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名士专题节目观后感范文5篇
20__《国学小名士》诵读大赛的的内容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两个部分。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国学小名士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1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中国哪个节日?”
“元宵节。”参赛选手回答。
这是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4年首届“国学小名士”山东省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现场的一幕。此次大赛自6月至12月举行,有上万名选手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共有12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这12位选手都是在复赛中通过“国学”和“美德”的双重考验进入决赛的。
据介绍,此次比赛突出“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首届“国学小名士”冠军刘康宁说:“古人说过,学习最好的时间有三个,马上、枕上、厕上。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空闲时间,抓紧学习这些经典文化。”
“我知道国学不像景泰蓝黄花梨,能随随便便拍出天价,读四书五经也不能顷刻送人上青云,中国文化不在于追求‘实用’,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不羁’的精神。”来自临沂市兰山区临沂第一中学的谢奕辰说,“我读苏轼的‘诗酒趁年华’,他原本写来是为自遣,但在我读来,却成了空前绝后的浪漫……”
此次比赛设计了众多环节,全面考查选手对于国学经典的理解与运用,也深深地影响了这些“小名士”的成长。参加“国学小名士”的昌乐县昌乐二中的侯朝捷说:“我从诗中获得了一种力量,感受到古人的一种智慧和心态。”来自兰山区的侯懿轩说:“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更加感受到国学的力量。”
此次活动启动以来,这些选手除了自己参加外,还带动了大批中、小学生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仅参赛选手在各地学校结合“国学小名士”建立的国学社团就达20多个,参与公益活动近3000人次,直接影响和带动周边人群超过10万人,在全省青少年中掀起了传承国学、传承美德的新气象。
去年7月,来自枣庄赛区滕州市第一中学的“国学小名士”高晗,以大姐姐的身份走进当地小学的留守儿童群体,辅导他们做作业,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画画,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让留守儿童度过了愉快而美好的一天。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高晗就用谈心的方式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敦促他们不能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同时,她还特意为留守儿童们上了一节暑期安全课,提醒他们注意身边的`安全隐患,远离危险。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滕州市区一家幼儿园里,近20名孩子端坐在教室内认真地齐声朗诵《弟子规》。这堂国学课的老师不再是孩子们熟悉的面孔,而是来自滕州一中的“国学小名士”徐杨和吕文兴。课堂上,徐杨、吕文兴通过各种小典故、小寓言,把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生动地传授给孩子们。
“本来觉得小朋友们不认得字,教起来会比较困难,没想到20多分钟后,他们就已经能较为流畅地朗诵。”徐杨说,在这次活动中,他不仅过了一把当老师的瘾,还通过弘扬传统文化,获得了成就感,内心很愉悦。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2
这几天,我观看了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有预赛、复赛和决赛。看了以后,学到了很多知识,感受很深。
决赛十分精彩,竞争非常激烈,让人看得激情四射,恨不得也参与进去。决赛分三个环节:初露锋芒——诗词接龙;火眼金睛——找出诗词知识中的错误;妙笔生花——根据命题现场作诗。其中,我最喜欢的环节是火眼金睛。这个环节考验的是小选手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让我学到了很多经典国学知识。比如,古诗词中对自己父亲的称呼居然有这么多:家父、家严、家翁等等,这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节目是《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我们语文课本上就有,而且,我们都读过,对里边的人物和语言都很熟悉。但是,用文艺演出的形式,展现课本中的内容,我还是第一次见。里面的楚王演得惟妙惟肖,像是真的楚王站在大家面前一样。那毫不客气的语气,傲慢的神态和对晏婴的歧视都表现了出来,让人看了就生气。而晏子,面对楚王的傲慢,并不害怕,十分镇定,不慌不忙地同楚王展开周旋,楚王对齐国和晏子的每一次侮辱,晏子都用巧妙的语言作出了回击,搞得楚王狼狈不堪,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这就是经典国学的高深之处,语言也能作为刀枪之用,不得不佩服我们汉语的博大精深。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学的魅力。
五千年的文明,国学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国学又像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我们在学习道路上不断前进。我决心要认真学习国学经典,争取做一名国学小名士。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3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类经典诵读大赛——《国学小名士》,这个比赛从17市挑选出20个优秀选手,他们不仅不仅在国学上苦苦学习,还参加、组织过许多公益活动,他们当中,有人获得了2019年感动淄博年度人物,有人曾经去过敬老院去帮助老人,当然,还有很多很多……
这个比赛分三个环节,第一个是我爱记诗词,对弈中华古诗词。在题中,会指定1-2个字,要打出哈有这个字的诗词。选手们个个倒背如流。就像是有准备一样。
第二个环节是名家对对碰,有身着古装的小朋友出题,提问了一些古代的成语和尝试,选手们对答如流,有些我好歹能答出几个,有些我完全不知道。
第三个环节是美德大考验,这是比赛的重要环节,这就可以真实的显示出选手平常是不是可以真正做到与人为善。有些,我有的时候还可以,而有些我确是做不到。
最终,潍坊选手刘康宁成功夺冠,他的国学知识,和他的中国传统美德值得我们敬佩。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4
在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但到底何为国学呢?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
其实,国学就是中国自己本土发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沟通前就已经存在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学的冲击和刺激,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国学,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更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国学,是治国平天下之学。修齐治平,是真正中国文化的核心追求,很能完整地表达国学的精神,表达中国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5
今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山东省首届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我看完后,深有感悟。
节目的第一项是“我爱记诗词”,规则是∶任意出一个字,让小选手轮流答出一句带有这个字的古诗词,答对则过关,答错则出局。小选手们沉着冷静,反应敏锐,都一一答对了主持人的问题,我非常佩服他们的博学多才和机智果断。
中华民族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所以第二项便是∶美德大考验。餐桌上有六个人,却只上了五个人的食物,要看他们怎么分配食物,让每个人都可以吃到。还要看晚辈在长辈面前尊老敬老的礼仪,包括语言和行动方面。通过这次美德考验,我懂得了要学会谦让和尊老敬老,还要注意在餐桌上的一些礼仪。
考考你∶什么,是中国人的根本?当然是孝。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孝道的故事∶从前,有个叫孙元觉的人,从小便非常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的父亲却对卧病在床的爷爷非常不好,认为他不但不能干活,还要让儿孙去侍候他,心里非常厌烦,常常辱骂老人。有一天,父亲编了一个箩筐,想把爷爷装进筐扔到深山里去。孙元觉知道了,便对父亲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您不怕我等您老时也用这箩筐把您带到山里丢掉吗?”,父亲听后猛然醒悟,连忙把老父亲带回家去好好侍候。我非常佩服孙元觉的孝心,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父母和身边的亲人尽孝,这是天经地义的!
再给大家讲个诚信的故事吧,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一诺千金”这个词,这里还有个典故呢:一诺千金源于《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在现代的名人中, 宋庆龄奶奶也是一个诚信模范:宋庆龄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到了约定日期,天却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认为宋庆龄奶奶不能来了,但宋庆龄依然冒雨去看学生,这让他们非常感动。所以,我们一定要向宋庆龄奶奶学习,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我总结了一下,这次大赛的主题便是: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我们不但要在心中记牢这些美德,还要把这些美德用到实际行动中,自己就会变得像文中的主人公一样,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国学小名士专题节目观后感范文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