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600字
《唐山大地震》是由亲历者钱钢忆大地震创作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于20__年5月1日出品。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没了,才知道生命叫没了。”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时所说的话。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但是却一去不复返……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己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一直以来一个人没有勇气看《唐山大地震》,昨晚早早的下网,让老公陪着看了,随着剧情的演绎,心情跌宕起伏,无法抑制的恸哭。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让我们流下的不只是眼泪,而是震撼灵魂。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不是矫情,它不是导演的杜撰的灾难片,它是真实的,历史重播。
看着影片中那些房屋顷刻坍塌,无数生命转瞬被吞噬,我们那颗心无法做到冷漠。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眼泪总是不由的流出,心在颤抖,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平复自己,唯有借助文字……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我还没出生,每次从别人口中听说,但真的没有概念。冯小刚导演的这部电影,是发生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时,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母亲李元妮在废墟上扒拉着,哭喊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都救吧,要都救出来啊,我给你们当牛做马!”撕心裂肺的声音把我们的心都震疼了,哭碎了。救助员只有粗糙的双手和简陋的工具,生命危在旦夕。救助员对母亲说,只能救其中一个孩子,必须选择一个,不然两个都活不了。这是多么的残酷,多么无奈的抉择,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母亲低泣,救弟弟方达。母亲这句话在姐姐方登的耳边如雷炸开,姐姐流下绝望的泪。
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插入方登的心。
方登心里痛啊,这一痛就痛了32年。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可在灾难面前,这份爱却又那么渺小,自己根本无力拯救孩子的生命。
母亲心里苦啊,这一苦就苦了32年。
谁也没想到,姐姐方登在尸体堆里奇迹般活过来了,后让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在方登的意识里,她是一个让母亲抛弃的孩子,她对母亲的纠结从地震那天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从此,她沉默寡言,即使有疼她爱她的养父养母,她也没向他们道出那段无法忘却的记忆。当年那块水泥板一直压在她心里,她无法快乐,无法救赎,心灵的余震和地震一样带给她难以忘却的伤痛。多年来,方登从没去唐山找过母亲和弟弟,在她心里面,家人都死了。
弟弟方达虽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胳膊,长大后出息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车子和房子。他要接母亲过去住,母亲不依。他又想在唐山给母亲买套新房子,母亲仍不依。母亲说,我不搬,我哪都不去,不然姐姐和爸爸的魂回来,找不到家。母亲无法跨越横亘心上的那道坎,母亲说,如果我过得红花柳绿,就更对不起你姐了。次地震把母亲这辈子都毁了,母亲守着一堆废墟过日子。倒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母亲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
我想,也许只有大悲大痛后才能大悟大彻,才能深切体会母亲心里的疼痛,才能感受母亲常说的“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
镜头转换到2008年,汶川地震。姐弟俩看到地震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震撼了,往事宛若昨日,唐山和汶川地震多么相似,满目疮痍,痛彻心扉。泪流满面,拭去泪水,姐弟俩各自毅然决然的奔赴灾区,帮助灾区人民。在灾难面前,姐姐再一次目睹了骨肉不得不分离的痛苦,目睹了抉择两难全的残酷事实。姐弟俩意外重逢了,姐姐说,那个是弟弟,他能活着多好!我恨自己,恨自己的自私,恨自己折磨了母亲32年。
一家人也终于团圆了。在墓园,方登愧疚地抱住母亲痛哭:“妈,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32年了,姐姐终于理解了母亲,原谅了母亲。心里那块坚冰,终于融化了。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部催泪弹,无疑冯小刚是聪明的,抓住人性温柔的弱点,给予我们沉重一击。影片虽是以地震为主题,但我想冯小刚更想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坚强、勇敢和不倒的信念。让我们看到了唐山人的坚强,也看到了世上最动容的爱。在我眼里,方登是坚强的。读大学时,与学长恋爱并怀上了孩子,学长叫她打掉孩子,美其名曰为她好,不想她牺牲。方登与学长分手了,她没打掉孩子,她对学长说“我是唐山人,你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牺牲!”从死亡线上活转过来的方登,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生命的弥足珍贵。她退学了,远走他方,并把孩子生了下来,独自抚养。
方达是坚强的。地震让他失去了一只胳膊,但他并没有自卑,没有萎靡不振,相反,他用顽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这是个孝顺的孩子。命大,福大,用他的话来说,妈生了他三次,他活了三次。
养父是坚强的。老婆病逝后,他与女儿相依为命。可女儿退学后就再没回家,没与父亲有任何的联系。清冷的家里,有日渐年迈的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牵挂和思念。当父女团聚时,父亲痛心地拍桌大吼,我每天都在想你,想你在哪里,想你到底过得好不好?那刻,我体会了一个父亲背后的心酸和坚忍。
母亲是坚强的。地震让母亲失去了至亲的丈夫,32年来,她一直以为女儿也没了。这么多年来,母亲背负着沉重的愧疚,心里碎得跟渣一样,但她还是坚强的含辛茹苦的把方达养大成人。儿子提议母亲再找个伴。母亲说:“不找,要不是你爸拉我一下,我早就没了。他用命爱我,这辈子我就做他一个人的媳妇。我不亏。这一生还有哪个男人会拿命换我……”虽然早已泪流满面,但我仍要说,这个母亲是世上最幸福的。
活着,抬头能看到蓝天,看到阳光,真好。活着,醒来能第一眼看到身边的亲人,真好。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珍惜当下,好好生活,好好活着。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闲暇之余,我读了一本名叫唐山大地震的书,读完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那一场发生在多年前的大灾难,从蕴酿、发生、结束、到重建,一切均像在钱钢先生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我就像参与其中,见证?那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最近,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它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4秒,唐山大地震,为了救妻子李元妮,丈夫方大强死了。孩子方登和方达都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如果救方登,弟弟方达就会被压到,如果救姐姐方登,方达就会被压到。周围余震不断,若再不下决定,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母亲做出了决定:“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的听到了妈妈的话。震后,李元妮坚强地独自抚养着失去一只胳膊的儿子,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却被军人王德清收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直到32年后的汶川地震,他们才重新相逢。最后姐弟俩一同回家看母亲。老母亲洗好了西红柿,告诉女儿:西红柿洗好了,我没忘。老母亲给女儿跪下时候,我泪如滂沱。电影的最后,女儿终于宽恕了妈妈。
母亲李元妮在面对救援人员的问题:“到底救哪一个”的时候,泣不成声地说:“都救”。但是,如果再不忍痛放手,两个都会失去。女儿年纪虽然小,但也很懂事:弟弟被人欺负了,身为姐姐的要保护他;弟弟和自己都喜欢吃西红柿,只剩一个西红柿的时候,姐姐也要让给他吃。当方登听到 “救弟弟”这三个字,她哭了,她恨、她委屈、她绝望,但自己却活了下来,于是她再也不要认这个救弟弟舍弃自己的妈妈。
母亲和父亲在灾难发生的一刻,首先想到的是孩子!看到孩子无助的呼喊和求救,父母那种撕心裂肺的情感被二位演员演绎得丝丝入扣,丝毫看不出他们是在表演!在父亲抢救孩子无果遇难后,面对“救姐姐还是救弟弟”,母亲最后做出的痛苦抉择过程,被徐帆演绎得真实、感人!那是多么痛苦的选择啊,手心手背都是肉,作为母亲,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抉择,那可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抉择啊!震后奶奶、姑姑来唐山要带方达回济南,面临骨肉分离,母亲的无奈和大度,奶奶的思想矛盾和对母亲的理解,反映了感人的母爱之情!母亲一直都没有再嫁,是因为她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方大强。她也没有离开唐山,因为她怕方大强和方登回家,会找不到,所以年年都要讲一次家的地址,讲了整整32年。母亲心里憋了32年的是对方登的愧疚,她这32年来,一直都在忍受着折磨。
养父母给予方登真实真挚的爱。陈道明、陈瑾饰演的养父、养母给了小方登第二次生命,对待方登视如己出,把她当做自己亲生的孩子,培养她长大成人考入大学,这种爱同样很感人!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表达了人性的关怀,拍得非常真实,非常震撼人心。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