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五篇
1994年,动画版《狮子王》诞生,25年后的今日仍然为我们津津乐道,被众多大小朋盆反复观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一>
首先我必须承认,真人版《狮子王》最大的卖点——以假乱真还原非洲大草原的盛景——是完全成功的。
剧组在《奇幻森林》的经验基础上“重制”了当年的动画:拍摄真实动物的形态,给动物们建模,并以此来制作特效动作,得益于此,辛巴、丁满、彭彭等角色在大银幕上“活”了起来。
这种效果有别于传统2D动画,影片在多数时候就像在看《动物世界》,逼真生动的外形动作,给了观众们新的体验,最典型的便是前期小辛巴的所有戏份,天真可爱、虎里虎气,堪称大型“撸猫现场”。
要知道这部《狮子王》并没有使用动态捕捉技术,整部影片都是虚拟制作的,也就是说,它以二次元的“真身”赋予了三次元的“现实”。
越是了解其中的“转变”,就越加钦佩该片的实际效果。
包括我最喜欢的角色彭彭和丁满,在还原出疣猪和细尾獴的动物形象之余,依然很大限度保留了他们的动物习性,再听他们唱出“hakunamatata”(哈库那玛塔塔 )的名曲,着实是很新鲜、奇妙的感受。
此外,相比起原版动画,真狮版《狮子王》多了近半小时的剧情,在不少地方细化、润色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也算与时俱进的改编了。
还有汉斯·季默创作、拿下过奥斯卡最佳配乐的美妙音乐,詹姆斯·厄尔·琼斯再次为木法沙配音,碧昂丝倾情加盟,“哈皮”乔恩·费儒终于圆梦拍摄了《狮子王》等等……
似乎关于本片的信息都很美好,但真正看完电影后,却会发现这次观影并不是那么畅快——与积极正面的体验相对的,还有另一种古怪的感觉在滋生蔓延,讲得通俗点,这种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违和感”。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逼真的动物形象和自然环境固然贡献了新奇的效果,却也极大限制了动画原本丰富、夸张、层次感强的艺术表达能力。
真狮版《狮子王》尽量保留了动画版的经典场景和故事节点,但如果真把两者摆在一起对照,还是会有许多明显差异。
动画版《狮子王》是传统手绘2D动画的一座巅峰(很有可能也是最后的巅峰),它所塑造的角色虽然是动物之身,但却拥有拟人化的生动质感……无法达到“真实”的感觉恰恰是它的优势。
仔细对比两版《狮子王》的相同镜头就能发现,虽然真狮版可以复刻,但能够“传神”的往往还是远景和静态画面,越是近景和动态场面,违和感就越强。
乔恩表示,使用虚拟制片方式做的《狮子王》,目标是“真实生动”而非“完美无瑕”,这里面最大的挑战便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从实际成片来看,电影无疑是在逼真度上力求尽善尽美了。
可说到底,真实的动物世界里,动物并不会像人类一样摆出各种夸张表情,更不会动不动就张口唱歌,所以,写实版的动物们就缺乏了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和产生共情的广泛基础。
相比之下,动画在这方面就没有丝毫包袱。
以刀疤害死木法沙的一幕为例,动画中角马奔腾、阴云蔽日的环境,加上刀疤奸邪的狞笑和木法沙绝望的震惊,配上音乐有着十成十的戏剧效果,“艺术夸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而真狮版中,在缺乏对环境要素和角色神情“添油加醋”的情况下,这一幕的冲击力明显弱了很多——偏偏影片还要考虑不见血,等于是真和假的优势都没发挥出来。
在看电影前,我还觉得有些影评人发出“为啥动物能说话?”的疑问是吃饱了撑的吹毛求疵,但现在不得不承认,这种疑问确实有存在的道理。
并非是大家不懂得艺术创作或者“杠精”附体,而是影片过于逼真的画面效果把观众们置于了“三次元”的境地。
在三次元中,狮子是要捕猎吃肉的,鬣狗也不会和国王的弟弟密谋篡位,族群的竞争和王朝的更迭会残酷十倍不止……可在二次元里,《狮子王》只是讲了一个儿童版“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而已。这种错位感和不适感,才让不少人发出了负面的反馈。
电影是造梦机器,而在电影基础上诞生的动画更是想象力的艺术。
《狮子王》作为迪士尼动画的代表作之一,为了丰沛的情感/情绪表达,载歌载舞的同时可以做出许多违反自然法则和现实常规的事情,但观众并不会觉得诡异荒谬,因为眼前的是另一个世界。
我觉得近些年迪士尼“真人化”的电影中,最好的是前不久的《阿拉丁》,而它能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灯神相关的“超自然”设定存在,他极大限度地保留住了影片“如真似幻”的想象空间。
真狮版《狮子王》无疑在这方面落了下乘,它所拥有的“自然纪录片”般的美感,却与原版动画别无二致的精神内核不够符合,实在是一种遗憾。
我赞美这部《狮子王》中先进优秀的制作技术,我也肯定乔恩·费儒等主创能做出一次宝贵的尝试……只是,并非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
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二>
距离1994年原版《狮子王》动画片的面世已时隔25年,乔恩·费儒导演的118分钟真狮版本基本复刻了原著,增加内容丰富了内容与幽默笑点,虽然特效被肯定、内容被质疑“炒冷饭”,但“神还原”的童话浪漫向观众传递了最澄澈的哲思,关于“我是谁”的勇气与责任,当小辛巴成长为狮子王,在经历爱情、友谊、仇恨后,依旧生命的循环不息。
虽然《狮子王》有莎士比亚经典戏剧《哈姆雷特》的影子,都是“王子复仇记”,但辛巴则不主张复仇,影片重点体现了小狮子的成长过程,潜移默化地传达着责任与生命意义。将写实动画工艺、动作捕捉技术、真人CG特效完美结合在一起,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情感与影像更细腻逼真,《奇幻森林》团队肯定是登峰造极的。
没有真人出演,动物画风更为写实逼真,能看到清晰的昆虫与动物们皮毛和细腻的动作。一轮明日从非洲大草原上升起,犀牛和羚羊昂起头,群鸟飞过滩涂,蚂蚁搬树叶,树下峡谷里,斑马奔腾而过……伴随着耳熟能详的金曲《生命的循环》,还是瞬间穿越回童年经典记忆的。
前面是非洲美景镜头,但鬣狗们遇见辛巴和娜娜,在洞穴里狰狞追杀,故事瞬间惊悚感,觊觎王位很久坏叔叔刀疤害死,其间数以万计牛群冲击,狮子木法沙爬岩石到摔下,电影跌宕起伏拍得很惊险。刀疤还命令手下鬣狗将辛巴赶尽杀绝,迪士尼传统追逐大戏也非常过瘾。
在逃亡过程中,晕倒的辛巴结识了疣猪彭彭和狐獴丁满,众人像流浪汉般唱起了《哈库拉玛塔塔》,并在森林吃虫、三人行,则从悲伤情感中跳到轻快、乐观、老少皆宜。成年后,碧昂斯饰演的娜娜和辛巴合唱名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单听歌时觉得感染力满分,可是配上动物世界版的真狮谈恋爱,则感觉有点别扭。
剧情脉络和原版一模一样,只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就像辛巴一缕毛发飘浮,从鸟儿吊走、屎壳郎的粪便中出来、被蚂蚁举起再到猴子发现,以及猴子瞬间用手掌一按,就把小狮子图画加了头发,通过纪录片般非洲众生相表现人物成长与热血氛围。结尾大战,土狼桑琪大战娜娜,鬣狗跟狮子们死磕,辛巴和刀疤在悬崖边单挑,特效炫目得惊险刺激,真过瘾。
请回了1994版《狮子王》的原装配乐团队,制作登峰造极,但基本是老故事脉络,恐怕对现在挑剔观众而言,还是缺乏感情和精神升级,实际上拍得还是很棒的。
就像木法沙告诉辛巴动物的一切都保持着一定的平衡,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不但要了解还要尊重所有的生命,还有辛巴后来在水中望见倒影天空中神秘云彩,懂得“我是谁?”要勇敢面对自己责任,从带领王国走向欣欣向荣,很有励志与哲理。《狮子王》始终在讲好一个故事,我觉得已经足够!
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三>
首先我必须承认,真人版《狮子王》最大的卖点——以假乱真还原非洲大草原的盛景——是完全成功的。
剧组在《奇幻森林》的经验基础上“重制”了当年的动画:拍摄真实动物的形态,给动物们建模,并以此来制作特效动作,得益于此,辛巴、丁满、彭彭等角色在大银幕上“活”了起来。
这种效果有别于传统2D动画,影片在多数时候就像在看《动物世界》,逼真生动的外形动作,给了观众们新的体验,最典型的便是前期小辛巴的所有戏份,天真可爱、虎里虎气,堪称大型“撸猫现场”。
要知道这部《狮子王》并没有使用动态捕捉技术,整部影片都是虚拟制作的,也就是说,它以二次元的“真身”赋予了三次元的“现实”。
越是了解其中的“转变”,就越加钦佩该片的实际效果。
包括我最喜欢的角色彭彭和丁满,在还原出疣猪和细尾獴的动物形象之余,依然很大限度保留了他们的动物习性,再听他们唱出“hakunamatata”(哈库那玛塔塔 )的名曲,着实是很新鲜、奇妙的感受。
此外,相比起原版动画,真狮版《狮子王》多了近半小时的剧情,在不少地方细化、润色了“哈姆雷特”的故事,也算与时俱进的改编了。
还有汉斯·季默创作、拿下过奥斯卡最佳配乐的美妙音乐,詹姆斯·厄尔·琼斯再次为木法沙配音,碧昂丝倾情加盟,“哈皮”乔恩·费儒终于圆梦拍摄了《狮子王》等等……
似乎关于本片的信息都很美好,但真正看完电影后,却会发现这次观影并不是那么畅快——与积极正面的体验相对的,还有另一种古怪的感觉在滋生蔓延,讲得通俗点,这种味道就是我们常说的“违和感”。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逼真的动物形象和自然环境固然贡献了新奇的效果,却也极大限制了动画原本丰富、夸张、层次感强的艺术表达能力。
真狮版《狮子王》尽量保留了动画版的经典场景和故事节点,但如果真把两者摆在一起对照,还是会有许多明显差异。
动画版《狮子王》是传统手绘2D动画的一座巅峰(很有可能也是最后的巅峰),它所塑造的角色虽然是动物之身,但却拥有拟人化的生动质感……无法达到“真实”的感觉恰恰是它的优势。
仔细对比两版《狮子王》的相同镜头就能发现,虽然真狮版可以复刻,但能够“传神”的往往还是远景和静态画面,越是近景和动态场面,违和感就越强。
乔恩表示,使用虚拟制片方式做的《狮子王》,目标是“真实生动”而非“完美无瑕”,这里面最大的挑战便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从实际成片来看,电影无疑是在逼真度上力求尽善尽美了。
可说到底,真实的动物世界里,动物并不会像人类一样摆出各种夸张表情,更不会动不动就张口唱歌,所以,写实版的动物们就缺乏了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和产生共情的广泛基础。
相比之下,动画在这方面就没有丝毫包袱。
以刀疤害死木法沙的一幕为例,动画中角马奔腾、阴云蔽日的环境,加上刀疤奸邪的狞笑和木法沙绝望的震惊,配上音乐有着十成十的戏剧效果,“艺术夸张”在这里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而真狮版中,在缺乏对环境要素和角色神情“添油加醋”的情况下,这一幕的冲击力明显弱了很多——偏偏影片还要考虑不见血,等于是真和假的优势都没发挥出来。
在看电影前,我还觉得有些影评人发出“为啥动物能说话?”的疑问是吃饱了撑的吹毛求疵,但现在不得不承认,这种疑问确实有存在的道理。
并非是大家不懂得艺术创作或者“杠精”附体,而是影片过于逼真的画面效果把观众们置于了“三次元”的境地。
在三次元中,狮子是要捕猎吃肉的,鬣狗也不会和国王的弟弟密谋篡位,族群的竞争和王朝的更迭会残酷十倍不止……可在二次元里,《狮子王》只是讲了一个儿童版“王子复仇记”的故事而已。这种错位感和不适感,才让不少人发出了负面的反馈。
电影是造梦机器,而在电影基础上诞生的动画更是想象力的艺术。
《狮子王》作为迪士尼动画的代表作之一,为了丰沛的情感/情绪表达,载歌载舞的同时可以做出许多违反自然法则和现实常规的事情,但观众并不会觉得诡异荒谬,因为眼前的是另一个世界。
我觉得近些年迪士尼“真人化”的电影中,最好的是前不久的《阿拉丁》,而它能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灯神相关的“超自然”设定存在,他极大限度地保留住了影片“如真似幻”的想象空间。
真狮版《狮子王》无疑在这方面落了下乘,它所拥有的“自然纪录片”般的美感,却与原版动画别无二致的精神内核不够符合,实在是一种遗憾。
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四>
对于不少影迷而言,1994年是非常特别的一年。在那一年里,诞生了《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低俗小说》《活着》《东邪西毒》……太多中外经典电影。
迪士尼动画《狮子王》也是其中之一。此外,它还是中国首部引进的好莱坞动画电影,并创下全球9.68亿美元的动画电影票房记录,可谓深深影响了一代人。
我本人就是在电影院看的《狮子王》,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仍有些许清晰的记忆。
当时我9岁,是爸妈带我去的电影院,那个高兴劲甭提了,兴奋程度堪比过年、过儿童节以及过生日。
前阵子,我还路过了那家名叫“影乐宫”的电影院,不过和众多老国营影院一样,它也难逃关门停业的命运……
时隔25年,真人版《狮子王》再次搬上大银幕。和老版相比,除了片长增加了近30分钟,人物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外,另一点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足以的CG技术。
影片全片只有一个镜头是实拍的,其余全部为CG制作。
逼真到什么程度呢?你坐在电影院里,仿佛就是在看一部自然纪录片,小到飞虫,大到狮子,栩栩如生、触手可及。包括动物们的奔跑、吼叫、毛发、习性等细节都几乎和原始生态一致,代入感相当强烈。
不过这也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画面太真实了,反而产生了一种“失真感”。
就好比你在看“动物世界”的时候,本来看得好好的,突然这些动物说起了英语,还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这种违和感在影片初期还是蛮强烈的。
此外,这种真实感也让人不得不怀疑,作为百兽之王的狮子,辛巴在长大过程中,真的只吃虫子就能果腹吗?
它对身边的疣猪彭彭,一次都没有起过杀心吗?
木法沙统治荣耀王国时期,狮子等食肉动物的食物来源,是靠食草动物抽签决定谁来献祭的吗?
我认为,真人版《狮子王》带来的,更多是技术的进步,以及细节和角色刻画上的丰富。跟动画版相比各有千秋,没有绝对的高低之分。
此外,7、8岁时是看动画版《狮子王》,如今30+再看一遍真人版的,感受也有很大的不同。
孩童时期感觉这就是一部全家欢版的“王子复仇记”,辛巴王者归来,击败叔叔刀疤,为父报仇的同时,也成为新一任领袖。
如今再看你会发现,其实当一名领袖真的很难。除了长得要高大威猛外,还要有一个颗包容、仁爱的心。
更要命的,你在做一名优秀统治者的同时,还要当一个好爸爸,以及儿子成长路上的人生导师,可谓难上加难。
如果说,从前的我更喜欢辛巴这个角色,那么现在的我,则对辛巴的父亲——木法沙愈发敬佩。
同时,它也是让我学习的榜样。
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五>
昨天下午带小金鱼去看了新版《狮子王》,冲着真实的狮子和非洲大草原的美景去的,应该说帅气的成年大狮子、可爱的小狮子、美丽的大草原、各种各样的动物、壮观的撒哈拉大沙漠,这些都没有让我失望。
但是情节么,我只能emmmmmmm了……没办法,我发现我现在看这个类型的电影的心态完全变了。
通篇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辛巴对父亲谆谆教诲的逆反情绪,父母苦口婆心、用心良苦的教诲永远都是忠言逆耳听不进去的,而心怀鬼胎包藏祸心的刀疤的话,倒是一撺掇一个准,真不知道该说是当父母的不懂孩子的心理,还是该说这年头的孩子总是愿意听那些带你走进危险的话语。
家有一个学龄前叛逆期的闺女,当妈的我看到这个桥段真的是特别的想叹气,我觉得电影最讽刺的就是其实刀疤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害死木法沙的,难道辛巴一点责任都没有吗?辛巴轻信刀疤的话,使得木法沙陷入了危险,虽然下黑手的是刀疤,但如果辛巴警觉一点,听老爸的不是听刀疤的,一切会发生吗?
辛巴也是知道自己的错误的,他的逃离,难道不就是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吗?不就是逃避责任吗?
看吧,不听父母的忠言,最后导致难以挽回的后果,就算当父母的永远不会埋怨自己的孩子,永远心甘情愿为他们付出,可是犯错的孩子,真的能够一辈子都心安理得?
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恶有恶报,刀疤也算是自尝恶果了,辛巴也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但是在他的一生中,他真的永远都不会想起当年自己的轻率犯下的错误?真的能够彻底原谅自己吗?他带来的后果,可不只是他一个人承担的痛苦,还有母亲的丧偶之痛,还有整个大草原被刀疤和猎狗们统治下寸草不生的惨状,这些,真的那么轻易就能解除吗?
电影终究是电影,理想主义的,最后辛巴的成长抹消了之前的一切,可如果这一切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就觉得要困难得多了。
或许,当父母的我们也该深思一下,该怎样,才能把忠言说的不腻耳,让孩子们听进去;也该想想,怎样才能预防那些包藏祸心的花言巧语把单纯的孩子们骗向可怕的境地。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辛巴,毕竟,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有些错误一旦犯下了,是要用一辈子的代价去偿还的。
可怕的例子其实历历在目,那些被拐骗的、被坑害的,有多少能够重新开始呢?成长的路上布满荆棘,而小心并非胆怯,真正的勇敢是认清自己的实力并努力的去成长,而不是莽撞的只以年轻不懂事为借口。
所以说,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只觉得是给自己的教女道路敲响了更加急促的警钟。
观看《狮子王》观后感及影评5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