凌”: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什么意思?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意思?宾语前置。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还有何悲?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把上一段换成:

  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课堂小结: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范文合集三

  教学目标:

  以赤壁赋为范本与突破口,理解苏轼的成熟与伟大,引导学生直面生活的坎坷与挫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一、导入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这样写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900多年前的一天,苏轼从监狱里走出来,被人押着,远离亲眷,带着疲惫屈辱,带着累累伤痕,来到了当时偏僻、荒凉的黄州,来到了赤壁,展开了与赤壁的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完成了他精神上的涅槃,走向了思想上的成熟。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赤壁,走进苏轼的心灵世界,与苏轼进行一场超越时空的对话。

  下面我先朗诵一遍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及断句;

  2、把握文中作者情感的转换及朗诵时应注意的问题;

  3、在课本空白处记下你听此文的初步感受及理解。

  二、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三、内容赏析

  [提问]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明代文学家茅坤曾这样评价苏轼及其赤壁赋(投影):

  予尝谓东坡文章仙也。读此二赋,令人有遗世之想。

  ―― [明]茅坤《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卷二十八

  东坡,世号曰:“坡仙”;此二赋,指前后赤壁赋。何谓“遗世”?同学们看课文注释(12)――脱离人世。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赤壁之景到底怎样,让我们来共同欣赏――齐读课文第一段,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此时的江面呢――万顷之茫然――江水茫茫无边。)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你能不能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细细的波纹,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意境很美。白色的雾气弥漫在月光里,很朦胧,像做梦一样。水光接天,让我想起“秋水共长天一色”。

  真是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几个动词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先析后诵)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什么是“一苇”――“纵”、“凌”: 这里的“纵”――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真的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者得意极了,于是乎飘飘欲仙,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真是“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如此之美景作者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下面我们一起读第一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面对美景,每个人都想让它与世永存,羽化而登仙更是每个人的愿望,正如课文第3段所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什么意思?然这种愿望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于是悲从中来。

  请同学们放声朗诵第3段,看看主人公为何而悲?悲的内容是什么?

  来到赤壁,自然会联想到赤壁的历史人物,作者想到了曹操――曹操在赤壁有怎样的功业――“方其破荆州,下江流,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出曹操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固一世之雄也。”(这一段应该读到什么地方?如何读?)

  作者在这里连用4个4字句,增强语气,写出了气势,语调应该上扬。接着笔锋却陡然一转,情感跌入谷底。而今安在哉(什么意思?宾语前置。如何读?)

  固一世——之雄也,(蓄势待发,气势如虹——字字千钧,千古定评)而今安——在——哉?(激流跌宕——沉重惆怅)

  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

  只此一句写尽了英雄的古今对比,那么苏轼呢?“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我们知道,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有着独步古今的才华,但现在只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况且苏轼又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才干,却报国无门,又怎能不悲,怎能不哀,怎能不怨。

  还有何悲?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人生短促,而天地永存,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又是多么的渺小,跟长流不尽的江水和永存不灭的明月比较起来,人生实在是令人悲叹啊!

  [正因为古人长逝,宇宙无穷,作者不得不从幻想中寻求寄托和飞升的仙人同游太空,跟天上的明月永久存在。然而这是无法实现的――知不可乎骤得――清醒地看到现实和愿望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只有托遗响于悲风的悲哀。]

  把上一段换成:

  问:第三段客的话是否也是苏轼自己心境的表达?

  文中客和“我”的对话是苏轼让从前的苏子和现在的苏子通过文章进行一场超时空的链接。

  客的回答,正是苏轼自己贬谪黄州后的苦闷与迷惘的写照 。在《念奴娇》词里不也说“人生如梦”吗?

  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作者是否一味的沉缅其中呢?他是如何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的呢?

  学生读课文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水逝去而常流

  月盈亏而永生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既然人与万物一样,都是永恒的,那么“长江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也谈不上悲哀了。那又该怎样度过和消受这人生呢?

  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表现了作者超然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 。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尽管可以去听去看去享用,而且无人阻止,无穷无尽。这是“共适论”。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又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用“杯盘狼籍”的杂乱形象来反衬内心世界的舒坦、宁静。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最后还有问题,苏轼因何来到黄州,――1079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而且不得离开黄州,不得签署公事,而苏轼在黄州期间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真正的成熟起来。

  提问:怎样理解作者在官场失意之时的“乐”情?

  明确:作者积极入仕,抱负远大,但却人生失意,在激烈竞争中屡遭贬谪,又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后谪居黄州,倍感苦闷,但对生活却从未失去信心,常借游赏山水之机,力求排遣郁闷心情。在本文中,作者先由清风明月之美写自己的游赏之乐,后又借主客问答方式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的苦闷之悲,再通过哲理的审视一切后辩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表明豁达乐观的态度。

  苏轼的人生观应该是乐观旷达的,因为当时他被流放到这偏远的黄州,又几乎丧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讲丧气话,不甘陷于苦闷而力求解脱,这很不简单。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做出的回答,从容而大气。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忧乐甚至生死,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可以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课堂小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业:

  1、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3、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的理解。

  赋”的字义是铺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铺采漓文,体物写志”,也就是要运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事物,抒写情志。



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教案范文合集相关文章:

人教版《赤壁赋》教学设计

苏轼《赤壁赋》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必修三优秀教案范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298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