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2019红色影片周恩来回延安的优秀观后感影评5篇精选

若水分享 1147

  周恩来回延安改编自曹谷溪的报告文学《周总理回延安》,讲述了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回到革命圣地延安,重温党的奋斗历程,铭记党的奋斗精神,提醒全党不要忘记延安这片土地上燎原的革命火种和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奉献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2019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5月11日,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的导演兼主演刘劲、导演吴卫东、制片人黄金城现身全国路演天津站,与南开大学的同学们热情交流。活动中,主创们分享了电影筹备与拍摄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引发观众们的阵阵掌声。据悉,该片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巨制,聚焦周恩来总理晚年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短暂22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再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电影由著名影视演员刘劲自导自演,唐国强、卢奇、黄薇等实力戏骨倾情加盟,将于5月15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的路演首站抵达天津,南开大学的同学们率先欣赏了这部充满革命历史气息与领袖精神的“文化大餐”。影片放映中,不少同学都在低声抽泣,留下了感动的热泪。放映结束后,周恩来总理的扮演者刘劲登台,瞬间点燃了全场学生的热情,掌声、欢呼声不断。

  当被在场学生问及此次塑造“周总理”的角色与以往有何不同时,演员刘劲给予了认真回应。他表示,以往自己只是单纯用心于扮演好“周总理”的人物角色,其他问题不需要过多操心。可这次不同,在这部电影中,自己还同时担任了导演这一重要角色,需要考虑的问题则更加全面,肩上责任感与使命感让自己努力做好方方面面。此外,也有同学问到,创作《周恩来回延安》这部电影有什么独特之处。主创们也耐心解答,与大家分享了影片特别的创作体验和细节刻画。大表示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这部电影特殊之处在于是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及情感动线为情节推动力,以历史闪回、时空穿越的手法贯连了不同时期的延安发展状况与延安精神,并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部影片以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的方式逐层推进,体现了党和人民共同筑就的大国崛起之路。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在重现真实历史的基础上,主打情感牌,深入进行细节刻画,向观众们展示了身患重症的周总理在特殊历史时期肩负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老区人民的情怀回到延安的种.种经历。影片通过周恩来总理的视角回顾过去,又以四个时空交错进行的艺术手法将历史与现实打通,巧妙地串联起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故事脉络清晰,内在情怀感人。刘劲、唐国强、卢奇、黄薇等实力派戏骨饱满的情感始终贯穿影片,情绪起伏推动剧情发展,影片泪点颇多,深情画面接连不断,催人热泪。现场观众在观影结束后总结,“是一部温情而感人的献礼巨制”。

  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历时四年精心筹备,着力于讴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不变初心、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影片从策划、拍摄就得到了天津、陕西等多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次天津站路演活动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部门领导——受邀出席,高度赞扬了本片。抱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对伟人的深切情感和高举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各地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本片宣传,希望通过电影艺术使人民群众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伟人、了解我党奋斗历史和优良作风、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内涵。

  2019周恩来回延安影评

  近日,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在播出刘劲和黄薇出演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电视剧《永远的战友》,同时由他主演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也于本月15日开始在全国公映。有人说,今年是刘劲创作的丰收年。从电视剧到电影同时开花,实属难得。刘劲用他出色的表演迎来了作为特型演员的创作高峰期。特别是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他不仅出演主角周恩来,而且第一次作为导演执导了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导演电影,是他艺术践的第一次尝试,他不仅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而且赢得了专业领域的肯定,被认为是刘劲出手不凡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部作品中,刘劲把周恩来与延安人民的那种特殊情感演绎得出神入化,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一个极富人民情怀的伟人周恩来那种悲悯情怀和对人民的无比热爱。

  有论者评价,演绎周恩来形象的文艺作品已经很多,但是,《周恩来回延安》却别具风格,在延安发生的故事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作品却把伟人周恩来与普通百姓的炽热情感、乃至他代表的政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许多地方催人泪下。

  《周恩来回延安》以1973年6月周恩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肩负历史使命和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人民的深切关怀,在阔别数十年后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真实历史为叙事中心,讲述了周恩来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应该说,这是一部以小博大的电影作品。这样一部作品的推出,让人们看到,所谓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未必就一定是大背景、大场面、大事件,如周恩来回延安这样一些平凡故事,也同样可以写得荡气回肠,同样可以写出激荡人心的大作力作,同样也可以作为革命历史题材力作呈现给我们的社会。

  《周恩来回延安》靠什么引发社会轰动?靠什么打动千万观众的心?我认为,靠的是那些让人过目难忘的情节细节。在当下已经有很多以周恩来为题材作品的背景下,写出一个不同的周恩来,展现这个历史伟人更加丰富的情感世界,靠的是叙事中的大量细节故事。这部作品之所以以独具一格的特色成为近年电影市场的翘楚之作,被认为是时下为中国电影探索了一条塑造人物的新路径,其中写好人物和追求细节是最为重要的经验。当然表现细节,刻画细节,作为一个特型演员和艺术家来说,这也是最为重要的艺术修炼。

  应该承认,领袖人物的塑造必然有其特殊性,首先领袖是万众敬仰的民族英雄,其次在人民心中,领袖人物有其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这些因素存在,无形之中便给演员塑造领袖形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比如电影《周恩来》在表现周恩来赴邢台地震灾区慰问时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感人镜头,晚上与灾区百姓一起吃饭,当他喝完最后一口汤后又掰下来一小块窝头在碗里仔细揩了一遍,然后把它放在嘴里吃掉,表现出不浪费一丁点粮食的好品德。这样一场戏没有一句台词,甚至连习惯用的音乐效果也没有,但无声成为烘托周恩来形象的最佳选择。这个艺术细节对刘劲影响极大。他深深感到,没有细节就没有完整的艺术形象,真实的细节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这也成为他艺术创作中着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在刘劲创作周恩来这一系列艺术形象时,对细节的表现成为他特别追求的一种目标。在他看来,无论编剧或者导演,能给予你的都是基本结构和脚本,如何把这个脚本用艺术手段逼真地表现出来,要靠演员自己对角色的把握和综合的历史、哲学和艺术等多方面的修养。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示和外化要靠感人的细节,而很多这样的细节要靠演职员自己去品味和理解,这是剧本很少给你提供的。

  比如,他出演电影《八月一日》中的周恩来,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临赴南昌去领导起义前夕,邓颖超手里握着在广州因难产而失去的儿子的红兜兜,年轻的周恩来从邓颖超手里轻轻取出叠好放在怀里,就在他即将离别的时刻,邓颖超从身后哭着抱住了他,他转身紧紧抱住邓颖超说:“我们还年轻,还会有孩子的。”邓颖超抬起泪眼告诉他,医生说我们不会再有孩子了。周恩来瞬间明白这个红兜兜意味着什么,他紧紧抱住邓颖超坚定而悲痛地说:“只要革命有后,你我无后又何妨?”这样一些动作细节的表现,剧本能够提供的就是一两句台词,怎么表现,全靠演员的发挥。而正是这样的一些临场表现,把作品中的人物演绎得分外感人,成为剧作中让人过目难忘的部分。

  同样,在这部由刘劲执导的电影《周恩来回延安》中,对细节的追求依然是他最重要的艺术追求。很多情节的表现都是他临场的灵机一动。比如一到延安,有一场周恩来请老乡们见面吃饭的戏。几十年不见的乡亲们,面目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人员准备向周恩来一一介绍老乡的名字。还没等陪同者开口,周恩来挡住说:“你先别说。我说,这是郝大哥。”一转身,略一停顿说:“这是花子大哥。”再回头看见略微年轻些的一人说,“这是延强兄弟。”这些极其感人的语言和表情,都产生了特别感人的艺术效果。他拿起小米饭闻一闻,就像闻一坛老酒,那种陶醉和快意,把周恩来对延安的情感跃然银幕。

  此时,周恩来看着老乡们狼吞虎咽的吃饭动作,便忙着给他们夹菜。几个老乡一边大碗吃饭,一边说,要是娃也能吃上就好了。周恩来的表情这时忍着,但转脸之间,眼泪刷的一下出来了。这种情感是那样自如那样逼真。因为他知道,人民还吃不饱饭,百姓的温饱还没有解决。吃完饭,周恩来让工作人员拿来饭盒,让每位乡亲又给家人带回一碗。这样一些感情的冲击点,一下子把本没有多少故事的作品带向了高潮。

  在延河河滩,周恩来的车陷进了泥淖。乡亲们闻讯前来抬起了周恩来的吉普车。他站在吉普车的踏板上那番讲话,荡人情怀,他说:是延安的小米养育了我们,养育了革命,毛主席当年对延安人民的许诺,我们没有忘啊!说到此,周恩来一下哽咽了,演员刘劲已经无法说下去了。但作品一下子却把剧情推向了高潮。这样的情节细节,需要的是演员表达真情实感,如果没有对一代伟人周恩来发自内心的崇敬和思念,仅凭对剧本的演绎,绝对不会达到这样一种艺术效果的。许许多多的细节,靠的是艺术家思想的艺术的修炼。

  刘劲曾经这样表述,周恩来几十年没有到延安,回到延安的心情该是怎样的急迫和激动,这是常人不可理解的。刘劲认为,周恩来虽然已到晚年,但是,他一到延安,本来是有人开门搀扶下车的,但是刘劲完全摈弃了剧本本来的阐述,车门一开,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几乎是跳下车来的。这样一个动作,一下子把周恩来那种急切思念和喜悦等等多种情愫完整地表现出来了。作为共和国总理,他那种难以尽述的内心世界一下子外化出来了。周恩来在延安,没有忘记看看百姓缸里的小米有多少,没有忘记那个当年救过他的曹奶奶身体怎样。当他接过曹奶奶纫了半天纫不上的针,不仅帮助曹奶奶纫上,又把自己的老花镜送给曹奶奶,这些动作极为逼真的描述了领袖与人民的关系,把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

  刘劲作为一个演了20年周恩来的特型演员,他深知扮演周恩来这样的领袖,不能仅仅追求外表上像,更要在日常做人做事上学习周恩来的革命品格,让观众看到一个丰富、细腻、广博的内心世界。正因为如此,他一有时间就研究关于周恩来的相关史料。收听收看关于周恩来的音频,让自己的内心世界长期浸润在领袖的精神世界里。在他看来,如果一个演员在台上扮演的是领袖的典范,生活中却是唯利是图、甚至在许多方面是低俗的追求,那是不可能演好领袖形象的,也不可能为广大观众所接受。22年扮演周恩来,出演了60多部周恩来各个时期的形象,是目前为止出演周恩来作品最多的演员。潜移默化中,伟人的品格、精神、情怀都在不断地影响着刘劲的人生。他说,自己再现了周恩来,周恩来也在不断塑造自己的人生,周恩来使自己获得诸多的荣誉和地位,也使他塑造着自己的精神和心灵世界。演好周恩来,关键是要传播一代伟人的大德和精神。

  如今,刘劲对周恩来的研究和再现,已经到了细致入微的境界。他讲过周恩来无数相忍为党的故事,也受到这些故事的巨大影响。在革命的重要时期,作为领袖人物,有时候忍让表现的是一个人的高尚品格。周恩来的回忆录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井冈山斗争时期,顾问李德因为战士路边做饭起火,把战士的锅掀了,刘伯承闻之愤怒,替战士们讲理,李德立即宣布,马上撤刘伯承的职。这事让周恩来处理。特殊时期,这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周恩来对刘伯承说,去一军团任参谋长。让刘伯承由总部去军团任职,无疑是一种处罚。这时恰逢一军团参谋长陈毅受了重伤。但是,周恩来在宣布命令的同时,用一种莫名奇妙的声音大喊道:一定要接陈毅同志回来养伤。这表达了对李德粗暴态度的极度不满,但是为了维护中央的团结,又无法违抗,只有借题发挥,转移情绪。而刘伯承听懂了,立即向周恩来敬礼回答:我执行命令。说完转身去了一军团。这样相忍为党的故事,几乎充满了周恩来的人生。而刘劲正是通过对周恩来这样细致入微的研究,已经成为他塑造周恩来形象的源头活水。哪怕一个故事、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充满领袖人物浓郁的生活韵味。因此,他塑造的周恩来,不仅是形似,更主要的是神似。很多观众说,正是通过由刘劲塑造的周恩来形象,更加崇敬和认识了这个伟大的政治家和一代伟人。

  但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扮演周恩来的形象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青年周恩来、比如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对周恩来形象更加深化。如何把这样一个领袖和伟人的形象以更多艺术作品呈现给我们的社会,这是这个时代赋予刘劲的更加光荣的使命,刘劲在不断学习,也不断向自己提出更大的挑战。我们也期待他不负观众,不负时代,给我们的社会留下更多的堪称黄钟大吕的精品力作,留下周恩来这个一代伟人的不朽雕像。

  2019周恩来回延安体会

  在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片中,《周恩来回延安》是一道温暖的风景,被点映观众誉为“2019年温情感人的献礼巨制”。5月13日下午,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在成都峨影1958电影城举行首映礼,导演兼周恩来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刘劲,邓小平扮演者、国家一级演员卢奇,贺龙扮演者黄鸿等主创现身,与成都观众交流。

  老戏骨诠释“鱼水之情”

  “家乡的父老乡亲你们好!我是四川人,今天终于回来了。”川籍演员刘劲一声纯正的四川话问候,马上带热了现场气氛。

  《周恩来回延安》聚焦周恩来总理晚年回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短暂22小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再现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峥嵘岁月。电影由著名影视演员刘劲自导自演,在剧中扮演周恩来,唐国强(饰演毛泽东)、卢奇(饰演邓小平)、黄薇(饰演邓颖超)、李黎(饰演陈嘉庚)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倾情加盟,将于5月15日正式登陆全国院线。

  “这部电影是走心动情的,当时周恩来总理已经身患癌症,但依然勤政为民,心系老百姓。”电影导演之一的吴卫东说道,比起强情节影片,《周恩来回延安》以细节动人,在时间深度上深挖了周恩来在延安的22个小时,利用思绪时空、现代时空、延安时空等4个空间,串起故事的点点滴滴,从而增强电影的情感浓度,重温延安精神。“总理就是想让老百姓吃上饭吃好饭,记挂的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这种鱼水浓情,直戳人心。”

  刘劲为角色“减重”28斤

  “我从艺24年,扮演了67次周恩来,演绎了他生命中各个年龄阶段,年龄跨度有50多年,这次当导演,也是一份责任感驱使着我。”刘劲介绍,自己以往只是单纯用心于扮演好“周总理”的人物角色,其他问题不需要过多操心。可这次不同,他从一位尊敬的业内前辈手上拿到这个剧本,当时一看就被其中独特的角度吸引,而前辈十分信任他,希望他能根据自己这些年来饰演周恩来的积淀,亲自导演这部剧,于是他接下了这部电影。为了演绎好周恩来患病后的清瘦形象,刘劲展开了长达5个月的“减重”,每天只吃蔬菜和少量牛肉,最后开机时一上体重秤,“瘦了足足28斤。”

  与以往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着力刻画领袖群像相比,这部电影特殊之处在于是以周恩来总理个人视角及情感动线为情节推动力,巧妙地串联起延安人民、北京知青、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以历史闪回、时空穿越的手法贯连了不同时期的延安发展状况与延安精神,并最终回归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整部影片以回顾历史,着眼当下,遥望未来的方式逐层推进,体现了党和人民共同筑就的大国崛起之路,现场观众在观影结束后表示“这是一部温情而感人的献礼巨制”。

  年轻演员获益匪浅

  在前几天的南开大学路演中,《周恩来回延安》令不少学生观看后热泪盈眶。剧中演员卢奇说:“杰出的领导人是当代年轻人的榜样,他们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剧中还有饰演知青的“90后”四川演员李婷,她直言这个角色虽然时间跨度上离她生活比较遥远,但能与这些前辈合作,了解到当时的时代故事,自己无论在业务上还是精神上都受益匪浅。合拍方峨眉电影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向华全介绍,影片《周恩来回延安》历时四年精心筹备,着力于讴歌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血肉相连、不变初心、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

  此外,首映式上,出品方之一的《艺术市场》杂志社股份有限公司代表、董事长李学伟致辞,表达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对伟人的深切情感和高举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峨眉电影集团大力支持本片宣传,希望通过电影艺术使人民群众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伟人、了解我党艰苦奋斗的历史和优良作风、体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

  2019周恩来回延安感受

  26年的离别之久,26年的翘首企盼,26年的风雨记忆,全都蕴藏在那一座座的山峰,一片片的黄土地和一双双饱含岁月的双眼里,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延安。

  影片里的音乐总是出现的那么恰到好处,每当那充满着回忆又悠长的音乐响起,仿佛就有声音在你耳边说:“准备好眼泪。”紧接着也就如约感触流泪。

  都说感情这种东西是互相的,周恩来总理思念着延安的一切,延安的人民们也都思念他。他们都激动着,只要能看上总理一眼,一个眼神一个握手的肯定,就足矣心安;他们过得拮据又辛苦,怕露出“马脚”被看出端倪来,小心翼翼,却不知总理全都看在眼里,心痛也懊恼;他们家里老小都忘不了总理,周恩来总理也都来寻他们。

  总理的眼眶里总是常含着热泪,只想把延安的一切都装进眼睛里,只想延安早日过上好日子,只想自己的日子要是再多一些就好了。他怕来不及,他怕闭上眼,他怕再也看不到这一切。可是他还是给出了承诺,临走时那位姑娘急忙问道:“总理,您还回来吗?”他坚定又郑重的回答:“回来。”不知道这是在骗他自己还是在安慰大家,但他不能辜负所有人的期盼。他在来时下飞机的那一刻,站在舱门前一眼望去,是久违了,延安;离开时的依依不舍,是再见了,延安。最后,让飞机在延安这片土地上空再盘旋一圈,只想是再看一眼,便深刻铭记。

  不管怎样,周恩来总理,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19周恩来回延安收获

  拉着两个室友一起去看的电影,整个影厅里也就6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在上海本来也就没什么宣传,看完后也觉得的确是说不上好,但也不至于批评得厉害,就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作品。但是作为周恩来总理的崇拜者,我还是毫无疑问地给电影打五星。电影本身自然无法和92年的《周恩来》相比,但是刘导抓住了细节,集中体现了周总理心系人民群众、为人艰苦朴素的性格特征,并且刘导演自己演的周总理,还真有一股气韵所在。

  影片一上来就介绍了周恩来1973年回延安的背景:一是周恩来被确认患上了癌症;二是邓小平从江西回到北京主持国务院工作;三是为了应付越南领导人提出的大额援助请求,周总理拖着病躯(他的身体状况应该是不能坐飞机的,这段剧情在《周恩来》中有体现)陪同越南领导人一起访问革命圣地延安(主要目的是给越南人看到中国人当时也很穷,给委婉的拒绝提供依据)。

  然后周总理出发前和毛主席在游泳池见了一面。这里有个历史细节:毛泽东晚年搬到游泳池去住,因为他喜欢有落地大窗的环境。而在电影《周恩来》中,每次周总理打电话给毛主席也都说的是“给我接游泳池。”

  在出发前,邓颖超也出现了一场戏。我真的是太太太喜欢并且羡慕周总理夫妻了!!!看到荧幕上他说“小超”的时候,我觉得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模样啊!说来周恩来和邓颖超算是历史上的模范夫妻了。1925年,他们结为夫妻,在彼此之间设立了“八互”原则: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 此后的50余年间里,两人相濡以沫,堪称完美的婚姻。

  周总理到了延安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陪同越南领导人黎笋、范同文一起参观以前他们住过的现在被改造成纪念馆的窑洞。在这条线中,导演巧妙地穿插了周总理对过去红军长征、建立根据地、抗日战争等一系列的回忆。

  第二件事便是周总理慰问了二十六前在根据地认识的延安当地老乡。这一条线又可以说是这部电影的重点,因为周恩来“心系人民群众”的形象便是通过他记得每一个老乡的名字、同老乡吃饭的过程中体察到他们生活的贫困和不易,等一系列的小细节所树立起来的。此外周总理的袜子都是打满了补丁、衬衫的领子已经穿花了要小心洗等细节,则反映了总理“身居高位仍保持艰苦朴素”的高尚品格。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物刻画是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周恩来回延安》中,有两处剧情高度致敬了电影《周恩来》的桥段。一是周总理同陕西省和延安市干部一同吃饭。他先说“今天我要和地委的同志一起吃饭,请省委的同志换一换位置”。然后在宴席间就通过个人外交技巧让延安的地委领导做出承诺:三年变新样,五年粮食产量翻一番。二是当周总理的吉普车陷入泥地中时,人民群众围拢过来主动抬车,帮助总理摆脱困境。

  影片的最后,周总理下令让飞机在延安上再多盘旋一圈,接着在各群众对飞机的遥望中落下帷幕。可惜的是,周总理最终还是没能再回延安看看。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尽管极力封锁消息降低影响,民众却仍走上街头缅怀总理逝世, 造就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盛状。

  最后说点题外话,在《周恩来回延安》上映前一周,延安市所有县全部脱贫。巧的是,延川县正是当年习总书记做过知青的地方。

    相关推荐

    热门图文

    34877