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电影观后感600字
这是一个作战团队的灵魂,是生死攸关的时刻都不能丢弃的信念,用成材的话说:这六个字,钢七连的人用他自勉,七连改编后,老七连的人用他坚持。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士兵突击》观后感6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关于电影《士兵突击》观后感600字<一>
《士兵突击》可以说是继《亮剑》之后,国产电视剧中又一部体现中国人精神的抗鼎之作。它不但让我感动,震撼,也让我反思工作,反思人生,许三多经常说:"好好活就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而将许三多化腐朽为神奇的钢七连为他的"有意义"加了一个特殊的注解:不抛弃,不放弃。我想,作为云南白药的一名销售人员,在工作中不就是需要这种精神吗?销售工作不是哪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为一个销售团队不但要有它的销售理念,更需要有灵魂。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又让我想起了士兵突击,题目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文艺复兴》,文章的开头是这么写的:"当代中国在创造物质财富高速增长的奇迹的同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确显的苍白贫乏。就在西方人惊叹中国物质技术的进步、惊呼"21世界将是中国世纪"时,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面孔。这种物质进步和精神堕落的反差,不但使中国人有愧于"中国世纪"这个伟大的时代,也必将使物质的进步难以持续。"用精神堕落可能有点过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的社会确实生病了,或者所处于亚健康状态,。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呀!我们的社会太浮躁和太焦虑了。
我们的物质文明确实进步很多也很快,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我们在追求富裕生活的过程中,我又失去了什么,或者我们缺少什么,当我们看到成才一次次为我们做实用主义的范例的时候,难道我们从心底里不是很认同这样的行为吗?因为这合乎社会主流价值观。成才说,从踏上火车的那个时候开始,就慢慢的变成了电线杆,在老A遭受挫折后,反思要去寻找自己的枝枝蔓蔓,那么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也要经受过类似的挫折后,才开始反思呢?
我想,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是也不能苛求于环境,从自我做起,许三多说,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是就是好好活!这样的话放到十几年前肯定没什么,但是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有着非常的意义!我能不能这么理解?好好活是为自己,做有意义的事是为社会。不抛弃,不放弃是好好活的精神支柱。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能让社会更健康的发展,反过来都能让我们都能好好活!我以前觉得奉献这个词离我们遥远,甚至很假,因为奉献会让我们没有回报,会让我们吃亏,真的没有回报吗?看了士兵突击我学会了两字:我信,但这个回报不是金钱,不是名利,而是友情,是亲情,是一种经历。过程可能是艰辛的,但它却是能让我们长成大树的枝枝蔓蔓。
关于电影《士兵突击》观后感600字<二>
《士兵突击》是一部士兵精英的血泪成长史。他们的生存原则很简单,只有六个字:不抛弃,不放下。由于许三多初入军营的木讷和懵懂,他被称为“傻瓜”,一个十足的笑柄。这时,班长史今的教育和帮忙使他脱胎换骨:一个对任何事都不在乎,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出洋相,走路都不知道该迈哪条腿的许三多,凭借着执着与单纯,一步步“爬”向成功。能够说,史今和许三多,就是老师和学生,老师没有抛弃,学生没有放下,终究能够成功。
“要做有好处的事。什么是有好处的事?就是好好地活!”这是许三多的另外一句座右铭。军营中不乏一点就通的聪明人,但他们的小聪明却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出局。表面上对任何事都不放在心上的许三多,事实上却是对任何事都异常认真;表面上什么都落后的许三多,却正因永不言弃的精神变成了事事在行的“兵王”。不善言谈的许三多,用笨拙甚至让人喷饭的语言,表达的却是人生至高无上的真理!生活的真谛,便如大侠郭靖的武功,练到之后,已经与聪明无关。木讷的许三多,在绝望的状况下孤军奋战,在“A大队”的选拔中得到了最高的成绩。
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天资过人的成才,在考核中却正因思考的过多而放下,最后在第一年的选拔中出局。还好,他遇到了袁朗,正是袁朗运用其独特的方式,让骄傲的成才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彻底成长起来,再第二次选拔中获得成功。《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以战友之间的友情贯串始终,以许家的亲情做点缀,即便是“A大队”非人类般的磨练中,依然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寂寞的人更有承受潜质-----不信,生活中自己体味吧。许三多刚到五班时,队友和他说了一句经典的话:再五班做事是做光荣而伟大的事。为什么光荣、伟大?他们做的事正因平庸而伟大,正因漫长而艰巨!我们大多数人还只是做一些平庸而漫长的事情,如果平庸的事都要放下,那还能做什么大事呢?
关于电影《士兵突击》观后感600字<三>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士兵--许三多,许三多是从21岁开始当兵,21岁,他进入了新兵连,22岁,他进入了钢七连,23岁,他进入的是老A队,从进入新兵连时,他非常刻苦,一心一意要当一个好兵,然而,他没有做到,他在新兵连,很不受连长的喜爱,他被人瞧不起,之后,他被转到了红三连五班--那是个在草原上的班级,而许三多却服从命令的去了。在五班呆了一段时间,五班的班长,老马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能在草原上修一条路!希望你们可以帮我!”五班的人都答应了,然而,他们只是光说不做,只有许三多做了。他帮助他的班长完成了这个心愿。 有一次,指导员来这里检查,看见了这条路,回到了团里,便对团长说了这件事,团长听了就让指导员把许三多接到团里,问许三多想要去那里。许三多说:“我要去钢七连!”团长把许三多安排在钢七连三班然而,钢七连的连长就是那个新兵连的连长,这个连长还是不喜欢许三多,许三多在连里的表现,也不是很好,在一次实战演习的时候,他让七连暴露了目标,从此,钢七连的人见了许三多都不理他,许三多非常难过,只有他的班长史今理睬他,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把班长的手砸了,时间真的会冲淡一切,过了不多久,钢七连三班的人开始理睬许三多,许三多在实战演习的时候,由于疏忽,把班级的流动红旗丢了,班长对连长好说歹说终于答应给许三多一次机会,班长让许三多做五十个腹部绕杠,而许三多最多做二十七个,许三多努劲一下就做了三百三十三个,从此,许三多终于知道自己不比别人差!`。 后来,第二次实战演习的时候,许三多立了大功,他抓住了实战演习对方的老A.最后,他的班长史今因为许三多,自己的各项成绩都下降了,他曾经是七连最好的兵!因为许三多,他复员了。史今走后没多久,七连要改编了,七连没有了,许三多和高连长留下来坚守七连,就从这时,高连长也认同了他。高连长也去别的地方当上了副营长。整个七连就剩下许三多了。当许三多正不知道他自己该干什么去,以前被自己抓住的老A来找他,让他去那里报考老A,最后,许三多靠自己的努力,考进了老A. 我明白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关于电影《士兵突击》观后感600字<四>
《士兵突击》是近几年来我很喜欢的一部以现代军人为题材的电视剧。我之所以能够被《士兵突击》所感染,有时甚至是“震撼”,是因为这部电视剧所揭示的新一代中国军人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剧中所突出的主题:“不抛弃、不放弃”。剧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有两个:一是钢七连连长高城,我最佩服他的是他能带出钢七连的“一帮兵”。 钢七连在整编中虽然被解散了,“这帮兵”被分流到其它各部队。正是因为这种“分流”,使钢七连“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得以传播、发扬、光大,使之成为更多军人所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做为一名我军的基层指挥员,他所管理的不仅仅是一个连队,而是传承和“铸造”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把钢七连放大了,使钢七连成为一支“永远存在的连队”。这就是高连长的过人之处,也是他最成功标志。第二我喜欢剧中的“成才”。成才有思想,有目标,最难能可贵的是成才懂得“自我否定”,在自我否定中成长。成才走过弯路,有过困惑甚至迷茫,但他走过来了。最难得的是,他在遭受重大挫折的情况下,能够在守护作训场这个“班长的坟墓”里反思,觉醒。最后成为一名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优秀士兵。所以老A的袁朗在篇尾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成才的军人之路走得要比许三多远。正是因为成才走过弯路,有过困惑和迷茫,所以他和我们更贴近,更有代表性。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在挫折中反思,在自我否定中成长。对此我感受很深。 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还有很多我所喜爱的人物,像伍六一、袁朗、史今等等。应该说,这部现代军旅题材的作品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群体”。在这部电视剧里,大家都很喜欢“许三多”,编剧和导演也是把他做为“男一号”来设计的。编剧和导演把许三多塑造成一个憨傻、质朴、执着,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总的来讲《士兵突击》是近年来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她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迪。“不抛弃,不放弃”,在逆境和挫折中反思,在自我否定中成长。
电影《士兵突击》观后感600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