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
《傲慢与偏见》描写了小乡绅班纳特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她在舞会上认识了达西,但是耳闻他为人傲慢,一直对他心生排斥,经历一番周折,伊丽莎白解除了对达西的偏见,达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终成眷属。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1
《傲慢与偏见》无论是曲折的爱情还是丰富的人物性格都让我意犹未尽。
傲慢、偏见,是我们很常见的弱点和毛病。每一个人其实都很容易被自己的主观印象所驱使,因而容易对别的人下不正确的注解,进而造成了彼此之间的误会。一个人所给予的第一印象固然可以影响到很多事,但并非一定不会改变,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客观一点的论点,就好像故事中女主角对达西的看法。
这是个曲折但却也美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伊丽莎白是个勇于追求爱情、漂亮聪明、坚强可爱的中产阶级女子。故事主要以她对达西先生从一开始的厌恶到尊敬,再到爱慕为线索,也穿插了在几个发生在她身边的幸福或不幸的婚姻,揭示了作者对那个时代女人生活与爱情的理想和期望。故事中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一眼看到男主角达西就是不顺眼的,加上男主角个性的傲慢,继而对他有了偏见。而男主角达西,是个不受人欢迎的傲慢男子,也不屑于周遭冷淡的人际关系,对他来说,傲慢也许是有理的,偏见却很无情,这两者产生的冲击是免不了的。两个人之间也因此而常有针锋相对的言辞,彼此之间的傲慢和偏见就造成了一开始的不愉快与误解,但是经过种.种事件的澄清,彼此又渐渐产生一点点的感情。
达西代表着“傲慢”,伊丽莎白代表着“偏见”,他们一开始都被自己的情绪所牵引。接着一连串对达西不利的流言,更让伊丽莎白对达西反感。当达西向伊丽莎白求婚而遭到拒绝时,他说了一句话:“要是我耍一点手段,把我内心的矛盾掩饰起来,一味地恭维你,使你相信我无论在理智方面、思想方面以及其他各方面,都是对你怀着无条件的纯洁的爱,那么也许你就不会有这些苛刻的责骂了。可惜无论是什么样的伪装,我都痛恨。”达西没有为了讨好伊丽莎白,而改变他的傲慢性情。伊丽莎白也表现了很真实的自己,彼此都不刻意去营造给人的印象,表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而开始的时候,伊丽莎白一直活在自己的偏见之下,而忽略思考事实的真相,经过达西的解释和自己的判断,才最终找到幸福的归宿。
《傲慢与偏见》通篇是伊丽莎白幽默的俏皮话,可是这种强颜欢笑下,隐藏的却是那一时代人们无尽的苦恼、不满、遗恨。或许不幸太多了,变成了麻木。可是令人羡慕、认可的“幸福”背后,堆砌着的又是什么呢?是金钱、麻木、泪水、悔恨、遗憾,或许更多更多,但唯一没有的便是真爱。
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2
不知为何,“纯情小说”之类的东西已经不能勾起我丝毫的兴趣,也许我会在某个花好月圆之夜,触景生情而冲动地去翻开一本“纯情小说”的第一页,然而,我很难保证我会读到第三页。何为“纯情小说”?在个人看来,就是那些为写爱情而写爱情的矫情之作,通篇下来,只是看到男女主人公尽做些无聊至极之事,而这些情节又常常让人发笑,笑过后只是会让人断定作者和主人公们一样低智商、低趣味。所以,怀着对爱情的美好憧憬,我会在一大堆小说中留意着描写爱情故事的小说,但有怀着它不要让我失望的强烈希冀。毕竟,我一向相信爱情,超过婚姻的相信。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作品,当我还是17岁时我就大概了解了它,而仅仅限于了解,这就是说我只知道它是描写爱情的。想想看,现在我20岁了,直到昨天我才把这部作品看完,不过我也难以断定我从此就读懂了它,和它交上了朋友。这样说来,我仰慕它确实有这么长的时间了。
好比一个景点,入口处能引人入胜的话,那确实能给游客带来无限的遐想和憧憬。“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就这样开了个头,一个有着五个单身女儿的家族是如何将女儿们嫁出去的故事就接连着展开了。讽刺而幽默的笔触,营造了整篇的轻松氛围,我想挺适合在这个鸟叫蝉鸣的暑假里来消遣时光,更何况再过几天就是七夕了呢!
就爱情主题来说,女主人公伊丽莎小姐和男主人公达西先生的结合是比较富有故事性的,“首因效应”(人们交往时往往第一印象会给人带来先入为主的效果)使伊丽莎小姐认为达西先生是个自高自大、傲慢无礼的家伙,而这个评价就当时舞会上达西先生的表现来说,也并没有冤枉他。“她还可以,但还没有漂亮到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眼看待的小姐。”换做是任何一个单身小姐,听到一个陌生男人这样含沙射影般地评价,都会生厌,何况伊丽莎小姐是个有着明亮眼睛的聪明善良而聪明的女人。自此,“傲慢”便成为达西先生的代名词,当然,至少在伊丽莎小姐前期的心中是这样认为的。而这个标签是否就是合情合理的呢?当然,随着故事的发展,“偏见”也越发冒头了,当伊丽莎小姐拜访了达西先生的庄园起,她就意识到自己对达西先生确实缺乏公正了。可以说,是“偏见”的消解促成了他们的幸福。伊丽莎小姐存在偏见,而达西先生又何尝没有偏见呢?他看不惯她父母亲的行为举止,也看不上她家的地位和财势,尤其是她家还有几个穷亲戚,而除了她和她姐姐吉英外,她的三个妹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满意。于是,他就越发傲慢了,更做出了妨碍她姐姐吉英和彬格莱先生的爱情的事情。
就社会性来说,小说的讽刺之剑透过几对眷侣的终成击中了社会的某些风尚和流弊,而这也正增加了小说的社会意义,不至于与我先前所说的“纯情小说”同流。虽说伊丽莎小姐和达西先生的爱情婚姻是以美满幸福结束,但他们在交往过程中的傲慢和偏见的形成正反应出社会的一些问题。当班纳特太太一心一意只为财产地位着想而不顾女儿们的真正幸福时的丑态,在让人捧腹之余,又生发出许多心酸。当婚姻成为攀附权贵的阶梯时,爱情的影子在哪里?柯斯牧师和卢卡斯小姐的婚姻,想想就不可思议,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在婚姻的路上考虑得“面面俱到”,结果就干成了如此蠢事。如果说他们俩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成年人,那韦翰先生和莉迪雅小姐的婚姻简直就是一场骗局、一场寻欢作乐的游戏。
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采取的是单性描写,并不是多重矛盾性格的复杂描写,“一就永远是一”.吉英小姐单纯善良,一个贤良淑德形象,永远不会认为想到某人某事的阴暗面;伊丽莎白聪明活泼又独立,一个智慧女人形象,永远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则;曼丽虽说描写不多,但其学术才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一切都是从书上得来的东西来解释生活;吉蒂和莉迪雅小姐是未成年,自有一种幼稚的疯狂女生特质。这五个女儿的形象如此,而其他人也是描写得极为成功的,虽然免不了有种单调的感觉,甚至于就整个故事情节来说,也比较直接,没有九曲回肠的曲折美,但这也或许就是奥斯汀本小说的特色吧。
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3
在重读名著傲慢与偏见前,写下这篇文,记录的,是我记忆中的傲慢与偏见。毫不怀疑重读后还会有新的惊艳,甚至再写读后感,因为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每读一次都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简奥斯汀的作品这两年常常见诸于银幕,其生命力可见一斑。貌似简爱的作者夏洛蒂曾对她嗤之以鼻,总觉得这姑娘写着英国乡村屋檐下发生的琐碎小事,缺乏戏剧性和激情澎湃的赶脚。是的,如果说简爱像一曲奋进反抗的生命交响曲,傲慢与偏见就是一首悠闲细腻的田园小夜曲,个人有个人的爱,我更爱小夜曲。平凡人生虽然少了大风大浪的跌宕起伏,却更为平淡隽永,就像简奥斯汀借书中主人公之口表明的心迹,大意是说,城里来的人初到乡下还觉得新鲜,时日稍久就不耐烦了,觉得日子单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有新的话题,再小的空间也总也新的事物在发生,如果留意这有趣的一切,又怎么会觉得厌烦呢?所以她的文,总带着向上的朝气,让人不由自主地热爱生活,因为生活是多么生机勃勃的事情。
在傲慢与偏见中,开始时女主人公因为他人的诋毁和当事人的矜持高傲对当事人产生了非理性的偏见,直到后来在事态的发展中看清了事实真相,和当事人冰释误会,同时在摒弃前嫌,拿掉了有色眼镜后,发现了当事人可贵的品质和优秀的人格,正应了中国一句老话,日久见人心。她用了大量细腻的描绘来展现生活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勾勒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他们各自不同的背景,修养和思想,睿智的语言和风趣的调侃在文中随处可见,时时让人忍俊不住,没有说教,却充满生活哲理,让人有获益良多之感,不得不说,简奥斯汀可以说是有大智慧的人,虽然和我们不在同一时代,但她的很多处事信条至今仍然适用。
谈到傲慢与偏见,总要说到爱情。现在有很多关于爱情的命题,无非爱情重要还是生存重要之类的辩论。在傲慢与偏见中,钱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志趣相投也同等重要,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前来。作者似乎热衷于对生活环境是否影响个人成长、个人品质如何在劣境中坚守等问题进行剖析,她的笔触总是很辛辣见底,离不开衣食住行,也赞美真爱的思想交流;恋人们必须正视现实洁身自爱,但是没有从相处中日久生情、有共同语言的那种显然也不合适。不激进,她看似略微矛盾的表述,却比别的女性文学更接地气。如果曾经被粗制滥造的.言情搞得迷失方向,正可以借简奥斯汀的作品来洗重生。细读慢品傲慢与偏见的字里行间,有高贵的坚韧,也有邂逅的惊喜。或许作者想说的是,感谢生活赐予的机会,不强求也不懦弱,美好的情感永远是值得人们珍惜的。
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4
《傲慢与偏见》改编自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穷乡绅的女儿伊丽莎白在一次舞会上结识了英俊多金的贵族青年达西。由于各自的敏感和自尊,两人结下芥蒂,相互厌恶。伊丽莎白厌恶达西的目中无人,而达西看不惯伊丽莎白的伶牙俐齿。此后不久,伊丽莎白又与到镇上来驻扎的军官维克相识,对维克渐生好感。维克告诉伊丽莎白,自己是达西家的管家之子,达西父亲视他如己出,去世时遗嘱留给他一笔财产,而达西出于嫉妒,剥夺了他的继承权。于是伊丽莎白越加厌恶达西。而此时,达西的好友、伊丽莎白姐姐的追求者宾利突然离去了。伊丽莎白在一次偶然的状况下得知这是达西的推荐,对达西的怨恨加剧。悲痛的伊丽莎白在雨中奔跑,达西却尾随而至,向伊丽莎白证明自己的爱意,遭到了后者的拒绝。两人发生争执,却又不自觉地为对方所吸引。晚上,达西来到伊丽莎白住处,交给她一封信后离去。信中揭露了维克唯利是图的真面目和自己反对好友追求自己伊丽莎白姐姐的原因。原先维克是一个花花公子,他花光了达西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之后,又试图追求达西的妹妹以获取财产。当发现自己的目的不能得逞时,便加入了军队。达西又在信中承认自己反对好友与伊丽莎白姐姐的婚事确实是出于门第偏见。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但是由于自尊,无法敞开胸怀。正处于感情矛盾中的她受亲戚之邀外出旅行,极其巧合地参观了达西名下的庄园,在那里遇到了达西。晚上,伊丽莎白接到家中来信,得知自己的妹妹受维克引诱与其私奔,焦急万分赶回。几天后,妹妹随维克一齐回家,无意中说出是达西找到他们,为他们的婚礼出资,并帮忙维克找到工作。
宾利在达西的陪同下来到伊丽莎白家,向伊丽莎白的姐姐求婚。全家沉浸在欢乐之中。而伊丽莎白与达西虽然相互爱慕却找不到适当的机会互相表白。恰在此时,达西的姨妈找上门来,威胁伊丽莎白放下达西,遭到了伊丽莎白的拒绝。情绪无法平静的伊丽莎白在晨风中散步,遇到了在外守候的达西。两人最后冲破了自尊的阻碍,走到了一齐。
小的时候一向不太喜欢简。奥斯汀的小说,觉得尽是描述资产阶级的生活,视角一向停留在闭塞的乡村社交圈子里面,一点都没有生气。而且也没有耐心看里面那种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觉得爱就爱吗,哪来那么多麻烦事情,搞得那么复杂。此刻年岁渐长,最后有点明白其实爱与被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生命诚可贵,感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个“自由”,并不仅仅仅是指肉体的自由,更多的是指心灵的自由。而心灵的自由就是自由意志,就是自尊自爱的情感,不受对方意志的左右。如果爱一个人要抛弃自尊,是十分不容易的。伊丽莎白和达西尽管为对方的气质所吸引,却无法爱上对方,恰恰是因为两人都具有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强烈的自尊往往和敏感易受伤害联系在一齐。而敏感又会进一步刺激强烈的自尊。当然自尊在大多数状况下是一种好的特质,但是绝不适合于感情,因为感情是一种需要相互体谅,相互退让的情感。他们无法爱对方,于是就只好选取憎恨厌恶对方。因为只有憎恨厌恶才是能够与爱相匹敌的、维系强烈感情的另一种方式。所以从形式上看,男女主人公在感情上走的是一条否定之否定的道路。亦即“吸引——厌恶——相爱”。而从实质上来说,他们一向是在肯定的道路上前进。最终的相爱,是建立在理解上的互相退一步,虽然只是一步,却体现了两人对对方的真情。相当的不容易。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很多状况下就是爱自己胜过爱对方,最后放下了感情的。
再进一步思考,就会感觉到所谓的“一见钟情”,其实是相当肤浅的东西。一见钟情,往往包含着盲目和轻信,最终必然导致感情的无疾而终。谁能指望一段建立在外在而不是心灵契合上的感情呢?真正的感情,都是在矛盾纠葛中产生出来的,甚至在最初的阶段会以憎恨的面目出现。因为如果你突然发现一个个体在心灵上与你是如此的相似,你最初的反应不是愉悦,而是恐惧。因为你是如此地害怕对方由于相似的心理而轻易地看穿你的内心世界,以至于你的第一反应是逃避。这就是所谓的同类厌恶。等到你克服了恐惧,进而试图从“外部”去了解“自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件十分完美的事情。它能够让你去除性格上的一些粗砺的棱角,重新塑造自己。从而变得更加宽容、柔和和完美。
奥斯汀的小说在有限的环境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实的心灵世界。在“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下,塑造了一些充满矛盾的灵魂。所以她的小说到此刻仍旧有存在的价值。
新版电影改编得相当好,充分展现了19世纪英国乡间的风貌。加上大段的苏格兰群众舞的镜头,把当时贵族社会悠闲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男女主角的扮相和表演也很不错。尤其是雨中争吵的那一段高潮,十分到位。值得一看。
看《傲慢与偏见》小说的精选观后感5
最近疯狂的迷上了傲慢与偏见。无论是书或是电影,我都喜欢一塌糊涂。
我想把我喜欢的东西介绍给我身边的人,我期待他们和我产生共鸣。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简奥斯汀的作品。看了电影以后,我对书本的崇尚是如此的强烈。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可谓栩栩如生,让人有说不完的欣赏。尤其是伊莉莎白,很有个性也很有自己的见地。出生于一个那样的家庭,有一个如此神奇的母亲,竟能生的如此个性与与众不同,真令人惊叹。同时我不得不说一句,她实在是太美了,尤其是她的眼睛真如达西所说是一双美目,时刻散发着迷人的光亮,犹如黑夜的星星,怎一个“美”字了得啊!还有就是她那欲笑不笑的表情,确实很难令人不喜欢。那是我见过最美的女人之一。她的每一个表情就在无意中融入了观众的心。
关于男主角我也有很多话要说。首先我得承认自己是一个很花痴的人,面对如此帅哥要是不喜欢,那我就真到一定的境界了。达西很帅,不容置疑,而且他身上散发的气质和感觉正是和丽西相对的,我相信他们之间的相爱是一种必然。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感觉要多匹配就有多匹配。而且故事后面看到达西为伊莉莎白的付出不仅仅是感动,我们可以强烈感觉出那种不顾一切不求回报的爱。我只能说伊莉莎白很幸福,但她并非人们所说的幸运,说她是灰姑娘变成凤凰,我觉得这是她该得的。因为她美丽,她善良,她与众不同,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有很多女人所欠缺的东西。这是她应得的幸福。她不是灰姑娘她本来就是一只耀眼的凤凰,只是很少有人知道所谓的凤凰到底是什么样的。
至于伊莉莎白的姐姐瑾,她和伊莉莎白一样最后终于和自己的幸福相拥,我也佩服她对待爱情的坚贞和对爱情的勇敢。不同于伊莉莎白和瑾,他们的妹妹却是用另一种方式去追求自己的未来。在很多人看来她是可耻有讨厌的,但她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思想,而且演员把她演的相当到位,让人真实感受了一个这样的角色。她只是想嫁,并且嫁一个威风点的人。这和她母亲的教导和宠爱是分不开的。
整部电影最为神奇的角色真的莫过于班得纳太太了。让人厌恶又好笑,我相信这和当时社会很多妇女角色是分不开的,因为至今像这样的角色也还有很多,而且还一直栩栩如生地活在我们周围,所以我相信一部好的电影确实是社会上很多角色的体现,让我们从电影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希望所有的好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爱情,最终让它开花结果。虽然它的作者简奥斯汀,是终身未婚的,但我觉得她也曾拥有过,并且比书中的更为深刻,虽然只是开花却未结果,但我觉得那一定是一朵再美不过的花了,否则怎会让一个如此伟大的作家用一生的时间去维持它的常开不败呢?
我相当喜欢这部电影,喜欢这部小说的作者,喜欢倾心演绎出如此好作品的人。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样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