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600字 >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五篇600字

若水分享 1147

在看影片金陵十三钗时,我一次又一次的流泪,我真想嚎啕大哭,我的心是那么的沉重,脆弱。一个个场景像一把尖刀一痕一痕刮在我的心上。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金陵十三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五篇6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1

纵然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繁华的车水马龙的城市,天空仍留着一抹历史的烟云,挥散不去。

《金陵十三钗》的上映,无疑在国人的心头又抹上了一层挥不去的阴霾,它讲述了十四个青楼女子为躲避日军的追杀而逃到一座有十三个女学生,一个男学生以及一个美国人的教学,她们都想让那个美国人带她们出城,可是那个人只是一位爱财如命的殓葬师,无意做这样的冒险,然而随着日军的进攻和接连发生的悲剧,改变了他和那十四个青楼女子。最后,那些女子替女学生坐上了日军的卡车,踏上了不归路,美国人则带领那十几个学生逃离了南京的故事。

《金陵十三钗》反映的并不只有南京大屠杀,而是借这个事件完美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比如那个美国人约翰,他之当初进入教堂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到一些钱财好让他离开南京,他冷漠无情,拒绝了她们想借他离开南京的请求,但是他却在日军强行夺入教堂,企图伤害那些女学生时,他本不是神父,却以高于神父的姿态挺身而出,像个伟大的审判官一样,厉声阻止他们的罪行,在经历身边一个个的伙伴离他而去之后,他开始重视人生的意义,当他为了寻找两位离开教堂的女子时,他遇到了与他一同来到中国的朋友汤姆,汤姆告诉他,现在有一条船可以离开南京,希望与他一起离开。但是约翰却在短暂的动摇之后,拒绝了汤姆,并说了一句让我感慨万千的话:“不,我不能离开,他们需要我。”

是什么导致了约翰的改变?

我想应该是人内心深处的责任感吧,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使约翰在紧急关头站了出来,冒着生命危险避开日军的耳目,修好教学中那辆破旧的卡车,载着十二位女学生离开南京城,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似乎已经丧失了那种责任感,近段时间一连串的事件正在挑战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何时才能唤醒这些鲁迅笔下的看客?何时才能像片中的人们一样,在灾难面前挺身而出?

我也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在我们身边发生了类似的事件,我会不会勇敢地面对灾难?如果面前有数不胜数的虎狼之狮,势单力薄的我会不会为拯救他人而牺牲自己?是否我们都应该在紧急的时刻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勇气?

所有人都具备了一种伟大的精神——奉献,他们都为了别人奋不顾身地做着一切自己能做到的事,我们这种精神应该才是《金陵十三钗》最想呈现给大家的吧!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2

12月17日在上海有幸观看了电影《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场面宏大,史诗般再现了发生在七十四年前南京沦陷后一段感人的故事。一个外国人,八名国军战士,十三位风尘女子,以及一名教堂小男孩,在日军攻破南京城后,为了集体保护十二名教会女学生个个挺身而出,纷纷置个人安危生死于不顾的动人画面与故事,看完影片后令人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由严歌苓小说改编,张艺谋史诗建构,张伟平五年筹划,奥斯卡影帝好来坞一线巨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十三位神秘女子历时两年封闭式培训,耗资六亿多,拍摄团队高达600多人,高清视屏,高科技动作与声效,观看影片时,既教人惊心动魄,又令人如临其情其景一般。人性之光于超越生命意义的牺牲中闪耀光芒,战争之花于民族患难相共的历史中坚强绽放,盛开的金陵十三钗展现出了她们的内心美和本质美。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首晚唐时期杜牧的《泊秦淮》如果用来批评这金陵十三钗,那便未免有些言过其实,大错特错了。

影片中约翰与玉墨在患难中产生的特殊爱情令人由滑稽可笑到真实感人。约翰舍弃了原本可以安全离开战乱中的南京而挽救中国女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八名国军战士,为了挽救教会女学生,视死如归直至战死最后一人,与南京城共存亡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十二位风尘女子与一名教会小男孩假扮组合成十三位真正女学生去参加日军攻破南京后的庆功会的慷慨举措。。。。。。我深感都应该向他们最美丽的人性去致敬!

牢记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愿七十四年前在寒冷的冬天,在南京大屠杀中丧失性命的每个亡魂都得以安息,愿中日两国永远不再有战争,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3

这是一部爱国的电影,虽然不是什么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的电影,但很多动人的地方,会让我们不禁流下辛酸的眼泪。这部电影的名字叫“金陵十三钗”。

这部电影主要描述了发生在我们中华民族最难忘的那场苦难——南京大屠杀时的故事。在1937年,日本入侵南京时,有一位李教官带着他只有十几个人的小部队,护送一群女学生去文彻斯特教堂避难,因此错过了出城的机会。在约翰“神父”的保护下,女学生们脱离了危险。这时,恰遇秦淮河上的一群风尘女子,她们为救女学生,自愿顶替她们去参加日本人占领南京的庆功会。这样,女学生们就顺利地逃脱了虎口,可是这十三个女人(其中有一个是男扮女装的男学生)却再也没有回来,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血泪史……

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当李教官为保护女学生,被日本人发现的时候,孤军zuowen.zk168.com.cn奋战。虽然把敌人消灭了不少,但由于寡不敌众,在日本人强烈的狂轰滥炸下,英勇牺牲了,但他那坚韧不拔,拼死保护女学生的精神,把我感动了。

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在非常艰难时期,具有正义之心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信赖和支持;也深切痛恨日本人的邪恶、虚情假意、下流无耻……有一个叫书娟的女学生,为了不让日本鬼子发现那些女子,不惜以牺牲自己来引开敌人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让我深切感受到了那时候的孩子们勇敢和不畏牺牲的侠肝义胆的牺牲精神。还有一个叫豆蔻的女子,她为了能让一个貌似她弟弟名叫浦生的人在临死前聆听一曲家乡的《秦淮景》,不顾个人安危跑回妓院取琴弦,不巧被敌人捉住,可想而知……这让我感受到她的那种信守承诺的好品质。也更让我发现了日本人的那种可恨和可憎。

听完了这部电影的简介,你有兴趣去看看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4

故事类似于回忆录,是由书娟回忆作为旁白,我以为当贝尔饰演的“神父”开车将女学生们送走后,会描述一段这些秦淮河女人如何反抗小日本的剧情,很遗憾,电影在贝尔驱车护送女学生们离开后便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这部电影和国产的其他影片不同在于贝尔,因为他的出现使这部影片多了些国际化色彩,影片全程85%以上都是英文,就连渡边笃郎饰演的日本军官也都是用英语交谈。可以这么说吧,我之所以去看这部影片也是由于贝尔,他诠释的蝙蝠侠深入人心,第一次在中国拍戏,很想去看一下他的精彩表现,真的没有令人失望,不愧是好莱坞一线巨星,他可以瞬间变成一个放荡不羁的playboy令人捧腹,也可以瞬间变成庄重的神父,义正言辞令人崇敬。

金陵十三钗,听到这名字肯定是讲女人的。十三个“女人”(电影其实是十四个),只有看过电影的才知道内涵。但是一部戏只能有一个女主角,故焦点落在了玉墨身上,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玉墨转身走路的妖娆姿势,这绝对是这个角色的招牌动作。每个人都有精彩,但是相比之下玉墨更出彩,倪妮演绎的入木三分。虽说是青楼女子,这些女人身上良知的一面或许就是影片的亮点。豆蔻为了给浦生谈好听的琵琶曲,返回满目疮痍的妓院遇到日本鬼子,不甘凌辱咬破日本鬼子的耳朵,被残忍的刺死了;香兰仅仅为了漂亮的玉耳环返回妓院无疑说明这个女人贪财爱慕虚荣的,而在她只剩最后一口气的时候拽着日本鬼子的腿帮助豆蔻逃脱时,她的善良倔强令人生敬。这些女人们替学生们去赴日本人的“生死宴”,更是人性光环的最大亮笔。

在这一座破旧的教堂里,真正的神父死了,当女学生们把贝尔作为唯一的依靠时,他做的只能是朝着日本人怒哄或用人道主义去感化求情,用善意的谎言去安抚孩子们受伤的心灵,手无寸铁他做得已经够多了。贝尔驱车送女学生们离开时的热泪盈眶令人回味,那时的脑海里他想的是什么。是玉墨的安危,是战争残酷的无奈,还是自己身临其境的凄凉?这部电影总体气氛是很凝重的,尤其是佟大为领导的军队和鬼子负隅反抗的时候确实是情绪的最低点,但是没有泪眼朦胧。反正看了这部戏更加痛恨日本人了,这些狗日的上辈子一定没见过女人。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是导演心血的结晶,比三枪拍案好几千倍甚至几万倍,可以当做导演最有代表的作品,冲奥的机率那就看专业人士的评定了。

其实一部好的电影作品不一定票房高就是佳作,口碑更加重要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当年不一定就是票房冠军吧,但是时隔多年你在电视或是网上再看到它的时候,还是愿意去回味一下,百看不厌;而有的电影你花钱看过一遍,等有机会免费看的时候却不想看第二遍。好的作品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推敲。

俗语说得好,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牢骚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对得起偶的60元大钞。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

《金陵十三钗》紧紧围绕“南京大屠杀”中,为拯救十几名教会女学生而展开的故事。国军残余士兵,为拯救被日军追逐的女生,浴血奋战,顽强抵抗,让女学生们逃进了战场上唯一残存的外籍教堂;美国殡葬人士约翰.米勒(贝尔饰演),为阻止追逐进教堂对女生施行暴行的日军士兵,假扮神父,正气凛然,惨遭毒打;最后的国军英雄李教官(佟大为饰演),为分散教堂里日军的兽行,一人对付几十个日军,直到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一群逃难躲进教堂的秦淮青楼妓女,目睹女学生们为保护她们而引开日军注意力而惨遭欺凌,在看到女学生们为了不再遭受欺侮而准备集体跳楼自杀的时候,在头牌妓女玉墨(倪妮饰演)的提议下,顶替女学生们前去“赴日军庆功宴”;接受神父遗愿保护女生们的陈乔治(黄天元饰演),在最后差一名额(因有两名妓女之前死于日军之手)的紧要关头,男扮女妆顶替女生前赴死亡之邀;女生书娟(张歆怡饰演)的父亲(曹可凡饰演)为了能让女儿离开血腥的南京,不惜倾家荡产并遭受亲生女儿的歧视,假作汉奸在日军中周旋,最后时刻没有暴露妓女顶替女生的真相,恍惚中也惨遭日军枪杀;最后,假神父约翰终于成功把十三名女学生用自己修理好的卡车送出了南京。

整个电影的场景真实性再现,让观众是在精神极度压抑中看完的。从而,也让观众对那场人为灾难怀有极其沉痛的深思。更让观众对战争中人性的认识得到一种别样的感知。

可是,剧情场景的真实掩盖不了故事情节的虚假。首先,南京大屠杀时外国人的“安全区”都没有安全可言,何况一个小小的教堂。特别是日军士兵已经对教堂侵犯,并遭受了“一个人的重创(李教官的打击)”之后,更不可能有日军军官假惺惺的致歉。其次,清纯女学生与堕落妓女之间的矛盾开始是水火不容,格格不入,后来却能和平共处,相互救赎,令人难于信服。再次,人的天性“大难临头各自飞”,却被《金陵十三钗》演绎成了“大难来临,舍命救他人”的壮举,这能让人相信吗?!虽然这样的主题是应该提倡,也必须提倡的,可体现在对社会、对人生都“看破”的妓女们身上就更难以让人信服!

《金陵十三钗》最大的败笔是没有交待清楚妓女们顶替女学生们“赴日军庆功宴”的最后场景。她们的结局最终如何成了一个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也是画外音里书娟的“迷”,更让观众产生这真是个“壮举吗?”的疑问。已经花费六个亿,难道就舍不得多点场景让观众感受到妓女们“真实的悲壮”?!从而让观众更多相信她们的“伟大”?!

好的电影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故事真实感人,二是场景艺术逼真,三是主题正派具有广泛社会教育意义。而《金陵十三钗》欠缺的正是第一条,故而,本人觉得《金陵十三钗》算不上好的电影,也不具备进军奥斯卡的条件。不过,《金陵十三钗》比起张艺谋前几年的纯娱乐“商业大片”来已有很大进步,特别是他又一次推出的这新一批第一次上银幕的年轻演员就给观众留下了非常震憾的深刻印象。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五篇600字相关文章: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五篇7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7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5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范文5篇65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五篇1000字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5篇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500字五篇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最新5篇

金陵十三钗观后感精选5篇700字汇总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44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