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范文合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五六十年代文学事业的繁荣及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新中国影视艺术、绘画、书法和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的迅速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加深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我国文艺繁荣、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各种类型、层次的问题,促使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
2.通过小组竞赛、讨论、集体交流、信息发布等方式,推动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
3.通过复述、演示故事情节,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文学习,使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两个高峰,产生许多优秀作品。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义革命建设风貌和改革开放分别是这两个时期文艺创作的主旋律。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对体育事业的重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3.申奥成功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及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为之振奋。从而激励青少年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突破的方法是①把班级同学分成三个小组,课前按文学、艺术、体育三个子目查询资料,并把体育这一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交给第三小组,让学生讲述,体现小组间合作学习这一理念。②在教学中注意情境教学与问题探究式教学相结合。③通过图片、视频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难点:如何结合学生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处理方法:①通过课前预习、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②通过设计竞赛题,组织小组讲课,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问题情景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幅照片,它们体现了我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使全中国人民身受鼓舞,这组照片描述的是哪一事件?
学生:北京申奥成功。
教师:对,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18时11分),是中国体育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一个特大喜讯降临华夏大地: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属于中国,属于北京。申奥成功,炎黄子孙无不感到欢欣鼓舞,它不仅反应了新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发展,更是对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肯定。除了体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外,新中国的文学艺术也获得繁荣发展。具体都有哪些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一、文学的繁荣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教师: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从而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结合课前查询的资料,看一下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然后填表:
表一: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的著名文学作品
类别 名称 作者 内容
优秀长篇小说
童话作品
话剧
学生:优秀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描写地下工作者斗争的《红岩》,反映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平凡的世界》,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草房子》等。童话作品是《宝葫芦的秘密》,话剧是《茶馆》等。
教师:开拓学生思路,介绍一到两部文学作品(略)。
教师过渡:“____”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____,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____开始后,文艺界遭到灭顶之灾,除了少数紧跟当权者外,几乎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劳改和迫害,幸存者也都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残,给当代中国文艺事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____”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2.“____”后的文学界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描写,回答“____”以后的作品都分成哪几种?
学生:先是一些反思“____”的作品,而后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教师:“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如发表于1977年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的短篇《伤痕》(卢新华)。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____”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
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的“热点”是所谓“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它们看起来走着不同的道路:一是十分重视“形式”;另一是关心“题材”的价值,着重表现现实社会的人生问题和困境,向“写实”的传统方法“回归”。
“____”后文学领域里的另一件大事是茅盾文学奖的设立。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举办了五届。下面是每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投影显示]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将军吟》莫应丰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芙蓉镇》古华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黄河东流去》李准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 《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平凡的世界》路遥 《少年天子》凌力
《都市风流》孙力 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刘斯奋 《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尘埃落定》阿来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王旭烽 《抉择》张平
教师:在文学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影视、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都取得很大的成就。
二、艺术的成就
教师:你喜爱的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及其他文艺作品有哪些?请说说理由。
学生:竞相回答。学生的回答将更富有时代性和个性特点。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健康有益的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看教材的小字段,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看书、填表、回答问题。
列表二:建国以来的优秀艺术作品
类别 代表作品 主要内容
电影
电视连续剧
大型舞剧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文艺作品图片或精彩片段,如:(如油画《开国大典》、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戏剧《红灯记》、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海尔兄弟》、电影《林则徐》《红高粱》《老井》《一个都不能少》、小说《红岩》图片、毛主席诗词朗诵等。教师边放边让学生说出这些文艺作品的名称。
教师:浓浓的艺术氛围感染着我们,经典怀旧的歌曲打动了我们,请问同学们在文学艺术方面有什么爱好?你是怎样发展自己爱好的?
学生:踊跃抢答。爱好广泛,包括绘画、书法、朗诵、唱歌、玩电脑等等。
教师强调:发展兴趣爱好、培养高雅情趣,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但应处理好兴趣爱好与学习之间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
教师:相信一些同学除了对文艺感兴趣外,还对体育特别感兴趣,对体育感兴趣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回应:
教师:请说说你喜欢什么体育运动?并向大家介绍一位你喜爱的体育明星。
学生回答:教师要注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有发言的机会。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体育普遍感兴趣,下面我们有请第三小组的同学来讲述第三个问题: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
2.竞技体育的成就
第三小组主持人:大家都知道2001年7月13日,中国已经申奥成功,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属于北京,体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大家对我国的体育事业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过程:略)
第三小组主持人:从刚才的知识竞赛可以看出,同学们对祖国的体育事业是非常关心的。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这个子目,我们小组把它分成两个问题来讲述,第一个是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第二个是竞技体育的成就。下面请我们小组的代表结合我们制作的课件来具体讲解:第三小组代表: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体育强国,可是谁又想到中国人曾还被外国人耻笑是“东亚病夫”。
解放以前,我国体育活动无人过问,使得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得不到开展,体育运动的水平极低,国民体质很差,体育事业非常落后,外国人耻笑中国人是“东亚病夫”。在国际比赛中,中国运动员根本没有地位,没有拿过一块奖牌。一家外国报纸曾刊登一幅漫画,画的是中国人站在大鸭蛋旁看奥运会奖牌。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体育运动。
毛泽东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并且多次横渡长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工厂、学校、部队、机关普遍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农村中的体育运动也迅速发展。
在普及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基础上,竞技体育水平也迅速提高。1956年,陈镜开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记录,标志着中国运动员在世界体坛上开始站起来了。1957年,郑凤荣纵身一跃,创造了女子跳高新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
(媒体显示:《郑凤荣纵身一跃》的图片)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夺取了男子单打世界冠军,(媒体显示:《容国团载誉归来》图片)这是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大大推动了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1960年,中国运动员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把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创造了登山世界纪录。(媒体显示:《五星红旗插在了地球之巅》图片)这是中国登山队1975年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顶的情景。截止到1998年年底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共夺得了1206个世界冠军,创造、超过了962项世界纪录。
1984年,中国代表团首次全面参加奥运会,在这一年的第23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勇夺第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媒体显示:许海峰夺冠的图片)从此以后,中国的体育健儿在世界大赛中一次次勇夺冠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播放录相片段或画面:中国运动员在26届奥运会上夺冠的精彩场面或领奖瞬间)中国不仅取得了这么可喜的成绩,而且还在1990年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并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让我们大家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北京能成功举办奥运会献上自己的一分力,最后让我们齐声高唱《奥林匹克风》(全班齐声高唱《奥林匹克风》)
师:第三小组的介绍真是激动人心,从站在鸭蛋旁看奖牌,到28届奥运会上中国一举夺得金牌32枚,金牌榜位列世界第2位,五星红旗一再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频频高奏,此情此景曾使多少中国人热泪盈眶,今天的中国体育,其作用和意义已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的范围。体育事业的成就,运动员为祖国荣誉而拼搏的精神风貌,曾振奋了海内外多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激发了多少条战线的巨大热情。
教师画龙点睛:我国正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作用中不断崛起。我坚信,到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的时候,全世界将欣喜地观赏到中国龙在东方盘旋升腾的壮观场面。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第三小组的介绍。
师: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新中国的文学艺术、体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情况。我脑子里一直在想着这么一个问题: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体育、卫生事业能如此蓬勃发展,取得这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略)
生(甲):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
生(乙):各级文艺、体育、卫生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
师:的确是这样。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没有各级文艺、体育、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刻苦钻研,也就没有这样喜人的成果。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为新中国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又应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那就是该怎样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搞好,共同来建设繁荣昌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课堂小结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一节课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板书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一、文学的繁荣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2.“____”后的文学界
二、艺术的成就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二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课型:新授课 年级: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
时间:2013年5月30日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
执教老师:李晓华 单位:滕州市大坞中学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02——107,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振奋的一颗耀眼金星。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不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而且赢得了世人的信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将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三、学习目标:
1、归纳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情况;
2、分析我国文学艺术、体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3、通过学习“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了解中国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
四、知识重难点:
重点是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难点是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其反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必然赋予强烈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渗透着历史发展的印迹。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图片和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引导学生讨论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教师以此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对照大屏幕读目标。教师指明重点和难点。
(三)、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指导(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2.为什么____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3..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5. 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出示自学检测:
一、文学的繁荣
1.伴随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
”方针的提出,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
2.____后,文艺创作又迎来一个春天,其类别有:
① ;
② ;
③ 。
3.矛盾文学奖的设立:
年,第一届矛盾文学奖评选揭晓,获奖的有 、 等。
二、艺术的发展
新中国影视艺术发展迅速,请你举出五部优秀作品:
①
②
③
= 4 GB3 ④
= 5 GB3 ⑤
三、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1.新中国诞生后,群众性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毛泽东更对学生提出_______ _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把_______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建立完整的________制度,大力开展______运动。
2.新中国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四)、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展示)
一、文学的繁荣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102教材,了解建国后我国出现的一批优秀文学作品,教师简介作品。教师向学生介绍茅盾文学奖,以及获奖的优秀作品。并向学生介绍____后的优秀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二、艺术的发展
指导学生阅读P103教材,再通过一组图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的一批优秀影视作品。通过欣赏戏曲片段,了解建国后我国戏曲的发展。
1.找学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艺术的发展及成就。
2.请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100页“文献资料·艾青的诗句”,提问:这些诗句中的“出发”和“到达”说明了作者的心境怎么样?(出发=事业的开始,到达=事业成功。诗人借水手之口,表达了渴求事业成功的心境。)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教案三
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的繁荣。
2.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艺术的发展。
3.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历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中国文学艺术成就的讲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文艺作品的内容,加深对新中国成立后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主旋律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说明问题的 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繁荣概况的讲述,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和我国人民体质迅速提高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新中国成立以后,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颂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风貌,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2.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创作在五六十年代和粉碎“sirenbabng”以后,先后出现了两个高峰,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体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是新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和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证。
●教学重点
新中国的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学生对新中国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主要成就的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1.概述法。先对课本上列出的内容作一简单的概括,使学生在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2.典型例子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例子的分析,使学生从内容上理解文艺成就。
3.音像辅助法。通过音像辅助,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本课内容。
4.比较分析法。通过建国前后体育发展状况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相关音像制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示例一]请看投影。
[投影显示]
同学们,投影中显示的照片是1962年周恩来于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成功演出百场时,在舞台上和郭沫若及导演、演员合影的留念。在这部历史剧中,郭沫若在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一反以往文学作品里否定武则天的写法,而是以崭新的开拓性思维,让武则天以开明君主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从这个剧中,不难看出郭沫若既是杰出的剧作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功底深厚的史学家。他是从旧中国走进新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新中国的文学艺术是怎样繁荣发展的?体育事业有哪些成就?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一、文学的繁荣
1.“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教师讲解]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它是50年代,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51年,中国国内关于京剧的发展问题出现了争论,有的主张全部继承,有的主张全部取消,毛泽东为此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主张对待京剧艺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1953年,毛泽东就历史研究工作的方针,提出要百家争鸣。
在此基础上,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5月2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向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们系统地阐述了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从而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比过去表现得更加活跃,显示出生气勃勃的景象。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一段小字内容,看一下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文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在“双百”方针的指导下,许多反映革命年代和现实生活、题材新颖、风格各异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长篇小说主要作品有描写地下工作者斗争的《红岩》,反映青年学生走上革命道路的《青春之歌》,描写改革开放后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平凡的世界》,有反映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草房子》等。此外还有童话作品《宝葫芦的秘密》,话剧《茶馆》等。
[教师例解一]《茶馆》故事梗概是: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
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 地方。
[教师例解二]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初稿系五幕剧,完成于1960年1月10日,发表于同年5月号《人民文学》杂志;后几经修改,于1962年6月20日定稿,改为四幕剧,于同年10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郭沫若萌生创作《武则天》的念头,始于1959年6、7月间。1959年6月29日至7月11日,郭沫若离京赴安阳、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太原等地考察访问,因在洛阳参观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修造的大奉先寺石窟有所感触而引发了创作激情。
郭沫若在游览龙门时,曾作过《访奉先寺石窟》一诗,其中云:“万躯残佛憎顽盗,一寺灵光号奉先。武后能捐脂粉费,文章翻案有新篇。”这说明,作者游览之日就开始酝酿做翻案文章了。
在完成五幕历史剧《武则天》初稿以后,“为了更多地接触武后的业绩”以修改剧本,郭沫若于1960年3月下旬,特意在陕西乾县游览唐高宗与武后合葬墓的乾陵遗迹,并作七律五首以纪其事,其中《游乾陵》第一首云:“岿然没字碑犹在,六十王宾立露天。冠冕李唐文物盛,权衡女帝智能全。黄巢沟在陵无恙,述德纪残世不传。待到幽宫重启日,还期翻案续新篇。”这再次说明郭沫若是一心要为武则天做翻案文章的。
[教师过渡]“____”是一场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空前的____,它从1966年开始到1976年结束,历时整整十年,其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极其深远的破坏性影响,文学当然在此之列,知识分子在这场运动中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因为____从一开始就以文学艺术作为其主要批判领域。____开始后,文艺界遭到灭顶之灾,先后殉难的有理论家叶以群、邵荃麟、侯金镜、冯雪峰、邓拓,翻译家傅雷,艺术家马连良、严凤英、蔡楚生、郑君里,作家赵树理、田汉、吴晗、杨朔、闻捷、魏金枝、陈翔鹤、肖也牧、海默等。随着____的展开,除了少数紧跟当权者外,几乎所有的作家、艺术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劳改和迫害,幸存者也都遭受了巨大的身心摧残,给当代中国文艺事业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____”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创作的春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____”后文艺事业的发展。
[板书]2.“____”后的文学界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描写,回答“____”以后的作品都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先是一些反思“____”的作品,而后大量的是反映改革开放内容的作品,还有一些弘扬民族道德精神的成功之作。
[教师讲解]1976年底“____”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文学并未在较大的范围里实现从“____文学”的转变。“文艺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文艺创作有了新的突破”,是在1978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而“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成为文艺史上转折的里程碑”。当然,在此之前,已有一些作品预示了这种“转变”的发生。如发表于1977年11月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刘心武)和发表于1978年8月的短篇《伤痕》(卢新华)。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以1985年前后为界,80年代文学可以区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前期,文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存在着相当集中的关注点。刚刚过去的“____”,在当时被广泛看作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肆虐”。因此,挣脱“文化专制”的枷锁,更新全民族观念的“文化启蒙”(“新启蒙”),是思想文化的“主潮”。与此相关,文学是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呼唤。在这几年间,文学主题可以说都与“____”的“历史记忆”有关,是亲历者对“历史灾难”所提供的“证言”,以及对于“历史责任”(“谁之罪”)所作的思考和探究。在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伤痕小说”和“反思小说”的潮流;在经过了“伤痕”“反思”及“寻根”等小说形态之后,80年代后期小说创作的“热点”是所谓“先锋小说”和“新写实小说”。它们看起来走着不同的道路:一是十分重视“形式”;另一是关心“题材”的价值,着重表现现实社会的人生问题和困境,向“写实”的传统方法“回归”。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小说的另一热点是王朔的写作。由于他的不少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本人也参与这种改编,他的影响在一个时期里迅速扩大,而被各个不同的阶层所欣赏。他的小说的“意义”主要是表达了这一时期微妙的文化心理矛盾:“世俗”生活愿望的认同和排拒,对政治、知识“权力”的消解性调侃和依恋,在文学的“雅”“俗”之间的犹疑徘徊,……他企图对这些矛盾加以调适,在改变了的社会情势下获得新的身份和位置。他的写作所体现的“文化立场”,为一些作家、批评家所理解或喝彩,也受到固守文学“精英”立场的另一些人的抨击:后者称他的小说是“痞子文学”。
“____”后文学领域里的另一件大事是茅盾文学奖的设立。茅盾文学奖是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于1981年10月正式启动。迄今为止,已举办了五届。下面是每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投影显示]
第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百花文艺出版社 《东方》魏巍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将军吟》莫应丰 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中国青年出版社
《芙蓉镇》古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二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黄河东流去》李准 北京出版社 《沉重的翅膀》(修订本)张洁 人民文学出版社
《钟鼓楼》刘心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平凡的世界》路遥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少年天子》凌力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都市风流》孙力 余小惠 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人民文学出 版社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荣誉奖:《浴血罗霄》萧克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金瓯缺》徐兴业 海峡文艺出版社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战争和人》(一、二、三)王火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 《白门柳》(一、二)刘斯奋 中国青年出版社
《骚动之秋》刘玉民 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篇目
《尘埃落定》 《长恨歌》 《茶人三部曲(一、二部)》 《抉择》 [教师过渡]在文学发展的同时,我国的艺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影视、绘画、书法、戏剧、音乐、舞蹈、杂技等都取得很大的成就。
[板书]二、艺术的成就
1.影视艺术的发展
2.书画、乐舞、戏剧等方面的成就
[教师讲解]我们以电影发展为例,来看一下新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电影的50年,是在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关怀和领导下发展起来的。50年来,新中国电影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共摄制故事影片3250部,是新中国建国前44年总量1543部的两倍多。各类短片9000余部,我国的城市电影院1949年为646个,电影发行机构3个。发展到今天,全国有城镇影剧院19144个,农村放映队50032个,各级电影发行机构3655个。在以电影为主要娱乐节目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电影发行放映单位曾达到17万个,电影从业人员50多万人。50年来全国电影观众共达3000多亿人次。这其中不包括通过电视、录像、VCD等其他传媒观看影片的人数。
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是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壮大,与祖国共存共荣,与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来自解放区的电影工作者和来自国统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开辟了新里程,在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史上,一共形成了三次大的发展高潮。第一次是在建国10周年的前后。我国的电影工作者为向共和国献礼,创作、生产了一批像《青春之歌》《红色娘子军》《甲午风云》《林则徐》《万水千山》《五朵金花》《林家铺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大闹天宫》《渔童》等优秀的国产影片,这些影片已经成了我国电影史上璀璨的明珠;第二次高潮是在新中国40周年、建党70周年的前后,我国电影工作者紧跟变革的时代潮流,高举艺术创新的旗帜,创作、生产了一批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代表的优秀影片,其中有《开天辟地》《周恩来》《大决战》《焦裕禄》《凤凰琴》《秋菊打官司》《百色起义》《山水情》《蒋筑英》《香魂女》等影片,都在广大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使我国电影制作上有了一批史诗性的巨片;第三次就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 为国家改革开放的光辉业绩所鼓舞,努力实施电影的“九五五零工程”,创作、生产了一批优秀的国产影片,这其中有:《孔繁森》《大转折》《红河谷》《离开雷锋的日子》《鸦片战争》《成吉思汗》《花季雨季》《喜莲》《国歌》《春天的狂想》《大战宁沪杭》《黄河绝恋》《紧急迫降》《横空出世》《宝莲灯》《周恩来的外交风云》《我的1919》《中国1949》《东方巨响》《一个都不能少》等影片,这些优秀影片构成了庆祝新中国50周年文化成就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中国电影50年间创作生产的优秀影片,忠实地纪录和反映了我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他们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优秀的国产影片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鼓舞人民前进的巨大的精神动力。几十年中,中国电影一直是我国人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就是现在,人民群众文化娱乐形式更加丰富多彩,选择性更强的时候,电影仍然是我国人民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影的制片业从解放初的三家国营电影制片厂,发展到以长影、北影、上影这三大基地为核心,共有31家故事片厂、5家短片厂、1家译制片厂和国营、集体、中外文化企事业单位合作制片的生产格局。除生产故事片、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戏曲片等片种外,在形式上也从黑白电影发展到彩色电影、从普通银幕发展到宽银幕、遮幅电影、立体电影、环幕电影、巨幕电影、球幕电影、动感电影等各种形式,现代化的高科技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电影的创作、生产、放映之中,一大批电影院得到了改造,使观众观看电影的条件得到了改善,影片的制作工艺更精致,也更具有观赏性,使观众不仅从影片中得到思想上的启迪,艺术上的熏陶,同时也得到了现代化的视听享受,中国电影业已形成了自己的工业体系,成为了有三十多万从业人员、颇具规模的文化产业。
在中国电影制作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中国电影艺术通过汲取我国民族文化精华和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经过多年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发展,已走进了世界优秀电影艺术的行列,中国有四百六十部、集的影片在世界各个大小电影节上获奖。就是在我们迎接新中国50周年的大庆的日子里,我国又有《一个都不能少》《那人、那山、那狗》两部影片在世界著名的A级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和蒙特利尔电影节上获得大奖。中国电影艺术以它辉煌的成就,在世界电影艺术之林中处于令世人瞩目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