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专题节目观后感 >

火种观后感大学生作文

若水分享 1147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做”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用实际行动体现理想信念的力量,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火种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种观后感大学生作文

火种观后感1

在院党委的组织下,我观看了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专题纪录片《火种》。该片共六集,从“求索”到“创立”,立足文献,依托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物,通过权威专家的深刻解读梳理了从辛亥革命至上世纪20年代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进入山西,并在山西生根发芽,直至山西党组织成立这一基本脉络,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初创过程的动人画卷。

我的思绪被吸引到了二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辛亥革命播下了“科学与民主”的火种,开辟了近代中国寻求变革、自强的新纪元;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五四”爱国学生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播下了火种;以高君宇、王振翼和贺昌等为代表的山西早期革命先驱,以开展各种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组织革命社团等形式,发动了山西的革命运动并与全国的革命活动遥相呼应,给山西的革命工作播下了火种……我再次领略了山西这块古老土地上重视教育、人才辈出、人杰地灵、革命发端早、文化底蕴深的特殊省情。我感到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通过记录片,我学习了一位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事迹。在党的早期历史上,有一位被称作“中国青年革命的健将”的活动家,他就是高君宇。他师从李大钊,是青年团的发起人之一,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在莫斯科亲耳聆听过列宁的教诲。在“五四”运动中,高君宇等十几个学生冲进曹汝霖的住宅,痛打章宗祥。高君宇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1912年考入山西省第一中学,因才华出众,以“十八学士登瀛州”而享誉省城。少年高君宇对社会政治问题非常关心,订购了《晨报》、《申报》、《康梁文钞》等进步书刊研读。1915年,他参加了反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斗争,捐款翻印“二十一条”全文广为散发,组织游行和街头演讲,声援蔡锷等人护国反袁斗争。翌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学习。在当时进步思想的发源地北京,高君宇受到激进的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很快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1918年5月,他参加了反对北洋政府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活动,成为近代中国学生运动史上第一次公开的游行请愿活动。1919年5月4日学生爱国游行时,高君宇是组织和参加的骨干之一,和许德珩等十几个学生冲进赵家楼,痛打签订卖国条约的官员章宗祥,演出了“五四”运动壮丽的一幕。随后,他代表北大学生参加了学联的领导工作。高君宇参加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筹办图书馆,命名为“亢慕尼斋”共产国际代表来华帮助建党,高君宇是重要对象之一。高君宇曾做过孙中山的秘书,协助孙中山平定商团叛乱。 1919年10月,高君宇担任邓中夏主持的平民教育讲演团骨干和领导,同邓中夏一起在城市、农村讲演,宣传进步。1920年3月,他参加了由李大钊指导、有19名学生秘密组成的'北大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并与其他会员一起筹办了附属研究会的图书馆,命名为“亢慕尼斋”(共产主义的译音)。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帮助中国先进分子建党,高君宇也是重要对象之一。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共产主义小组,高君宇是首批成员之一,成为山西省的第一个共产党人。高君宇于1922年7月党的“二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担任党报《向导》的编辑。翌年在党的“三大”上担任了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1924年年初,他又同李大钊、毛泽东等一起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广州商团叛乱时,高君宇的指挥车曾被叛军子弹击穿,他裹伤再战,协助孙中山迅速平定了商团叛乱。1924年10月,他随孙中山北上,到北京因肺病住进德国医院治疗,并抱病出席了1925年1月在上海开幕的中共“四大”和3月的国民会议。同年3月,高君宇因猝发急性阑尾炎割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29岁。

通过观看影片,我深受教育,我要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准确把握“火种”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精髓要义,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争做合格党员,将党的优良传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品行锻炼,弘扬良好作风,争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党员。

火种观后感2

入党为什么?是每一个面对党旗宣誓的人都会面对、都不得不进行思考的问题。李斌对入党的认识,就是吃苦和奉献。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他攻克了技术上一个又一个难关,成长为数控机床调试、维修、编程等领域的专家型工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李斌身上,我们看到了实现理想信念的现实路径。“入党就是吃苦”,其实就是比一般的人多学习一点、多努力一点、多实干一点,面对艰难困苦多执着一点,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因此,“入党就是吃苦”应成为全体党员的共同价值追求。

“吃苦”意味着对平凡岗位的坚守。“吃苦”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面对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浮躁诱惑,很多人都难以做到坦然面对。李斌从一名基层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专家型工人,拥有40项个人专利、获得多项荣誉,但他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30年不改初心,即便是面对出国培训时国外企业的挽留、其他企业的高薪邀请也不为所动。甘于平凡、甘于吃苦,李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的誓言。

“吃苦”意味着责任与担当。选择吃苦和奉献,就意味着比别人要多尽一份责任。面对一台多家单位都无法修复的进口数控机床设备,李斌主动挑起维修的担子,和同事一起用一个多月时间使机床恢复正常工作,不仅为单位节省了购置新设备的大笔费用,而且提高了原有设备的加工精度。这种知难而上的作风、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正是一名共产党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生动体现。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身处和平发展年代的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就应该体现在立足本职岗位吃苦奉献上。如果在入党之初没有坚定吃苦的信念、没有树牢奉献的精神,只是把入党当作升官发财的“垫脚石”,这样的党员不仅体现不出应有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且最终会滑向腐化堕落的深渊。因此,能否吃苦,也是检验党员党性修养的一块“试金石”。

人要有信仰、有目标。对共产党员而言,信仰信念更是精神上的“钙”。将“入党就是吃苦”作为党员的共同时代价值追求,我们就能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更加注重实干和苦干,为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同时,书写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华章。

火种观后感3

观看《火种》,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中全会及我校五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为我校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火种》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与山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共分为六集。第一集《求索》主要讲述了高君宇等革命先辈在民族危亡之际求索救国救民之路。第二集《星火》阐述了山西早期共产党人积极响应五四运动,正如同山西苍茫大地上的星星之火开始点燃,形成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第三集《先驱》体现了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信仰的感召和支撑下,以高君宇为代表的山西早期共产党人承载着历史使命,书写着近现代历史的新篇章。第四集《交锋》讲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与其他各种思想激烈争鸣中,在李大钊、高君宇、彭真等马克思主义者有理有据的辩驳中,马克思主义以其博大精深、科学先进的理论确立了上世纪20年代初山西思想解放潮流中的领先地位。第五集《觉醒》主要是进步知识分子、青年学子和工人阶级的觉醒,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的传播以及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山西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干部基础,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第六集《创立》从中共太原党支部的创立到发展作了概况,一代代山西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为实践自己无悔的信仰舍生忘死。该片立足文献,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山西大地生根发芽的过程,勾勒出一幅我党在山西初创过程的动人画卷,讴歌了山西早期共产党人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通过观看影片,进一步坚定了我院党员师生的理想信念、提高了党性觉悟。教职工党员表示,要认真履行党员职责,切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学生党员也纷纷表示,要继承与发扬“火种”精神,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学校及国家的发展努力奋斗。

火种观后感4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充分发掘我党的红色革命史开展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推进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种》一片分为六个分篇,从《求索》到《创立》,详细生动地再现了我省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履迹,精彩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我省的光辉历程。观影过程中,学员们神情专注,有的甚至热泪盈眶,三晋大地百年浮沉宛如昨日重现。高君宇、彭真、王振翼、贺昌等等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深深地感动了学员们,同学们不时低头挥笔写就感想,不时抬头紧紧注视银幕,教室里洋溢着一片令人动容的气息。

纪录片《火种》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内容,是做合格党员的生动教材。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志向远大意志坚定,他们对单纯的物质追求嗤之以鼻,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对理想的追求矢志不移,为信念的坚守终始不渝。在高君宇、王振翼、彭真、贺昌、李毓堂等年轻共产党人的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他们以天下为己任铁肩担道义的中国知识分子传统理想,也能看到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近代工业文明条件催生出的先进思想理念,正是这二者的结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才有了山西党组织的诞生。《火种》讲述的故事,是一个青春、激情、奋斗、献身的故事,正是有了他们一批批先驱者的不懈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辛福生活。我们要永远地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

火种观后感5

“种子生长需要泥土,能成为泥土,好。”这是电影《大火种》中革命战士鲁真英勇就义时,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留下的话。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是那样平静,那样淡然。我想,在那个风雨如晦,革命艰难的峥嵘岁月里,这话必是每一位革命战士的心声,活着就成为火种,散播真理,死了也要化作泥土,滋养革命种子,让它生生不息。

《大火种》的故事发生在1926年的广饶县刘集村,一位叫刘雨心的姑娘带着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从济南来到了这里。她不仅仅是回乡探亲这么简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让这里的人们认识和了解这本小册子——《共产党宣言》。电影以刘忠良为主人公,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思想变化。从最初为了“吃饱馍馍”开始接触这本书,到后来在这本书的引导下,真正认识到自己饱受地主阶级的剥削,“万国劳动者团结起来”才能推翻旧世界,迎来新生活。在“马大胡子”思想的引领和支撑下,刘忠良带领受尽压迫和屈辱的农民与地主阶级作斗争,先后组织了觅汉增资、红枪会砸木行等农民运动。看到地主老财面对团结起来的无产阶级手足无措,跪地求饶时,观众们大快人心!可地主们联合报复,伙同反动政府军警对村内进行搜查,党组织处于即将暴露的边缘。终于在最后一次行动中,刘忠良、刘雨心不幸被捕,在严刑拷打逼问不出半句关于党组织的秘密后,刘雨心被枪决,刘忠良被钉死在了十字架上。当侩子手将长而粗的铁钉锤入刘忠良心脏时,同样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革命的火种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点燃了更多劳动人民心中的火苗,一发不可收拾,有他们的兄弟,有他们的妻子,有他们的娃娃,革命的火种代代相传,炽热燃烧,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时,刘忠良的妻子和哥哥才拿出了那本经过多少人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共产党宣言》上交给了国家。往事随风,感慨万千,我们的党从当初的势单力孤、饱受摧残,经历大风大浪、多重磨难,最终走向了繁荣,带领人民过上了当家做主的日子。而这本见证了风雨沧桑的小册子一切完好如初,就像革命战士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一样,不曾褶皱、始终如一。

作为建党95周年的献礼,这部电影触动我心,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动人,语言简单朴实,却饱含深意,观看中几度落泪,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今天,教我们如何不珍惜!其实,不论是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革命年代,还是今天改革稳定、和谐发展的年代,一路走来,都少不了共产党员忘我奉献,不畏牺牲的身影,雷锋、孔繁森、焦裕禄、沈浩、杨善洲......他们用坚定的信念,扎实的行动,弘扬党的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如今,改革发展祖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我们可能无法做一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可以立足本职,脚踏实地,每天做一点,每天变一点,持续地为发展党的事业做贡献,我们党的事业就会更加蓬勃,中国的明天就大有希望!


火种观后感大学生作文相关文章:

大学生观后感优秀作文5篇

大学生观后感五篇范文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大学生范文5篇

2020年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观后感大学生作文【5篇】

消防公开课大学生观后感5篇最新

观后感作文500字六篇

《在一起》抗疫情大学生观后感精选五篇

消防安全公开课大学生观后感最新5篇

大学生观看“讲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观后感5篇

《罗生门》观后感大学生范文5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502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