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个人观后感
《倚天屠龙记》是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倚天屠龙记个人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倚天屠龙记观后感1
今天实习,上午做完事就闲的很,于是把倚天看完了。
第一,觉得金庸是个很崇尚佛法的人,天龙八部里的大恶人到最后都被无名无姓的扫地僧收了,倚天里的大恶人谢逊也被僧人收了。想必金庸觉得这是恶人最好的归宿吧。不过这几人也不是本性恶,只是有业障放不下,待到生死关头就明白其实自己在乎的之于生死也是太过不足道了,于是在生死之间顿悟佛法。成昆却是十足的恶人,没干过一件好事,这样彻彻底底的恶人在金庸那里也是不多见,当然我尚未读全而且读了又忘,只记得好事好人,这等恶人我总是不想记得。
人总是要到失去才明白珍贵,等到险境一过又兀自快活了。这也许本是适应坏境的好方法,但难免会使眼见幸福却总不满足。人的欲望总是在不断膨胀,看到身边人穿的好了,便也想有身华服,有了漂亮衣服又想吃点山珍海味,吃完了身边的又想去看看洋人那里有什么新鲜,总是不能满足。有时真想当个和尚,眼不见这世事繁华也就不为所动,各种光怪陆离也就视若无物了。只是自己不过是个凡夫俗子,放不下的太多,羁绊太多,欲望也太多。而且当今专心修行的和尚怕也不多了,班上有信佛法的同学,但打起交道来比一般人还阴险狡诈,尽干些背后捅刀子的事,不知怕不怕报应。
第二点感受来自于后记,金庸写说把无忌对张翠山,谢逊对无忌的父子之爱写的太浅薄了,只是当时不明白。这一句“只是当时不明白”让我读来心下一凄,世间很多事当时都是不明白的,等到明白了也只能如此叹息一声。这一声叹息比几万字的千回百转还让人揪心。生活是最好的编剧,所以无从猜想金庸究竟何出此言,但这一句却道中了许许多多平常人的心事。与“当时只道是寻常”余韵一致,时间是最让人无奈的东西,只能眼睁睁看它从指缝溜走。小时候读《匆匆》只觉得写的轻快有趣,现在长大了重读,满满的无奈,梗的说不出话。
总想着现在是长大了,当年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转念想这人生才不过刚开始,想想未来还有多少想不到的危险困难,以后看现在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呢。
实习回来的路上看到一个阿姨头发养护的很好,心想不知我到了她这个年纪会是什么模样。人生好长,太多未知等着我探索,一步一步走吧,就像无忌,做完一件事便有另一件事逼着往前走了。人生就是这样,永远不知道下一步踏下去是万丈深渊还是柳暗花明。
倚天屠龙记观后感2
刚读完《倚天屠龙记》,其场面的壮阔也不逊于“射雕”,人物形象丰富堪比“天龙”,其情节波澜起伏读来也另人热血沸腾,但在“射雕三部曲”中它还排在最末位,原因是主人翁张无忌的人物性格不另人赏析,此人优柔寡断,无决断力,颇惑于美色!在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这四女中他自己到底爱哪个多一点恐怕连他自己心里也不明白。几乎在书中找不到一个正面的令人钦佩的豪侠。可爱的郭襄在书的开头的笔墨太少;黄衫女子在全书只出场两次,这样一个性格若小龙女的女子金庸也不对她多添笔墨,书中说她姓杨,自报居于终南山下,活死人墓,又会九阴真经,所以不难猜出她应该是杨过与小龙女的后人,虽然张无忌的性格更接近现实,却不怎么令人喜欢。还有以个重要的问题是本书没有一个明确的要表达的主题,在“射雕三部曲”中只有这部小说存在这个缺陷,比如“射雕”的主题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接郭靖只口说出来的,也是金庸所有武侠小说中判定能称之位“大侠”的标准,所以“射雕”成为了金庸在武侠小说界地位的奠基之作;再比如“神雕”的主题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情”字;但在《倚天屠龙记》中确实也不知道它的主题到底是什么,所以这部小说开起来固然精彩,但看完之后没留下什么。
倚天屠龙记观后感3
还是那句,读金庸,很伤神。《倚天屠龙记》,全书近120万字,读了整整十天,终于在今天一口气看了八个小时后终于完结。适逢周末,不喝两瓶实难消心头郁郁,在醒酒过程中记录下读后感。 每次拿起金庸的书都有些废寝忘食的味道,对于我这个几个月来每天最多只睡三四个小时的人来说,能放弃午休的时间来看书真是不易,讲真,爱不释手。就算做头发时,身旁的女人叽叽喳喳,大厅抖音神曲播着,吹风机吹着,顾客小孩闹着,我都置若罔闻。 看到第七章,张翠山殷素素和谢逊在冰火岛分别那场,真的眼泪要流下来,忍了又忍。一来是想起他三人从敌人到亲人这一路的坎坷波折,张殷二人多次险些丧命谢逊之手,到最后相互扶持,义结金兰,谢逊为让他二人带无忌离开,不惜舍身忘我以死相逼。二来是想到他二人一出冰火岛回到武当山就要死,心中怅然不忍,留下小无忌独自面对,身中玄冥寒掌,张三丰合武当五侠六人之力救了整整三十六日也无力回天,便是全书第十章,百岁寿宴催肝肠,现在想起,心中还是戚戚然。我在想他们会不会后悔当时离开冰火岛,在那座世外仙岛上,其乐融融团团圆圆,没有江湖纷争,没有人心险恶,儿孙绕膝颐养天年多好,可世间父母为子女做的,只多不少。 再到新妇素手裂红裳,周芷若何止是遭受背叛欺辱,心中痛楚也只有她一人知晓了。再到四女同舟何所望,殷离受伤危在旦夕,赵敏为救张无忌不惜自戕受伤虚弱无力中,他居然还做梦将四个姑娘全部娶了,完全被他气到不行,分分钟想钻进书里狠狠打他几个巴掌。赵敏大智大勇、敢爱敢恨、痴心一片、顶天立地的金枝玉叶,配了如此怂货,性格懦弱,心意反复不定,撩完这个又想着那个,Shit,咋不上天呢?真是想就看到张翠山殷素素双双自刎于武当紫霄宫时就当全书完结多好。
倚天屠龙记观后感4
闲来无事又将《倚天屠龙记》看了一遍,是很早的一版,吴启华版的张无忌,黎姿版的赵敏,佘斯曼演的周芷若。
记忆最深的是苏有朋版的,贾静雯,高圆圆的扮相都惊为天人,里面每个演员都是那么好,哪怕是小小的配角,也让人记忆尤甚。常常犹豫最喜欢的是赵敏,还是周芷若,当然,这里是早期的周芷若。
今日看的'是吴启华版,本来只是打算快速扫几眼,就算完事,不料竟一直看了下去。不得不说,黎姿是绝对担得起赵敏这角色的,明艳动人,喜怒娇嗔无不成画,当之无愧的郡主娘娘,较之贾静雯版,扮相中更多了贵气,而贾静雯的赵敏则偏向清丽脱俗。而佘斯曼的周芷若,在我看来,却是没有高圆圆饰演的与书中贴切,清水芙蓉,汉家姑娘,这一版,是绝对不够清丽脱俗的。
好像是读三年级的时候,偶然之间在爷爷家的老厨房里发现了半本破旧的书卷,读了几章才发觉正是倚天屠龙记,可惜书被毁去大半,只到少年时的张无忌发觉自己喜欢朱九真而对方却只是虚与委蛇开始,就没了下文,心中一直惦记着这本书,虽然已经在无锡看过电视,但是总觉得一定要看完书上的才作数。
说实话,我并不是太喜欢张无忌,因为他负了太多的女子,小昭,蛛儿,芷若。哪怕是他最后的选择赵敏,而实际上,他是配不上赵敏的,爱憎不够分明,犹豫寡断,在答应与周芷若成亲时,却又惦记着赵敏,而他如果真的爱赵敏,在孤岛上却又将一切的罪恶不堪的矛头怀疑对向了赵敏。所以说,对于张无忌,实在没有好感,哪怕是一个武功人品皆不如他的宋青书,还知晓一心一人。
ps:突然很想为赵敏替身死去的阿大难过,因为士为知己者死,所以,当知晓赵敏要被行刑斩首时,他宁愿自己一死,来报答她的知遇之恩。
倚天屠龙记观后感5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全书在金庸老先生笔下,把一个元末明初年间武林群雄相互争斗的动荡景象描绘的淋漓尽致。读过这本书得人都会知道,本书大致分为流落孤岛诞无忌、父母双亡四处逛、因缘巧合炼绝功、重整明教反朝廷、救得众人齐反元、荒岛归隐了此生这六个部分。
我最喜欢的是张无忌因缘巧合练就绝世武功后,在明教光明顶一举挫败六大派这一段,因为他给了我人生的希望,原来我以为张无忌中了玄冥神掌之后会必死无疑,但世事难料他竟然得到了白猿的帮助练成了九阳神功,不仅抵消了寒毒,还有神功护体。在作者的笔下似乎多了几分神话的色彩,但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就是这样吗?当你遇到困难时,可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只要我们勇于面对,坚定自己的信念往往会得到好的结局。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就是这样吧!另外,主人公张无忌身上那种与人和善,乐于助人,爱憎分明的性格也是他能成为明教教主的必备条件之一。更因此,他才会在不知不觉间能让刁蛮古怪的殷离、柔情似水的周芷若、老谋深算的赵敏和心地善良的小昭这四个女孩喜欢上他。而张无忌却自始至终搞不清楚自己喜欢的是谁!最后他虽然和赵敏结了婚,但我觉得,那并不是他自己的抉择,而是赵敏替他做的选择。现实中的我也是一个做事容易犹豫不决的人,尤其是遇到大事,我总是希望听听别人的'意见甚至让别人替我做一个选择。我知道,我是因为经历的事情太少,所以,我现在经常会走出校园,去外面多打打工。让自己经验能够丰富一些。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就像每部书中的某个角色一样,永远不知道自己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但依然,乐此不疲的奋斗着,奋斗着。等你回过头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虽然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但为此也付出了很多。我知道,以后我也会继续奋斗,只不过我想在那本书快结局的时候,写上我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