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边人》观后感范文
电影守边人讲的是退伍军人魏大有和刘小好夫妻俩,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守护北疆边界长达五十二年之久的感人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守边人》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守边人观后感1
有一种人,他们在山上披星戴月,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自己的岗位,在极度炎热或寒冷的地方看守者祖国,他们就是守边人,一群不怕苦,不怕累,拥有“铁人精神”的人。
电影中的守边人,在蒙古的阿吾斯奇,这片常年积雪覆盖,气候无常的地方,生活着一些牧民和那些令人敬佩的守边人。
项瑞芝(主人公)和他的队友们竭尽全力保护着牧民们的财产,每一刻都在为牧民们着想。除了好好看守这片土地,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牧民们,助人为乐。
在一个狂风呼啸,大雪封山,通讯中断,气温骤降的夜里,牧民家别克一家和他们的羊被困在雪中,项瑞芝就和同伴们用不少时间把雪移走,救出家别克一家人,羊儿走不动,他们就开来车,挖了一夜的雪,终于给车开出了一条路,救出了小羊。为了羊他们就可以奋不顾身,不让别人受一点点伤害,这是一种责任感,因为有了责任感才会做好自己,因为有了责任心,我们才会更好的帮组别人。
有一年他的父亲来阿吾斯奇看他,一到就被狂风暴雪吓呆了,吵着让项瑞芝回去,但他在忠和孝之间选择了忠,在这里扎下根,一直没有回去,他对祖国的情感高于一切,即使是父母,也没能让他回家,这是一种对祖国纯洁的爱。他愿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我们也该这样,不顾一切的热爱祖国!
在这种可怕的环境下,项瑞芝也有过离开的念头,但是他为了祖国坚持了下来。是啊!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可以把自己放的很低,把祖国看得很高的一个人,他值得我们尊敬。
在这个孤寂的大山深处,这些守边人陪伴着这儿的山,这儿的水,这儿的暴风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着阿吾斯奇,这个荒凉的地方即使如此艰苦,他们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但是有些人对他们不理解,不尊重。那是他们不知道这里的艰苦,我们应该尊重这些守边人,尊重那些默默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
守边人观后感2
前两天看了一部电影《守边人》,讲的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创作而成的电影,刘佩琦担任主演。
刚开始听见影片名字时,我本以为是“手边人”,猜想可能是一部推理悬疑剧,只是没想到是“守边人”,保护我国边境的大英雄。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1964年有一支部队驻扎在中哈边境萨尔布拉克草原无人区,他们被称作“守边员”,一系列的场景和背景很自然的就将人带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在那个新中国刚崛起的年代,饱受了战火摧残的我们,对国家、对领土,有一种莫名的、神圣的信仰,它和先前一样,只是更增添了一份坚定。
守边,多荣誉的任务,多有意义的经历,但是却面临着诸多的无奈与艰辛,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庄严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他们,为国守边固边、奉献自己的青春,时刻坚守岗位,不容祖国领土遭到侵犯。
影片中的主人公名叫魏德友,在组织取消他所在的那支部队,让军人们返回家乡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继续留下,自愿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满腔护国热情,这一守就是一辈子。面对女儿上学、家人分开也不能影响他护边的坚定,他每日都要在自家门前的木制旗杆上升起庄严的国旗,唱着熟悉的旋律,这是一天美好的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重复再重复,丝毫没有觉得厌烦和乏味,于他来说,每日在这片土地上走一遍,心里才踏实,才有归属感。这是一个时代的榜样,也是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爱国情怀。他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尊敬,时代楷模,就是他们这样的人。
看完影片让我想到了塞罕坝的护林员,这同样也是一个艰巨又伟大的工程,将这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苦寒之地,变成如今世界最大的人工林,一代代塞罕坝人传递了一代代塞罕坝精神,为祖国修筑起一道绿色长城、一道风沙屏障。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捍卫祖国,为祖国而战,我无法切身感受到当时的不易,只能通过影片的只言片语,但是已经足以让人震撼,让人向往这美丽的地方。
在我心中,朝夕相处的中建人也似他们这般,用技术、用双手,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奉献一份力量,为家乡、为那些相信我们的人而战,中建人,你们都是最棒的!
守边人观后感3
“为什么梦想变得如此清晰,为什么初心不忘如此美丽,因为有你...”这几句优美而感人的歌词深深打动着我,这正是《守边人》这部电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正是这些守边人在平凡之中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有安宁。
《守边人》是以全国“时代楷模”魏德友的先进事迹改编,展现了魏德友五十多年坚守戍边的感人故事,谱写了平凡人伟大的爱国情怀。其中影片中的魏大有就是魏德友的原型。在抗洪中他失去了第一个孩子,在与新疆人民争辩中失去了第二个孩子,在戍边生活中拥有了第三个孩子“宝贝”可是他忍受骨肉分离的痛苦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县城读书。可“宝贝”在学校中却被人说是没人要的孩子。魏大有的无私,舍小家的精神令人动容,让我敬佩、感动。边陲之戍,用保封疆,国之大防,莫过于此。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即离开。”这是魏大有的信仰,也是每一个戍边人的信仰。当兵二连被解散,调离其他岗位,唯有魏大有不忘初心坚持留下。当战友借去自己褪色的五星红旗时,却用自己女儿的红领巾作为红旗的一角,庄严的敬礼。昂扬的旋律,魏大有每天都会升起这面红旗,红旗的颜色随岁月消褪,而魏大有的爱国心永不泯灭。他的爱国情是那样纯粹,我内心的爱国情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光荣在于平淡,艰苦在于漫长,英雄不老,只是抵不过岁月的沧桑。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位戍边人都是一座界碑,清晰地标示出祖国的边界和人生的境界。向那些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戍边人致敬!
守边人观后感4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守边人》。看完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的是一群平凡人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影片的主人公叫魏德友,他是新疆塔城公安边防支队吉也克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护边员。我是第一次看这种守边疆题材的影片。没想到边疆的生活条件如此之差:没有美味佳肴,只有粗茶淡饭;没有空调风扇,只有粗劣的野风;没有广播电视,只有恐怖的狼嚎。而就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在那里一待就是50多年。
影片里面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边防战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搭成了人体堤坝,挡住了高山融化的雪水,才让五平方公里的土地没有被融化的雪水淹没。而花花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指导员的双腿也因此而残疾了。
他们这样一群平凡的人用尽一生甚至生命守卫着祖国的边疆,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我想啊想,终于想明白了: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心,都有一种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多么伟大,多么值得我们去学习呀!
守边人观后感5
“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请你们立刻离开”,影片结束后,这句话也依旧在我的耳边萦绕,这是每个守边人的信仰。
在新疆萨尔布拉克无人区一望无垠的草原上,鸡声报晓,晨光熹微,一位白发苍苍、步伐坚定的老人,五十年如一日地带上他的干粮和收音机开始了一天的巡逻。萨尔布拉克草原100多平方公里山川上的每一株蒿草都记得他的脚步声,每一块石头上都印上了他的身影。52年来,他用一双比测量仪还准的双脚在边境线上丈量了18万公里,堵截越境牲畜数万头只,劝返临界人员上千人,管控区内没有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把自己像一棵树一样深深地种在了萨尔布拉克草原上,他就是魏大有,原型是“时代楷模”“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魏德友。
不畏困难,忠于职守
魏大有的守边生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当界河暴雨洪水冲岸,魏大有不畏权利,持枪命令怠慢失职的连长发放抗洪物资,才堵住了洪流,守住了国家的边界线。当境外军队翻土机犯边,魏大有举枪同对方五人对峙,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用生命阻止异国进犯。作为新时代的测绘人员,更要立足本职,保持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攻克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再上新台阶、为测绘行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守边人》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