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第一讲党开启和领导了中国改革观后感5篇

若水分享 1147

观看了《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党开启和领导了中国改革之后,我对改革一词有了很深的感悟,也深深震撼于中国改革的伟大变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党开启和领导了中国改革观后感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第一讲党开启和领导了中国改革观后感5篇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观后感范文一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加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肩负的使命更加艰巨。面对逆风逆水,必须勇开顶风之船,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强调,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党员干部要树立能力提升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持续升级、不断扩容补足能力上的短板、本领上的不足。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最强大脑”,掌握解决问题方程式的“金钥匙”。自觉担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使命任务,把火热的斗争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以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主动到情况最复杂、问题最集中的重大斗争一线去经风雨、见世面,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锻造战之必胜的过硬本领,搞清楚经济面对的是什么问题、发展需要解决什么难题,做到不仅心中有数,更心中有术,拓展政策空间,提升制度张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赢得胜利赢得尊严。面对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新形势,党员干部要拿出战斗意志和决胜勇气,带头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涵养改革攻坚的硬核锐气,营造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强大气场。要为着解决困难去工作、去斗争,自觉踏出“舒适区”,主动寻找“训练营”,争做改革的“实干家”“促进派”,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脱贫攻坚第一线、改革开放最前沿,攻坚克难、除弊纠顽,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加强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打通淤点堵点,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新发展活力。要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既在战略上布好局,也在关键处落好子,在抓落地见实效上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拓展深度,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使各项改革朝着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聚焦发力。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成事之要,首在择人。要坚持事业为上、坚持在改革攻坚中考察识别干部,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不拘一格选贤任能,旗帜鲜明选拔重用改革者,大张旗鼓褒奖激励改革者,理直气壮支持保护改革者,对耽误、阻挠、迟滞改革的,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撤职,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更多的干部勇挑重担、奋发有为。

党的团结统一是党的力量和生命所在。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自觉增强看齐意识,挺直担当腰杆、绷紧责任之弦、提振改革创新精气神,勇做改革“攀登者”“挑山工”,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的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改革攻坚的共同意志,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势蓄力。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观后感范文二

不怕困难、拼搏攻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战胜种.种困难、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彭德怀元帅在朝鲜战争结束后说了一句极富有象征意义的话:帝国主义在东方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上甘岭战士们一样的志愿军在为此奋斗。在志愿军中,正是因为自上而下都有着这样一种不惧困难、敢于牺牲、誓夺胜利的战斗精神,才在长津湖力挫美国陆战一师,彻底改变了朝鲜战场的态势,更改变了全世界对于中国以及中国军队的印象。

“改革关头勇者胜。”当前,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改革攻坚的任务十分繁重,是顺利转型发展还是惯性下滑,关键因素就是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战斗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攻坚的重要指示,我们确定了明确的重点改革攻坚任务,每一项攻坚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都是真刀真枪冲着转型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去的,在改革道路上前进的每一步,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发扬敢拼敢冲的劲头和不怕牺牲的付出。

敢于胜利、誓夺胜利,坚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战斗意志。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当美军每秒钟有6发炮弹落在我军阵地,我军却岿然不动;而当志愿军每6分钟有1发炮弹落在美国阵地时,美军则落荒而逃、一败涂地。“唯武器论”的美军碰到了一支打不烂、拖不垮、誓夺胜利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充分说明我们必胜的意志和精神弥补了武器装备的不足,从而取得了看似难以取得的胜利。

如今,我们的改革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在凤凰涅槃、加速崛起的关键节点上,稳定经济增长、扭转发展拐点、新旧动能转换、维护城市形象,哪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哪一项都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更需要我们坚定敢打的信心和真打的决心。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工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大,又结合实际制定了招商引资、人才选拔、容错纠错等多项制度保障,可以说既有“阵地”又有“武器”。重塑发展优势、再造中华辉煌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有责任有义务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更有充分的理由坚信我们一定能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拼出一片新天地,以更大的作为演绎祖国发展新的精彩。

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战斗姿态。

长津湖战役小高岭战斗中,杨根思让重机排长和其他几个剩下的战士,将打完子弹的重机枪送回营部后,自己一个人抱着炸药包冲向了迎面而来的敌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视死如归的不只是杨根思一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个战士,为了最终的胜利舍身向前。

当前改革的战场虽没有硝烟,但依然形势严峻,不能抱有局外人和旁观者的态度,而是需要每名党员干部躬身入局,让每一项任务都有落实、有战果。坚持高标准对标、集优化布局、协调式发展,突出重点攻坚,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旗帜已亮、方位已定、目标已明,剩下的,就是“头拱地,向前冲”的加油干。不拼不抢,再好的机遇也只不过是抓不住的一把散沙;不担当不作为,再宏伟的蓝图也无法变现。要坚持深度思考,主动自我提标,强化“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三种理念,走出舒适区,在更高一个层次中寻找标杆,把高标准的要求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全领域,把高标准的思想渗透到各行各业的每一级每一人,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具有重大影响的改革品牌;要坚持有解思维,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习能力,补齐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涵养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要坚持一线工作,顶格推进,既当“指挥员”又当“主攻手”,既当“施工队长”又做“拼命三郎”,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抓紧抓实抓细,说到做到、干就实干、干就干成,吹糠见米、落地见效;要坚持系统思维,以全局意识推动改革攻坚,在产业、科教创新、金融、改革开放、文化、生态等领域赋能,打造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生态链条,实现多点开花。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锤炼“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斗韧性。

我们都记得,抗美援朝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带领下,在缺水、缺粮、缺弹药的条件下丝毫不松劲,打退了数倍于自己、拥有飞机坦克汽车大炮的美国侵略者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像“一颗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了上甘岭上。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我们改革所对抗的是积累了数十年的产业结构问题、生态环保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急于求成、心浮气躁,因久攻不下就泄了干劲、乱了章法。在产业上要优存量、扩增量,强化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注重推动“红海产业”向“蓝海格局”的过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研平台建设,学习掌握运用金融知识扩大资本作用,做好产业链的“补、增、强”文章;倾力培养潜力企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在环境改善上要做到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加快问题整改,巩固现有成果,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改善。在民生工作上对贫困户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保障实现真脱贫;进一步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做好基础生活保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教育体系,推动扩容提质;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医疗筑基工程,夯实医疗基础;探索社会治理路径,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

“向光明大道前进,艰苦奋斗,胜利是属于我们的。”让我们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态度,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豪情,“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闯劲和勇气,向一个个改革的目标发起冲锋,在改革攻坚中铿锵前进,最终赢取高质量发展的辉煌胜利!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观后感范文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章第三个专题《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刊载的是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原文,此文共13278字,详细阐述了改革开放的背景和由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实践启示和理论价值等。全文脉络清晰、内容丰富、引人深思、振奋人心。

深刻领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掀起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浪潮。42年前,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为了把国家从危难中拯救出来,邓小平同志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打开了中国封闭多年的大门,鼓励全国人民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和世界各国加强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中国几代领导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抢抓历史变革的发展机遇,有力地推动中国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是我党的一次伟大觉醒,蕴含了我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我国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后来的大胆试,勇敢改,艰苦干,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

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就,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推向深入。

改革开放42年来,我国几代国家领导人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不断将改革的步子越迈越大,将改革的领域越开越远。我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等多项成就。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之治”。改革开放的帆船将中国人民驶向幸福的港湾,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前所未有。

认真总结汲取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全力推动党的伟业再创新辉煌。

42年的改革开放,42年的沧海桑田,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取得辉煌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以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决不能停歇,要从改革开放中汲取宝贵经验,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扩大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全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行得更稳更远。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观后感范文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取得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成果,书写了改革开放的伟大篇章。夜阑人静,细细感悟,它如同一本书静立眼前。这本书,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鲜红是它的封面。轻触这本书,封面的底色如此夺目,是闪耀着光芒的中国红。四十二年前的中国,经济落后,人民缺衣少食,干部思想僵化,全国百废待举。面对人民的期望,党中央精准部署,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从此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一开启,就被赋予了中国红的底色。党中央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取得了翻天覆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习近平总书记,都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赤诚之心,带领全国人民“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瞩目的传奇,红色中国坚强屹立在世界东方,鲜红的党旗和五星红旗在神州大地高高飘扬。让我们读懂这份赤诚,坚守底线思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奋斗浸透它的纸页。“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翻开改革开放这本书,每一页字语背后都浸透着“奋斗”二字。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邓小平同志鼓励党员干部,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从小渔村迅速成长为中国版图上的亮眼地标,改革开放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奇迹”。我们党引领人民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是一代代人接力奋斗的结果。“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我们还要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让我们阅读一个个奋斗的故事,感知拼搏的生命之光,然后化为前行的动力。

力量贯穿它的篇章。捧起这本书,纸页随时间的流转愈发厚实,让我们感受到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让世界惊叹的“深圳速度”,来自于举世公认的“中国力量”。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效率,我们不会忘记“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深圳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无数中国人的青春与奉献,都被写进了沉甸甸的改革开放之书,无数个细节彰显了深圳“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见证了深圳速度和中国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让我们阅读这份力量,弘扬这份力量,将力量深耕厚植于每个人心中,在时势的大潮中激流勇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勠力同心、砥砺前行。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用改革开放,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如今,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在细细品读改革开放这本书的同时,让我们锐意进取,继续写好改革开放新篇章,不断续写“春天的故事”,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系列公开课第一讲观后感范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干字为先。干事创业,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此,准备五条密码,助力年轻干部成就干事创业梦想。

密码一:要保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这是信仰更是责任。“志不立,天下无成之事。”年轻干部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重要的人才储备,身上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应志存高远,把修身立德放在首位,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提高自己的政治能力,涵养过硬政治定力,坚持把党的科学理论武装作为基础任务,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要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心胸就开阔,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密码二:要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这是初心更是使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也是年轻干部所孜孜追求的崇高心境。回顾党和国家的奋斗史,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广大领导干部都在不断解决问题中为人民谋幸福,在攻克各项难题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彰显担当。作为年轻干部要始终把群众呼声、群众需求作为干事创业的第一信号,具备“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抓落实能力,不要在纸上空喊口号,也不要高高在上,凌空蹈虚,要把政绩体现在人民的幸福里,把功德建在群众的口碑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铿锵誓言融入执政为民的行动中,永葆赤诚为民的情怀。

密码三:要练就“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业务本领,这是职责更是能力。“疾风知劲草”,在面对重大危机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是检验干部能力高低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年轻干部要锤炼“七种能力”,即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冲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这七种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广大年轻干部列出的“能力清单”,既是期望,亦为鞭策,更是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和保障。当下,推进高质量发展也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还要继续跨越许多“雪山”“草地”,还要征服许多“娄山关”“腊子口”,年轻干部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持有“空杯心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在点滴积累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七种能力,努力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华章。

密码四:要汲取“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干事毅力,这是历练更是成长。“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想做事成功,离不开坚持。这也是一种执着。年轻干部正处于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要自觉发扬“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主动想事、主动干事,做到心中有责,脚踏实地干事业,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敢于啃硬骨头,扛重担子、接烫手山芋,直面问题和矛盾,真刀真枪的解决问题。要在一线吃劲岗位“摸爬滚打”“历练心智”,切忌“三分钟热情”“热一阵,冷一阵”“紧一时,松一时”。要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坚守“千磨万击还坚劲”的精神,坚持“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奋斗,把党的初心使命铭刻于心,努力践行为国为民的青春誓言。

密码五:要涵养“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操守作风,这是正气更是底气。古人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贪欲是万恶之首。年轻干部清正廉洁、作风过硬,则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因此,年轻要戒贪欲、淡名利、守清廉,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工作中既要有“悬鱼太守”羊续悬鱼拒礼的果断,又要有“四知太守”杨震当面拒金的“无情”,更要有“一钱太守”刘宠不为金钱所动,视金钱如粪土的心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台前台后一个样”,时刻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纪律法规,守住清白、稳住心神、管住言行、经住考验,勤政廉政、扎实走好每一步,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视频内容全文

大家好,我想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

中国改革是一篇大文章,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这是一个具有很强烈的政治历史感的问题。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考虑。那么可以说,影响中国改革有很多的动力,有很多的因素,这些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它们之间又是怎么相互发生作用的呢?我认为,在所有影响中国改革的这些动力和因素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奇迹,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因此,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中国改革的开启、深化和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开拓者、创造者和领导者。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那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她在哪些方面领导了中国改革呢?我想从这样四个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一是政治领导,第二是思想领导,第三是组织领导,第四是社会领导。

中国改革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正确的政治领导保证了改革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这艘巨轮要在世界文明的大道上驶向辉煌的未来,那么这艘船的船长就是中国共产党。上个世纪90年代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社会主义将走向何方?在我们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也发生了一些偏移和摇摆。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我们中国改革的指南针和定盘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表明她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而这个政治立场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保证,她要满足人民的需要,要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

人民这个词不是我们大家平常谈的普通的个人。它是一个政治概念,是一个先进性的概念。它代表着一种正确的方向,它与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所以党的立场、党的意志一定要和人民的立场、人民的意志一致。有的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说我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是坚持党的立场还是坚持人民的立场?当他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把党和人民置于对立面了。那么党的意志应该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的需要,而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追求应该成为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一个根据。这就是坚持人民立场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我们看思想领导。中国改革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离不开正确思想的指导。中国的这艘巨轮要平稳地驶向辉煌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正确的政治航向之后,还需要一定的指导思想来制定方案、计划,所以正确的政治领导需要正确的思想领导。那么党的思想领导主要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人的行动都受一定的思想观念的支配,我们进行社会革命,首先要进行思想革命。

1978年5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既是一场深刻的哲学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很多人抱有教条主义的观念。邓小平曾经说,他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有的人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可是他反对、否定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那么坚持毛泽东思想就首先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中国的改革当中首先体现出这一点。

我们知道,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的改革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小岗村的改革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但这个过程实际上是非常艰难的,这个改革遇到了很大阻力。但是,当时邓小平等人支持了改革。当时中央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也肯定了大包干的做法,因此家庭承包责任制才在全国范围展开。那么实际上,农村的改革包括以后的拓展到全国的改革,使我们认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使人们思想上有一个极大的变化。

第三方面是组织领导。我们设计的成功的改革方案需要基层组织,需要千千万万的人将这个改革的方案、计划落实、实践。那么中国这艘巨轮要驶向辉煌的未来,也需要有人执行船长的命令。但在这个问题上,恰恰我们说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有时候,中央的决议、计划落实到基层执行不畅,执行的时候有的拐了弯,有的打了折扣,有的变通了,有的拖拖拉拉。我们进行精准扶贫,扶贫款到了基层,有的人把它揣在了自己的腰包。我们拨了钱去修路、修桥、兴修水利,结果有的人挪作他用了。所以将我们的这个计划、决议贯彻到底,需要基层组织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队伍,需要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

那么习近平也告诉我们,中国要办好自己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他说,我们举荐人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人尽其才。所以对人才的重视,对我们基层组织的建设,成为党保证正确的强有力的组织建设的根本的方式。

第四就是社会领导。中国的改革要顺利地进行,之所以它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是党具有很强的社会组织力和凝聚力。那么回到我们中国的这艘巨轮上来看,这艘巨轮要保持一个持久的动力,需要我们每个人给它以前进的动力。那么在社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方面,可以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可以显示出我们改革的优势。

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深刻地把握了社会发展规律,以极大的勇气开辟了中国发展道路,肩负着人民的希望,带领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三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站起来是基础,它表明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立,表明我们结束了挨打的历史,我们获得了存在的权利。富起来是条件,富起来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使我们结束了挨饿的历史,使我们能够扬眉吐气,我们获得了一个存在的尊严。你想,很穷肯定是很没面子的。强起来是目的和归宿,它使我们有更大的国际影响力、世界的辐射力,使我们在国际的关系当中有更大的话语权,使我们获得了存在的价值,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本节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一讲党开启和领导了中国改革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

白岩松演讲观后感精选5篇

2019青马公开课第二课学习心得,青马公开课观后感范文3篇

2020民法典公开课观后感学习感悟5篇

2020民法典系列公开课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关于2020师德师风系列直播公开课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民法典公开课观后感5篇

2020民法典公开课观后感5篇

党校公开课第三讲与祖国共成长观后感心得2020精选5篇

2020大学生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公开课观后感5篇

2020民法典公开课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4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