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选教案大全
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比较琐碎,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教师在并结合教材中所引的文献资料给予必要的点拨,并依据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引用有关材料,扩展学生的思维,用思考题的形式,有机地将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串联起来,注意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良好的历史学习品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古代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选教案大全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元朝一省二院等有关中央制度的历史概念以及郡国并行制 、藩镇节度使、行省等有关地方政治制度的历史概念;
(2)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行省制度的开端;
(3)通过对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汉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5)通过对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历史,明晰中国封建王朝的发展兴衰,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 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的演变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法:
演讲法、讨论法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两汉时期“汉承秦制”,汉初实行三公九卿制,后来三公权力逐渐被内廷的尚书台所取代;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制;宋元时期,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事的局面,北宋又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
2、(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成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封建社会的两对基本矛盾)
(3)在中央政权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4)中央和地方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地方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一: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西汉王朝建立后,刘邦承袭了秦始皇所开创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通过综合概述上节课内容,1、引导学生回忆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概况,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史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生:A、采用皇帝称号,创立皇帝制度B、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师:中央三公中丞相的职能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得丞相权高位重的地位)
2、创设情景:选取宋以前的丞相与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与宋以后的丞相皇帝议事的影象片段各一。
问题:请同学们分析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反映了怎样的趋势
答案:丞相由坐着议事到站着议事,跪受君恩。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结论。
导入2:
《秋风辞》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公元前 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沿用至今。时值秋风萧飒,鸿雁南归,汉武帝乘坐楼船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千古绝调《秋风辞》。诗以景物起兴,继写楼船中的歌舞盛宴的热闹场面,最后以感叹乐极生悲,人生易老,岁月流逝作结。
刘彻(前156-前87),西汉中期的皇帝,谥号为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能诗善赋,今流传《悼李夫人赋》。明人王世贞以为,其成就在“长卿下、子云上”(《艺苑卮盐》)其他存留的诗作,《瓠子歌》、《天马歌》、《李夫人歌》也“壮丽鸿奇”(徐祯卿《谈艺录》),为诗论家所推崇。)
㈡讲授新课
秦朝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以为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想到的是二世而亡,那么刚刚建立 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不是也随着王朝的灭亡而崩溃了呢?西汉的建立有没有把这种制度推翻呢?(引导生看书)
㈠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与推恩令)
汉朝的地方建制与秦时有所不同。汉朝在继承秦制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封国制来源于楚汉战争,刘邦为合力击败项羽,继项羽分封18王之后也陆续进行了分封。刘邦称帝后,共封了7个异姓诸侯王。[注意:西汉时期的封国制与西周时的分封制有本质上的不同]
(有根本的不同.西汉的属于辅助郡县制的.是从属性的.不是主要的行政制度 ,西周是主要的行政制度. 最主要的区别就在这里了
周武王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其中王族是最主要的受封者。功臣也能得到分封,如姜子牙,封至齐地 ,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通过层层分封,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构成了西周统治阶级内部的四个等级。每一个等级之间政治上是上下级关系,血缘上以宗法关系为主,姻亲关系是补充。 西周实行分封制,在较长时期曾起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西汉初分封同姓王做诸侯,企图以此巩固刘姓天下,但不久就产生了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王国问题。 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
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其实质是奴隶社会分封制的残余对封建上层建筑的威胁。自景帝开始“削藩”,又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初步削弱王国的势力。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从根本上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是西汉解决王国问题最关键的步骤。随之又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王国问题至此得到根本解决)
思考2:西汉是如何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推恩令是西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西汉自文帝景帝起如何限制 和削弱 日益 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 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 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 “众建诸候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 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结果 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六个诸侯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七国之乱震惊朝廷。景帝杀掉晁错,刘濞仍不退兵,并扬言“我已为东帝”,景帝只好派兵出征,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列侯。这样名义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瓜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下达后,诸候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chuzhi),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仅有数县。推恩令的实行,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西汉初,郡设太守、国设相,分别作为郡、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汉景帝至汉武帝时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有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后期,分全国为13个州,州刺史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地方高官。
东汉末年,州成地方行政区,州“刺史”改为“州牧”,州牧为州最高长官,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
2.?唐朝的藩镇割据
唐朝时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廷的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这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隋朝与唐朝时,州设刺史,县设令。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将道级监察长官固定为观察使,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而唐朝中后期,由于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的灭亡。)
3.宋地方政治制度
宋朝时,长官称知州、知县。自北宋初年,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出文臣做地方官。这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
4. 元行省制度
思考:请大家在元朝的疆域及行政图中找出自己的籍贯所在行省的大致范围,行省制度最早出现于何时呢?元朝的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⑴目的: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辖
。《元史·地理志》中写到“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这样一个大国,如何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制,是关系到政权能否巩固的大问题。因此,元朝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了行省制度。
⑵设置:元朝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晋、冀、鲁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长官称为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
元对西藏地区与中央的统辖关系同内地有所不同,西藏不设行省,也不隶属于中书省管辖,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
⑶作用和评价: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并对西藏、台湾管辖,使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这一制度,①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③扩大了元朝的疆域④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⑤是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
思考: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异同。
(⑴相同:都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作用
⑵不同:盛行的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都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对后世各都 产生重大影响 。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于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 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少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不同: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和行省制不仅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历代的不断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
㈡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思考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始终存在哪两对矛盾冲突?(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汉承秦制,又有所发展
西汉前期,丞相位尊权重,礼遇殊隆。丞相进见,皇帝要起座;丞相生病,皇帝要亲临问候。皇帝的诏命,丞相认为不妥的,可以据理力争,也可以拒绝执行。吕后曾想封吕氏兄弟为王,丞相王陵就当面抵制,力言“不可”。汉景帝欲封皇后之兄王信为侯,丞相周亚夫坚决反对,说:“高皇帝曰:非刘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汉景帝无言以对,只好作罢。
西汉建立后,举凡各级行政建制、官僚制度、军制和法律、土地和赋役制度等等,都是秦制的延续和发展。正所谓是“汉承秦制”。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皇帝制度,同时又在秦朝的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使皇帝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在中央行政继承秦制设立三公。只是在景帝以后,名称有些变化。中央的三公中,丞相有时改称相国,太尉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或称大司空。[书上注解]
思考:汉初三公他们的职能和秦朝时是有不同的。不同点在哪?
秦丞相帮助皇帝 处理全国的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西汉时,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影响:丞相与皇帝之间极易产生矛盾。
思考:面对汉丞相们高权重,汉朝皇帝 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⑴措施:
①(为了加强皇权,便于控制,)汉武帝时便启用布衣为相。【布衣:老百姓】
②汉武帝时期任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传中等,让他们参与郡国大事,形成“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 日显重要。以出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形成“外朝”(执行机构)
思考 : “中朝”由哪些人组成呢?[学生回答]其中,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而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则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
思考 :为什么“中朝”决策大大加强了皇权呢?因为(1)内朝官位很低,不易弄权;(2)内朝官多为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3)内朝官多由出身低微的外戚、宦官充任,皇帝可以随意更换。
③到东汉时期剥夺三公的权限,扩大尚书的权力,使它成为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 尚书台,大权由皇帝 总揽。“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
【历史纵横】宰相之名的由来。问题:你能说出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姓名吗?
书籍及影视作品中涉及颇多。秦朝的李斯。北宋的寇准、李纲耳熟能详,唐代的“房谋杜断”、姚崇、宋璟略知一二,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战国时期的齐国丞相管仲,王安石。
⑵削弱相权,为了加强皇权
⑶得出结论:两汉中央主要政治制度----形成“中朝”“外朝”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结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中央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解决君相矛盾最成功的是唐朝)
3、隋唐三省六部制(和以前相比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的?)
1)、三省六部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A. 萌发于秦,西汉以后长期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门下省。
B. 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至隋朝正式确立
C.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唐中叶以后名存实亡,到元朝时只剩下中书省,明清只有六部,没有三省。
(2)唐代三省六部制措施及职责: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 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
(3)影响:①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③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④此后,历朝基本沿用,并为今天的权力平衡与制约提供了借鉴。
思考:唐代三省六部制和以前的中央政治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对我们今天又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
参考答案:三省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有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权力制约与平衡,效率高
实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
4、北宋初分割相权(二府三司)
⑴举措:
①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们任宰相职权②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长官为枢密使,地位略低于宰相,这两个机构合称“二府”③为了进一步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④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⑵作用:宋的二府三司,削弱的还是宰相的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
4、元中央制度(一省二院)
4、元朝中书省。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元以中书省总政务,为宰相府。其首长中书令例由太子兼任,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因元朝中央仅仅中书一省,故六部亦转归其指挥。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构。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思考:从汉至元中央对地方管理 呈现什么趋势?说明了什么道理?
()中央的权力 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地方上的权力却逐渐趋于分散,地方政治机构分工既协调又相互牵制,绝对服从于中央。这样的政治体制有效地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稳定,同时也造成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但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仍将继续膨胀。)
思考:元朝和历史上的哪些朝代相似?相似之处有哪些?(答案:秦隋两个朝代秦、隋、元三朝相似之处有:结束分裂割据局面,重新实现统一,都开创了重要的新制度,且为后世沿用。)
3)后果:作用和认识一是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的有效管辖,二是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既是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思考:从以上对汉到元朝中央制度的分析中,你觉得君、相矛盾解决过程 中演变趋势如何?
君权加强,相权削弱
思考:如何评价,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许有独立行政体系2)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皇帝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在分权基础上,控制地方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2、这种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3、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思考:唐、宋最高统治者在加强皇 权方面,在中央官制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和异同?
⑴相同: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⑵不同:唐加强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宋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以中书省和门下省为最高行政机构
思考:从汉到元我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围绕的焦点问题是什么?
⑴汉:三公九卿——尚书台
魏晋南北朝隋唐: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
宋元:基本形成中书省主政,枢密院主军 事的局面
⑵特点: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⑶焦点问题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汉到元朝 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 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及管理 水平 。?
(军功授爵制:战国 秦国依据战功的多少授予相应爵位打击奴隶主贵族世袭特权; 培养大批军功地主;壮大统治基础)
1、察举制;
皇帝征召制汉代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察举制是两汉选官追主要的途径之一,初期重德才,汉武帝时期各方面人才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后期重门第出身,导致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削弱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魏文帝曹丕时制定。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九品中正制是继承东汉官吏选拔制度又加以改革的结果 。九品中正制创立这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来在中正品第过程 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 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不仅仅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而且本身就是构成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 废除。
科举制隋朝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①选拔人才权力集中于中央,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②扩大封建政权统治基础,打击士族势力,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道路③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提高官吏的文化素质④促进文学的繁荣,如唐诗的繁荣
古代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选教案大全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发展变化与当时中央政权的强弱盛衰密不可分。理解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这一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形成了阻碍。
2.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政权,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过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难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概括总结法
教学用具: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和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即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
制度有机结合起来。秦始皇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为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选择了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在中央,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一直是封建社会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封建统治者一直想解决的问题,那么,从汉至元的历代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收到了怎样的成效?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些汉到元,历朝皇帝是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板书)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师:什么叫做中央集权?
生:(略)(答案提示: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服从于中央)
1.君国二制与推恩令(板书)
师:解释“郡国制”,汉为什么出现封国并存的现象?(答案提示:汉承秦制,实行郡县制,同时汉初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而疆域辽阔,汉高祖很难控制如此辽阔的疆域,因此为了确保“刘”姓天下,汉高祖分封了许多同姓诸侯国,出现了郡国制与分封制并行)
师:然而景帝时还是出现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是如何解决王国问题的,结果如何?(学生思考。提示:采用推恩令)
2.唐朝的藩镇割据(板书)
师:唐代节度使手握地方大权,本应保卫中央,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比如安史之乱,这场叛乱给唐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生:略(提示:严重破坏了唐朝的经济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成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师:唐朝之后,中国经历了一个什么时代?建立者有什么共性?用什么方式?
生:略(提示:五代,节度使、武力)
过渡:五代之后是北宋,北荣的建立者是谁?其身份是什么?他的经历对他的治国方略有何影响?
师:赵匡胤是以兵权夺取政权,他不希望历史在他身上重演,于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对地方进行了分权。(可介绍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3.宋地方政治制度(板书)
师:宋初,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减地方节度使势力,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统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代以来藩镇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设问:北宋通过这些措施,地方没有发生过叛乱,但分权也产生了一定的弊端,有哪些?
生:略(提示: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
4.元朝的行省制度(板书)
师:元朝为什么没有延用宋朝的制度,而改用“行省制”?
生:略(元朝疆域十分辽阔,不适用于郡、县、州制度)
师:让学生了解安徽当时属于哪几个行省?然后指导学生了解一下行省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影响。(教师总结)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那么,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生:略(提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师:中央权力不断的加强,最终又集中于君主身上。
古代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选教案大全三
【教学目标】
【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2.汉内朝与外朝 3.隋唐三省六部 4.宋削弱相权5.元中书省和枢密院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
2.隋唐的州县
3.宋朝的路州县
4.元的行省制度
三、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重点:内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
难点:如何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讲述内容】
一、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承秦制
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汉承秦制,汉朝在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上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汉朝继续推行皇帝制度。引用教材“学思之窗”的材料,说明皇帝的权威得到加强,上传下达的命令得到有效畅通,汉初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汉内朝与外朝
汉武帝之前的西汉皇帝基本上是以黄老的清静无为思想制订国策,只求遵守刘邦、萧何定下的政策、法令、制度、皇帝垂拱深宫,由宰相主持日常政务。对宰相的要求不高,只要能照章办事就行。从汉武帝开始,这种局面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经过七十年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国力强大,汉武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不甘寂寞的君主。在他的指挥下,内外政策发生剧变,清静无为转为积极有为,对主要辅佐宰相之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怎么变呢?是感到他们权力太大,加以削弱吗?是认为他们出谋划策太多,“权移主上”,而故意搁置不用吗?(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思的兴趣,以达到进一步获取知识的目的)
然后教师做一解释:否!恰恰相反,是更迫切需要统治经验丰富的宰相多行使权力,多出谋划策,以助自己大展宏图。然而,当时的宰相制度却愈加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变化。
中朝是汉武帝设置了一个新的机构,是和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宫廷系统相对立。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这个系统被称之为外朝。在中朝出现之前,丞相就是政府的行政首脑,他参与国家方针大计的决策过程,但是等到中朝一出现,真正得到皇帝信任的和皇帝一起参与决策的是中朝的官员,而不再是以丞相为首的合法的政府系统的官员。原来的合法政府官员被排斥出决策圈之外,成为一个政务的执行机构,真正的宰相职权落入了中朝官手中。中朝官的官员的构成起初是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被称之为“天子宾客”,即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严安、主父偃等这批人,后来,汉武帝把这个制度更完善化,吸收了一部分朝廷的大臣来参与。汉武帝动用了不同的手段,使得丞相的实权被剥夺。汉光武帝进一步剥夺了宰相的权限,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在这点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把大权实际有效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隋唐三省六部
辅导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及以下材料,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实行三省六部制的背景,并启发思考:隋唐创立的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其实质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
背景材料:
材料一: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间错失,而相正以否?原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随日内外庶官,政以依违,而致祸乱,人多不能深思此理。”
材料二: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在唐代,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宰相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讲述分析: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三省分掌议政、决政、行政三权,实际将秦汉以来的丞相之权一分为三,分隶三省,总与皇帝,从而大大加强了皇权。六部各自分掌行政、财政、军政、司法、工程等权利。各司其责,中央机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通过讲述三省六部的职能、相互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出其特点,三省六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是相互牵制和互相监督的;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要注意引导学生与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相权被一分为三,皇权大大加强。实质是加强皇权,有效地维护了统治。由于上面的讲述已为分析这个问题做好了铺垫,因此,教师在此只需稍加指点,便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出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最后,教师概括为:①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三省六部制使秦汉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得以完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这对于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
4.宋削弱相权
三省六部制在宋朝演变,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宋朝建立的背景,重点强调在宋朝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的局面,皇权继续得到加强。
5.元中书省和枢密院
而宋之后的元朝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
提问: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制度?(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总结分析)
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的权力很大,引用一段材料“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表里。”(《元史·百官志》),让学生来概括元朝设立中书省的目的。作为山东、山西、河北则称为“腹里”,作为中央特区,由中书省直辖。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设立了枢密院为最高地军事机关;设立宣政院通领宗教事物和西藏地区,皇权继续加强。
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的郡国并行及刺史制度
提问:西汉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与秦不同的措施?教师指出秦朝时,设立郡县,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时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推行封国制。这种郡国并行制又称郡国制。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
教师首先可以利用晁错《削藩策》中的一段史料:“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社祸小;不削,反迟,祸大”。引入汉初实行什么制度导致这一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汉朝采取了什么措施?教师指出实行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景帝到武帝实行削番。
古代巡视制度中最主要的形式是中央监察机构分区巡视地方之制,正式创立于汉武帝时。武帝继位后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同时严厉打击豪强。他清醒地看到豪强势力之所以难以铲除,根子就在一些地方官特别是郡的最高长官太守、诸侯国的相(权位与太守相当)和县令等各级主要官员庸懦无能,或贪盗枉法、勾结豪强、助纣为虐,有的还纵容属下、子弟胡作非为,总之是吏治不好。古人说圣君“治吏不治民”,汉武帝对此深有体悟,认为要搞好“吏治”就必须狠抓“治吏”——严管官吏,于是一面大规模选用严于执法者担任地方主要官员,一面创立中央监察机构分区巡视制度,即刺史巡视制度,用制度监督、管理地方主要官员。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这一制度正式问世了。
刺史巡视制度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央监察地方的能力,而且也在选用刺史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了许多治国之才。如扬州刺史黄霸,“明察内敏”,执法公平,被提拔为颍川郡太守,郡中大治,政绩考核为天下第一,后又被擢为丞相,封侯爵。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循吏”的主要代表人物,影响极大。到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汉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2.隋唐的州县
对于隋唐的州县制度稍加解释,并指出唐又设立道,设监察使监察地方。最后指出唐朝中后期,地方节度史权力的增大,直接导致了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出现。唐朝虽然也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没有进一步采取彻底解决割据势力的措施,反而采取了“以方镇御方镇”的错误政策。这一政策不仅没有挫败割据者的野心,改变分裂割据的形势,反因战胜者分赃不均,重又挑起叛乱。唐无法实现政治上的统一,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日益衰落,最终被藩镇所灭。
3.宋朝的路州县
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先作一交代:①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要铲除其他割据政权,巩固自己的统治,必须强化中央集权;②赵匡胤本人是通过“兵变”的形式当上皇帝的,在总结历史经验、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为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重演,也必须强化中央集权。然后设问:“假如你是赵匡胤,建立政权之后你会怎么办?”从而导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学习。
宋朝建立以后,宋太祖曾召见大臣赵普,向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唐末以来战争连年不断的原因;二是如何平息战事、使赵氏天下长久的办法。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解决的办法是“剥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所以,宋初首先剥夺节度史的兵权,派文臣做知州,设路、州、线三级,来强化中央集权,重点就是改变唐朝后期以来“君弱里强”的局面,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4.元的行省制度
设问:元朝实行中书省制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实行了哪些措施?(在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进行提问、总结分析)
目的:为了吸取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有效地管辖和统治辽阔的国家,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省臣被派往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行省成为常设的地方行政机构,其辖区逐渐稳定下来,进而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影响:行省制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这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对后世有巨大的影响。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其它措施: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三、汉至元中央到地方政治制度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学生自己概括的基础之上,教师可指导学生概括为:中央严格控制地方,地方必须服从中央;中央牢牢控制这地方官员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地方官绝对依赖中央和君主。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指出这种制度对历史和现实产生了哪些影响?(不论有利与不利影响,只要有理就要肯定学生的意见,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
【课后研讨】
监察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的御史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对封建统治的维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监察制度?试作一简要评价。
思路:史实:如秦---御史大夫;汉---刺史制度;唐---观察使;宋---通判制度;明---厂卫特务机构;
评价:在封建社会里实行的监察制度,在其前期(秦、唐、宋)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防止割据势力的出现,保证了政令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如明朝所实行的特务政治则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本课小结】
纵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过程,可以看出始终伴随着两大基本矛盾:一是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汉朝的中朝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元朝的中书省制度就是皇权对相权的分离、削弱;二是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自汉到元都不断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保证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古代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精选教案大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