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脱贫攻坚山海情个人观后感心得体会

若水分享 1147

《山海情》该剧讲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和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事迹。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脱贫攻坚山海情个人观后感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山海情观后感一

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有“质感”的国产电视剧了,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事件、每一份感情都充满了真挚且纯良的“质感”。导演很聪明,方言很讨巧,拉进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唯一的不足就是太短了,涉及到的很多“有争议的问题”,都可以挖掘得更深入。

我非常喜欢马喊水(张嘉译饰)这个角色,喜欢到超过其他所有角色。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亲切。他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什么意思呢?就是几乎接近完美。按照他的人设:传统守旧、贫苦半生、文化程度低、没有远见......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面对所有几乎违背他人设的重大事件时,都表现出了一种一反常态的通情达理。我觉得正是因为他身上的那种温和、“佝偻”、感恩、共情的亲切,让反差毫无违和感。可能会有人觉得他仅仅是出于私心,在支持儿子的工作,但我每每看到他的神态、动作甚至背影时,我都觉得他是公大于私、集体大于个人、他人大于自己。他是真正“大写的人”,屹立在每一个时代。

《山海情》的历史背景,我之前毫无接触,完全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难”和“难”。我后来查阅相关资料,有一个描述比较直观——“西海固”曾在1972年被联合国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剧中并没有重点描绘它有多么不适宜人类居住,反而更多地在呈现

解决问题时所出现的复杂且真实的人性。

除了主线故事以外,剧中还提到了一些至今都还有争议的问题,比如支教、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辍学务工、留守儿童、男女婚嫁等。我不知道为什么拍得这么短,只有短短的23集,如果可以拍得再长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深入展开,一定会是年度最佳甚至国产剧Top10。

让我惊喜的还有剧中出现的《武林外传》原班人马:佟掌柜(杨县长)、郭芙蓉(吴月娟)以及莫小贝(秀儿)。喜欢的演员再次同框的喜悦,恍如隔世,无以言表。让我惊喜的还有李水花的扮演者热依扎,演出了那个时代的女性的“倔强”与“朴实”,十分精彩。

山海情观后感二

最近电视剧《山海情》热播,该剧艺术再现了闽宁扶贫协作的感人故事。1996年,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0多年来,一批批援宁扶贫干部真心奉献,一波波闽商在宁创新创业,一代代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像剧中马得福这样的扶贫干部们是跨越山海共同致富的骨干担当,是“山”“海”“情”的最佳代言。

山花落尽山长在,终日看山不厌山。扶贫干部要有山一般的意志坚决响应党的号召,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剧中扶贫干部马得福也曾对政策一知半解,当村书记向他解释清闽宁协作的重大意义时,他眼中看到了未来,脚下坚定了步伐。东部支援西部20多年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形成了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心,把产业协作扶贫作为关键,把生态环境改造作为基础,把激发内生动力作为根本的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格局。在“马得福们”带领下,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笑声多了,村里小康住宅鳞次栉比,通村公路整洁干净,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村中一片繁荣盎然的景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扶贫干部要有海一般的伟力努力克服艰难险阻,铆足干劲,攻坚陷阵。都说“贫困群众要脱贫,扶贫干部先脱皮”,在艰苦条件下、在百般困难中“马得福们”以“越雪山、涉险滩”的精气神,啃下扶贫这块“硬骨头”,成长为担当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他们不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不断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为的就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

生成泽广时芳茂,鱼水情通乐韵谐。扶贫干部要时刻情牵百姓,心系民生。“马得福们”深知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扶贫干部要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激发起乡亲走出贫困的内生动力,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要常奔波于田间地头、常穿梭于农家小院,让大家闻到扶贫干部身上的泥土味儿。贫困户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因此,扶贫路上切忌搞“一刀切”,扶贫干部务必要结合每个贫困户的特点和原因,逐人逐项走访摸底,询查贫困现状、探寻贫困根源,针对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靶向用药”、“一户一策”,真正做到量身定做、精准施策。

山海相会,东西协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扶贫干部当不以山海为远,勇挑责任重担,提高工作水平,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不懈奋斗。

山海情观后感三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事务纷繁复杂,青年干部在开展群众工作时,经常会遇到这类问题:群众对我们不信任、不理解、不放心,工作难以开展,自身感到挫败,怎么办?对此,我们需要多一些“信心”“诚心”与“恒心”,收好用好“三心”小妙囊,探索高效解决群众问题的途径。

用好“信心”小妙囊,以自信之心安群众之“忧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电视剧《山海情》中吴月娟的原型人物“福建林主任”林月婵,第一次站在宁夏这片土地上时,甚至难以相信人们可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但她并没有被眼前景象吓退,而是秉持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心,挨家挨户动员百姓走出大山、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必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此时,基层干部作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一旦畏缩不前,人民群众又怎能看到希望?基层干部只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冲到前线,才能以一往无前的信心感染群众,使群众放下“担心”与“忧心”,汇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共同办大事、下好全国一盘棋。

用好“诚心”小妙囊,用真诚之心解群众之“疑心”。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笔者近期参加了入村摸排疫情防控情况的工作,感慨良多。在摸排过程中,村干部对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群众对我们十分热情,不排斥、不拒绝,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个别群众依然心存疑虑,此时干部耐心十足、情理相融地讲解疫情防控政策的重要性,为之解惑、消除村民“疑虑之心”,从而获得村民的理解与支持配合。基层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群众不理解的情况,此时基层干部应当沉下性子静下心,讲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话,以真心实意对待群众,群众必将给予你同样的反馈,如此方可协力配合、共克难关。

用好“恒心”小妙囊,以贞恒之心应自身之“初心”。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三十二年如一日的“守岛英雄”王继才,跨越2000公里持续20多年的福建宁夏“山海情cp”……无不是在以恒心涵养初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广大青年干部必须细之又细、实而又实,在处理基层繁杂事务时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提高自身能力需要有恒心、有毅力。一方面,基层干部应当持之以恒学习理论知识,用坚实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另一方面,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也至关重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才能筑牢为民服务的“初心”。

基层干部与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广,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工作为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也可以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百姓的幸福感。新征程已经出发,我们更应用好“三心”小妙囊,以基层为青春的主战场,让梦想成奋斗的硬基石,勤做人民群众店小二,争当为民服务孺子牛!

山海情观后感四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下这些“硬骨头”,还需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

滴水穿石贵在“准”,瞄准目标不放松。滴水惟有对准石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才会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做好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减少不必要的报表材料、形式主义的检查督导和走马观花的调研活动,切实给扶贫一线干部“减负”“松绑”,让他们全力出战,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

滴水穿石贵在“恒”,牢记使命不退缩。滴水之所以能够穿石,靠的就是日复一日的坚持,靠的就是永不退缩的韧劲,靠的就是愚公移山的执着。福建寿宁县下党乡这个曾经偏远闭塞的闽东山村,正是干部群众三十年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将昔日“九岭爬九年”的穷乡僻壤建设成为今天“天堑变通途”的美好家园,走出了一条极具样本意义的“摆脱贫困”之路。做好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就要像下党乡的广大干部群众一样,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把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滴水穿石贵在“柔”,扬优成势破难题。道家认为,天下柔者莫过于水,而能功坚者又莫胜于水。水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做好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既需要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的实干,也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苦干,更要配合善于钻研、科学合理的巧干。面对一些贫困群众脱贫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必须转变扶贫方式方法,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开展精神扶贫,从强化贫困群众脱贫意识着手,注重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山海情观后感五

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三十年来,下党乡的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前赴后继,一以贯之,以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将昔日“九岭爬九年”的穷乡僻壤建设成为今天“天堑变通途”的美好家园,走出了一条极具样本意义的“摆脱贫困”之路。

纸短情长,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情真意切、饱含深情、语重心长,充满了对下党乡乡亲们、对八闽儿女的深厚感情和深切关怀,也激励广大基层干部在扶贫工作岗位上精准发力,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力争把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走稳走实,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要精准。政策能否精准得到落实,关键在于制定政策者是否真真正正了解基层贫困现状,是否摸清贫困户的需求和制约脱贫的因素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三进下党”的故事已家喻户晓,而其中的精髓更是基层干部学习的重点。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是政策的宣传员,唯有熟读政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扶贫工作,切实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仍有个别干部,因自身不熟悉扶贫政策,对政策解读理解不不透,不清楚贫困户现状,导致在指导贫困户脱贫过程中无从下手,胡乱施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脱贫攻坚进度,也给贫困户带来损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走稳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就要求基层干部要心存滴水穿石的坚持之心,不断开阔进取,集思广益,牢牢把握脱贫攻坚的正确方向,深入分析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在“精准”上下更大功夫,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进行帮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尽最大能力让扶贫政策真正发挥作用。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要务实。虽然目前脱贫攻坚工作成绩斐然,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区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填表上,根本没有精力去搞脱贫攻坚的实际工作,没有工夫去帮助贫困人口。这样看起来好看,督查时资料很全,但实际上扶贫工作根本就没有实际效果,也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的进度。“扶真贫,真扶贫”,在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征程上,只有毫不松懈才能笑到最后。面对形式主义问题这最后一块短板,要有立抓立改的精气神,也要有“滴水穿石”的坚定决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工作就是要实打实干,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作为基层干部,不仅要如实做好相关扶贫数据统计,将扶贫工作公开透明,保证扶贫工作经受的住群众及网络媒体的监督考验,严防脱贫攻坚工作走过场、打折扣,更要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调查,摸清致贫所在,了解群众需求,不断提升扶贫工作业务技能水平,帮助贫困户开扩发展渠道,发展特色产业,切实提高贫困户受益,真真正正扶贫。

走稳走实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要扶志。目前,一些地区的少数困难群众在思想上与国家扶贫的预期目的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甚至一些人还以当选“贫困户”为荣,自得其乐,不思进取。实际上,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一个人的物质贫困可能只是一时,但精神贫困可能伴随一生。“扶贫先扶志”,小康不是别人送的,是靠自己创造的。最后这一关键的一公里,要转变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改变部分贫困群众认为国家支持、干部帮扶是“理所应当”的观念,改变“吃喝拉撒靠政府”的不良风气,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只有当贫困群众靠自身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蹬一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走完。


脱贫攻坚山海情个人观后感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山海情观后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

2021脱贫攻坚剧山海情观后感与个人思想感悟5篇

《山海情》电视剧观后感个人启示5篇

2021扶贫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1山海情观后感心得体会

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个人心得感悟800字5篇

观看电视剧《山海情》观后感心得体会作文五篇

2021观看山海情感悟榜样精神心得体会5篇

2021学习和观看山海情个人心得感悟5篇

2021山海情观后感心得体会2000字5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75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