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5篇600字
电影介绍的是在印度的一个摔跤的摔跤手,他是一名获得国家冠军的一名选手。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你是我的骄傲!”
这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句对白,我被深深地打动了,它凝聚着几十年的父爱。男主角马哈维亚,曾经是一个摔跤王,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摔跤。他有一个梦想,希望生一个男孩,并把它培养成世界冠军。他尽管用了各种生男孩的“秘决”,但是无法回天,一连生了四个女孩。在绝望中,他无意发现了两个女儿的“打架”天份,就把女儿当成男孩进行严格的而残酷的训练和比赛。大女儿吉塔由于全部忘记了父亲所教的技术,经历了多次失败后,在父亲的鼓励、指导下,过五闪斩六将,最终嬴得了英联邦55公斤级的摔跤比赛冠军,父亲就对女儿说了这句话。
我对男主角的角色非常熟悉,感觉他有我父亲的身影。他希望女儿实现他的冠军梦,所以对两个女儿特别狠。每天凌晨5点,他就带她们魔鬼训练。女儿因为累而找各种放弃的理由,父亲干脆把女儿美丽的长发前掉。女儿自作主张休息一天,却被父亲严厉责备……我的父亲也是一样的,事事严格要求。
我写作业最讲究的是“快”,有时写得又乱又脏。父亲检查后,不高兴的叫我重写,要求书写规范,有条理。我不情愿地重写,可还是没有达到要求,只是比头一回好一点。爸爸生气了:“乱七八糟的,就算写对也没有用,老师批改时看不清楚,直接红笔‘KO’,那你不是白写吗?平时不严格,就不会有进步”父亲将作业本子拿到厨房当柴烧了。这火烧到我的心里,我终于懂得了什么是严厉的父爱。从那开始,我就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
父亲不仅在学习上对我严厉,而且在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
周末,老师给我一个任务:下周一在国旗下讲话《珍爱生命,严防溺水,交通安全》。我准备好了稿子,以为就大功告成了,就玩周日的半小时电脑游戏。父亲看过稿子后,让我修改。几分种后,我还沉迷在游戏中,父亲不由分说就强制关了电脑。我在难过中修改,朗诵了5次。父亲说:“在全校师生面前,读得没有波浪起伏,没有情感变化,谁会认真听呢?谁又会被你的话打动而珍爱生命呢?”原来父亲不止是要我完成讲话的任务而已了。
周一的早上升旗时间下起了雨,老师让我在楼道下演讲,动情、伤感、激励,不同的语调传到了每一个教室。老师表扬了我:“老师非常认真听,同学们也听得很动情。如果参加玉州区比赛,肯定得特等奖。”
没有马哈维亚的严厉,就没有吉塔的世界冠军;没有父亲的严格要求,就没我今天的“骄傲”。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
今天终于抽时间观看了《摔跤吧!爸爸》,很多年没有看印度电影了,记忆中的印度电影一般多为爱情题材,以歌舞见长,也不乏俊男靓女。然而,《摔跤吧!爸爸》令我对印度电影有了全新的认识。
该片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一位印度前摔跤全国冠军马哈维亚倾其毕生的心血来完成为国家实现摔跤世界冠军零的突破的故事。
故事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讲起,马哈维亚站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直播,遗憾自己不能上场为国争光。
于是,他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即将分娩的妻子能生出一个儿子,让儿子帮他实现梦想,结果妻子生的是女儿,令他很沮丧。接下来,全镇人都帮他想办法生儿子,可是,上天弄人,马哈维亚直到第四个女儿出生,终于准备放弃了。
突然有一天,马哈维亚回到家看见院子里聚集了很多人,原来是他的两个女儿因为某些原因把两个男孩儿打得浑身是伤。惊讶之余,他不但没有责备女儿,还仔细询问她们是如何打人的,他突然意识到,女儿们如此有天分,完全有希望帮助他实现摔跤世界冠军的梦想!
自那天起,他开始对两个女儿进行严苛的训练,不顾世人的冷嘲热讽,不顾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为了训练方便,给女儿换成短裤T恤,甚至还剪了被认为是女孩儿标志的一头秀发。
面对父亲残酷的训练,姐姐吉塔和妹妹开始反抗。直到姐妹俩参加一个年仅十四岁小姐妹的婚礼,她们对新娘抱怨父亲的严苛,可是小新娘却说,至少你们的父亲是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去对待,希望你们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就把十四岁的女儿嫁给没见过面的男人,从此每天只能与繁重的家务打一生的交道。
第二天,父亲照例早早的被闹钟闹醒,照例去女儿房间叫早,可是,令他意外的是,床上空无一人,他来到自己给孩子们在农田边搭建的简易训练场所,发现吉塔姐妹正在自觉地训练。
马哈维亚觉得是时候带女儿们出去闯荡江湖了,大家都嘲笑他带着女孩来参加男子比赛,可是,尽管吉塔第一次出战没有赢得比赛,但她出色的表现足以令世人大跌眼镜。
顽强的吉塔回家继续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刻苦训练,她期待着下一次比赛机会。没有太久,吉塔就捷报频传,抱回了许多奖杯,人气高涨,镇上的居民也以她为傲,特别是镇上的鸡肉店老板,因为他曾经超低价照顾急于给孩子增加营养的马哈维亚。
吉塔拿到全国冠军后,照例要离开家去印度体育学院接受专业训练,由其他教练统一管理,马哈维亚非常失落,为吉塔的训练担心。
果然,在伙伴的影响下,吉塔的生活发生很大改变,不再那样全身心投入在训练中,加之教练要求她们把过去学的全部忘掉。结果,吉塔错失了几次在国际大赛上取得胜利的机会,直到教练对她说出:也许你注定不能赢得比赛。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3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夏天了,很多培训班、夏令营都在为暑假提前预热。最近在与几个家长闲聊的时候,都提到了孩子暑假报班的问题,有个妈妈还发来提高孩子抗挫力的夏令营宣传单,问我,像这样的活动,应不应该给孩子报?
作为一个妈妈,我也常常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帮助孩子把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发挥出来,让他成为有特长、有个性的人,是每一位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里都会面临的问题。
正巧,最近上映了一部电影,印度的票房冠军《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根据印度的真人真事改编,说的是,一位热爱摔跤运动的爸爸如何发现女儿在摔跤方面的天赋,并且,克服重重困难,把两个女儿推向世界级的摔跤比赛,为印度摘下首个摔跤比赛世界金牌的故事。
今天,我们结合这个电影,来说说如何帮助孩子展现天赋和潜能,把梦想照进现实。
一、
说到天赋和潜能,很多人的脑海里立刻就会出现跳舞、唱歌、数学、写作、画画等,似乎这些才是上得了台面的潜能。事实上,潜能和天赋远远不止这些。
每个孩子都有天赋,那些与众不同之处,可能蕴藏着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孩子就像一块璞玉,需要经过确认、打磨等道道工序,才能变成一块闪闪发光的宝石。而成为宝石的第一步,就要看家长有没有慧眼发现孩子的潜能。
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的潜能,或者,虽然看见了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但是因为自己的认识局限和文化、世俗等各种原因,不愿意承认这是一种潜能。
在《摔跤吧,爸爸》里,父亲阿米尔·汗发现两个女儿的摔跤天赋非常有戏剧性。
有一天,两个很狼狈的男孩带着父母找上门来。女儿闯祸了,因为男孩出口骂人,两个女儿把他们打得鼻青脸肿。
这要是在普通家庭,父母肯定很不高兴,甚至责罚女儿。可阿米尔·汗不一样,他表面上给男孩家长道歉,内心里却狂喜。他没有训斥女儿,而是问,“你们是怎样打他们的?”
两个女儿形象地展示了打架的过程,阿米尔·汗非常开心,他确认,两个女儿都是天生的摔跤手。
要知道,这是在印度的一个小村庄,按照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女孩子除了干家务就是生孩子,她们根本没有其他的人生选择,更别提摔跤了,那是男人才干的事。
可阿米尔·汗没有因为这些世俗的观点禁锢对女儿的判断,与这些习俗比起来,女儿的潜能更重要。
我曾碰到过一位家长,他的儿子特别喜欢开快车,经常被警察警告。
这位家长没有一味地批评儿子,而是耐心地与他沟通,并且帮助他找到了一个非常适合他的工作120救护车司机。
如果父母不承认孩子的优势和潜能,甚至采用打压的方式,那么孩子的这种天赋很容易就被阉割了。如果阿米尔·汗训斥、责罚两个女儿,恐怕印度的首个摔跤金牌不晓得推迟多少年。
二、
想要把潜力变成优势,最难的阶段往往是刚刚开始的时候。
由于孩子比较小,对自己的认识懵懵懂懂,并不能特别确认自己真正具有某种天赋。这时候,就需要父母告诉孩子,坚定地相信孩子,并且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孩子展现出可能具备的天赋和能力。孩子会在展示的过程中,得到肯定,找到自信,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一开始就碰到了不少困难,首先是妻子反对,村民嘲笑,然后,两个女儿也揭竿而起,反对练习摔跤。
可他没有就此收手,他说服了妻子,从不把村民的讥讽当回事。
为了训练方便,他给女儿自制了运动服,还逼迫两个女儿剪了短发。
为了增加营养,一贯素食的家庭开始给女儿开小灶做鸡肉。
女人不能进专业比赛场地训练,他就自己搭建了一个泥地摔跤场。
找不到摔跤陪练,他就把侄子揪过来一起训练。
没有钱买专业的摔跤垫,他就用被子在房顶自制了一个。
在阿米尔·汗的眼里,所有的困难都不是退缩的理由,而是必须越过去的障碍。
父母就是一面镜子,父母这样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女儿才能坚定信心,心无旁骛。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个战胜困难的积累。
在积极应对困难的过程里,孩子不仅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更切身体会到了面对困难不抱怨、不气馁、不放弃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将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三、
学习一项技能,即使特别感兴趣,也要经历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特别是刚开始打基础的阶段,往往是重复又枯燥的。
如何能够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发现和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是家长需要费心的事情。
时时鼓励和适度奖赏可以很好的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有些父母觉得,批评让人进步,表扬让人落后。他们习惯用批评和鞭策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关注。
“你这次考了98分,那两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粗心?”
“你钢琴刚刚过了6级,可千万不能放松,你看人家小刚都8级了,你还是不够努力。”
“你这件事做的还算可以,可是,那件事你为什么没有做好呢?!”
如果父母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指责孩子,孩子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就会受到损伤。无论如何努力,父母的评价都是一样的。孩子体验不到努力和进步带来的快乐,往往就会自我放弃。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就很善于鼓励女儿。他告诉女儿,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始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你能赢。
他把女儿获奖的报道做成简报,把奖状和奖杯摆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他用他的言行告诉女儿,爸爸为你们骄傲。
父母的重视和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犒赏,是孩子进步的催化剂。孩子常常接收到这样的正向强化,会大大地激发他们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当来自外部的强化力量转变成了孩子自身奋发的动力,孩子就会感觉到,是自己喜欢,愿意去学,而不是为了父母,自己被迫去学。这时候,“要我学”就变成了“我要学”。
四、
父母是孩子的领路人,父母要站在孩子的前面,看的比孩子高一点,远一点。当孩子看到1的时候,你要能看到3,当孩子看到3的时候,你要能看到10……
在《摔跤吧,爸爸》里,阿米尔·汗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领路人。
当女儿完全没有想到当摔跤运动员的时候,他发现了孩子的天赋。
他告诉女儿:如果可以得摔跤冠军,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会像你的同学一样,14岁就被迫嫁给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这时候,摔跤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改变命运的方式。
当女儿展现出摔跤方面的特殊才能,阿米尔·汗及时把她们推向更大的舞台,从邦冠军到全国冠军,一路过关斩将。
这时候,他告诉女儿:当全国冠军不算什么,每年印度都有全国冠军,你要做得是冲刺世界冠军,为印度夺得首个世界级的金牌,让全世界知道,印度也有优秀的女摔跤运动员。
这时候,摔跤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让世界认识印度的方式。
当女儿面对强大的国外选手,不知所措的时候,阿米尔·汗告诉女儿,“如果你明天赢了,胜利不仅属于你,胜利还属于千万个被认为不及男生的女孩。”
这时候,摔跤不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种影响更多人的方式。
正是有了阿米尔·汗的这种高远的、超前的、积极的赋意,他的女儿才能更深入地认识摔跤运动,从内心里崇敬、喜欢和享受这项运动。如果没有父亲的这种引导,她的冠军之路可能走不了这么远。
我们都是平凡的父母,生活可能不会像电影《摔跤吧,爸爸》这么极致,这么有戏剧性,但是,每一个成功的故事都不是偶然的,这些闪闪发光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吸收。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尽可能展现出他的天赋和独特之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4
这部电影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电影,可以说让我十分震撼。电影里的爸爸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他都与金牌失之交臂。从那以后,阿米尔·汗的梦想就从自己拿摔跤世界级金牌变成了:让即将出生的儿子替自己完成梦想。可是,天意弄人,他妻子生的四个孩子偏偏都是女儿。在他以为金牌梦即将破灭的时候偶然发现女儿们有当摔跤手的潜质,看到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冥灭,像其他女孩一样洗衣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而两个孩子为了摔跤,换掉了女子的裙子、剪掉了飘逸的长发,只是为了练习摔跤,并且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爸爸也不顾舆论培养女儿学习摔跤,最后成为了千千万万女子的榜样。
在电影里面有很多的场景让我百感交集,更是不禁潸然泪下。特别是当我看到自信的Geeta在国际赛事统统遭遇首轮淘汰,十分沮丧时,因为妹妹的劝说给爸爸打电话。当电话交到爸爸手里的那一刻,我看到Geeta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啕号大哭,爸爸本来一言不发,听见女儿哭了也是泪流满面,挂下电话的爸爸立刻收拾行李,告诉妻子“我要去见我的女儿!”因为他是父亲啊,他是陪着Geeta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包容一切,真真正正为她着想的爸爸,是那个最了解Geeta的天赋和弱点的教练,他坚信他的女儿是真正的冠军苗子,她没有赢一定是因为教练没有正确的教导,所以不论如何都必须去!父爱如山想必就是这样的吧。
爸爸同时更是爱着这个国家的,在电影结尾时,爸爸被虚伪的教练诓骗,关进了储物间出不去,无奈又焦虑他只能等待和祈祷。漫长而又短暂的几分钟后爸爸听到印度国歌响起时,瞬间泪水盈眶,这个梦想真是无比的沉重,压了他人生的一半,更是压着自己身边的至亲至爱。
这个电影成为了我心目中的经典,他教会了我很多,姐妹花的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告诉我努力是不会辜负你的,父亲沉重的爱也告诉我,爸爸的爱是不在语言上表达的,更多体现在直接的行动上。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5
曾经看过阿米尔汗做的一个访谈类节目——《真相访谈》,在那个访谈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描绘印度女性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的种.种不幸:杀女婴、儿童性侵、强奸、包办婚姻、巨额嫁妆、家庭暴力……越看越会觉得生为一个印度女性实在是太凄苦了。一般来讲,人在伤心想哭的时候心脏会有揪痛的感觉,但我清楚地记得看到那个因怀了女孩而在8年内被强行流产6次的母亲时,我的内心并没有感到酸楚,但眼泪仿佛受到了生理性刺激一般往下流。
在印度,一个孩子可能被剥夺出生的权利,只因为她在出生前照B超被发现性别为女;当她经历千辛万苦降世后,她有可能在儿时被长辈侵害,在长大后被路人觊觎;然后或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被父母打包嫁人,或因为付不起高额嫁妆而孤老终生;在嫁人后身陷在锅碗瓢盆和丈夫的铁拳下,开始“怀孕、被发现怀了女儿堕胎、怀孕、被发现怀了女儿堕胎”的死循环……
因为知道这些,我在看到这部片子的时候激动到不能自已。有人质疑说,这部片子“透露着令人作呕的男权思想,以梦想、金钱、冠军强制女儿人生”,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我们绝不能用中国的思维看印度,因为我们的生活有无限可能就认为印度女性也能拥有自己的人生。以印度的视角来看这部片子,我们能从中看到女性抗争的无数可能。
印度的现实就是,由于宗教、历史和传统文化等种.种因素,印度女性在社会中处于极端弱势的地位。有人或许会说“中国的性别歧视问题也很严重呀”,但事实上,比起印度,中国实在是好太多了:
重男轻女事件在中国也存在,中国也有太多人想生男孩的。但中国没有一个在官方计划生育政策中说“女孩是甘蔗的渣滓,我们鼓励多生男孩”的政府;中国也没有形成“b超验男女,女孩月份小流产、月份大出生后扔到河里”这由医院提供的一条龙服务。
“裙子穿那么短,被强奸活该”这种论调在中国会被视为直男癌,但可怕的是在印度12年轰动一时的公交车轮奸案中,施暴者乃至不少律师、高官都认为:被强奸是女孩的错(图片来源:纪录片《印度的女儿》)。
在印度的婚姻制度中,女性不过是附庸品,虽然印度女性跟中国一样是嫁人,但基本上印度的女性在“嫁出去”后永远不能独立,不被赞成去找工作,也不认为应该去接受教育,她们往往只能在锅碗瓢盆中消磨青春。而更为落后的是,她们的婚姻往往是父母包办,甚至曾有追求自由恋爱的男女而被杀。更有甚者,直到2006年印度农村都曾盛行风俗去强迫寡妇跳火坑自焚为亡夫殉葬,而对于这种风俗,村民们甚至去赞颂、鼓励……
在中国,重男轻女行为在我们印象中往往是低教育水平的人才会有的,但在印度,无论教育水平高低,男尊女卑都是根深蒂固的想法。身为高中副校长的婆婆会因为不想要女孩而把自己尚在襁褓的小孙女踢下楼梯;政府高官也会违抗法律,偷偷埋掉自己刚出生的女儿。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
一个人能拥有自己的命运,首先需要能自己选择自己的命运;而对于印度女性来说,她们本来就不被允许去选择自己的命运,片子中那个爸爸做所的就是让他的女儿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正是因为爸爸强制她们去学摔跤,她们才能拥有未来的选择权而不是不在14岁被打包嫁人、在无穷无尽的家务中消磨青春。
因此,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立意毫无问题 ,甚至放在印度这个背景之下,堪称伟大。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作文5篇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