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
蝶衣一亮嗓,那是"昆山玉碎风凰叫",蝶衣一落泪"思君清泪如碧水",而蝶衣一自刎,便是"秋坟鬼唱,恨血千年"的无穷无尽的悲哀与苍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1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梦随风万里,几度红尘来去,人面桃花长相忆,又是一年春华成秋碧。蓦然回首,那日,残火飘移不定,昔日豪气干云一随游离的红烛血泪,一滴、一滴……淌下。
杯中酒,血光莹莹,怨气逼人,仰首,举杯,将那血汤一饮而尽。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曾经,画眉为他,红妆为他。伊笑,欢颜落眉间,伊恼,花容坠黄泉。曾经舞剑的纤手,狠心撕裂了身着的红绸。虞姬在垓下自刎,楚霸王战死乌江。榨干的记忆潜伏在那滚滚的硝烟中。虞姬与项羽的爱恋,殒谢在万里红尘中。他二人对爱的执着,是雨泪胶着的情怀,是兵戈铁马摇曳于帷幕之上的化影!
当日,虞姬婀娜轻舞的剑影,在此刻,渗透谁的心?吞噬谁的魂?牵绊谁的殇?
夜深深,天上人间,多少旧梦!我在想,若虞姬未死,项羽会不会为了她,忍辱度过乌江,但霸王终究是霸王,虞姬终究是虞姬。历史已是如此,再怎么也只是幻想罢了。
只言一句:心若不竭,花颜不谢……
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2
经过了数千年的锻造中文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管是从平平仄仄的发音,形象柔美的象形字体,还是从恰到好处的释意来看,皆是所有语言难以企及的。它用“氤氲”形容“气蒸云梦泽”的朦胧景象;用“馥郁”形容夏天的香气浓烈;更用“姽婳”形容女子的娴静美好的样子,将女性特有的气质美推至极致!
何为“姽婳”女子?姽婳女子“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卓尔不群,眉目清淡。生来就有一种芳香凛冽的气质。晓荷灵气般脱俗从容,她们会写汪洋恣意的文章,会抚琴当月吟唱恬静的曲子,出入于事物之间,不染红尘。
就如同虞姬。
虞姬,这位集万物之精华,聚八方之豪气意气风发的楚霸王的女子。当年,项羽困于垓下时,汉军包围了楚营唱了整整一宿的楚歌,歌声凄婉而悲凉,令楚兵军心大乱。楚兵皆仓皇逃离。惟有乌骓马,虞姬及八百壮士留下,项羽让乌骓马走乌骓马不走,项羽让虞姬走虞姬也不走。项羽仰天叹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听到这叹息,泫然泪下。她最后一次为项羽斟酒,最后一次为项羽舞剑,悲伤唱道:“汉军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毕拔剑自刎以助项羽下决心冲出重围。这样的女子,剧烈而决绝,骨子里那份姽婳女子独有的傲然的气质。犹如一多绽放在战火纷飞而又迅速消逝的夜合,清绝触目。
我相信项羽乌江自刎前想的绝不是形同虚设的权势,纵使他是天之骄子,使他曾拥有天下拥有一切权贵,可最后还不是一无所有,于冰冷的江水了结了他轰轰烈烈而又可悲可叹的一生。或许,此生的颠沛会让项羽懂得来世淡泊明志,与虞姬休憩隐居,珍重那些细微的幸福。
李碧华张爱玲洞悉世间琐事,她们为了记住这姽婳女子,选择用文字见证虞姬为世间留住的微薄灵气,以剧本形式将它凝固成一枚隐忍坚强的内核。细腻地表达了姽婳女子在这世间的美。在几转轮回之后的今天重新演绎了虞姬的千古绝唱。
关于虞姬,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看过戏剧霸王别姬么?角儿用哀转的调子淡淡唱着“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千年前的惋惜再次激起,将悲伤传递千古。
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3
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过去了,心情依然沉重。为什么?因为……
前些日子,一直无法理解张国荣之死究竟为什么引起巨大轰动,仅仅因为他是名人?因为它英雄年少?
直至今天,我可以给出一个片面的答案——因为他是程蝶衣。
这部片子汇聚了很多实力派演员,其中大部分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上都走得很好,像巩俐、张国荣、张丰毅、葛优、蒋雯丽、黄磊。使片子成为中国电影史丰碑的更关键因素在于演员倾其生命的表演,例如张国荣……
导演陈凯歌选取京剧作为历史切入点是十分令人称叹的,其巨大的时间跨度令他的同行们望而却步,并选取霸王别姬这一剧目更令人深思。总之,陈凯歌的地位在经历《无极》的惨痛失败后仍无法撼动完全是因为他曾经导出了这部片子。
电影的时间跨度达到六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剧变尽收眼底,清朝灭亡、国民党执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程蝶衣面对社会的巨变无能为力、直至死亡的最后降临,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中国近代社会的悲哀。而相比于蝶衣,小楼人性的堕落更令人心寒……
蝶衣对师哥小楼的爱恋不是简单的情爱,而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蝶衣幻想一生只是演戏,抛弃其他所有的东西,但现实是,人生就是最大的一出戏,而他,就注定是殉情的虞姬。蝶衣从小到大不管戏里戏外一直在扮演虞姬的角色,总是处于弱者的位置,受欺压、受凌-辱。儿时面对的是外人冷漠的指责其母是青楼女子,少时面对的是师傅无情的打骂,成年后面对的是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欺压。当崭新的生活即将来临时,蝶衣却终于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谁是霸王?小楼?不对!是冰冷的历史!
时间使所有强大的事物都变得不堪一击,不论他是清朝要臣,或是民-国富商,或是日本战犯,或是.......新生活好像总是在遥不可及的远方,等她真正来临时,谁都不感信了。
看完电影,我感到强烈的恐惧。民众对生命无法操控这一状况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着实令人害怕,相比于清宫太监的蛮横、日本战犯的强硬,红卫兵的几近疯狂更令人对那样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心生恐惧。菊香的死,小楼的背叛,蝶衣的绝望都发生在那个时代,难道这仅仅是一个新生政权必须承受的阵痛而已吗?也许还有更多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在里面。
不知为何,当蝶衣无法正常演唱时,红军那热烈的掌声在我看来是如此的可怕,令人不寒而栗。我想,当人们的行为、态度及对事物的评判完全不依赖于事物本身的对错好坏之时,最广泛的民众便成为最具攻击性的群体,这无疑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讨使电影完全摆脱了爱情伦理片的枯柩,上升到了令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然而,导演也是虞姬……
罗鼓京胡声中,一段陈年往事开始了.
<<霸王别姬>>,重在一个"别"字.
一声呼喊,一个凝固的舞姿,诠释的是一个悲凉的"别"字.
一个不是虞姬的真虞姬,一个像是霸王的假霸王,注定了一场悲剧,注定了一次永远的别离.
长长一生的纠缠是谁负了谁,又是谁骗了谁,当两个爱昧不清的男人中间,忽然出现了一个叫菊仙的女人,当菊仙决定洗尽铅华,托身于段小楼,陈蝶衣便预感到爱人的心已经游离.
舞台上,霸王和虞姬别离在即,他唱"依我看来,今日是你我分别之日了",戏中情景和现实交融,仿佛冥冥中,一切已然决定.
鸟不停飞,蝶衣一去不回.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经典就是我们在反复重读作品".
<<霸王别姬>>是经典中的经典,陈导的作品.
我读过陈凯歌的自传<少年凯歌>,是好文字也是好情致,自成高格,处于神妙之间.
李碧华的小说<<霸王别姬>>经陈凯歌的手,变成电影<<霸王别姬>>,就成了神品.
这其中张国荣自然是功不可没,蝶衣一亮嗓,那是"昆山玉碎风凰叫",蝶衣一落泪"思君清泪如碧水",而蝶衣一自刎,便是"秋坟鬼唱,恨血千年"的无穷无尽的悲哀与苍凉.
张国荣精致细腻,出神如化的表演,一颦一笑,眉目含情,表现陈蝶衣的言谈举止如行云流水.
本片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到摄影,到舞美,到灯光,到大腕明星的加入,一切混合在一起,就这么生出了<<霸王别姬>>,这样具大的经典之作,这部影片华丽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片中一些镜头具有相当大的历史覆盖面,发人深省.
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4
假霸王,真虞姬
作为少女时,我看它一遍。 书和电影都看了一遍。 书版小楼>影版小楼
影版里,幼时的小楼是个血气方刚的愣头青,是个小霸王,但渐渐的,骨气都化作血流走了。即使这样,我也一直喜欢他,直到菊仙出事。好感都化作绵绵惋叹。 印象最深,却是班里的戏子都化作牛鬼蛇神,用细细的丝挂住铁牌,在脖子上勒出一道细细的线,脸上涂的花彩,每个人都狼狈,除了他。 但是最后他也失了仪态,太贱了,太苦了,太难熬了,这个世道和世道下的人都太疯了。 所以看到电影结局是他作为虞姬死去时,竟是感到要为他欣喜的。
小说中,作为虞姬死在霸王的怀中,只能是他奢求的梦。醒了,也只能在心中嫉妒虞姬的好运,然后活下去。
最后,菊仙是个好姑娘。
等我成长为女人,心境转换后,必要再捧一场霸王别姬的戏。
巨变的时代下艺术如何生存?
《霸王别姬》这部电影讲述了京剧艺术家程蝶衣和段小楼从京戏学徒成为万众瞩目的“角儿”,又由于种.种原因走向衰落的悲剧故事。
程与段对待京戏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程蝶衣把京戏当作人生的全部,人们形容他“不疯魔,不成活”,是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理想主义者。而段小楼只是把京戏当作谋生的手段,除了唱戏,也追求其他俗世的乐趣。
段小楼结婚时,程蝶衣勃然大怒,我觉得他的这种情绪不是出于争风吃醋,更多的是愤怒师哥没有做到“从一而终”,侮辱了崇高的艺术。他很单纯,只是想和师哥唱一辈子的戏。
从这部电影中可以感受到陈凯歌导演对艺术的态度,相信对程蝶衣的痛苦他感同身受。在剧变的社会背景下,艺术难以保持纯粹。当艺术与政治冲突时,艺术永远要让步于政治,甚至很多时候会沦为政治改革的牺牲品。时代的风向不断变更,世界变化翻天覆地,人的命运沉浮流转,唯有真正的艺术容不得半点儿投机取巧。浮躁的社会风气弥漫,留给艺术的纯净空间越来越小,许多博大精深的艺术走向式微,这是全人类的悲哀。
某个名人说过,只有科学和艺术才是人类文明的追求。
一生只为你
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戏就是他的一生。从小就能看出细腻的情感。他坚守,但为了段小楼,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坚守。被母亲抛弃,但是一直在写着信,写完又烧了,虽如此但仍可以让他内心好受一点吧。
菊仙、段小楼可以说被时代推搡着生活着,他们不能改变命运和时代,只能不断放低姿态去适应社会,但社会兜兜转转,标准一变再变,他们自己有时候确是停滞的。菊仙最后在房里上吊时,红色刺绣嫁衣,红得刺眼。他们岂不是最可怜的?蝶衣至少还有自己的一方净土,他们俩只剩了无可奈何。
自尽也许是程蝶衣最好的归宿,其实一开始我就认为这样子情感细腻又另类的他是不适合这个社会,不适合人间的。
看完对京剧竟然顿生兴趣!哈哈哈
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5
曾经在懵懂时看过霸王别姬,当时纯粹是从故事片的角度去看此片。而此次活动,让我得以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这部影片和片中的角色。
霸王别姬的时代背景的复杂是我看过的影片之最,它的故事横跨数十年,又涉及中国现代社会变革最快的时期。而两位主角的命运也随着时代的浪潮起起落落。
两位主角的命运映出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脉络。电影中处处蕴含着变与不变,大到从社会体制到人们思想的变革,小到人们的衣着。同样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同一个剧院演着一样的霸王别姬,连表情和脚步都未变,而底下的观众却换了一茬接一茬从太监,日本兵,国民党伤病,到人民解放军,含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不变的戏码,却因为时代的不同,观众的不同得到了迥然不同的结果。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当舞台上的京戏帷幕落下,舞台下更大的帷幕却拉开了。同样的演出错误,在清末时期可能是被投入大牢,在国民党时期是蛮狠的拳脚,而当观众换成了解放军,两位主角惯性般的做好了接受处罚的心理准备,但回以他们的是热烈的掌声,与“前进,前进,前进”的歌声。此时段小楼和程蝶衣的手足无措和小四脸上从愕然但微笑的表情变化让人记忆深刻。我也被此刻的场景深深震撼,嘹亮的歌声回响在曾经歌舞升平的剧院,让我感受到了社会即将产生的变革和在这之后起推动作用的共产党思想的伟大。
程蝶衣在这电影中无疑是灵魂人物,而他跌宕的人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让我着迷。程蝶衣活的是精彩的,作为“角儿”,他为人狂热的喜爱。但同时他也是不幸的,一个个时代的烙印也深深的打在他的人生中。在清末,他年幼时为了进戏班而被切去了畸形的手指,为了讨生活,学技艺,忍受着严酷的打骂,成名后又受太监的欺辱。而到了七七事变,日本入侵后,他又染上了毒瘾,无法自拔。在后来,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庭也让人哭笑不得,程蝶衣当庭说自己是汉奸最后法官还是在百姓的质疑声中判他当庭释放。而在解放军进入北平城后,他却下起了戒毒的决心,虽然电影中没有说明缘由,但我认为他应该也是感受到了社会即将改革的浪潮。
“不疯魔不成活”是段小楼两次用来形容程蝶衣的话。细细品味,程蝶衣对戏的执着是该要我去学习的。其实在电影中,程蝶衣始终只想好好的和段小楼演好戏,演一辈子的戏,无奈,时代弄人。但是他对戏的执着始终未变,他曾问过段小楼,虞姬为何而死。当时我并未想到答案,而现在想来,也许是因为没办法完成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吧,同样这也许也是他最后选择像虞姬一般死去的原因吧。
最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认为我应该学习这种执着的精神,坚持自己的党性,并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霸王别姬观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 白马啸西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