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5篇
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是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谈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以典喻今,深刻阐释了其中的丰富 内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读后有感5篇,供大家参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总书记在对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深切关怀的同时,也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殷切希望。
常筑信仰之基,吹响时代强音“第一哨”。一个人若没有信仰,他的躯壳就是腐烂的,他的灵魂就是游走的、迷离的,因为没有信仰就没有灵魂,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试问,光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人怎能在世界存活,他就如行尸走肉一般,腐败不堪。同样,文化文艺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之所以能讲好中国故事、画好使命“同心圆”,就是因为他们有信仰,他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信仰。我们总说“人一定要有梦想,说不定哪天就实现了呢”。因此党员干部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信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信仰,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信仰,这样我们才能铸就最纯粹的灵魂。
常修高尚之德,绘好时代画布“第一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社会影响力大,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简单,树人则万难,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高端生物,不会轻易被其他东西左右,但有时也会禁受不住诱惑而泥足深陷。因此,党员干部一定要有远大的梦想、崇高的志向、高尚的情怀、非凡的定力,才能成就卓越的人生,造就绚烂的事业,营造辉煌的未来。党员干部在这个沧桑巨变的时代,要坚持自我,树德树廉,弘扬正能量,做全党的表率,这样我们才能铸就最可敬的灵魂。
常怀为民之心,站稳时代岗位“第一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如今的巨大成就,归功于我们始终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做任何事情都始终考虑人民的利益,我们始终坚持返璞归真、人民至上的观点,所以我们进入了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因此,党员干部要捧过时代的“接力棒”,继续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站好为民服务第一岗,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样我们才能铸就最可爱的灵魂。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党员干部要乘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春风,勇立潮头,把准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心声,带着新时代的使命,培根铸魂,自觉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跑好新征程“第一棒”,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灵魂是人干事创业的思想之“根”,是人修身处世的底色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上撰文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离开了根源,万物难以生存生长,做人容易失去方向,家国难以绵延壮大。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担当本领而言,这个“根”就是“德”。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真正将“德”字融入灵魂深处。
以“勤学”明德“筑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从来不是虚的,来不得半点坐而论道、凌空蹈虚。德为才之帅,从“炼德”着眼、入手、用劲“升才”,可真正激发灵魂深处的内在定力。党员干部培根铸魂,首要的是练好思想“内功”,不断强化思想觉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久久为功、固本培元,从不断的学习中汲取专业养分、实干本领,切实增强担当作为的内在自觉,做政治上立场坚定的带头人、工作上真抓实干的明白人、人品上高尚正派的公道人。
以“实干”践德“塑魂”。“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实践是锤炼党员干部的“熔炉”,也是磨炼灵魂的天然“练兵场”。德为实之根,工作扎实、办事老实、对人真实的灵魂底色要以德为根基。要摒弃华而不实的“文山会海”,不做形式主义的“花样文章”,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在实践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自觉到“吃劲”岗位上摸爬摔打,主动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重点岗位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面对困难矛盾迎难而上、勇往直前,不断增强担当作为“逆商”,确保在“熔炉”中百炼成钢。
以“自省”养德“净魂”。“善治人者,须能自治者也”,党员干部只有自律慎独、克己奉公,事事出公心,打铁自身硬,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德为廉之源,高尚的品德如清风、如细泉、如磁石,涤滤清廉之弦,净化心灵之魂。要锚定遵规守纪的定力、秉恪干净作风的气力,时刻坚守“半点错误、满盘皆输”的思想防线。要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心存敬畏,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以心境淡泊、无欲则刚,激荡党员干部应有的合格、先锋、纯粹形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
“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汉王朝豪迈自信刚毅的宣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盛唐博大雄浑开放的写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面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象。新时代该有什么样的的文化面貌和精神气象,该如何铸造文化之魂?4月16日,习近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给出了答案。文章指出,“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
与时代同步伐。“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歌诗适时而作、因事而发最具生命力,文化创作的基础离不开时代的土壤,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的创作才能沁透人心,得到共鸣。脱离时代的、精致的、悬空的、架空历史的创作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消遣”,看上去五彩斑斓夺人眼球,其最终命运只是昙花一现湮没于历史尘埃。若没有时代关照感,李白不可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若没有时代担当感,范仲淹不可能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名篇。时代永远是创作的原点,离开这个原点,任凭多高的才华和自认为多精妙的构思,最终只会付诸东流销声匿迹。
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闭门造车、空中楼阁是没有生命力的,创作的视野只有嫁接到人民的广阔天地上来,才能文思泉涌源源不断。习近平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跳出‘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为什么《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作品能得到广泛传唱、深入人心,因为它描绘的是数以亿计辛勤的中国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是这个时代的写照,是扎根于群众升华于艺术的人民形象的历史表达。人民的艺术创作需要走出象牙塔,以人民为中心,去田间地头百姓炕头,粘泥土接地气。
以精品奉献人民。“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世异则事异”,时代就是各种问题不断交织又不断被回答的过程,因此创作和研究离不开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文化工作者应具备问题意识,练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功夫,发现问题、反映问题、回答问题,不粉饰不回避、实事求是厚积薄发,创作出现实的、走心的、人民喜闻乐见的精品,回答时代问题,丰富人民精神,拿出属于新时代的传世精品。
用明德引领风尚。时代风尚的形成需要引领,例如“蓬莱文章建安骨”,说的是汉代文章宏伟,建安诗歌刚健。由此可见,作品能反映一个时代的风尚,比如当代的《创业史》、《平凡的世界》,反映的是时代进程变革中乡村人物的奋斗风貌和丰富情感。“新时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大德、立大德,就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把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高境界方能撑得起大事业,既需要人民信仰、家国情怀、民族担当,又需要旦旦而为久久为功的坚守。扑下身子去积累、去挖掘,立意高远去构思、去创作,始终与高尚为伴,以明德引领。
新中国成立的70周年是砥砺奋进、天翻地覆的七十年。“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史诗”是身处其中的人民共同创造的,是身处其中的人民共同记载的。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铸造新时代文化之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章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四点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论断,明确了新时代文化文艺思想工作和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的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深刻回答了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方向性、大局性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做好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要认清工作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文化工作者是助推文艺文化事业前进的重要动力,以代表广大人民需求的作品发声,传播正能量,讴歌新时代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每个文化文艺工作者都应有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抚慰心灵、振奋精神的重要职责,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作为毕生追求,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主题、捕捉创作灵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做好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引领文化文艺工作前进的明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牢牢把握意识工作形态领导权为目标,统筹推进理论武装、舆论引导和网信等工作”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旗帜鲜明跟党走,听党话,不忘初心,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要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导向,进一步激发文化文艺工作者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为开启新时代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打牢坚实基础。
做好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必须不断提高文化文艺工作水平。文化文艺工作者要履行好职责,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至关重要。既不能忽视和否定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等反映市场接受程度的量化指标等指标,又不能被这些指标牵着鼻子走。要努力加强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训练,放下浮躁心态,下苦功夫,练真功夫,多将“镜头”和“话筒”对准普通群众,创作出更多能获得群众认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以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有感
2019年第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这是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社科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谈及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以典喻今,深刻阐释了其中的丰富内容。
提起典故,往往有人会觉得艰涩难懂。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却很有魅力。魅力让人想听、爱听、愿听,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忘不掉。
古人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作品一方面要反映时事,一方面要为了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是在谈到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时引用此句的,并对“为时”、“为事”作出了当下的阐释,那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作为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紧抓住时代这个大背景,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左传》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最上等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功立业,再其次是创立学说。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习近平总书记是在谈到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时引用此句的,为的是让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白立德是最高的境界。在总书记看来,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我们除了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明大德、立大德才是最要紧的。要想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青年学生要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就像总书记用典艺术中所体现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