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
青春,这是一个浪漫的字眼。看北京青年,少年人充满憧憬和向往,中青年人思考生活和改变,老年人回忆美好的年轻时光。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北京青年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青年观后感1
虽然早就知道了结局,但是直到今天才终于看到了他们的雪山婚礼,那一刻,真心的为他们祝福。历经磨难的爱情,总会绽放出更美丽的花朵。
其实早就想写点什么,因为何东确实代表了我们很多人,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他的挣扎和挣脱,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个过程。曾收到哥们的一条信息,他说其实26岁到30岁这段时间,是人生中艰苦的一段岁月——承担着渐长的责任,拿着与工作量不匹配的薪水,艰难地权衡事业和感情,不情愿地建立人脉……我们刚走出校园,年龄渐长,许多事还未懂就要亲手去做,迷茫常有,感喟连连。很多时候想过放弃,某个瞬间会感到绝望。想要挣脱,却没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何东敢于去重走青春,一部分因为他有那十五万存款,即使发现失误了还有后路。现实中更多的人我想没有这种退路。如果选择一个城市,那就必须放弃另一座,包括工作,还有爱情。和一个辞职了的同事聊天,他说我们被暂时的工资蒙蔽了眼睛,忘记学习了很多东西,所以已经被别人落下好远。我觉得蒙蔽我们眼睛的不是工资,是我们自己,我们选择接受,那么就不会有突破,就会习惯安逸。一切进步都会遇到阻挠,关键是是否能冲过阻挠,完成进步。曾记得一句话说,成功人和平常人的区别就在于晚上三个小时在做什么。想想自己,看电影,打游戏,聊天,进步何来?
权筝在面对何东的逃离时,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就不行了。生活中太多如此。很多事看似无理,却有着根深叶广的原因。相反来看,很多事因为有着太多的因素影响,所以你也不知道明天它会向着哪个方向发展。人们总说面对现实,其实说白了就是认栽,事实却是,没几个人愿意认栽。权筝的两年经历丰富了自己,也为自己寻求了一条曲线救国的`路。
王越是个境界很高的女孩,丰富的阅历使她看待事物的眼光更高更远,也为她自己赋予了一种知性美。这种美可以征服大部分人,因为不管男孩女孩,都会渴望自己的境界更高一点。被人用崇拜的眼神看的感觉一定蛮好。
生存和生活本身就是相依而存的,在现代社会,一部分人仅能维持生存,另一部分人却在成日思考生活的意义。也许跳出这个圈子来看会更简单一点,如果你的生活能使别人的生活乃至生存更好,那么你就活的有意义。腾讯图片网的《活着》图片展很有启发意义,在我们失去前进力量的时候,不妨看下另外一些人在怎么活着。人是善于比较的动物,比较才有动力,比较才有发展,比较才有意义。生存体验看似可怕,又怎么比得上旷日持久的生活体验?过好每一天,活好每一天,有意义地活,除了许三多,又有几个人能做到。
爱情似乎是青春电影的主题,其实亲情更是。因为家人的不理解,何东很苦恼,这是很多家庭的现状。孩子大了本要放手,却永远不会放心。当你在寻求生活的意义的同时,却发现自己甚至没有好好理解下父母。一番闯荡回来,亲人却要离去,树欲静而风不止,几多懊悔与无奈。趁着青春尚好,趁着父母健在,多和他们聊聊天,旅旅游,他们曾带给你的,你用不尽也还不完。如今他们对你没有了约束,也没有了要求,所期盼的,也就仅有看得见,听得着,摸得到了。这点要求,有那么难吗?
每个人都要成长,也许有快有慢。每个人也都会成功,但可能有小有大。输了一时,却还有一世,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机会总是有的。如果何北还不成长,八十万也很有可能造光,志气不代表能力,态度决定出路。唐娇看似卑微,却总是最铿锵有力的一个,掌握一门技术是多么好啊。当然,太年轻还是有被骗的危险,倒霉而又幸运的何南,长的帅就是好。
不帅的话那就努力点,阳光点,时刻为自己加分。李晨的电视剧我都喜欢,至少看过的都是,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感情。演《北京爱情故事》时,他说是作为送给自己的一个青春礼物。这部《北京青年》,我想,是送给更多的人的一份礼物吧!
北京青年观后感2
《北京青年》终于零零散散的看完了,之所以看这部电视剧,是被他们重走青春的理想和抱负而吸引,也许自己心里也有那样一种渴望与情怀吧,可是自己的青春早已走过,再也不能重来了。看着他们四对年轻人重走一下青春也算是还给自己一个梦了。
很欣赏他们四个年轻人在剧中因为自己的梦想与期待,决定重走青春的果敢,因为要重走青春,因为要挣脱父母的束缚与约束,因为要让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四个年轻人做出了胆大妄为的决定,做出了瞒天过海的逃离家庭远离父母的抉择。
可是重走青春的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也并不是如期待中的那么美好,他们所面对的有失败,有欺骗,有找不到工作的无奈,有被别人误解的尴尬,有情感上的悸动与落寞,也有心灵上的大度与宽容,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他们变得成熟,也正因为这些阅历,才能让他们在平凡中变得更坚强。
很欣赏何北的超凡脱俗,和他身上的大哥大精神,走了一圈,最后才发现自己的真爱是权筝,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其实如果是好草,回头又有何妨,也欣赏丁香的豁达与明智,终于能够和心爱的人一起欣赏日落与明月。
《北京青年》教给我们的是要正视年轻的美好,还要正视在青春的道路上要经遇的磨难,有磨难不必怕,要有的事战胜它们的决心与信心,与磨难作战才是人生不可多得宝贵的财富。
北京青年观后感3
故事里的何东,让我平颇有感触,也感到理解。
不禁想问,当今的中国社会里,这样的家庭有的是不甚之少吧。俗话说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必须承认这话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父母就是这样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多么伟大,多么用心良苦的亲情的爱啊。然后,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是不会真正的幸福的,因为他们想要的,是父母很少能理解并赞同的。父母总是带着“为你好”的大旗,把他们自认为的“好”强加给儿女们。然后,在中国,百善孝为先,多少懂事了的孩子就只能妥协的接受了父母给予的好。于是,有多少个能像何东一样敢于为自己的`青春去反抗这父母用心良苦的爱,去证明我们的青春是可以靠自己去争取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于是,我不禁去怀疑这父母这么强势的爱是否是错了。我也是处于跟何东类似的家庭,从小到大,到有了认知观到自己的有想法的时候,我还是一直被安排的生活。
中国大多的父母,是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培养儿女,他们为的是儿女能过上好日子,而这个好日子只是他们自己认为的好日子,于是,有多少个表面看上去美满兴奋的家庭,其实内心是有多少的遗憾和无奈。我不禁想问,难道,父母辛勤养育你,你就必须按听话的服从他们孝敬他们。这不是也把亲情也现实化了吗。如果说连亲情也变得没有人情味了,那么这生活还有什么意义。青春就直接奔上了养家糊口的生活了。那么,人生有何意义呢。成长是需要代价的,青春不是用来被安排或挥霍掉的,而应该是让自己多去碰壁,多去体会到这生活带给你的酸甜苦辣。
空有满腔热情的自己,必须承认我还是没有那种我的青春我作主的冲动。
但我想说的,不管父母是如何的爱儿女,是用何种方式,但作为儿女首先要学会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然后试着去沟通,只有你先理解了父母,你才能让父母去理解你。
因此,生活仍继续,每个人都会有个故事,上天就导演,你就自己故事的主角,怎么演,由你主宰。
加油吧。趁年轻,多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畏惧困难。带着把碰壁当成乐事向前冲吧。
北京青年观后感4
有太多人的前半生,如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的商品一样,雷同的一塌糊涂:读书、毕业、上班、谈恋爱、买房、结婚、生子、老去……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生活中逐渐消磨了青春。这样的日子或许没有不好,一切按部就班,安稳度日,同时也完成了父母辈的期许,可是,就像汪峰的《存在》所唱的那样:“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这可能从来都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人生。
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呢?
关注当下年轻人生活及想法的导演赵宝刚通过自己最近几年的电视剧作品一直试图和我们一起需求答案:《奋斗》中的陆涛涌起热血,与生父养父质疑彼此生活,并展开价值观念问题的争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率性的钱小样、赵青楚想要努力摆脱父母管束,自己做主开拓人生,与父母在人生安排上的一次次碰撞与冲突……如今,他又在新作《北京青年》安排了四个堂兄弟抛下安稳生活,毅然“重走青春”,去寻找各自人生的意义。
这四个大男生其实是千千万万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心平庸老去的当下年轻人的缩影。他们所分别代表的,有我,可能亦有你。
也许你会是何东,27岁,当了5年公务员,生活波澜不惊,在登记结婚之际却忽然悔婚,然后辞职,想重新过一次自己的青春。你的决定在家里掀起了很大的风波,像个“孽子”被赶出家门。你“上路”,去餐厅当服务员,去卖海鲜,去经营酒吧,去当背包客爬雪山过草地,你在重走青春的路上,重新认识了自己,改变了心态,用自己“在路上”的经历影响了新一代的青年的观念。
也许你会是何西,25岁,硕士毕业,在医院骨科任大夫。你从小单纯听话,是大人眼里的好孩子,却见不惯生老病死,理不清爱恨纠葛。你为了爱情“上路”,奋不顾身却伤痕累累,但你终于通过改变自己,用真情赢得了爱情。
也许你会是何南,23岁,没有好的家境,但自身刻苦留学澳洲,以为海归硕士的身份会让自己大展宏图,可是在这个社会既没资本也没人脉,甚至太急功近利而被骗,你“上路”后的创业充满坎坷,而你始终都不曾说要放弃。
也许你会是何北,21岁,无业小混混,家庭条件最好,但却最不爱读书,天天梦想着不劳而获。父亲恨铁不成钢,给你安排的很多工作你都没有坚持下来,你们爆发冲突。直到“上路”后永失所爱,你才明白要做的就是先改变自己的性格才会有所作为。你开始回忆父亲的良言逆耳。你终于一夜长大。
……
从2007年的《奋斗》、2009年的《我的青春谁做主》到现在的《北京青年》,赵宝刚导演用“青春三部曲”将年轻人从初入社会的迷茫到青春末尾的挣扎这些过渡状态都毫无遗漏的展现了出来。不过与前作不同的是,《北京青年》不再青葱,它像一首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摇滚乐。在励志与思考之余,更有呐喊。土生土长在北京的这四个堂兄弟都是标准的社会人,青春已经悄然走远,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推翻现状,放下一切,说走就走,去寻找真正的自我。这么做当然很冒险,但年轻没有失败!
在此过程中,两代人价值观激烈对撞是最大的看点。赵宝刚抓住内核,就是当代年轻人看似衣食无忧,但其实在精神层面上一再陷入成长困局——父母的珍视让这一代人被剥夺了冒险的可能性,几乎每个人都被报以“安逸度日”的期冀。年轻人在看似一切都通往幸福的轨道上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实则生活空间的狭小与平淡已经让他们无法喘息,而最终下决心与所拥有的一切告别,重新选择自己青春的可能性被放大之后,他们选择了出走,并经历洗礼与新生。
自己想走的那条路,注定会很曲折坎坷。苦累打击,统统包括。但无论如何,都不要等到像台湾大众银行广告里的那一行老年人,垂垂老矣才想要去环岛旅行,完成青春未竟的梦想。就像《北京青年》告诉我们的:成长,远远比成功更重要。
让我们挣脱牢笼展翅高飞,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吧——
趁你我尚未老去!
北京青年观后感5
汪峰的一曲《存在》,唱出了我们多少80后的心声。
最近一部赵宝刚青春三部曲之《北京青年》正在热播,它讲述了一群在父母羽翼下长大的年青人,无奈的束缚在温暖的框框里,每天醒来便去上班,回家便是吃饭睡觉,无论阳光明媚还是阴天下午,这些事依旧继续并重复着。他们是朋友眼中的佼佼者,家里的乖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无奈却麻木的过着这看似美好的小日子。接着,一封“青春的遗书”——“结婚证”递到了他面前,大家满怀欣喜,因为那预示着,这孩子已经长大了,他将拥有自己美满的家庭和稳定的事业,他肩负的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大家庭!他将用自己剩下的几十年,为他的孩子画好那温暖的框框……于是他们给青春做了一次及时的“人工呼吸”,重新点燃青春的怒火,为各自心中的理想纷纷走出那温暖的框框,勇敢的迎接阳光下的风雨,一路上悲喜交加,迎着种.种的困难前进着,在陌生的环境下顽强的生存了下来。“爸、妈我们真的长大了”。
很多人说这部剧不接地气,不现实。人的观念不同,最容易产生分歧,暂且不论孰是孰非。确实,我们现在的社会太现实了,以至于给了我们当代的年轻人许多“懒惰”的理由。不现实?逃避现实如果还感觉现实那真的就不现实了。是的,现在的社会风气和形势,让我们这些非“官二代”、“富二代”、没人脉关系、没经济基础的只能所谓的“羡慕嫉妒恨”,打着“白领”的旗号在做着农民工的活儿,却拿着不如农民工的收入。谁也不用嘲笑谁,翻翻兜里的人民币,就知道谁是农民了,只是身体不用吃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但心里那种累和疲惫,比面朝狗屎背朝天还痛苦吧。
我接下来想说的就是“北京青年”的观后感。
北京青年这部剧,展示了我们父母辈和我们这两代人的现实情况、社会形势和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情感的写照,看完后对我的感触很大。
我们缺乏的不是梦想,而是梦想背后的勇气和执行力。其实我们不乏激情和勇气,只是被社会的“现实”逐渐磨平了棱角,变得沉默了,喜欢求稳了。记得上大学时结交的很多好哥们当时那种无所畏惧的个性以及想做点大事的激情对于冒险这方面几乎不屑一顾,挑战精神无所不在,不得不承认这些哥们的能力和年轻气盛的勇气。如今大部分安于现状,以平淡的生活为主,以赚经验作为不去争取的理由,却不知道有可能会因为赚经验而牺牲了自己的一生而给他人创造了一辈子的财富,也正因为这些固有的经验和观念,束缚了自己成长的机会,没了目标和梦想,迷茫,不快乐;当然也有部分人梦想和目标明确,坚定自己方向,确实以赚取经验作为自己通向梦想的铺路石。李嘉诚说:年轻人不要试图追求安全感,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周遭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很可能暗藏危机。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你对自己的信心,是你每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真正的归属感,在于你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命运的把控,因为你最大的对手永远都是自己。在这里,想到了跳蚤的故事,把一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盖上盖子,起初,它一直跳着冲撞盖子,最后,由于“盖子”的限制,它逐渐达不到盖子的高度,把盖子拿走,它也跳不出去了。因为什么,坎坷了,拼搏了,努力了,坚持了,疼了,未果,“现实了”。之所以现实,是因为不敢面对现实了。所以现实和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勇气也被现实逐渐磨得没半点脾气。
很多人也觉得怀才不遇,多希望有个伯乐,把我们这匹千里马挖掘出来。现在的“才”不单纯是知识,而是能力的体现。有个阿姨问我,现在人的能力靠什么来体现,现实点说,就是能赚多少钱,一个月赚三千块钱,你的能力就值三千元,也许这话让人听着不舒服,仔细想想也就是这么回事。能力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以及所在的环境,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变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而改变就意味着要痛苦,如何隐忍这些痛苦,推迟满足感,这是我们的观念所决定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造就什么样的人。人的能力在没有任何借口的条件下成长的最快。由于自己难以摆脱所在环境的束缚,没有勇气站在舞台上去挑战自己。其实人生的舞台上不在于我们的歌曲是否字调上,而是是否有勇气去站在舞台上挑战自己。我们年轻的时光也就那么几年,尤其是我们男人,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年轻人做事应细致考虑但别给自己心里设置障碍,把握好“度”就好。在大方向不变的条件下做目的性明确的事,不被路边的野花所困扰诱惑。计划细致全面后应该果断下决定,去实践。趁着年轻冒冒险、多闯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年轻时顾家过多,做事前怕狼后怕虎,那这辈子也许就在家了。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资本,不充分利用这资源岂不是浪费?我们年轻时能承担起犯错误的成本。谁年轻时还不犯点错误?如果我们突然闯进正确的门,或许根本无法理解这就是我们正在寻找的那扇门。我们不是为犯错误打好预防针,而是别在我们年老时给我们自己留遗憾。年轻时怀疑太多,未必是一件好事,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年轻时鲁莽直前,未必是一件坏事,不断后路不会成长。年轻的时光就是在实践中教会我们去实践,选择大于努力。年轻时别那么守旧,当我们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我们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肯放手,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你的观念直接影响你的能力。怀疑了伯乐,你又怎么能成为千里马呢。现在的社会有文化的没钱,没文化的有钱,拼的不是知识和学历,而是能力。能力决定个人价值,观念决定能力,而环境决定观念。
北京青年观后感精选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